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

小学美术“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西五

小学 王 玥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丰富而自由的个性也是一个社会之所以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个性化学习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启发个性化的想象、鼓励个性化的创造及适当的评价为学生美术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个性 个性化 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发展学生艺术个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展成为有其独特个性的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充满灵气、表现个性的创作活动。这个过程应该是给学生有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美术教学焕发勃勃生机。要想让美术课真正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为核心,在绘画爱好得到均衡发展的同时,使学生真正具有鲜明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细化为有更多实效性的教学经验,这是我们每一为教师应该时刻思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和探索,在教学中应尝试创设提条件引导学生去富有个性的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

一、关注个性差异,优化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

为了使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与生活,个性化课堂应该把孩子的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作为重点,使孩子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循环阶梯式教学”为基础形式,使孩子在循环递进的手工、绘画、创作等多种教学形式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表现形式,并以此为主导带动其他表现形式的学习,从而达到均衡与个性并进的具有实用、科学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形成。教师以传授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形式为基础,采取“DIY”课堂教学理念为核心(DIY=Do it by yourself靠自己去完成),使孩子们自主选择、自觉地学习,使他们在快乐中寻找知识,知识中找寻智慧,简单好看,灵性激发。

这不仅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而且让孩子在广泛的学习内容中提高学习兴趣,感受相同的事物的不同表现手法,在不同的感知、情感、直觉和分析辨别能力中体会“艺术”,在课堂中自然流畅地被吸收,消化,并得到升华。这也就是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意象”教学。让孩子在纯朴,自然、游戏、欢乐中得到潜能的开发,智慧的启迪,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1.确定个性化学习目标,感受快乐。

美术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多向的、发散的,没有或极少有唯一的答案,其主要特征为学生自主操作(包括欣赏)。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弹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弹性目标适合于全体学生,完成哪一个目标则由学生自主选择,但基础性目标必须全体完成。如在讲授手工课《大树和房子》,我提出要求画面上有树和房子,至于什么样的树和房子,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资料,他们也收集了资料,可以自由选择。根据能力的不同,画面的添加物可多可少,最低标准完成主题----大树和房子,最高标准可有人物、动物、植物、环境等不同程度的添加物。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开始时只是限于手工形式,在学习了基本的形式后,接下来的几个环节的循环时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表现材料和形式。

2.优化个性化学习内容,激发兴趣。

新的美术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保障,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时空,使美术与其他学科得到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成员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依据我们的美术新教材,通过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发展个性。如在四年级教学中,我提出的教学内容是《保护动物》。学生在构思作品时,结合课前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交流、整理、发布。随后,《海底世界》、《草原风光》、《空中卫士》一个个主题设计出来。然后,我创设情境,学生自愿组合小组,目标一致,兴趣相同,想法接近的同学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自己一组,孩子们的兴趣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张扬,很快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同时我们依据学生的爱好问卷调查开设了陶泥、堆纸、树叶等课程,教师再根据孩子提出的形式把内容进行循环重组,做到了循序渐进和民主、和谐地选择内容。

3.选择个性化学习方法,张扬个性。

(1)开放的材料选择给孩子提供广阔空间。

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接受性学习的策略研究,美术的个性化学习中美术作品表现更多的应是自我的认识和感受,教学活动中的开放选材和讨论形式,在美术材料的准备和课前学生的情绪准备方面,着重研究选材的开放,以多种材料的交替使用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同一节创作课中,学生可

以自由选择材料:毛线、剪纸、种子、果皮、报纸、铁丝、布贴等等,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研究和探讨的信心和兴趣,探究性学习可以说是孩子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他们对材料的新奇感和探究欲,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趋势他们取得成人预想不到的成功。实验开始是他们不了解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们就用心创设了问题情境,并提出一些探究问题,比如我在讲授《彩墨游戏》一课时,抓住了孩子没有使用过彩墨用具的好奇心理,先让他们自己尝试随意画,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今天的工具和以往有何不同?”“你们在材料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帮他们想个办法?”通过3个问题和3次的动手尝试,孩子们自己就总结出彩墨画用具特点和使用方法。教师也在这样的活动中研究了教师的引导、点拔形式与方法、学生讨论的形式与方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推动,为此我还依据本课撰写出了《在彩墨游戏中感受成功的快乐》的教育叙事和《从“熟后生”谈起》的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材料,也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重大意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的多选择性也为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2)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指导。

