《列子》二则资料:杨布打说课高

《杨布打狗》说课稿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

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杨布打狗》编排在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列子》二则中。本单元主要通过叙述董宣,包拯,岳飞等人的历史故事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杨布打狗》是一篇文言文,在古文阅读上要求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杨布打狗》又是一篇寓言,前一单元重在学习寓言的特点,本单元重在如何解读一篇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提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2.学情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文有时代距离,学生在阅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根据学情分析,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寓言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点实词,懂得寓言的特点及寓言包含的寓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译读——演读——悟读”这过程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用此法来拓展解读《智子疑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明白如果别人对你态度发生了变化,应先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责怪别人。

4.教学重难点:

课文篇幅短小,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

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会学生用朗读四步骤法(即“诵读——译读——演读——悟读”。)来学习文言文,并且当堂能用此法来拓展解读《智子疑邻》。

本文寓意深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感悟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联系生活,领悟寓意作为教学难点。

5.教材处理

《杨布打狗》只有短短的八十个字,许多老师纳闷这能上满四十五分钟吗?我觉的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这个“细”字指的是: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

由此,它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

根据这短文细教的原则,我设计了“诵读——译读——演读——悟读——扩读” 使教学层次精细一点。在“诵读”中,把字音,朗读节奏教得细一点,在“译读”中把实词及重点句子翻译教得实一点,在“演读”中,使教学的角度丰美一点,在“悟读”中,把联系生活,领悟寓意教得深一点,在“扩读”中,解读《智子疑邻》,把内容教得多一点。

二、学法分析: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朗读法,将朗读进行到底,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为线索,构建七大板块,贯穿整个课堂。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梳理情节,在读中领悟寓意。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道理。并且以小老师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法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本课内容不难,因此我决定拟用一课时,采用学导式教学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对难点的突破采用质疑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前准备及导入——诵读课文,琅琅上口——译读课文,读懂故事——演读课文,读出韵味——悟读课文,明白寓意——拓展阅读《智子疑邻》——布置作业诵读感悟

1.课前准备及导入:

利用下课时间请一位字写得漂亮的学生把课文抄在黑板的正中间。因为本文只有八十多个字,而且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当小老师,请他们到黑板前讲解,这样就提供了便利。在“课前三分钟”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学过的寓言并讲寓意。

设计意图:准确工整的书写,这给了全班学生一个示范作用。利用已学过的寓言导入,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学习本篇寓言分析寓意作准备。

2.诵读课文,琅琅上口: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衣(yì)素衣(yī)”,“天雨(yù)”。在备课时,我发现录音朗读有一处停顿错误,于是在分析完节奏后,我让学生听录音朗读,看看我们分析的与录音朗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朱熹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已经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

3.译读课文,读懂故事:在学生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后,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也就是学生自行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读懂课文。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质疑,然后尽量让小老师组织同学讨论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是强硬灌输,包办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问不讲,而是发挥主导作用,提醒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句。 设计意图: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符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

4.演读课文,读出韵味:先要求学生边听教师背诵课文,边让学生想像画面,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让学生表演读,配上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如边读“天雨”,就用双手过头做遮雨之势。读到“将扑之”,应表现出气愤状,并手拿棍子要打狗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动作神态表情,读出味道。它有助于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直观

地读懂故事。

5.悟读课文,明白寓意: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讨论“这只狗该打吗?”如果该打,那是因为狗只认衣衫,不识主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由此引导学生懂得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如果不该打,那是因为杨布白色衣服出行黑色衣服回来,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别人对你态度发生了变化,应先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责怪别人。通过不同角度的辨析,学生很快明白了寓意,突破了教学难点。我在学生理解了寓意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见过杨布这样的人或这样的现象吗? 设计意图:因为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程,它的开放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在“诵读——译读” 这环节请了两位小老师上台讲课,自主教学。这一新颖的形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全班质疑,小老师解惑,这时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6.拓展阅读《智子疑邻》: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让学生当堂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用它来学习《智子疑邻》。《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也是一篇寓言,篇幅又短小又好懂,便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其中“天雨墙坏”的“雨”的读音及字义与课文相同,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当然这只是我的课前预设,如果时间来不及,我就把拓展阅读作为课后作业。

7.布置作业诵读感悟:

文言文诵读不仅可以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作品的情感,更可以让学生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境??文化品位”。诵读感悟,至关重要。因此我把背诵《杨布打狗》作为必做题,把写一段《智子疑邻》读后感作为选做题。

