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王的演讲有感

影视鉴赏作业

观《国王的演讲》有感 一个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姓名:刘明辉 学号:110902103 班级:电子商务111 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观《国王的演讲》有感 ----- 一个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在电影院看过一次《国王的演讲》,又在影视鉴赏上看了一遍,但是看完之后的感受却是不一样,去电影院看完全是因为这个作品,得了奥斯卡的许多大奖,想看看这个作品有什么魅力。看完当时的感受是很励志,很感人。但是看第二遍的感受是对这个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对于一个敢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绝对值得尊敬,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但是敢于正视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看过许多传记片,发现国外导演的态度比较耐人寻味——以尊敬的态度拍摄普通人,却以怜悯的情怀拍摄名人。当然,这种怜悯站在历史高度上,心怀人性相通的关切而产生的。

《国王的演讲》主要是讲述约克郡公爵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

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虽然约克郡公爵害怕在公共场合里发表演讲。但他毕竟没有退缩,积极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能够接近完美地发表保卫国家的战争演讲。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可以认为《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励志电影。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励志,励志在某种程度说,其实是对成功的追求。

不俯视普通人,才真切地关怀普通人。不仰视名人,才真正地理解名人。站在名人面前,用平静地眼神注视名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相信名人也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及精神压力和恐惧。这是《国王的演讲》的观点。

试着想象一位这样的王子。小时候被哥哥嘲笑,被父亲严厉管教,以至于口吃严重,迫于身份的特殊不得不在大众面前发表演讲,却紧张地说不出一句话。父亲去世,哥哥爱美人不爱江山,放弃王位留给他,而他如何做好国王,尤其发表演讲鼓舞他的国民?

确实,这是一个难题。看来即使是贵如国王的人,也有其恐惧的地方,这位王子就是害怕在公共场合里发表演讲。但他毕竟没有退缩,积极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能够接近完美地发表保卫国家的战争演讲。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可以认为《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励志电影。

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励志,励志在某种程度说,其实是对成功的追求。我对国王的心路非常感兴趣,自卑,重压的责任,奋起,战胜自己,这一些都值得观众玩味。尤其国王和医生之间的情感,更能反映出国王的独特个性、高尚人格与个人魅力。

国外的好电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自我救赎”。发现绝大部分的好电影,都在表达这种主流价值观——做一个自由的人,做

一个善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国王的演讲》就是表达了这样的价值观。

个性弱点的存在是必然的,一个说自己没有弱点的人,其实是没有发现自己的弱点,这是人生的失败;知道自己的弱点而不去战胜它则是更大的失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战胜人性的弱点。 怎样战胜胆小的弱点。有的同学,从来都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上课的时候坐在最角落里,还提心吊胆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若是哪天真的这么“倒霉”被老师点到了,站起来,在全体同学的注目礼下马上面红耳赤,恨不能挖个洞躲起来。这样的同学在班级里扮演的只是一个“多我不多少我不少”的角色。也许三年或四年后照在毕业照上的那张脸,别的同学会很奇怪:这是谁啊?怎么跑到咱们班的毕业照上来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要怎样才能战胜胆小的弱点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胆小。有的同学会说从我懂事起就很胆小,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啊,想改也改变不了。那么从今天起,每天去学校里人最多的地方发表五分钟的演讲。只要每天五分钟,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见了生人就脸红耳热,不敢说话,可她却特别想当一名导游。为了战胜自己胆小的毛病,她每天去街头人多的地方,站在一个高处,对来往的陌生人介绍风景名胜。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她的胆量越来越大,最后她顺利通过了导游考试,成了一名优秀的导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是完人,也不可能是超人,超人也有其自身致命的弱点。在大学三年或者四年里,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并且战胜自己的弱点,那么,我们的大学也算是有所收获了。

 

第二篇:演讲版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幸福,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护士姐妹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肾内科的见习护士何蓓蓓。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书是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确实没什么机会慢慢品读一本好书,这本书是我从亚马逊购书销量排行版上看到的一本畅销书。作者毕淑敏,华语界最具影响力女作家之一,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她是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心理咨询师,内科主治医师。《恰到好处的幸福》是一本充满温暖力量的灵魂读物,它以烛光般温暖的文字引领读者穿过漫漫长夜,把“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教你构建合理期望,学习把握幸福的尺度。作为一名特殊的作家和医者,她传递的幸福很简单,也就是: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非是需要一张床来安寝。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这本书中传达的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而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就像75%的酒精可以破坏细菌的膜,药水渗入到内里去,整个细菌就被杀死了。浓度更高的酒精,飞快地把细菌外膜凝固了,就像砌起一道墙,反倒阻止了药液进一步渗透到细菌内部,杀不死细菌。所以说,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我个人很喜欢书中的“真诚”这个词,喜欢它的光明和干净。词是有自己的属性的,“真诚”有一种岩石般的纹理和坚定,不风化,不流失,不油腻,爽洁清晰,反射着钢蓝色的金属光泽。很多人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以为凡是真诚的人就无法幸福地生活,必然会被世俗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即使不粉碎也遍体鳞伤,甚至顺水推舟,演变成因为你事业成功和家庭完整,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你必然是虚伪的。我以为,真诚是一种勇敢坦诚的生活态度,它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我们简洁明快、干爽清正。

后来,终于明白了,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没有必要取悦他人,没有必要委屈自己。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说,结婚以后,他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也有的领导说,这个人是我招聘的,想不到走上岗位以后,却非常懒惰,毫无工作的主动性。可见,伪装的自我,可以骗人一时,却不能长久矫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本以为,真诚也会付出代价,不想,反而却多了朋友,多了机缘。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后,才捡起地上的金鬓毛说:“原来我见过它。”那些叫嚷热爱苦难的人,我总怀疑他们未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苦难。

读完《恰到好处的幸福》,在更加深刻地理解何为恰到好处的幸福的基础之上,我开始审视自己所收获到的幸福。我知道,幸福是一种付出之后的满足;我懂得幸福是一种分享过后的喜悦;我明白,幸

福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感觉。作为一名医学护理工作人员,我的职业与我的幸福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无疑是艰巨而又辛苦的,但是从选择这一职业开始,我便拥有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份职业是我的大学五年专业学习的归宿,更是我未来人生的支撑力量,因此,我因为这份职业而感到幸福。在工作的每一天里,我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去,每一天都在学习和工作的交替往复中不断进步,因此常会因工作赢得踏实的幸福感;我工作的地方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与优秀的同事们在一起,工作中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幸福的感觉更是如酒一样,浓郁芬芳。

我认为,如毕淑敏老师所抒写的《恰到好处的幸福》中的那种幸福,才是我们最值得追寻与体味的,感谢有这么一本书教会我关于幸福的道理,帮助我看到幸福最美好的模样。人生之路,虽然漫长,需要且行且珍惜,但我想,只要有了对幸福的正确认知,懂得恰到好处的幸福,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必然会收获到美好的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