教师一方面应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使学生有自由并能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另一方面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较适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例如,《泡泡乐》一课的教学,由于本课意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先随手撕了一个形状,让学生认真观察,看看谁的小眼睛最灵,说说想到了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使我惊奇万分,有的说像落下来的树叶,有的说像座小山挖了个山洞,有的说倒过来就像太阳沿着山坡在下山,有的说像骆驼的

头??。在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时,我让学生自己来制作完成,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性很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可以自己探索学习、同学相互学习,也可以请教老师讲解后学习和请教老师示范后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一会儿,许多有新意的作品就跃然纸上了。不少学生还不停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喜悦之情。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学习方法的选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个性需求和已有条件自由选择,他们有的选择了漫画,有的选择卡通画、有的选择水粉画。。。。。。教师可以在课上用剩余时间加以指导和点评展示,使学生的兴趣在得到课外延伸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评价,很大限度地增强了学习的持久兴趣,这也是我没预想到的结果,从中我也明白了要想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4.启发想象、鼓励创造,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

艺术拓展人的想象空间,幻想刺激人的创造欲望。启发想象、鼓励创造是美术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更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畅想,甚至是"胡思乱想"、"幻想"、"异想天开",多给他们提供拆一拆、拼一拼、变一变的机会,并引导学生把多种多样想法通过美术的形色大胆地进行表现,表演是一个好办法,让他们变成自己画面的主角,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了个性空间,让学生独立地、自觉地参与了以创造活动为核心的教育。你就会欣喜的看到他们想象的翅膀能飞的比我们想的还要高,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他们所画的房子也就不再是一个三角形屋顶加上一个长方形,再加上一个田字形窗户,树画得像蘑菇,甚至连太阳的位置都差不多。所以在教学中,每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看谁想的多,最有独到之处,每课评出的“创新画手”更是他们不断努力和进步的动力,许多的孩子专心于创新研究和成果分享,这无疑使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主动,兴趣更高,教学效果也就更优秀!

5.科学客观的评价是个性化学习的动力。

(1)具有生命力的内容是评价的首要。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提到“绘画内容的基本定性是自为存在的主体性。”“绘画以心灵为它所表现的内容。”心灵作为一种主观存在,它包含内心、精神、思想。因此,我们在评价作品时,学生是否把自己的精神,思想融入其中是其作品能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

(2)从评价内容、方法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进步、提高和发展。

强调评价者的多元化,学生自己、同学、家长、教师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人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其中以学生自我的评价为主。一年来的实践让我更明白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一堂美术课来说,是一个亮点。如在听一年级《鸟语花香》的公开课时,由于老师采用墙面作画的形式,在评价时,学生们在音乐声中互相欣赏,在自己喜欢的或美丽的花上贴上喜欢的小昆虫。然后在请学生讲讲为什么有的花,周围小昆虫很多?有的却很少?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自己的画,有的说别人的画。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十分认真,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鼓励个性化的评价中,我也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同学提问,鼓励学生“插嘴”。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事实上这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绝好办法,

也变向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突出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激励的语言或欣赏的目光等来评价,做到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画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奇形的飞船,扁形的月球,允许学生大胆的想象,勇敢地创作。决不能剥夺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权利和个性化的认识。在鼓励个性化的评价中,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学

习态度,同时还要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的附加的注释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作品,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出合理评价。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与敬佩感。在活动中则还可以通过比赛、展览等形式来达到评价的目的。

6、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个性化学习。

无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美术课外活动中,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条件,我们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了

研究:

(1)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合作、共进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想象与创造的时空,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美术个性化教学中,学生需要的是朋友般的老师,所以我们教师要能试着走进学生中间去,在引领学生完成美术训练目标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不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不让学生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在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中,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2)创设有个性的学习场所。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并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例如在《会滚的玩具》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学生摸一摸老师带来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此时,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用触觉体验圆形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平等、民主地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共同探索的过程。

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个性化学习带给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兴趣,更多是是对美术自主学习和开放性创作的主要思想的培养,带来的是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无疑是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样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给他们以恰当、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要分阶段、分层次的训练、指导,循序渐进,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以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为主要特征,以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自主选材-自主学习模式,小组实践模式等为主要的个性化开放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

