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错车》论文有感

《中外电影精品赏析》结课论文 沈晓茜 1006110316 10国贸(3)班

观《搭错车》有感

搭错车,搭错时代的车,看了这部电影,心中总有一种堵得慌的感觉,仿佛压抑心中已久的某种情绪想要冲出胸口,却怎么也冲不破。这是一部没有太多复杂感情纠结的电影,即使你从中发现各种社会现象,但无可避免的,令自己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条最为简单明确的感情线,即令人心痛而沉重的父爱。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的风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怎么会忘记,那个风雨里走来的聋哑人;怎么会忘记,那第一声“爸爸”下颤抖的心;怎么会忘记,女孩美好童年里,总有那个辛酸而甜蜜的背影;怎么会忘记,即使非亲非故,我也永远止不住爱你的心。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是什么?你是个聋哑人,你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你是个穷人,穷的只能靠拾酒瓶为生。你甚至是个有着自私爱的人,因此你的爱人离你而去。我不知道是说你傻还是天真,就像你饱满的爱里,我不想掺杂任何同情。你那么爱那个女孩,你那么疼惜那个女孩,如果没有后来,我宁愿相信你们永远都是那么和谐的相爱。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但你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虽然你不能开口说话,但你却了解世间的黑白与真假。眼前的女孩是如此的不真实,你仿佛从未遇见。那当初稚嫩的小脸,纯真的表情,现在却如此陌生,什么时候你们的谈话变得如此廉价,什么时候你们的眼神再也无法汇聚。从谈恋爱开始?还是从她的艺术天堂开始?怎么我亲爱的女儿好像再也不属于自己的了?怎么我总在深夜默默等她回家?怎么我那一辈子的老房子呀,现在却也要拆毁了?怎么我那条心爱的狗为了救我而牺牲了?怎么我想象中那样温馨的画面就只有回忆了······

我有些哽咽,有些气,有些无奈。我气女孩的无情无义,我气女孩的不懂珍惜,我甚至从心底里冒出些恨来,怎么我无法再用语言表达我的思绪。我埋怨他的苦心却换来无义,我埋怨他的等待如此毫无意义。最后,我突然没了怨气,没了无奈。你心中的孤独是如此让人疼惜,直到最后一眼,一生中最亲爱的女儿还在为个人演唱会努力拼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边,让我再和你一起唱,酒干倘卖无······女孩的忏悔里到底有多少真情,有多少假意。我真的不想再去辨析。我只记得这样一位父亲,他不要荣华富贵,不要名不要利,他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他要的很简单,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问候,也早已让他开怀了心。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眼神,也早已让他有些活下去的勇气。

当然这是一部很早的电影,当然这样的情况却延续至今。或许没有聋哑人,或许没有捡酒瓶或捡报纸,或许会是一位富人,或许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父亲。或许他有个亲生的女儿或儿子,或许他荣华富贵,有名有利。或许······在某个夜里,他也会为迟而未归的子女担心。或许他也在路上看到某个女孩的背影而想起多年未归的子女。或许在子女的婚礼上,他也会无声地哭泣,除了欣慰还有浓浓的不舍。

这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所有经历的事,认识的人,走过的路都是那么纯真。这位父亲也许并没有很伟大,可我总觉的微小得感获更能打动一个人的心。也许从他闭上眼的那一刻,他都没有一丝后悔,那是他一手养大的孩子呀,那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是他的女儿呀。他怎么会忘记那一声“爸爸”的甜蜜。他不能说话,但他却有一颗比谁都细腻的心。那么简单的感情,怎么让我看的如此揪心,如此愤愤不平,如此心酸难忍。可我在看完《搭错车》之后,拼命想让自己释怀,却发现深受其影响,那些片段总在我眼前不停地闪······

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个并不漂亮的女人。年岁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却并没有消磨她那颗脆弱敏感的心。她一点都不伟大,没有丰功伟绩,若要说出她的一生,无非也就是养

《中外电影精品赏析》结课论文 沈晓茜 1006110316 10国贸(3)班

育了我,埋怨过我,也跟我有过或大或小的吵架。我不得不承认,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很不想见到她的,啰嗦又烦心。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也不过是常人眼中不足为道的小事。

那是一场下着大雨的下午,我不得又揪心的听她唠叨着,手里的行李折腾的手掌一阵生疼。她说不送我去学校了,我看了看手中的行李点点头。学校离家里并不是很远,大概走20多分钟就到了。其实当时心里还是有些难过的,外面灰蒙蒙的下着雨,手里的行李又那么重,她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说不送我了。我低着头往学校走,雨水开始浸湿了我额前的头发,我叹了口气,心酸的要死。这是朦胧中好像听到母亲的声音,我有些不大确定的回过头,脸上一阵惊愕。母亲踏着沉重的脚步向我走来,脸上全是雨水。一靠近我就拿起我手中的行李,对我说:“在家里想了想还是来送送你,这雨下的真大,你一个人肯定不好走的,我不放心。”我当时就想哭出来,并不是因为她的那番话,事实上,我已经快到学校了,她其实并不需要一路追过来的。可是她还是赶过来了······

