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韵禅风

读《茶韵·禅风》

书中说道:半明半暗的光线,梵音袅袅的书屋,古朴的木桌,一杯香茗,氤氲的热气,谈谈馨香。闻香、啜饮,再三咂味,直至喉底回甘、神清气爽。偷得浮生半日闲,体味这样的生活,一生能有几回?

是啊,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能留下那么几分钟悠闲的品味下清茶,体味下茶中的人生,的确不错。我本身就是爱茶之人,和书的作者一样,喜欢茶的谦敬与平和;喜欢品茶时的无牵无挂;喜欢茶里边深邃悠远清香的禅的味道。

茶分百种,犹如人生百态,可以一一品味,是品茶人的一种莫大享受。如我国第一名茶:龙井,初春时节,一游杭州,亲品一杯用虎跑水冲泡的龙井茶,那真是如诗中所说:“一漱如饮甘露液。”又如洞庭至宝——碧螺春,经过“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的传统方法品尝后那种甘甜、甘醇、甘爽的味道,令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飘然欲仙。等等名茶,每种都是伟大的艺术品,是中国千年文化流传下来的精髓,经过细细品味,才懂得其中蕴含的酸甜甘苦,人生至理。而这些,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

此书最令我感到读后所用无穷的是,除了品茶之理外,书中还记录了很多和茶有关,体现了茶中禅道的诗歌和小故事,这些诗歌和故事源远流长,每一个都是古代在禅道方面有所成,对人生哲理有所感悟的人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是体现诗中茶禅的好诗,看后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下面这个《一杯茶》的故事:在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大学教授谦虚地向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只是以茶相待,却不着急说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一直到杯子满了,他还是不停地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的看着茶水不停的溢出杯外,知道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这个故事就很浅显的告诉我,要学习到别人的知识与经验,就必须放下对事物固有的认识,要谦虚,就像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才能更好的吸收别人经验和知识,使自己在工作上去得好的成绩。

迷者问禅,佛经万卷;智者悟禅,清茶一杯。在工作之后闲余休息时间里,冲好茶一壶,手里捧着一本好书,静读以求开得智慧,开悟生命,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第二篇:茶与禅

一盞清茶好時光

有事沒事吃茶去

“人們可以一邊品茶,一邊向法師請教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踫到的喜怒哀樂,以及怎樣以平和的禪茶心態來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陶先生以平和的心態講述着,“無論是企業老總還是普通的都市人,壓力都太大,通過禪與茶的修行特色和精神,在喝茶中平靜自己的不如意之心態,保持平常心,認識到凡是來到眼前的,就是我們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的生活,既要勇於面對也要善於面對”。

禪茶一味

濃茶清志,清茶清心,酽淡相宜。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經成爲我們地道的生活,在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大師們所倡導的“禪茶一味”也許能夠成爲放鬆都市壓力的一劑良藥,按照周作人地説法,茶道是“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受與和諧,在充滿物質的時代忽略暫時的得與失。

趙州老和尚心志清明,寬和淳樸。一次,一僧來訪,老和尚問:“以前來過嗎?”答曰:“來過。”趙州就說:“吃茶去。”又一次,另一僧來訪,老和尚問:“以前來過嗎?”答曰:“沒來過。”趙州就說:“吃茶去。”從這個故事開始,茶與禪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吃茶品茶,内心閃現的平和寧靜,些許的愉悅,如茶水般的淡泊盎然于前。“吃茶去”,便是通過吃茶,平靜自己的不如意心態,去煩惱求清靜,保持一顆平靜的平常心。大道就在“平常心”當中,茶味不離禪,禪不離茶味,也就是大師們所說的禪茶一味。

生活禪加油站

喝茶時的安靜就是對茶本身的思考,就是心靈和行動的靜默,就是借助某种形式來完成心靈的休息,在茶水中體會心靜、清志、明理的平常心感覺。

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坐落在該縣的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這座千年古刹是中國目前最有活力的佛寺之一,住持明海19xx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從20xx年開始,柏林禪寺每個月舉辦一次“生活禪企業家加油站”活動,讓參與的企業家們喝茶講禪。明海法師稱,現在生活節奏比以前快很多,企業家的時間更緊張,讓人們能夠慢慢的品杯茶,對自己對企業進行發自内心的思考。

“平常心是道”,慢慢生活,細細品味人生,一點一滴的積累,不一定要喝茶,也不一定要轟轟烈烈聼禪解説,平靜裏照樣可以體會生活之美,照樣懂得人生的樂趣,對這個結果來説,無論是茶道還是禪說,皆為手段而非目的。

獨坐觀念,茶道相濟。幽靜地想想,每個人是否都能從茶裏悟出點什麽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