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

2012833032 郑鑫 12市场营销

管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学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央视纪录片《华尔街》,十集的纪录片,资本这个词在片名出现的次数最多。WALL STREET意为墙街,因为这条街是以一道推倒的墙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今天正如走在良心与贪婪的中间线上,正如电影《华尔街》上所说的中间路线。华尔街的资本家,体内流着资本的血,资本的嗅觉如水般渗入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群里。财富是从古至今无数人的追逐的梦想。当然在纪录片里,华尔街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从地铁的扩张、运河的开凿、电灯的推广、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很多决定人类进步的技术和发明因为它的推动而得以提前实现。

身处信息时代、资本时代,华尔街无疑是世界资本市场的中心,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华尔街充满了紧期待,工作在华尔街的人员个个是精英,但是这儿却是残酷的生存环境,交易员们必须面对非常高的淘汰率,华尔街的规则就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败为寇。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人性”。不得不说资本的本质上贪婪,而贪婪源于人的本性,马克思说得好:交易所是豺狼,一语便揭穿了资本市场的阴暗本质,充满了欺诈和内幕...... 20xx年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华尔街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人们口诛笔伐,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向华尔街,认为是华尔街的贪婪和狡诈,酿造了这场全球性的灾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尔街》作为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寻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问世。片中好多被采访到的人物,在不同角度谈论华尔街(这个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代名词)的时候,都在用这个词。在谈到资本市场从荷兰起源的时候用到过,在谈到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的时候用到过,尤其是在谈论这个市场的缺陷的时候用的更多,但是更有趣的是这个词同样会在每一次资本市场危机之后的纠错时候用到。由此,人性是华尔街也就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起源、成长、发展、壮大、繁荣、萧条的本质驱动力。

虽然我本身学的不是经济金融方面的专业,以后可能也不会去华尔街谋职,但华尔街一直是非常吸引我的一个概念。相比于中国的股市,华尔街给美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起伏的股票交易市场,更多的带来了一种模式,一种利用资本市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通过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在客观上以非常高的积极性做成了一件非常有利于全社会的大事情,而不是通过政府拍板从全国人民的财富中强行拿出一部分来干政府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样的模式的好处在于实际上这个决策过程更加地民主化了,如果项目能够筹集足够的资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项目被足够多的人认可了。而且通过华尔街的参与,不仅国内人民的财富能够帮助政府来做事,国外的资本也能通过资本市场流入国内,帮助本国进行建设,这也是一种创新。

华尔街的魔术不仅在于为政府筹资, 纳斯达克——很多科技企业的梦想之地,也为新经济中大量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平台。从19xx年纳斯达克第一次进入人们的

视线开始,它已经帮助微软、思科、google、ebay等众多今天耳熟能详的高新技术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而中国的百度、携程等互联网企业也在纳斯达克登陆,品尝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给初创企业带来的资本力量。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源于纳斯达克本身的宽松环境,公司只要过了12个月的存活期,就能够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此之前,其他的上市要求都极其严格,甚至说苛刻,对于初创企业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国内的上市要求最低要有连续三年的盈利)。而正是纳斯达克这样一种全新的交易平台的出现,让美国再一次在全球高新技术竞争中占得优势。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金融体系,有了自己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的股市尚有不足,并没能够承担一个国家加速发展的最大源泉,我们还是太依赖政府投资、吸引外资投资。我们的资本市场也没能够给创业公司带来真实的好处,虽然有了创业板,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成功,最后很多高新企业还是选择去国外上市,避免被国内的较为盲目的投资带来的波动所干扰。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在这三十年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是与此对应的制度建设和文化观念转型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需要一个健全成熟的投资市场,同时我们也需要民众形成投资的理性,而不是一味盲目跟风。虽然现在的股市又一次沉寂了下去,没有了前几年的狂热。但以史为鉴,当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碎后的几年,美国的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行业导致房地产的价格飞涨,最后一连串的投机行为最后导致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恐慌的历史尚未过去很久,中国却初现这种端倪。很难说历史是否会在中国重演,在房产泡沫破碎的那一天,不知道又会让中国的经济受到怎样的拖累,如果这个泡沫永远不被抹去,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来说是否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虽然华尔街有很多不成功,甚至很多人觉得非常黑暗,但作为全球第一的金融中心,全球相对最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之一,华尔街的历史值得我们去研究,其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还有更多的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必然会转移到亚洲,无论是上海、香港,抑或是新加坡,可能会逐步取代纽约成为世界新的金融中心,到那个时候,我们又将如何利用好自己的金融地位,让我们国家的发展突破现在的模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值得我们这些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们关注和思考的。