她其实也很舍不得我的吧,只不过用那么笨的方法表现出来,而我,却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现在想起来,内心还是暖暖的。

最后,不得不说,作为子女,站在我们的角度客观的想,父母真的非常不容易。也许他们爱你的方法或对或错,但,我们怎么也不能轻而易举的就扼杀了他们那颗真心。对,请常回家看看,不需要什么贵重华丽的礼物,不需要什么深情美好的言语。就回家看看,说说心里话,就只是这样,这样就好······

 

第二篇:搭错车

《搭错车》观后感 一开始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哑叔—他憨厚的笑,然我感觉如冬日艳阳般温暖。他额头上的皱纹,他无声的嘴角,还有那件毛毡大衣,以及那身唯一的旧西服让我感到亲切。哑叔是那个年代下层市民的典型代表,生活清贫却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与邻为善;也是传统中国父亲的代表,慈爱、宽达,为了女儿甘心付出一切,包括原本幸福滋润的家庭,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看电影之前我不懂怎么一个亲情的电影会叫搭错车,后来我才明白其含义: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张的车票,可能我们在队的时间里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所以我们搭错了车,往相反的方向驶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命运,在我们改变命运的同时,更多是命运改变了我和你。

亲情

电影的开场,哑叔脸上已经有了中年人的沧桑。他以收酒瓶为生,和一个朴素但漂亮健康的女人过着清苦却不乏幸福的小日子。突然一个弃婴的出现,成就了哑叔生命中的另一种可能。她,就是被哑叔收养的阿美。

可生活往往不让我们如愿,小女孩的到来让芝兰感觉自己也许会失去哑叔的宠爱,而亚树叶在海边的小渔船边思考着,最终还是在小店选择了米酒而不是米粉,可回家后却只看见芝兰的离开,使哑叔与这个小女孩相依为命。哑叔又当爹,又当妈,这是怎样一段辛酸甜蜜的日子啊,哑叔在好心邻居的扶持下,一路走过。也许是小孩子模仿能力天生强,也许是哑叔的付出感动了上天,除夕拜完祖先,阿明逗阿美喊爸爸。等阿明一家走后,饭桌旁的穿红衣、扎羊角辨的阿美,忽然冲着忙碌的哑叔说:爸爸,爸爸。他激动地跑过去抱住阿美,并迫不急待告知邻里。大家都笑得那么开心,生活是多么幸福。他黯淡窘困的生活里出现了亮色,他的眼睛闪烁起希望的光芒。

上学后的阿美因同学的奚落而和哑叔生气,但哑叔不以为然三,变着方的逗阿美开心,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一处伏笔,为后来阿妹与哑叔的疏远埋下了伏笔。

后来阿美长成亭亭玉立的标致女子。她有了一份工作。哑叔呵呵地笑着,嘴角荡漾着幸福。他和邻居们一起张罗着准备了一桌好菜,等待第一次下班的女儿,却看见女儿坐着一个陌生人的小轿车回来,心中自是诧异,阿明更是因此而醋意大发,家中不和谐的音符,在阿美上班的第一天,便有了小小的预兆。

阿美越唱越出色了。终于,她被音乐公司发现了,公司要捧她做明星,但她知道做明星也未必是好事,要付出很多的牺牲,而此时她得知,他们住的房子是违章建筑,要被拆除,政府让他们限期搬家,但是哑叔因为没钱买新房子,而愁眉不展。所以,她下定决心去做职业歌手,赚钱给哑叔买房子,懂事的阿美一次次依偎在哑叔的身旁,告诉他自己一定要挣很

多很多钱。这就是阿梅决定当明星的初衷,一个被她逐渐遗忘的初衷,也许,这是阿美对父亲的许诺,其实,多少儿女心中都会有一份这样的许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最平凡的小人物,他们改变现状的愿望更强烈,影片以此来表达,也更真实。

然而,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公司也真的把她捧成了明星。她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但是,公司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要把她包装成一个大家闺秀,隐瞒了她真实的身份,也很少让她回家,所以她没有时间陪伴哑叔,也一次次地在遗憾中遗忘。直道最后,等到阿美东南亚巡回演唱归来,哑叔已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了,对阿美的思念全化作阵阵的小号声,敲打着观众的心灵。阿美的演唱会无比成功,哑叔却是通过电视的屏幕看见了自己的女儿,过度的思念,积劳成疾,哑叔倒下了,临终前,他微微睁开双眼,向满嫂传达自己最后的愿望。满嫂泣不成声,终于找来了阿美,那个慈祥的父亲却离开了人世,没能见自己亲手养大的女儿最后一面。

