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分析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分析

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出生在80后。我成长于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均是以务农为主。学龄前时期,母亲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加班加点,根本无暇照顾孩子,父亲只好又像爹又像妈的照顾我,每周只能有两个晚上和妈妈睡。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性格特点,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虽然不像其他同龄人能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并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独立性也很强。上小学之后,父母有了单位的工作,但工作繁忙,但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直到考上幼儿师范之后,这种情况开始有了变化。在众多的优等生中,我开始变得普通,成绩也从名列前茅后退到了中下游。这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幸运的是我在那时碰到了一位好老师。她对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一视同仁,从没有因为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而区别对待学生,使我在遭遇到第一次人生低谷的时候,始终觉得有这么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我。

命运女神对我一直都很眷顾,开始实习到实习结束,我如愿以偿的留在了鹤琴幼儿园。从班级助教老师开始锻炼,由于我在工作上突出表现,被领导任命为班主任。届时从事了教育一线的工作,同时参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这也使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在研究生这个群体中,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自理能力的强弱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仅仅了解单个孩子个体和对个体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在一定

群体中的人以及对群体本身进行研究,才能对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此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思考,不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逐渐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周围孩子和朋友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些人由于不堪忍受心理重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将会怎样毁坏自己的生活、消磨意志、降低自身感受生活乐趣的能力。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孩子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这种希望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特别是当我真正开始对来访的学生做心理咨询之后才发现,真正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咨询师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咨询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所以说,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同样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可以说,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是永无止境的,同时,身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着家长领导期望与关怀,更感责任之重大。我的性格特质、教育背景、思维方式是我从事这项职业的优势所在。而业务水平、技能则是我尚需提高的方面,在这方面,我也期待各位老师能不吝给予我真诚的指教,使我更加胜任这项崇高的工作。

 

第二篇: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分析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分析

引文:由于性格内向的原因,在记忆中的小时候,本为男孩的我被人取个绰号“楚妹仔”,家务事做得不少但仍很不讨家人喜欢,反倒性格外向、调皮捣蛋但能逗人开心的弟弟成了一大家人的宝贝,而我还要照顾他,虽然我被人欺负了往往是弟弟帮我出头。但幸运的是自己小学前在农村的几年美好时光,充分地与大自然接触,培养了独处的能力;幸运的是做为家中老大感受到了父母的勤劳和劳动的光荣;也幸运的是上学后遇到了不断给我创造条件鼓励我、锻炼我的可爱老师们。自己这种幸运的被对待让我从小就有一股莫名但潜力巨大的力量,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以善待和帮助自己亲近的人并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种莫名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到大学时跨专业全力准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考取又选择到部队工作几年为过渡,边工作边自学,然后复员报考心理咨询师以继续完成自己也没想清楚的心愿。到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正式开始工作时自己其实还没想清楚:这股力量从何而来?这股力量怎么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有效?又幸运的是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同行的引导和鼓励尤其是来访者的信任和陪伴,让我慢慢看到了这股力量下涌动的暗流,也让我惊醒和专注如何去引导和完善这股得来不易的力量……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分析

一、 患得患失的力量

从小到大的这股莫名力量有时让我体验到了自我价值的可贵,有

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努力后不尽如人意的无奈。最初阶段更多的是自信满满,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加,后来更多的是自信满满下的迷茫、挣扎、思考和探索。下面这四个我记忆深刻的片段,经常让我触摸到那个莫名、使我患得患失的力量。

片段一、二

一, 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好几次在睡梦中哭醒,梦中的场

景基本上都是亲人的葬礼,许多人都在哭,自己不知怎么办,也急得直哭。那时可没想过,许多人都不喜欢我,为什么要为他们哭泣?只知道努力做事,但羞于和不善表达。二,奶奶算是理解、关心我并对我有很好评价的为数不多的人中的一个,上海最好妇科医院她为了给她最小的儿子看家没跟我们一起住,在高一的暑假,我专门过去陪了她一个夏天,但高二她突然脑溢血过世时,被痰堵住,医生护士却慢慢吞吞,她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围在床边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想说话却说不出来。让我意外的是我却没哭,甚至不敢对视她的眼睛,整个葬礼我都没哭过一声,甚至迄今为止我在梦中都没梦见过她,虽然我每年都要去为她扫墓,她过生日时也不忘给她烧纸钱。