价方法的研究,是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到了充分的展示,对学生的中和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促动的作用,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有助于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为学生的均衡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我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深入探究课堂教学的规律,使孩子们张扬个性,不断享受创作的快乐并在其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书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美术课程标准》首都师范大学 尹少淳主编

2、《美学》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 19xx年6月第9次印刷

3、康震达:《浅谈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

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和评估版》论个性教育及其实施 2006月10日 任何形式的改革为了扭转陈规,在初期或多或少都会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回顾美术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学刚刚走出传统教美术教学只重技能,不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误区,将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上来后,似乎又迈入了把技能、技巧完全排除于美术教学之外的误区。最明显的表现是:以美术示范为代表的“技能技巧”被日益淡化,纷繁的课件主宰课堂,很多美术老师几乎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没有示范的美术课正日益失去学科特点,不会或不愿示范的美术教师,正面临因专业性丧失而被替代的危险。

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美术示范教学迫切需要重提和改进,并开始进行初步的改革和实践。然而,在摸索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美术示范教学方面的疑难问题,例如:学生的创意受限和课堂示范到底没有必然的矛盾?美术学科特点里的文化性和技艺性到底有没有冲突?示范教学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示范可被其他方式替代吗?什么样的示范才是有效的示范?如何正确下手,怎样合理改进示范?优质的示范对示范者有什么样的要求?示范教学未来发展方向在何处??疑难问题开始影响日常教学,“示范”这一主题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恩格斯的这一观点对示范研究来说,同样具有指导价值。所以,要解决以上这些疑难问题,首先要对美术示范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整理和分类。以此为据,才能进一步地认清美术示范、研究美术示范和发展美术示范。

一,美术示范的概念

界定和明晰概念是研究分类的首要条件。美术是一种直观视觉艺术,示范是美术课堂教学必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每个人观察角度不同,对示范认识和理解不同,对示范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便于论述,本文以尹少淳在《美术学习方式与方法》中定义的“示范是指示范者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显示完成一项工作或制作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基础概念,衍生出本文所论之“美术示范”的定义。

本文所论之“美术示范”特指为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体是指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使用美术的语言和形式,显示完成、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方法和技巧。主要因素包括:(一),教师亲身示范;(二),内容多为美术技能、程序、概念和规则等;(三),学习者主要通过观察中学习,而非亲身实践或参与。

二,美术示范的分类方法

美术课堂示范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示范目的、示范内容、示范手法、示范程度和示范的发展阶段等进行详细分类。

根据不同的示范目的可分:临摹性示范、补充性示范、修改性示范、欣赏性示范和启发性示范;根据不同的示范内容可分:绘画示范,雕塑示范,设计示范,工艺示范,书法示范,篆刻示范,电脑绘画、设计示范及摄影、摄像示范等。根据不同的示范手法可分:手绘示范、制作示范和操作示范;根据不同的示范程度可分:整体示范和局部示范;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分:课程改革前的示范,当前的示范和未来的示范等。

分类一定具有相对性。本文的对美术示范的分类,仅仅是在人为固定某一前提下,就其最明显或最普遍的特征进行的分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美术示范方式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

首先,不同的分类有重复和交织:比如绘画示范可以是整体示范,也可以是局部示范。比如临摹性示范可涵盖绘画示范、雕塑示范、工艺示范等多种门类。其次,即使同一分类也有交融和演变:比如欣赏性示范往往和启发性示范紧密融合在一起。比如对临摹能力强的的学生来说,欣赏性示范可以当成临摹性示范来看;对临摹能力低的学生来说,临摹性示范也只能欣赏而已。

由于方法众多,关系错综,为了便于整理和表述,本文选取其中最典型、最普遍的几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研究。

三,美术示范的分类

(一),根据示范目的分类

1,临摹性示范-----为学生临摹需要而进行的美术课堂示范。

临摹性示范最大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强调技能传承,强调程序合理完整,强调重点难点适宜,最适合造型·表现领域和设计·应用领域。为了便于大部分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技巧,保证临摹效果,对教师美术基本功要求较高。

例如,在第五届全国美术现场课评选活动中,执教《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中学组)一课的刘德明老师,现场对学生模特进行人物写生示范,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以及必须掌握的作画过程和技巧;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示范过程清晰,学生兴趣足。又如,执教《祝福奥运----中国结》(中学组)一课的曹炜红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吉祥结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的具体完整的吉祥结制作示范,配合清晰的语言说明,让学生看得十分明白,作业效果相当不错,每个同学都在课堂上学会了吉祥结的制作。