 

第二篇:华尔街影评

《华尔街》影评

《华尔街》是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作品,也是在金钱挂帅时代毫不掩饰地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主流电影。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为背景,描写翻云覆雨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柯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结果却败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轻营业员手上。身为股票掮客之子的奥利弗.斯通,用他一贯强而有力的戏剧手法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同时借盖柯的行径来质疑现代人面对金钱诱惑而普遍出卖灵魂的道德问题。麦可.道格拉斯的演出气势逼人,获最佳男主角金像奖。马丁.希恩与查利.希恩父子亦有精彩的搭档演出。

在本片中,你能看到资本的邪恶推动力。“贪婪是好东西。”这句台词已经成为经典名言,看过本片,你将会留下深刻印象:贪婪可能是好东西,但如果你不小心,它也可以是致命的。

这是一部经典的商战电影。道格拉斯主演的金融大亨盖葛在股票市场上翻云覆雨,叱咤风云,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言谈举止充满着咄咄逼人、自信飞扬的个性,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很显然,这种性格的人要么令人讨厌得彻底,要么令人着迷得崇拜。

影片里的巴德(查利希恩饰),一个刚从纽约大学毕业还需要偿还助学贷款的股票经纪人,尽管满腔理想努力工作,却仍然入不敷出,生活窘迫,挣扎在华尔街的最底层——每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靠机敏接近了股市大亨盖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巴德开始利用自己的父亲、同学、同事以及一切可能的机会刺探消息,将情报提供给盖葛进行股票内线交易。于是金钱,豪宅和美女,一切都滚滚而来。而在收购巴德父亲工作的蓝星航空公司的过程中,贪婪的盖葛利用了巴德,违背当初的诺言准备解散并卖掉航空公司,这与良知正义尚存的巴德发生了冲突。于是巴德反戈一击,挽救了蓝星航空,但最终也因为从事违法的股票内线交易而入狱。

在我们大众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集中着长春藤名校毕业的精英们才能工作的地方,这些人智商奇高,个性鲜明,精力十足,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即使资历最浅的人也拿着6万以上的美金,呼吸的空气都弥漫着金钱和财富的味道。在这种着迷的情绪下,我对所有关于商战、财经、股票的书籍趋之若骛,并自以为看完了所有面世的和在网上流行的商战小说,但显然仅仅看文字的描写是不够的,因为还有电影《华尔街》。顺便说一句,大陆的财经和商战小说仅仅处于启蒙阶段,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到目前为止写得最好的是丁力,有望成为中国的阿瑟黑利。而对那种工作经验比兔子尾巴还短,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一轮牛市和熊市,却也能编造出基金经理资本剑客之类小说的人感到钦佩无比,也总算了解了图书行业为什么不景气的原因。

影片指出,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是很容易受愚弄的,像戈登这样的大市场杀手们,他们总是像猛禽一样,突然俯冲下来,从股东们的鼻子底下将整个公司然后攫取飞走,毫不留情。戈登们的行为是道德败坏和非法的,但是他们总是喜欢用几句话就让自己的良心宽恕了自己的行为,例如“没有人会受伤”、“人人都这么做”、“这个交易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每个人的”、“除了我们,谁会知道呢?” 电影《华尔街》中,贪婪,金钱和人性的冲突时刻存在,而实际上,这种冲突也弥漫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你或许像狗一样地努力工作,空有满腔抱负和理想,但却仅仅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居无定所,为一日三餐奔波,看不到希望

和梦想。而身边存在着不如你的人,却能身居高位,香车豪宅,享受人生。这个时候,你是否会动摇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存原则?就像影片中盖葛教导巴德说,“卖命工作?我打赌你熬夜分析那些你要我买的烂股票,对吧?你又得到了什么好处?我父亲推销电子零件,每天工作得死去活来,却在49岁就心脏病发而死,还欠了一屁股的税没缴。”恰好昨晚在有线电视台重温了刘德华主演的《雷洛传》,雷洛刚出道时也想当一个正直有为的好警察,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走向和别人一样的道路,而且比别人更黑更贪。

