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观后感----史纲论文

尊重历史,却为何忘记他们

                          ——看过《十月围城》

不知你可曾留意过,有这样一群人:群雄割据,诸侯纷争的时候,他们随着号角,用冷兵器厮杀,不知多少战死沙场,然而,他们的身后,是一个帝国的冉冉升起;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的时候,他们埋头苦干,甚至连尸体都被压在巨石之下,然而,正是靠他们的奉献,中国有了让世界惊叹的万里长城。

他们没有样子,没有名字,所以,当我们夸耀国家历史和荣耀的时候,也理所应当般地忘记了他们。然而,恰恰也就是这一群人,推动着历史前行。

影片《十月围城》正以孙文来港与十三省代表会面,策划反清起义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为了保护孙文,保卫中国革命而牺牲,默默无闻的生命。

影片中,我仿佛被拉去了一片广阔的荒漠,空旷的黄色幕布上,我看见一小汪可怜的水,借着云朵的遮蔽,暂且逃过烈日的暴晒。水面上,浮动,或是挣扎着卑微的小生命,享受着所谓的小幸福。可烈日终究还是要统治这里的一切,当既定的结局上演,我的眼光被不忍拉去遥遥的远方。理智告诉我太阳的到来才会使得世界明媚,我缄默,因为感性问我,有没有想过,你就活在那个小世界,而不是带着无济于事的悲悯在一旁张望。

时代,历史,欲望……一双双无形的大手把玩着我们的世界,扭动它,颠倒它,旋转它。而这个世界,又是由无数个小世界拼凑而成的,也许,某次的扭动,将世界摆成了一个新的形状时,恰恰就掉了一个角,而我们,也恰恰就在那里。

或者说,我们,某天,就成了他们。

阿四,一闭上眼就会梦见阿纯,他有他的友情,有他的梦想,他就要有先生教他识字,他告诉阿纯:“过了明天,我就娶你。”

臭豆腐王复明,从少林寺一路向南,直到遇见了海,他有他傻傻的快乐和惬意,有他的义气和追求,他告诉阿四:“过了明天,我会来你和阿纯的喜事。”

方红,六年跟着他的父亲走过了十五个地方,一直想过安稳的日子,想回家,她对阿四说:“过了明天,我就带我爹回家,哪也不去了。”

沈重阳,多少个夜晚,梦见自己的妻子,又有多少个夜晚,思念着自己的女儿……

刘郁白,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留住了所有的悲伤……

他们或许梦想过明天要拥有什么,可他们一定从没梦想过,明天,最大的幸福其实是拥有明天的明天。

如果说整个影片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一代人面对这悲哀的奋力抗争,那我想说,正是是这些小生命,在这悲惨大背景下的小幸福,让这悲哀浸透了黑的色彩,让这抗争变得那么残忍,至少让我不忍。

回到今天,我们中又有多少,会记得那些曾为了历史向前,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的人呢?诚实地说,在看《十月围城》之前,我并没有去关注过这样一群该被我们铭记和感恩的人。而现在,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开始将他们铭记,并感恩,更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渐渐淡忘那些本该被铭记的人?

冯友兰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过,中国是一个家邦概念很重的国家。所谓家邦概念,就是把国家当作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因此,集体利益也理所应当地远重于个人利益。可是,这在教育我们为集体付出、奉献的同时,也因为在本心上忽视个人利益,造成了对个体价值的淡漠,而且这种心理不占少数。

任何一种心理状态都有文化上的根源,根源文化本无对错,可加上人自私、占有欲等本性,对错便在各种有意识地、有目的地理解下逐渐形成,而且愈演愈烈。集体意识此时也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成了大众面对良心拷问的挡箭牌。因为有集体利益,只要大家都占便宜,我就也可以占便宜,因为这符合集体的利益,而有时候,心中所谓大家都有的便宜则是幻想出来,幻想多了,假戏成真,推波助澜。同样,大家都犯的小错误,我也可以犯,这也符合集体利益,甚至还有了“法不责众”的道理,这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给民族根性影响上的悲哀。

最后,我们无奈地看到这样一个局面:当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和集体,和组织捆绑在一起,认为自己的利益时集体的利益。可到了为集体做牺牲,做贡献的时候,则划清了和组织的界线,强调起个人的价值、利益,认为不公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承认个人的价值、意义,却不约而同地忘记了那些本该被我们铭记和感恩的人。

我们有孔孟,有墨翟,也有老庄,有杨朱,有太多的哲学,太多的道理,让我们在利用人类本能谋取私利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把自己武装到心灵!我们,太复杂了。尤其是在一切如此功利的今天。然而,问题从来都是环环相扣,让我们无从下手,我们原本的美德,被利益、功名绑架了。

我想,学习历史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此,我们该去了解历史,了解那些该让我们铭记的先人,从中学会感恩,找回那些本该让我们恪守的美德。思想上扎根过去,而非无源之水,双脚才能稳立于大地,不断前行。

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只有带着信念上路,义无反顾!

 

第二篇: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

当我看完十月围城这部电影的时侯,内心有很多的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了19xx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他们不是什么高官人士,也不是什么的上流人士,只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市井人士。但他们做出的事情,不是普普通通的人能做到的,能敢做的。

我到现在都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换来中国的明天。也是什么的信念让他们坚持下去。

在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要人们过富裕的生活,就要革命,要革命就要流血,甚至负出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是现实的残忍,还是上天给出的交换条件?

哎!!真为他们感到伤心。看着七大死士一个一个地在我眼前死去,我内心酸酸的,总有一种表达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说出来的。有: “戏班班主”方天,他为了革命,不断的搬家,走南闯北。最终客死他乡。“赌徒”沈重阳,是一位嗜赌如命,经常把自己的俸禄输得干干净净,但心本向善,他为了女儿的生活,走上了保护革命的道路。但最终被马撞死。“少爷”李重光,仍有着年轻的稚嫩与天真,却拥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为了保护孙中山先生的安全,甘心做替身。“乞丐”刘郁白,终日行乞,与大烟为伴等。

赌徒、乞丐、车夫、小贩、孤女,三教九流各层阶级都有。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目的不同,但却在同一条道路上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心中,并没有强烈的革命思想,或许只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碗米饭、一个铜板,便慷慷慨慨地把自己的性命交了出去!这一份慷慨,让我想起了刺客列传里的故事——专诸、聂政、荆轲图的什么?不就为了报那份知遇之恩。

可是,当今的社会,我们有一些人,为了权力,金钱甚至女人。争的头破血流。这样做值得吗?答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一部不好的电影可以侵蚀你的思想,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