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

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

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

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

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

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阿美最后的歌声凄楚,真切,让人伤痛。那么真切的感受到她失去哑叔的无助于痛苦,那份对哑叔深深的思念。然而,不管怎样,哑叔已经离去,这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爱与恨,伤与痛,也许阿美要用一生来遗忘。

爱情

爱情,影片中叙述不多,却不可或缺,因为这也是这部悲剧的重要元素。阿美在刚刚其唱歌事业的初始阶段,与作曲者时君迈惺惺相惜的情愫,对当时以至今天疯长的物质情场无疑是带刺的嘲弄。

两人的第一次相遇颇具喜剧的色彩,阿美被他的风度与幽默打动,最终和他结识为朋友。他不断为阿美写歌谱曲,与阿美一起训练,共同演出,他们的身影开始不断出现在各个酒吧,一首又一首歌曲,开始让我们的阿美,慢慢成长。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余广泰,一个唱片公司的经理人,带着浓浓的商业气息的出现,打破了他们二人的和谐。

迫于生活的压力,也许还有着很多少女美好的明星梦的驱动,阿美告别那些美好的合唱民族歌曲的日子,开始了她的明星路。在经济公司的包装下,阿美不断走红,却也越来越失去自由,行动上的自由,和心的自由。君迈试图阻止,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因为阿美背负的,不仅有自己少女的梦想,更有为父亲挣钱,改变现状的愿望。君迈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他不容许自己的理想被商业包装,还是因为无法面对阿美的改变?

从小青梅竹马的阿明,心中一直疼爱着阿美这个小妹妹,可在阿美心中,她也许始终把阿明当成儿时玩伴邻家大哥哥。阿美成歌星后不常回家,自然不与阿明联系。家中搬迁她不知道,阿明搬迁意外死亡她更不知道。当她回台湾后,她乘坐的小轿车与阿明的灵车在街口相遇,可阿美却不知那是阿明的灵车,那是自己的邻家大哥哥。

此外,哑叔与满嫂,这两个历经磨难的老邻居,最终的靠近也算是黄昏时凄怜的余响,两个孤单的小人物聚在一起相互照顾。这也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催泪剂”。

家,对于阿美来说,本应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是善良的哑叔,让阿美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正如《酒干倘卖无》中所唱: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对于这个家,影片赋予了许多元素浓厚的感情色彩,为渲染情感作了大量的铺垫。有酒瓶,有小号,还有就是来福。

首先,就是那许许多多的空酒瓶。我们看到,哑叔最初的那个小屋,堆满了许许多多的空酒瓶,他们是哑叔的生存手段,却也被哑叔苦中作乐,拼出一面独具特色的玻璃瓶墙壁;一场的大火后,哑叔的家也焕然一新,从原来的小破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平房,然而,那面别样的墙壁依然被保存下来,那些酒瓶甚至在墙壁上拼出了花样,为这个家增添了许多温馨的色彩,阿美就是在这样一个温馨美丽却不奢华的家中成长起来的,每次镜头似乎漫不经心的扫过那些漂亮的墙壁,我的心中便会为之一振,感慨即使在那样清苦的年代,哑叔也能活出属于小人物的精彩与温馨。直到哑叔他们的住房被拆迁,阿美匆匆赶回,看到的却只有一地的狼藉,那些满地的碎酒瓶,似乎在向阿美哭诉着哑叔的离去该是怎样的不舍。随着美丽

的墙壁化作遍地的碎渣,阿美与哑叔之间的联系也似乎在渐渐化淡,尽管,他们都是那么的不情愿。

家中的第二个元素,便是哑叔的小号与他的号声。

“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阿美的出现唤起了哑叔对生活的希望,影片中,哑叔用他的小号声陪伴阿美走过快乐的童年,也自始至终陪伴着观众。每到开饭前,哑叔便会用筷子敲打酒杯,告诉阿美该吃饭了,酒杯发出清脆的响声,犹如《酒干倘卖无》的调子,快乐,温馨。多少年来,这个习惯保留下来,成为这个家中又一温暖。

