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军的故事有感

读《红军长征的故事》有感

武胜县旧县初级中学2010级1班 魏星 指导教师:唐宜兵

作为一名懵懂的少年,我逐字逐句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后,感触颇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那一幕幕艰苦卓绝的悲壮场面,仍久久萦绕在我的眼前,内心不由自主的迸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前所未闻的壮举”。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壮烈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英勇地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已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如今的生活富足、安稳,但人们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却在消退,遇到困难大多有顺难而下,随波逐流的心态,这对民族的强大,祖国的强盛的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几何题不会做,思考了一会儿,就想放弃了,心想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老师,所以就有了放弃的念头。忽然,红军长征中那令我铭心刻骨的一幕幕闪现在我的脑海里,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树叶、草根,穿的是草鞋,披的是蓑衣;还有老班长吃鱼骨头的情景??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想象的困难,

他们面对身体、心理上的重大挑战,没有屈服,没有退缩,而我面对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轻易放弃了,我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吗?我还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未来”吗?我在他们的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于是,我重振精神,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结合所学相应知识,从需解决的问题出发,经过冥思苦想,终于做出了正确的辅助线,从而顺利的解决了问题。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我胜利了,哪怕一个小小的成功,也可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只有坚强的人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才会成功,贪生怕死和轻言放弃的人,永远只有失败。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也如此,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首次载人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长大成才,用科技来强国,用伟大来装扮母亲——祖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深深地爱着它——《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篇:读《红军长征的故事》后感

读《红军长征的故事》后感

常熟市实验小学 五 6 班 张思远

今天,我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十分感动,被红军战士那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折服。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次战斗中,红军干部余秋里的左臂被一梭子弹打中了。但由于医疗器械都在过金沙江的时候掉进江里了,做不了手术。余秋里只好负伤跟随队伍继续长征。有时疼痛难忍,就用凉水浇在暴露出的两根断筋上。他就靠着这种“止痛药”走出了草地。九月,军团在歼灭的敌军军团中缴获了一批医疗器具,才为余秋里做了手术。从他负伤到手术,整整度过了一百九十二个日日夜夜,他拖着那只断臂,走过了5个省,行程2万多里地。 余秋里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战胜了疼痛的折磨,战胜了残疾,在长征的路上无畏向前。他,在我的心中永

远是盏不灭的灯。

读了余秋里的故事,我不禁联想到了娇生惯养的我们。有时候,只是受了一点小伤,甚至就弄破了一点皮,我们就受不了,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全家人围着我们转。哪像余秋里那样啊!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们也应该拥有余秋里一样的精神,学会忍耐,不怕困难,无畏牺牲,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