这是美术新课程改革前最重要、最普遍和最有效的示范方式,也是目前争议最大的示范方式。

2,补充性示范----为了补充说明概念、技法或特点而进行的美术课堂示范。 补充性示范的操作难度可高可低,比较灵活随意,应用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三小类:

一类是概念补充。例如,湘版美术七年(上)第一课《你我他》的头像比例“三停五眼”时,因为语言描述无法让学生完全理解,教师只能配合概念补充具体比例和位置的示范,示范和概念相辅相成,清晰明了。

一类是技法补充。例如,在湘版美术八年级(上)第七课《多彩的风景》教学中,教师用油画棒示范绿色和其他四种颜色的混色技法和效果,则是为了给学生作业时做技术准备,以降低作业难度。

还有一类是对比补充。例如,在湘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梅竹精神》教学生用毛笔画树杆时,教师可在主示范图的旁边补充示范多种不同速度、不同墨色的树杆的画法,来对比说明不同笔墨效果。 图一 补充性示范

3,修改性示范----为修改错误或完善作品而进行的美术课堂示范。

修改性示范特点是针对性强,强调难点突破,操作难度因需而变,应用广泛,对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大致可分为两小类:

一类是面向集体的修改性示范:即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问题,面向全体统一进行纠错或完善的示范修改。例如,湘版美术八年(上)第六课《光影的交响》的教参教案中,第一课时要求“展示并简要评析两幅学生作品,老师对线条、黑白灰的处理进行简洁的示范修改”;第三课时要求“用木炭示范修改其中一幅学生作业,同时讲解皴、擦描绘的技法”。

另一类是面向个人的修改性示范:即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巡场时,对不同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性质的示范修改。

图二 修改性示范

4,欣赏性示范----强调对美术作品的内容、过程和技法等单纯的欣赏的美术课堂示范。

欣赏性示范可最大程度加深学生印象,引发学生兴趣,展示教师高超的专业

基本功,丰富学生美术视觉经验。其操作难度相对较高,操作过程普遍复杂,对教师专业化要求最高,比较适合欣赏·评述领域和综合·探究领域。

例如,在宁波华茂校本课程《现代陶艺》的教学中,执教教师依据自己毕业

于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的特长,进行高难度的现场拉坯示范。教师示范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学习拉坯,而是去展示和欣赏陶艺特有的技巧和方法。教师高超的技艺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视觉,引起学生的一片赞叹。例如,在第五届全国美术现场课评选活动中,执教《墨和彩的韵味》(中学组)一课的陈晴老师,用毛笔在贴于黑

板的宣纸上书写课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三 欣赏性示范

5,启发性示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内容、过程和技法的欣赏,强调启发

学生思维的美术课堂示范。

启发性示范的特点是不能依样画葫芦,而是启发学生把自己观察示范学习到的理念、技能和规律等,巧妙地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启发性示范难度灵活,方法多样,最适合综合·探究领域和设计·应用领域。

例如,在第五届全国美术现场课评选活动中,执教《象形文字的联想》(小

学组)一课的陈柯倩老师用中国画的方式,用几个象形文字组合成一幅画,不但引出了课题,并启发了学生了解重复和排列的联想方法。又如,执教《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吉祥图案》(中学组)一课的赵芳老师,以鱼为基本素材,示范了对称构图和均衡构图的吉祥图案的绘制过程,以此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素材,发现规律,为学生进行吉祥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便利,引发无穷创意。

(二)根据示范手法分类

1,绘画示范——指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粉笔、毛笔、蜡笔等作画工具和材料,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的美术课堂示范。

绘画示范一般根据课堂内容、目标、学生具体需求和教师的特长,或展示欣

赏、或补充说明、或引导启发,或修改纠正。作用多样、手段灵活、应用广泛。美术教材中的任何画钟等都可以进行绘画示范,另外像粉笔板画、工艺设计绘制图稿等也属于绘画示范。事前充分准备的绘画示范对教师示范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例子很多,不再赘述;无事前过程准备的绘画示范对教师的美术基本功和课堂应变能力要求很高。

例如,宁波姜山中学的王瑜教师,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特长----优秀的简笔画

造型能力,用手绘的示范方式贯串课堂,随心所欲地导入课题、解析内容、突破难点等。无论什么类型的课,王老师都可以边讲边画,课堂特别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图五 王瑜老师在示范