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控制程度这个问题上,个人的观点是:不管现在政府和市场是什么样的格局,但是政府对市场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的干预应该呈现出一种放松和减少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市场经济,但如果另一方面政府又把市场的权利握在手中,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尤其是在资本日益国际化得今天,一个国家对资本的控制会对整个世界资本的运转产生很大的影响。或许,国家与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关系,我们可以不称它为监管或者控制,我们可以认为是督促或是促进,通过国家手段来督促市场的自律,形成合乎国家法律也合乎市场规律的相关规范,进而形成健康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影片的结尾,仍然是好莱坞主旋律的模式,正义良知战胜了贪婪欲望,巴德戴罪立功录下了与盖葛的谈话,并交给了监管局。而实际上,我很难相信仅仅凭借短暂的录音就能将盖葛定罪,因为导演在之前埋下了伏笔: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律师让巴德签署了文件,授权给巴德处理盖葛的帐户,全权处理每一笔交易,股票的买卖在法律上与盖葛完全无关。巴德与盖葛相比,就是绵羊和豺狼的区别,而用盖葛的话语,“绵羊就是要被宰的”。

影片中的台词。道格拉斯饰演的盖葛在影片中经常教导巴德,自信、贪婪、赤裸而直白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

“外面的人买股票是猜的,我可不会乱枪打鸟,我只做最有把握的事。” “你(巴德)没有我想象中聪明,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基金管理人,打不过史坦普500股价指数,因为他们是绵羊,绵羊就是要被宰的。”

“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多数比狗屎还不如。(股票买卖)这一行需要穷苦的聪明人,要够饥渴,还要冷血,有输有嬴,但要一直奋战下去。若你需要朋友,就养条狗吧。外面的世界是场近身战。”

“醒醒吧,朋友,你若不是局内人,那你就是出局了。”

“我不是指年薪40万、在华尔街讨生活的老古板,坐坐头等舱、生活舒适就算了。我说的可是大笔的现金,有钱到可以自己买飞机,有钱到不会浪费时间,我说的不是五千万就是一亿。做不成真正的玩家,就只能当无名小卒。”

“美国企业的法则似乎变成了,不适者生存。而我的看法是,你要不就做对,要不就是被消灭。”

“(赚钱)这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这是场零和游戏,非输即嬴。金钱本身并没有输嬴,只是转手了而已,就像变戏法一样。“

“我不去创造,但我能拥有。规则就是我制订的,朋友!”

这部电影所展示的是人性贪婪和正义的斗争,人在利益面前总是那么的容易失去自我,或者本怀揣着高尚的梦想,当踏上梦想道路上,待一丝辉煌时,猛然回头却发现现实与当初的梦想已经偏离甚远。

电影中其实也不能简单的去定位谁好谁坏,在大老板眼中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他来说,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他代表着人性的贪婪一面,他做任何事情唯一的目标就是获取利益,是一个商人

本质的选择。

他也拥有自己的理想,但丧失了自己的道德标准,迷失在人性的无穷尽的贪婪欲望之中。

年轻人所希望的是拥有大老板一样的地位,但并没有看清楚那个地位所需要的品质——贪婪。

他拥有纯正的梦想,走了一条他人铺设好了的道路,走着走着偏离起初的梦想越来越远,人性的正义在一刹那战胜了贪婪。

或许值得庆幸的是他拥有一个“正义”的不是商人的父亲,给他指点迷津,才能在最后时刻“悬崖勒马”。

人类贪婪的欲望与道德法律的交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贪婪是魔鬼,是洪水猛兽,会吞噬我们的灵魂,撕碎我们的心灵和肉体。可我们也必须保持必要的贪婪,对知识,对生活,这也是我们奋斗前进的动力。就像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的贪婪、欲望和永不满足,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杠杆。可在两者之间究竟保持什么样的平衡,什么的尺度,可能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解答了。

或许我们只能用康德的话聊以自慰: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