片段三、四

三,小我两岁的弟弟自上初中后就开始逃学,记忆中就是被爸

妈不断地找,不断地打还有妈妈控制不住的眼泪,我也不断地陪着找,耐心地用我自以为有用的说教方法与它沟通,他总是含糊其辞地点着头糊弄我,最严重的那次历历在目;那一次我骑着他偷来的自行车(之前一天他骑回来的自行车,非常漂亮,他说是借同学的,我让他借我骑一天,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去上学,被一群人拦住拳打脚踢,还被带进了派出所,一出派出所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他核实清楚,他漠然点头的那一刻我一转身拎着带血的书包向教室跑去,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心凉”,进教室门的那种出奇的冷静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四、上大学时我“改变弟弟”的想法还是没改,想尽办法创造机

会让他跟我的同学们在一起相处,他回家就跟妈妈说:哥哥他们真好,我真后悔没认真读书。于是,我暑假打工的第一份报酬给弟弟缴了学费,学习电器维修,他已跟师学了一年,想让他更精益求精,炎热的夏天除了继续打工之外坚持每天送他上公交、陪他聊天,问他学得怎样时,他总是自信地点头,上海妇科诊疗中心/结果等父母来看我们两兄弟时,他却吵着要回去,他说其实好久都没去学校了,因为他根本听不懂,哭得比我还委屈。

二、 涌动的暗流

随着在外求学、工作让我接触到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人,这种力

量让我体会到越来越多碰壁的感觉,始终觉得哪里不对劲,瞎使力但又没用对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种不断努力却获得的挫折感不得不让我积极主动地去反思:到底是什么在支配着我的努力?这股力量从何而来?这股力量背后还有什么没被我意识到的?我到底想要什么?……还是要感谢那些被这股力量引起的不断努力,我不断审视这些努力,从努力要强表现、渴望有所作为中逐渐看到了自己的不容易跟挣扎,看到了这股力量下面的暗流涌动——无爱感引起的对真实自我的不接受促使自己不断向外寻找以希望得到自我的被接受和肯定。这个现在对一路努力的“背着娃娃找娃娃”的简单概括,最初让我几乎不敢面对,到了后来发觉自己连这点都还没达到,自己的努力其实还没有“找娃娃”的方向感和目标,充其量就是背

了个娃娃,且自己还不知道。不过,真的想清楚后,我反倒释然了。通过下面几个片段更能看清楚在我内心涌动的暗流和在暗流涌动中挣扎努力的我。

片段一(准确说不是自己的记忆,记事后总被大人们提起)

一岁时被送到农村外婆家隔奶(即断奶),奶奶担心我,走了很远的路来看我,找了我很久,最后在最黑的那间外公外婆的睡房里床前的找到我,我一个人抱着一个苞谷(即玉米棒子),嘴里还念念有词:隔奶哟,隔奶哟……慢性盆腔炎症状大人们每次讲到这都要笑,边笑边亲切地看着我,特别是奶奶和外婆有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边抹着眼泪还边在笑,我也跟着笑,开始除了为大人所说的“懂事”自豪之外也没多想什么,慢慢大了,笑的时候慢慢觉得多了一点自己也说不出的东西,堵在那里。

片段二

小时候母亲对我要求极为严格,我所做的事情必须符合她自己心中的标准,记忆中经常是刚刚是风平浪静转瞬间就是疾风暴雨,没有什么过渡,有的就是母亲那张马上就沉下来的脸和嘴里不断的呵斥和唠叨。虽然随着我的长大,母亲慢慢感到控制有些“有心无力”,在表面上及内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到我工作后从母亲表面已看不到那种苛刻、完美的要求,虽然我也慢慢自发懂得母亲的不容易和希望我这个长子帮助分担家务的不得已,甚至虽然我开始体会到了母亲对我的爱并感谢母亲对我的要求和锻炼,但我已慢慢不自觉地学会用母亲爱我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不管是同学、工作后的同事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我认为比较亲近的人,我都始终觉得应该帮助他们变得更好;后面还慢慢学会提醒自己要注意方法,我都会在实际的接触中无意表现出想改变别人的言行。感触最深的是与我朝夕相处近三年的一位战友给我说的大实话:你被人叫做“铁脑壳”确实合适,以我对你的了解,不管你怎么耐心和人商量一件事情,其实你内心早就有了决定。难得有这么直言相告的战友,与其是他说出来很多与我较亲近的人的真心话,还不如说是自己内心的暗流让我疏远那么多跟我亲近的人,让我失去了很多可以发现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

片段三

与心理咨询有关的第一份工作是拿证后为一家素质体验机构服务,主要工作是与孩子的家长就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和提供建议,开始阶段一直能按照培训所学对家长做到合适的真诚、温暖、尊重、共情……建立起很好的关系,颇有成就感。直到后来遇到一位特别强势的家长,心中那股暗流没被控制住,上海最好的妇科医院/少了一些共情,多了一些生硬,甚至到最后自己是话越说越多,没给那位家长多少说话的机会。至今还记得那位家长告别时委屈的样子,让我后悔不已。