2,制作示范——指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纸、板、泥、石、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进行现场制作的美术课堂示范。

制作示范的课前准备相对比较复杂,最适合过程展示和难点突破。美术教材

中的雕塑、篆刻、工艺中的剪纸、版画的制作、创意制作等示范都属于制作示范。

例如,在湘版美术八年级(下)第二课《黑白世界》黑白版画教学中,教师

针对难点,对已画好画稿的作品,进行现场雕刻和拓印的示范很有必要。又如,执教小学校本陶艺课《埙》的毛成老师,采用逐步示范的方式,让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步骤一步步按部就班地跟做埙,只在装饰上留有一定的余地。教学效果十分不错,不仅学生学得饶有兴趣,随堂听课的教师也都跟着他制作。一节课下来,人人都掌握了制埙的技巧,都做出了“同中有异”的埙。

3,操作示范——指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电脑、相机、摄影机等操作工具,进行现场操作的美术课堂示范。

操作示范既古老又现代,古老是因为它强调几乎一致的模仿,现代是因为操

作工具大多十分现代。操作示范要求学生除了对美术作品完成的过程、结果进行观察外,更要注意对教师的示范时的姿态、手法进行仔细观察。美术教材中的电脑美术设计、摄影摄像等示范都属于操作示范。

例如,在电脑美术教学中,怎么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怎么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和制作,又如在摄影教学中,怎么拿相机,怎么对焦,怎么取景,怎么按快门等,必须由教师亲自示范操作,才让学生真正明白正确的方法和规律,以便模仿和启发,最终理解和应用。

图六 摄影标准姿势

(三)根据示范程度分类

1,完整示范——教师将美术作品的过程、方法、技巧等全面、完整展现出来的美术课堂示范。

这是美术新课程改革之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普遍使用的示范方式。其优点是步骤完整,技法全面,为临摹或欣赏提供最佳样本。但其准备和操作均比较费时、费力,对教师专业要求较高,常用于造型和表现领 图七 袁志泉老师在示范

域的国画、素描课、色彩、雕塑等课,及部分设计和应用领域。

例如,在第五届全国美术现场课评选活动中,执教《用彩墨画鱼》(小学组)一课的黄嬿娜老师,完整地示范三种不同的彩墨鱼,以期让学生了解用笔、用墨、用色和造型的方法。又如,在余慈两地中学美术研讨活动中,执教湘版美术七年级(上)第二课《我的故事》的袁志泉老师,根据自身形象特点,设计了一个本人的卡通形象,并一步一步在课堂上用卡通画的方式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教学效果十分不错。

2,局部示范——教师将美术作品的过程、方法、技巧等部分展现出来的美术课堂示范。

这是一种当前应重点研究和大力提倡的示范方式,和完整示范相比省时、省力、应用广泛,擅长启发学生思维,突破重点、难点,介绍多样技法等,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合理的局部示范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美术视觉经验,充分锻炼学

生观察力、想象力,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机械临摹而失去创意,是课堂示范发展的趋向。

例如,在第五届全国美术现场课评选活动中,执教《门神的故事》(中学组)一课的朱文娟老师,选择给预先画好的门神画线描稿示范“填水脚”(绵竹年画的特殊填色方法),不但突破了难点,更节省了时间;例如执教《彩墨游戏的》(小学组)一课的陈莹老师,一边讲解一边部分示范彩墨画的特殊技法,如漂附印染法、滴染法、喷溅法、揉纸法等,介绍多样技巧,用来启发学生想象。 虽然,美术课堂示范的概念强调教师亲身示范,但所有的美术课堂示范和多媒体的应用并不矛盾,为了达到最佳示范的效果,教师可在多媒体(相机、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器等)合理辅助下,对教师的示范或放大,或固定,或整合,或变换角度等,以加强示范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前的示范和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堂示范主要区别也在于此。

四,美术示范分类的意义

(一),科学合理的分类是全面认识示范的基础。

从美术示范分类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部分教师对示范认识不全,片面地认为临摹性示范、完整示范就代表全部的示范方式,对示范的认识还停留在“技能技巧”的层面,过于关注其适用性小、随机性大、对教师技能要求较高、费时费力等缺点。其实还有很多适应性广、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的示范类型,我们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比如局部示范、启发性示范、修改性示范等;更有许多优质的示范类型,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只是没有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和分类罢了,分类研究则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二),科学合理的分类是正确使用示范的基础。