第三个,是来福。狗是通人性的,当年,阿美从爸爸手中救下来福,便注定了它与这个家的不解之缘。它为了小主人挺身而出,与眼镜蛇搏斗;它陪伴在孤独的哑叔身边,成为哑叔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伴儿;然而,它最终也没有逃脱无情的社会制造的厄运,为了救哑叔,它把哑叔扑开,自己命丧车轮下。这样一条有情有意的狗,怎能不让观众为之动容?尤其是最后狗的死去那段的描写,更是感人至深。哑叔瘫坐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肇事的摩托车早已扬长而去,哪个年轻人怎么会想到这条狗对这个老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周围人来人往,谁也没有停下来去关注那位无助的老人和奄奄一息的狗。哑叔迷茫、无助的眼神,看了让人心碎。回到家中,请来的兽医无奈的摇摇头,叹息一声:人道毁灭。邻居们离开了,哑叔看看那条陪伴多年的伙计,最终扬起了手中的木棒。一声惨叫,让隔壁的阿满嫂泪如雨下,更让观众对这个孤独的老人产生了由衷的同情。回忆一幕幕重演??哑叔也许会把对女儿的思念,寄托在来福的身上。然而,来福的离开,让哑叔失去了最后的寄托,他把头靠在椅背上,像个孩子一样嘤嘤地哭起来。

命运

影片的主题是“命运”。哑叔的善良,时君迈的才气,余广泰的唯利是图,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改变了阿美的命运,让她的人生有了一波三折的变化。阿美的旁白说,我和哑叔有类似的命运:我被亲生父母遗弃,哑叔被这个社会在战争中遗弃。或许就是这样把哑叔和那个弃婴联系到了一起。而阿美却偏偏幸运的搭上了哑叔这个苦命,善良人的车。搭车是一个必然,你必须搭车,就像你在一条荒凉的公路上,靠自己走完路程是不可能的,但是搭谁的车却是个偶然了。阿美的必然和偶然交织在一起就成了她的生命。

在遗弃与被遗弃中抗争,是剧中人物不断的努力。阿美的成功也许可以算作对命运的一次胜利,然而,阿美的成功有着怎样的代价?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20年后成年的阿美和当年遗弃哑叔的女人芝兰一起到了被推平的老屋,这个时候哑叔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一样的衣着华丽,珠光宝气,相应成趣的是边上的废墟,而这个时候的哑叔已经是垂垂老矣。

冲突

任何影片,都离不开冲突来塑造剧情。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常常是影片用来表现冲突的最好载体。本片更是把冲突应用得淋漓尽致,将悲与喜充分言说。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冲突是,阿美召开记者招待会,哑叔和阿明偷偷地去看她,碰巧遇到但被阿美取代的老歌手,善良的拉老人被他利用,他怎么会想到娱乐圈有这样的尔虞我诈。为了复仇她把他带去了记者招待会。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声爸。阿美的老板余广泰在媒体面前澄清,他们只是两位热心歌迷而已。镁光灯闪耀,阿美在几分痛苦的挣扎犹豫之后,最中沉默了。哑叔见到女儿不愿认他。失望的眼神和浑浊的老泪,简直要让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叫人的心里狠狠地揪紧。

小人物

无论世事怎样变迁,人们还是在要自己的生活轨迹内行走,阿美的一飞冲天并没有给她周围的人带来多大的变化,除了哑叔要为此承受的思念,与折磨。

在阿美还是小孩子的时代,阿明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爸爸与舅舅,那个滥赌成性的爸爸,那个终于赢钱买回大包礼物的爸爸,那个为了捞回给阿美买的洋娃娃而失足溺死的爸爸;还有那呆呆傻傻的舅舅,成天追着哑叔三轮车跑的舅舅,那个在大火中不知所措被活活烧死的舅舅。满嫂被这突如其来灾难打击得几欲昏厥,那迷离没有生机的眼睛看了让人难过,可她却最终坚强的活了下来,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然而,悲剧悲惨的地方不是人们在困难下所承受的种种折磨,而是人们对于磨难的挣扎与失败。阿明在与拆迁的工作人员的扭打中丧失了性命,满嫂连最后的希望也被无情的现实所毁灭,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

影片通过对阿满嫂这个串线人物的悲剧化描写,向人们展现了社会上这样一种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他们善良,勤劳,纯朴,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能开开心心,即使历经磨难,心中却仍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坚强的走下去。即是小人物的普通生活,也能够让人回味再三,感叹再三,这就是本片表现的成功所在。

当“酒干倘卖无”的歌声再次响起,又有谁能真正明白,那熟悉的声音是谁在呼唤?? 是谁上错了车,是谁走错了路,是谁是去了谁。本片导演虞戡平的表现手法不无煽情之嫌,

但感人效果亦是毋庸置疑。此片在八十年代的台湾出炉,带有明显的社会讽刺意义。影片有意将世态炎凉中无处不在的恨和人间冷暖中永不泯灭的爱放在尖锐的对立层面上,使之形成明显的对比效果,屏幕上的情节与剧外的现实遥相呼应,所以,影片能够成功地抓住观众的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