 

第二篇:说课例子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说课稿 (20xx年全国初中历史优质课获奖作品)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共合作抗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课选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本课主要内容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叙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和抗战的表现。内容线索清晰明了,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的全国性和全民族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的名称。

掌握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史实。

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述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史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思疑、解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依据: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分别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 产 党在敌后战场取得的两个著名的战役,具有典型意义,充分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这一主题,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2.难点:中国共 产 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

依据:教材没有介绍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致使国土大片沦陷,学生要想理解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原因,明白中国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最伟大的力量是广大人民是比较困难的。

二.教法学法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知识面较广,对历史学习兴趣较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学习等技能,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认知。基于以上分析的认识,我主要采用孟照彬教授有效教育思想体系指导下玉州区课改实验有效教育的新型课型方式中的平台互动方式为主,要素组合方式为辅教学,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展开学习。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有效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学生的实行情况,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构建平台,学习新知。

3.归纳小结,巩固练习。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激趣是很重要的。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先播放《大刀进行曲》,用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歌声宣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适时提出问题:“19xx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如何携手合作共同抗战,取得了哪些重要战役的胜利呢?”

第二个环节:构建平台,学习新知。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构建了两个教学平台,其中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我通过第一个平台来完成。 平台一: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

教学流程如下: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出示以下问题:

①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形成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②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哪四大会战?

③找出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战果和历史意义。

④抗战开始后中国共 产 党实行怎样的抗战路线?

交出学习主动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巡堂指导,适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⑵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他们互相谈谈自主学习的收获,互相释疑。

⑶请两三个小组代表发言,让他们把小组的学习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和补充,起指导点拨作用。

【效果】:这四道基础性问题,难度不大,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利于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互相补充与完善,也利于同伴互学,从而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全班内分享学习成果,使这些基础知识再次得到了强化与巩固,有效地落实了基础知识,同伴互助互学凸显。这一平台的构建,既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有效地落实了基础知识,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

对本课重、难点的学习,我设计了第二个教学平台:

平台二:深化认识,巩固拓展。

教学流程如下:

⑴播放《百团大战》的相关视频,出示以下两段史料:

①“战争的伟大之最浓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毛泽东

②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xx年8月《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等,营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疑难问题。

⑵学生质疑、释疑。因为有了平台一“梳理基础知识”的铺垫,加上视频和史料的情感冲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们疑问和看法。一位平时不善发言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中国共 产 党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为什么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得到大家的称赞。这一位同学比较突出,他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为什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②为什么国民党在抗战后期消极抗战,而加紧对中国共 产 党的封锁?(学生从自身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不一定严谨,教师需适当引导)

(3)老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地鼓励学生。

(4)学生共同筛选出最想了解的问题,利用学生人力资源,师生共同解决。

【效果】古人云: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个环节掀起了整堂教学的高潮,学生在质疑、思疑、解疑的过程中,产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本课知识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得以进一步的落实和延伸。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动,我由衷地欣赏他们,激励他们,师生的感情表现得非常融洽,课后还让人回味无穷。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育学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立足历史,服务未来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知识落实了,重难点突破了,我趁热打铁抛出这一开放性问题:“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通过本课的学习,请说说今天我们为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

学生先独立思考,充分想,接着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再全班分享。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比较开阔,既能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去想,去说,也能联系事时政治,说出了许多让我惊喜的看法,学生在想、在说的过程中,热爱国家、盼望国家统一的情感得到升华,民族责任感出油然而生。

第三个环节:归纳小结,巩固练习。

在这环节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请结合今天所学内容,为学校广播站开设的《回顾历史》栏目拟一份有关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广播稿。”通过写广播稿的形式,对本课进行一次完整的归纳。

学生以六人小组合作完成,并进行作品展示。

【效果】: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通过这种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环节,既达到了归纳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个性,对重点内容也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四.教学反思

个人认为本课的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说课例子

1.教师抓住关键要素构建有效平台,充分交出了学习的主动权,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充分调动学生的“看”、“听”、“讲”、“想”、“做”等各种感官,顺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特点,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学生兴趣高,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小组合作都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都有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参与面非常广,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

以上是本课的板书设计,采用逻辑框架图,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掌握本课知识。以上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说课稿模式

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

(1) 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同时,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操作,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构思:

1、 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2、 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 战争起因。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教全面的结论,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4、 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5、 战争影响。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6、 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谨供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