片段四

虽说学习心理学知识早在跨专业报考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就开始了,在部队工作时也坚持自学,还参加了心理咨询专业的函授,但真正用于实践还是在自己有了孩子那年。孩子出生后几个月我就开始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干劲大得连现在的自己都觉得难能可贵。但是那个暗流又有了点苗头,自认为自己“取得了真经”就迫不及待地往妻子和孩子身上用,其实想借心理学的知识去改变他们,所幸的是妻子和孩子完全不吃这套,整天黏糊着全然不把我放在

眼里,我一边学习一边结合着在不断的反思;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我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多了起来,再加上我工作的对象大部分是孩子,我慢慢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找到了答案,知识跟实践之间还差了很大段距离,在每一个活生生的可爱小生命前任何说教都是那么苍白,没有从内到外自然外显的态度不可能建立好的关系,没有好的关系一切都无从谈起。感谢这些孩子们,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我的心理咨询师!

三、 愈见清晰的方向

助人情结自小就扎根在我心间,并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三十多年,

有时候它带给我付出的快乐,有时候是莫名的失落,有时候是反思跟挣扎,有时候是感谢和珍惜……随着越来越深的自我觉察,这种认识、情绪的起伏和不稳定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行为背后隐藏的自助需要才得以慢慢浮现出来,在这个神奇的过程中,我的自我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心理成熟度也变得越来越高,我的成长方向愈见清晰。

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份职业对我来说表面看想不经意的偶然,其实有很大的必然性,即使不选择心理咨询也会选择与此相关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我庆幸自己身上的一些助人特质,也对助人特质背后需要自助的那股暗流有深刻的惊醒,相对我个人成长而言,我始终会把如何控制、使用好这股暗流作为为日常功课,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断自我觉察:哪些是别人真正需要的,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做到“己所欲,勿施于人”,时刻提醒自己处理好自助与助人的辩证关系,做到本身是需要自己提升的绝不强加给别人。

下面的一些努力可以见证我在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愈见清晰的方向:

学习自我成长和团体咨询课程并阅读一些精神分析的书籍,不断积累开展个人成长小组的经验,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自己在活动中更深层次分析了自我,对真实自我能更坦然地接纳。

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认真细致地学习和实际操作心理咨询师的一些基本功,如:倾听能力、共情能力、觉察力、洞察力、沟通能力,并将这些带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对自己薄弱的自我觉察力时刻保持惊醒的态度,让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流畅。

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一些老师跟随或自学,特别是吴熙娟老师的叙事疗法让我有了较大的提升,无论是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对个案的把握、与人相处的态度都让我受益匪浅。

有意识的对自我的觉察尤其是工作、生活中主动的历练让我慢慢对感谢、珍惜、倾听、希望、放下、尊重(跟随)、好奇、专注等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和领悟,并渐渐开始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并慢慢使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得到滋养:我与更多的家长建立了良好关系,并且这种方式也影响到了更多家长,让他们体会到了对孩子态度的重要性并积极改善态度去处理与孩子们的关系;我的家人尤其是妻子和孩子更愿意与我相处,与我进行真诚、坦率的沟通……

更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的是,我开始参加司法部门心理矫正志愿工作真正接触那些犯罪人员时,我竟然发现内心对他们并没有歧视和苛责,更多的是对法律本无情的尊重和认可、

对犯罪人员作为人的基本尊重和关心,他们也更愿意对我敞开心扉,让我看到了他们尚未泯灭、深藏宝贵的人性,这个经历再一次见证了态度和关系的神奇。

当然,光有态度和关系还远远不能胜任需要挑战的心理咨询工作,只是就我个人而言,这一直是我薄弱的环节,我将对此时刻警醒。但回过头来,对于心理学这个不成熟但庞杂的学科,对于心理咨询的众多的理论、技术和流派,我还知之甚少,更别说有多少思考和整合;另外我也深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说易做难,真正沉得下身子也是自己欠缺的,这也是在部队呆久了养成的习气(部队积极的一面却被我忽视了)。

为此,一方面我要为自己加点担子,给自己多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并结合实践不断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消化、整合再用于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做好“终身学习和实践”的长期打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以感谢、珍惜、倾听、希望、放下、尊重(跟随)、好奇、专注做指引,先自助再助人,在助人中获得自助。本文源于:/article/64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