从分类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美术课堂示范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的教师特长、不同的材料和资源等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择和应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

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不要因噎废食,因某些示范类型的缺点而完全否定示范、抛弃示范;另一方面,也不要矫枉过正,在研究的热潮下课课示范、处处示范,某种类型的示范如果有更好的替代方式,我们也应理性而大胆地采用。

(三),科学合理的分类是合理完善示范的基础。

从分类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也不得不承认:美术课堂示范并不是万能,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科学合理的示范分类,可以为发现示范的独特价值提供研究基础;为整理示范的共同优点和缺点提供研究基础;为完善示范,发展示范提供研究基础。有分类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真正的进步!

美术教学需要示范

在过去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可以看到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教师给的愈多,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机会愈少;教师示范越具体、越完整,对学生的思维局限也就越大,甚至成为创造力与独立个性发挥的枷锁。因为,学生是善于且乐于模仿的,听话的学生会遵从老师的旨意亦步亦趋,从而导致扼杀个性和创造力。现在的学生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那么,美术教学究竟还需不需要示范呢?

本学期我上了一堂美术公开课,教学内容是《纸雕花卉》,我从学生已知的花卉引入,引导学生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花?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花很美、很香?接着我出示有代表寓意的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花卉的内涵,紧接着便引入故事创设情景开拓思维,集思广义图片欣赏,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作业,播放音乐,巡视指导,最后小结,宣布下课。可以说这

节课节奏均匀,课堂秩序良好,气氛活跃。但是学生制作时却出现了问题,要么花朵制作的不精美,要么叶子不生动,也有同学的想法好却做不出来,甚至出现了有少部分同学说不会做的情况。课后,随堂听课的同组老师们给我提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少必要的示范。2、语言不够精炼。3、课件展示欣赏学生作品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讲,老师起辅助总结的作用。

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及时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尝试,在讲解制作方法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尝试,教师及时点评,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我重点示范了部分纸雕花卉的制作方法,强调要抓住花的特征,并让学生说说怎么做叶子会很生动,花蕊怎样做更巧妙更节约时间等。通过在别的班级再一次尝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能够创造性思维,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方法,而且作品丰富多彩,形式各样,异彩纷呈,画面效果有趣多了。

通过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实践对比,让我深受启发也打消了顾虑。因为在教学中,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担心:如果教师总是先把步骤和画法一一教给学生,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操作,部分学生甚至要教师手把手地教,这样做短时期内对学生掌握技法和提高水平确有帮助,然而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例如在儿童画教学中,教师常用示范的方法,向儿童传授新学的内容。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儿童就能学会要画的内容,但其结果往往是所有孩子的作品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还会出现所有学生的习作、画法和风格统一象一个人画的。教师示范的本意是想教会儿童绘画的方法和技能,但也往往造成了使儿童单纯模仿的环境和氛围。尽管在教学中我们也反复强调“最好画得和我不一样”,但由于教师的权威性影响,使儿童感到是在表现“老师的画”,是在完成老师的要求,而不是儿童自我表现的需要。以示范—模仿为主的教学过程,教师教什么儿童画什么,儿童习惯了这种方法就会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各自能力的发展机会,限制了儿童的创造性。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不利于艺术人才的成长,不利于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因为就其发展来说,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艺术的灵魂。

很明显,在公开课中我就是过分担心,怕走传统性常规教学的老路,导致我畏手畏脚,不敢和不去示范,对学生来说,他们在创作中就有些无所遵循、力不从心了,他们开始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我没有及时有效的利用,犯了“自由化”的错误,受“无辅导”或“随意性”教学的误导,根本没有进行科学的教学和有效及时地引导。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教师的示范作用在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如果教师不示范,任何人都可以当美术教师,但这样就耽误了学生,这也是不合格的美术教师。忽视或轻视教师的示范作用,一味地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防止学生画出来的画和教师画的相同。其实临摹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学内容不需要教师示范,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示范。美术教学的特点是直观性强,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关键。 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并明确强调:“教师应加强引导示范。”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只是小学美术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不能只注重这一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双基的教学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顾快乐,而忽视双基。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不矛盾,想象能力要靠美术能力表现出来。此外,课堂上有效的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如果我们美术教师具备深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的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运用鼓励、启发、示范等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持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美术教学需要示范,关键是看如何有效示范及怎样科学示范。

