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观后感稿件

《 一个都不能少》 观后感

李娜 黄岔小学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根据施祥生先生的小说《天上的太阳》改编的,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故事大纲是在穷山僻水的广西水泉乡。由于水泉小学唯一的教师高老师,告假照顾病危的母亲,乡长便临时请了十三岁,只有小学水平的魏敏芝来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时叮嘱魏敏芝要好好留住学生们:一个也不能少。可是高老师走后不久,明新红同学由于天生练就一双〝飞毛腿〞,被挑选到县里去,而顽皮小子张慧科又因家里欠债需到城里打工还债。魏敏芝眼见要守不住诺言了,焦急万分,想尽办法到城里寻找张慧科。到了城里,却跟张慧科联络不上,彷徨无助的魏老师想方设法,最后惊动电视台台长,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寻人”特别节目,在城里激起了一阵回响。再次以老师的身份看完这个电影,对我的触动很大,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启示一 : 成功,有时是源于一种最朴素的执著

那个比“她的学生”大不了多少的十三岁的女孩儿,到校代课的最初动机就是她家里急需的“一个月50块钱”。为了那50块钱,她见面就和村长要,撵着拖拉机向高老师催。可以说,她根本不会教学,更不懂教育,她的最高目标就是看住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任务就是抄写完规定的课文,用完“每天一根”的粉笔,拿到50块钱,或者还有高老师承诺的“10块钱奖励”。为了这个,她坐在门口看住学生;学生去厕所,她在厕所门口盯着学生;学生因为跑得快被选进城里的小学,她去追赶汽车不让带走。为了这个,因为张惠科去城

里打工,她领着同学们去砖厂搬砖坯子;为了这个,她带着仅有的9块钱,只身走着去城里找那个学生。最后,她真的成功了——做到了“一个都没有少”。

她的犟脾气最终让她成功的信守诺言,这种“犟”不正是我们工作中也应有的精神吗?锁定目标,勇敢前进!永不言败!

总结:有时成功不在于你的目标有多远大,而在于你是不是执著。 启示二:一个优秀集体的形成,需要一种精神

高老师回家了。学校里,一个大孩子哄着几个小孩子,教学不会组织,管理就是“看住”,可谁也不听她的。因为她不是“老师”。但张慧科的辍学使班级骤然发生了变化,这是老师和同学们都不愿看到的事情,尤其是小魏老师。于是他们面临了共同的大问题——必须把他找回来,如何把他找回来。于是他们开始想共同的问题;有了共同的目标,便达成了从未有过的默契。于是,教学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有了共同的目标——一个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指标因此达到了。

总结:共同的目标,把师生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启示三: 教学和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就生动了起来

也许,张艺谋想让我们看到的是贫困农村办学的一个缩影——条件和师资竟是这样不堪,让人心痛!我们听到了办教育就应该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一种“政府的声音”和社会诉求。所以,一个只“会唱歌”的孩子——其实只会唱还唱不准一支完整的歌的孩子就成了“老师”。任务就是按照抄写一篇课文一根粉笔的要求,按照“太阳

照在钉子那才可以放学”的要求,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上课了”。结果是,学生在教室里抄写,她在门外坐着,委琐地坐着。一种无奈的场景让人的心是那样纠结。但是,后来村长竟然还夸起了小魏老师:还会教孩子算术!其实,不但“教”了,而且“会教”。她把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搬砖——挣钱——找学生的问题,变成了数学课的数学问题。她的课,一是学生积极参与;二是一个问题还有不同的问法,进行“变式训练”;三是要解决的是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这是个意外,是一个生动的、符合了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意外。她无意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课堂生动起来。

总结:教学来源生活,应为生活服务。应尝试把生活引入课堂。 最大的触动:

虽然影片反映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但是作为一名老师,高老师与魏老师的形象却是无比高大的,他们所付出的爱心是毋庸置疑的。当我看到高老师彻夜未眠,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不舍与牵挂。当我看到魏老师重重的点头时,看到了她眼神中的执著与坚定。在他们简单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承诺和对履行承诺的执著。一个虽然已是满头的白发,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讲台,在那摇摇欲坠的教室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啊,却始终坚定不移的去履行她的承诺。哪怕是去搬砖头,去混车,走到城里,去吃剩饭,去终日不停的在电视台的门口问着“请问你是台长吗”??这些无一不感动我,为了学生,他们无怨无悔地做着这一切,反思自己,

跟他们比起来太渺小了!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拿他们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懈怠,不气馁!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完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