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公开课教案

语文公开课教案

授课内容:《亲爱的爸爸妈妈》 授课时间:2013.9.25 授课老师:高树艺 授课班级:八年(1)班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用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如何欣赏句子、词语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记住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 教学方法 点拨法、自读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19xx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xx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2.作者简介

3.字词检查

肃穆 荒谬 憧憬 呵护 杀戮 悼念 屹立 蜿蜒 恍惚 明赫白 聂华苓

(二)整体感知文章

1、参观完这个遗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一段文字。也就是文章开头的这段引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留意下萨特着重用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沉重记忆,美丽的记忆。)

两种记忆是否矛盾?今天,我们就跟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感受那沉重而美丽 1

的记忆。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复述重点,把握文本情感。

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

? 悼念活动的气氛怎样?如何理解文中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明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涌向屠杀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中的空气,弥漫着无尽的悲哀,而一切皆源于历史。

? 这部分写悼念活动的所见多闻,那么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明确:回顾历史,现实中的悼念场面,两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老人。

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 在开头,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怎样理解这句话?

(强调要记住历史,不能忘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第三是记录作家座谈会;

? 西德和日本两位作家对法西斯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历史,各自的态度如何?在文中找找他们的语言。

从他们的语言可以看出:

西德——自责

日本——辩解

? 从两人不同的态度,你了解到了什么?

西德——得到人们的原谅(握手)

日本——忘记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历史,自私,令人鄙视

人,要正视历史

第四是摘录遗言。

? 作者为什么要摘录遗言,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遗言,你读出了什么?)

1、 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牵挂亲人的。这令人感动。

2、 孩子们是勇敢的

3、 谴责屠杀者的罪行

2

4、 屠杀、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总结

整体感知全文后,有谁能告诉我,前面我们提到的“沉重的记忆”与“美丽的记忆”是否矛盾呢?或者说,为什么屠杀给人们留下的是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 (生答)

沉重:屠杀中,全是普通市民。另外,那场屠杀中有300个孩子遇难,孩子们临死前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多么撕心裂肺。

美丽: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是宁死不屈的。他们不做民族的叛徒,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不向刽子手乞怜。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这真是个美丽的记忆。

结束语: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3

 

第二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教材分析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为我们讲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战争之伤。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为我们讲诉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强烈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罪行,歌颂了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教学目标

A、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B、领会“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这个主题

C、学习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的

D、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贵,树立自强意识,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难点

A、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B、难点:学习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的

●教学方法

本文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词,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事物进行分析探究。

如:历史——现实,美丽——沉重,忏悔(德)——狡辩(日),引文——正文,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A、教法:点拨法、问答法、情境描绘法、矛盾分析法、合作研讨法

B、学法: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养成良好习惯)

朗读感悟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从中体会思想感情)

●课型:讲读课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A、教师准备:查找1941年南斯拉夫屠杀事件的资料,掌握其历史背景

B、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同样,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7000多个无辜生命,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一个怎样血淋淋的事实啊?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怎样?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勾画出来

☆走进作者

聂华苓:女,美籍华裔作家。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著有小说集《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翻译集《百花文集》等。她是将毛泽东的诗词翻译为英文的第一人。

☆字词梳理

杀戮  荒谬  健忘  憧憬  蜿蜒  悼念  肃穆  执着  纳粹  朝圣 

赤裸裸  恍惚  屹立  凄风苦雨  片纸只字  练习簿  显赫  反驳

☆了解文体

参观访问记,它是记事记叙文的一种形式。(参观,是指观看;访问是指问和听。参观和访问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有的虽有侧重,但都是有目的的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基本面貌或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描述和抒发。)

2、默读课文,找出四个片段,列出提纲

来到纪念地,诉说当年大屠杀的惨状;

看纪念演出,歌颂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

参加座谈会,记述对待战争的两种态度;

参加纪念馆,展现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心声和愿望。

三、重点研读

1、带问题朗读课文

☆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答:萨特的话是很精辟的,特别是他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很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读了全文,回味起来,萨特的话又是点睛之笔。从萨特的话里又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超越国界。

☆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答:沉重——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一夜之间7000人遇难,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美丽——但面对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一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

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答:“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2、学生默读课文,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的

☆找出最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预设:

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答:a开头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b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四次停顿,想象出四个画面。c这里不仅仅是在描写天气,而且,极力渲染了无限悲凉的气氛,以表达痛苦的心情,“天地亦与人同哀”。d更重要的还有一种暗示作用:暗示了下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杀者深切的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你是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答: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④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答:此句意在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杀戮。

⑤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答: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三、扩展延伸

⒈ 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出演还珠格格的赵薇,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影视名星之一,可她曾因穿着了一件用日本太阳旗做的服装拍照,结果引起了社会强烈的谴责,你知道这个事件吗?这个事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动呢?

⒉ 关注历史,请你查一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关注时事,请你留意日本军国主义不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对,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举动,然后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专题

选择材料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它蕴涵在材料之中。因此,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认真的筛选。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⑴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两句诗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只有写真事,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

⑵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不仅能反映事物本质,而且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选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⑶材料要新颖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新颖,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作文也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同学们的作文材料经常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补课、帮助孤寡老人等等。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让人耳目一新。

⑷材料要切题

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

五、板书设计:

                  引文“沉重”和“美丽”

                         来到纪念地——纪念活动盛大     反对战争

亲爱的爸爸妈妈            看纪念演出——世界和平主题 珍爱和平

                  正文   参加座谈会——永远不要战争     发愤图强

                         参加纪念馆——引发人的思考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           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人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侵略辩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安格尔的反驳  

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                  鄙弃

五、作业布置:

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和评论,200字左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