如何针对儿童的特点,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既能激发儿童绘画的兴趣,又不压抑儿童的表现力,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呢?通过在我们的科研课题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示范环节的实践研究”探索实践中,我们觉得在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同时,应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性地进行行为示范教学,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行为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情景示范、动作示范、操作示范、以及语言示范等方面。

在情景示范教学中,只要能够实现美术课程目标,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时,教师可以试着做导演,有序地领学生走向教材,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有时,教师也可以试着做演员,通过一系列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的氛围中学会动脑,敢于提问,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如一位教师在区美术教研活动中执教的《神气的小厨师》一课时,该教师就采取了情景示范教学,课一开始,他就穿戴成了一位厨师的样子,穿上了白色的厨师衣服,戴上了高高的厨师帽子,把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为一个厨师才艺比拼大会,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情景示范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和学生就像朋友一般,改变了往昔教师 “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所以情景教学是让我们教师试着走进学生中间去,通过谈话、接触、询问、交流、师生表演、竞赛等方法,树立一种新颖的师生关系。

行为示范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亲身实践,用自己的行为动作来吸引学生,并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我在辽海版教材《中国功夫在校园》一课教学中,把体育课与美术课内容相结合,利用体育课中有关武术的基本动势等引用进来。把动作示范有效地运用进去,通过教师的动作展示,学生眼睛观察、亲身去尝试,带领学生也参与进来,让同学之间互相模仿做动作,讨论运动姿态、四肢动作、身体协调,以尽快的速度表现出来,然后教师示范动态骨线和各部分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来勾画具体形象,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把学生思路拓宽,发展其思维。因此侧面人物动态表现自然能够灵活起来。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活动,学生学习兴趣就浓,学习气氛活跃而有效。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一件件作品时,成功的喜悦会让他们保持对美术课学习的兴趣和追求,会加深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在欣赏外国雕塑的章节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到了欣赏的乐趣,增强了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配合讲授,做示范性的演示,辅导制作和运用教具示范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示范活动的视觉美的信息。这便是美术教学中的操作示范。通过直观感受,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教师示范活动的系列的表象活动,使其获得深刻印象,自然会增添学习美术的兴趣。比如:《三原色》教学中,关于三原色的融和等问题时,同组教师通过示范,使学生有了一种直观感受,同时自己更顺利地尝试探索颜色的混合问题。关于调色用水的多少问题,教师通过示范和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启发学生得出用水要少的道理,但少到什么程度就不必一一详述,留待学生自己去摸索、思考、体会,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美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操作活动,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如:掌握绘画中的绘画技巧,涂色和构成的不同握笔姿势,在折纸中掌握基础的折叠方法等,这些都要求我们老师通过集体教学、示范、讲解,明确教学意图,让学生得以理解和巩固,但不加限制,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作业中体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方法,都是对组内成员及全班同学的一种操作示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他们进行大胆表现,而且方法各异,形式多样,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融入美术教学当中。在一些基础设计教学中,学生作业往往受规范、技巧的限制,使创意得不到好的展示。这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及电脑的网络化, 使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计算机多媒体借助了强大功能的系统软件,利用软件中提供的绘图工具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 非常方便、快捷, 难题迎刃而解。比如,在一次校内教研中,我上了《色彩体验》一课,主要使用金山画王这一软件,课前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熟悉软件。这时,我采用了大量的操作示范,很好地解决了操作问题。课上,学生很熟悉地玩着色彩,色彩作品一一呈现出来,让同学们有了一个愉快的色彩之旅,电脑美术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进行美术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完成设计作业,学生们会产生成就感、自豪感。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深入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

激发、鼓励。”什么样的师生角色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语言应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课题内容的艺术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从教师美的语言中获取学习美术的兴趣。比如,为了激发学生自制贺卡的兴趣,我念了一段一个学生从远方给父母的来信,信中说:“新年就要到了,本想给父母买张贺卡寄去,但总觉得用父母的钱买贺卡,缺少那种更深的含义,今年我要给父母献上全新的祝福,所以就亲手设计创意了这张贺卡,作为送给父母新年的礼物。”并且生动地描述了他的父母收到贺卡时异常激动的情形。果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要制作出自己心爱的贺卡送给自己最尊敬的长辈和最要好的朋友。

