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润花艳-《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和风细雨润花艳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前几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度例行的继续教育丛书发放到手中,只感觉到厚厚的一本专著。在不经意的翻看中,不知不觉被他的一条条建议所吸引,越看越觉得阅读就像是在品一壶浓酽的功夫茶,越品滋味越足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亲身经历的一个个生动的例子,由浅入深的向我们娓娓道来,简练的文字和鲜活的实例带给读者许多的启迪和思考。

如在《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差的学生》一节中,文章一开篇就先提出一系列的疑问:从我参加教育工作的最初时刻起,就有一个解不开的谜始终折磨着我:究竟那些在发展上落后于正常情况的儿童是怎么一回事?究竟这种不幸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遗传决定的,而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儿童在最幼小的时候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当我,教师,在教室里用尽全力想唤起他们的独立思考的那些时刻里,这些儿童的思考器官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变化?(《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P498)在当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一连串的疑问也正是始终困扰着广大的一线教师和许多家长的心声。细细的阅读完全文,才能感受到他在经过痛苦而漫长的教育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艰辛和执着。苏霍姆林斯基给出的建议从教育教学法,心理学以及社会学都有涉猎,最终他总结出一个坚定的信念;四个儿童早期不正确的教育主要原因;最后又诚恳的对广大教师及其学生家长提出了一些教育教学上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信念就是:这些处于智力落后边缘的儿童,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他们进行教学和教育,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这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四个儿童早期不正确的教育主要原因是:一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二是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三是家庭情感生活的贫乏性;四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针对教师他则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一是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二是对于学习落后的儿童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自主提出问题的目的且独立的解答习题的习惯;三是让这些孩子参与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手工劳动以促进他们的良性发展。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有机的结合,来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上落后的儿童,更加需要精心的呵护与疏导,以达到使他们懂得认识的乐趣和取得成绩的快乐的体验,那么求知的欲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的目的。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面对那些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时,带给他们最多的可能是批评和嘲讽,丝毫不能走进他们复杂的心灵深处;而作为孩子的家长,更多的可能是训斥和放任自流,根本不会顾及他们渴求尊重的眼神。长此以往,我们的这些无意识行为却过早的封闭了他们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兴趣和乐趣,最终导致学习上愈加困难。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要求同时使用记忆和思考两者有效的结合,但是那些学习落后的孩子们却记不住认知正常的学生同样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他们更加多的关注和帮助,也就是要符合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不要过于关注他的个体分数,从最基础的知识慢慢渗透、引导,让他们逐渐养成记忆和思考协调发展,才能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体验、提升自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而作为家长则需要持续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丰富家庭生活环境,让家务劳动和小手工、小制作等益智环节走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他们感知对知识获取带给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家校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保障这些学习落后的孩子们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和发展。

读书和思考,会使教师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做出缜密的反省和提升,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恐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建议。

学习落后的学生是迟开的花,愿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在和风细雨中滋润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田,催放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第二篇:胡伟华----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建文小学 胡伟华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而教师手中就有点燃他们“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苗的火种。放眼望去,即便是身边的“问题学生”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教师这个职业是何等得神圣?一想起假期结束就要踏上教师的舞台,很担心初出茅庐的自己会在那一张张无邪的小脸面前手足无措!趁着休假时间,我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以加深自身功底。说来从师范到现在,接触过不少教育书籍,有教育学的、心理学的,学科教育理论的,名师教育宝典的??有些书读过了,随风而逝了;有些书读过了,留下了一丝影踪。有一本书却沉淀了下来,深刻地留存在我的心底,那就是苏联当代著名的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学家、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它是一本适合各个层次教师阅读的作品,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我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年代里,同刚开始工作的年轻教师举行了无数次会见和谈话,收到过他们成千上万封信,从而促使我不得不写了这本书。”这本书是送给我们年轻人的一件珍贵的礼物,他那么执着而真诚地对我们提出建议和劝告,这些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则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积蓄”,他用那么多的实例和体会、经验,把枯燥的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阐述得生动明白,如在我们耳边娓娓道来,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伟大的教育家细致的观察,精妙的见解以及宽厚的心胸,这100条建议,无一不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常会遇到又值得借鉴的妙招。

“要在很长的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了,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

“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空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

“没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的了。” “决不要急忙打不及格的分数,要记住,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

“你如果想教“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

“要把知识留传给我们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自己的头脑移到我们所教的人的头脑中去。”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个别对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毕业后我虽然接触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但毕竟时间不长,经验浅薄,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一样,让我有了明确的方向,给我以极大的鼓励。我常想《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是那种应该放在书桌上,旁边一杯清茶,一本笔记,时不时地要摘抄几句,时不时地要停下来思考一番,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的书。它给我指点了许多不解与困惑,怎样面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无论是如何帮助后进生的工作,还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等都几近面面俱到。

就拿常常被比喻成“难啃的硬骨头”——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来说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告诫教师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对待后进生教师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与耐心,换种方式来代替原来的批评与体罚是不是更加有效呢?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赏识与关爱,正

是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他们自己体会学习的乐趣,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吧!这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生,成功教育很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想一想教育专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给年轻教师的一条最好的建议。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我更要努力读更多的书来充实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诫年轻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不应该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不读书辩解”,而面对教材还很生疏的我也从中体会到厚积薄发的道理!

读完这本《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着实让我受益匪浅,它像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干渴的灵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这100条建议,利用它来细致深化自己的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