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运用范作示范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美术教学中离不开范作的应用。范作是范画与范品的统称,包括教师示范作品、教学课件、学生作品、摄影作品、影象资料等。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好的美术教师必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一幅好的范画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美术教材中精选的美术作品,都是古今中外各时期的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还包括一些学生作品。但是毕竟量少,不能满足美术教学的需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自己的范画和学生中的优秀作业,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学生更易接受。当然,范画从构图到色彩、从创意到艺术效果都要有美感。通过让学生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老师、同学的范画来带动他们学习美术的坚定信心,激发创作欲望。比如,我在校内公开课《枫叶红似火》一课时,我把自己制作的枫叶粘贴画作品、收集的枫叶工艺品、学生作品等展示给学生看,运用自己制作的范画作品,为学生示范创作方法,化难为易,形象直观,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非常好。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家乡的美、自然的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学时我利用枫叶的形状、色彩,辅导学生制作时,既考虑到它的特殊象征意义,还要注意个性化的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想象,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拓展思维,避免学生作品出现雷同的现象。范品,是为区别绘画,图案教学用的平面造型的范画,而把工

艺课中用的立体造型的示范品称为范品,可分为制作步骤品、欣赏品。现在一些版本的美术书会根据课本内容配套一些材料,不但数量有限,而且只有材料。教师的范品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彩的范品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感。同时,学生制作的优秀作业,更接近学生的感受,上课时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最好不过的了。在日常生活中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比如说一些民间玩具、装饰材料、娱乐用品、游戏用品等等,都可以是美术教学的现成范品。

在手工教学实践中,范品利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范品利用得好,可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教学生制作一件作品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步骤,现在的美术教材中有步骤图的课程编排很少,有步骤的也很简单,学生很难从这简单的步骤图中学到什么,结果学生会出现乱做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课前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好范品。在上课时,老师如果只在课堂上作示范的话,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感到无从入手。如在《纸立体》、《纸雕花卉》等课教学中,教师可不直接讲授它们的制作方法,而是课前准备好一个个成品或半成品,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纸雕花卉》一课,课前教师将几种制作手法各具特色的花卉放在教室之中,使学生一步入教室就直观地认识到它的的美化功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它们也成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研究的实物——每个组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拆卸、组合、讨论等方式,直接对纸雕花卉的制作方法进行研究,再通过几个组的横向比较认识到制作形式的变化,老师只作适时、适度地引导与点拔。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考了解了纸雕花卉的美化功能,掌握了纸雕花卉的制作方法以及多样的变化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大部分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收到较佳的效果。

范作中有一些很特别的内容,随着高科技不断投入美术教学,大量的摄影作品成为学生欣赏的最好资源,这些摄影作品,可以是来自网络,也可以是拍摄作品。如《鱼儿游游》和《色彩交响曲》一课,教材只提供了少量鱼的和有关色彩知识方面的图片及学生的部分作品,为了使学生对鱼的造型和色彩等特点产生更大的视觉刺激,同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鱼的图片,然后让

学生自己总结鱼的特点,学生欣赏,教师随着学生的兴趣与思想,进行指导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维化,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面对造型和图案既丰富又有想象力的作品,不得不佩服摄影作品的力量。

有了多媒体后,可以展示影片、录像,投影还可以把所做实物放大。通过这些影象示范教学,不仅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到要看的,对一些局部精细的地方还可通过随意放大让学生看得更清楚。这是一般的范品所不能做到的。如在《蝶儿飞飞》一课中除了出示蝴蝶的范品外,还可以通过录像把各种翩翩起舞的蝴蝶录下来,让学生看,这要比单单看图片的吸引力强多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活跃许多,学生作业中的蝴蝶形态也丰富起来。

总之,通过本次科研课题的深入研究探索与实践,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今天所说的示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示范,而是将单一的老师讲解示范变为讲解、讨论、示范、观摩、互评等多向交流的形式。这样既营造了轻松和谐、热烈平等的课堂氛围,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的这种情感状态,都表现为力求认识世界和渴望获得知识技能的心理倾向。有了这种心理倾向,学好美术就容易多了。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灵活有效地运用示范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关键。因此,今天的美术教学更需要示范,而且需要的是科学的示范和合理有效的示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