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留园感想-园林意境

境虽小而意无穷

——游留园有感 留园,取刘氏之园“刘园”之谐音而来,历经数代而成形。在我看来,留园亦可解为“请客人留下来的园子”。在留园游历几番,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初游园,体味其园之意。

留园的入口并不起眼,就如平常人家的大门一样,初见之人绝不会由此联想到里边那另一番洞天,这仿佛古代中国文人的性格一般,喜藏而不露,深谙中庸之道。由此向内,需经过一条昏暗压抑的小道,人在其中慢慢的习惯了黑暗与狭窄,期待着光明的到来。这条入园必经之路有很强的引导性,曲折幽暗,狭长封闭,给入园之人染上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直到后来走到院内的主要空间之后才豁然开朗。这种经过欲扬先抑手法处理过的空间,便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般,“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当经历了这番黑暗与曲折之后,那开阔的湖面,嶙峋的假山,满眼的葱郁,难道不会使人感到眼前一亮吗?正是这种明暗的对比,狭窄也宽阔的对比,才使人在看到园中主景后更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中国古人造园,一向追求为园林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留园亦是如此。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

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造园其实是在追求自然,追求自然所带给人类的一种真感情,但在模仿自然的同时,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一个园林,尽其能的将自然收录其中,以石为山,以池为海,以树木为森林。人在其中,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到自然大景之美,之意。而之一切,仿佛是经人之手,加之人之意,将自然界按照一定比例压缩成了一个人可以置身其中的模型。这也让我想到了日本的枯山水,那不正是在更小的一片空间内创造出了自然之意吗?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自然。留园的中部以大片的水体为主景,假山集中在水面的西侧与北侧,山池主景置于受阳一面,且水中有岛,谓之小蓬莱,又与曲桥合而为界,划分出另一小片水面,这一大一小的组合别有一番情趣。徜徉在这片山水之间,闻鸟语花香,感阴晴雨雪,这与置身于高山大川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古人对于自然的营造,不仅在于这片山水之间,更在于园中植物的种植。园中树木繁盛,遍植花草,满眼葱郁,绿意盎然。古人追求自然之感,注重对自然的体验,而植物的所在便可将自然之感更真实的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植物不仅以它四季的色彩、形态的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真实体验,更使人在听觉、嗅觉甚至味觉等方面多层次的体会自然。西山正中的闻木樨香轩便是赏桂花,闻花香的好去处。每至秋日,桂花漫山飘香,再配上月夜水中倒映之月,必是人间一种享受。四时之变,阴晴雨雪,

风霜雾霭皆可由植物体现,植物在园林之中是必不可少的。看着池中的荷叶,听着雨滴落在荷叶上的滴答声,仿佛是荷叶将这雨放大,将这雨传入了观景人的心中。留园中还有另一处引人注意的古木,那便是留园入口部分古木交柯庭院中的老槐树,槐树虽然干枯,但却仍旧苍劲古拙,风采不减,仿佛一位古稀的老人见证着整座园子的兴衰变化,守着园子的兴盛繁荣。植物的种植为园子添入了生气,添入了自然的气息。

由于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因而中国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而这两者从它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留园整体意境的塑造如诗如画,各种元素的综合运用使其层次丰富,内涵和画面感十分强烈。同时,留园中景观的意境也经常借扁联的题词来破题,犹如绘画中的题跋,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留园的主人盛康便曾在五峰仙馆题字:

“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 借他乡一厘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这简单的几句词便道出了盛氏购园的原由和他爱好所在,使观者感同身受。也有一些小筑的名称,直接引用诗文,以增加其文化底蕴,如涵碧山房便是由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而得名的。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藉以为名。

徜徉于留园之中,静静的体验这山水的美好,感受四季的变

化。虫语花香,莺歌燕舞,阴晴圆缺都仿佛在与人述说,述说着岁月的静好,人间的安好。仔细的体悟,便觉人与大自然有种天生的亲近之感。这便是古人常说的意境吧,境虽小,却给人以无限的思想空间,天地宇宙仿佛都在这方圆之地。

再游园,观其造园之技。

“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是自古造园者所最求的。文人造园,便将诗情画意放入了园中,园林建筑在模仿自然的同时也加入了造园者的主观情感,这样一来,便需要高超的造园技艺才能使其境本于自然,却高于自然。

留园的建造十分精妙,整座园林巧妙的融合了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造园者巧妙的堆山叠石,不仅创造出了园中部大面积的假山,使园中山林气氛浓郁,更将像冠云峰那样的独峰立于独院之中,成为整座园子的精髓所在。留园的用水也有两种形式,中部集中的水面和西部活泼泼地分散用水。中部的水面使人感到开朗宁静,而活泼泼地却因水的流动性给人一种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同时,留园的花木配置也很有讲究,不仅考虑到视觉上的感觉,也给人以听觉和嗅觉上的愉悦之感。如闻木樨香轩周边桂花的种植,便是有漫山飘香的效果。留园的建筑集中在园子的东边,整体空间开合交错,收放有致,建筑与庭院相辅相成,各个院落之间曲折相连,造成了多层次的穿插与渗透。自古木交柯向西至明瑟楼,或向东经曲溪楼、五峰仙馆至石林小院,主要就是利用建筑物互相交错穿插,从而形成了极其曲折多变的空间序列。

同时,像连廊、漏窗,门洞等建筑小品的运用也为留园多层次空间的创造提供了条件。曲折的游廊不仅具有引导的作用,也具有分隔空间和联系空间的作用。漏窗使相互分割的空间有了的联系,使彼此孤立的空间流动起来。留园之中,在鹤所一侧的墙体上就开了若干个巨大的、完全透空的窗洞,致使处在畅厅之内的人可以透过各个窗洞看到另外一个空间的景物,使两个空间相互渗透联系起来。

总体来说,园林的建造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以达到创造出美,创造出意境的目的。

留园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形态之美,更在于其内涵丰富之美。细细的品味留园,感受留园,定会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第二篇: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浅析--读《园说》和《园冶》有感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浅析--读《园说》和《园冶》有感

? 简介: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如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可以说已领略到园林意境了。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以后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张涟、李渔等人都集诗、画、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发展了园林意境创作的传统,力创新意,做出了很大贡献。

? 关键字:园林艺术,古典园林,园林意境,诗画同源,融合与发展 

 引言 中国园林艺术的渊源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如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可以说已领略到园林意境了。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以后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张涟、李渔等人都集诗、画、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发展了园林意境创作的传统,力创新意,做出了很大贡献。

  1. 古典园林的定义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尤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意,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的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有了营建宫苑的活动。古典园林,在词典上的定义是流传下来的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被认为是正宗或典范的。

  古典园林分以下几个阶段:

  0.1 利用自然山水、林木到人工造园的时期(公元前4000—公元前500年)

  0.2 造园艺术的萌芽时期,有了专门的园林—“昆明池”(公元前300—公元300的秦汉时期)。两汉时,私家园林也发展了起来,一公元些贵族、官僚在长安、洛阳两地建有园林。

  0.3 造园艺术的形成时期(公元265—公元589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再加之道教、佛教的流行与影响,这一时期,寺院园林极为兴盛。

  0.4 造园艺术的成熟时期(公元581—公元907的隋唐时期)。由于经济得恢复,城市和宫苑建筑又发展起来。唐代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建有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此外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贵族、官僚在京西筑园者甚多。

  0.5 继成熟期后首次进入高潮的时期(公元960—公元1125的宋辽时期)。宋辽的中国虽远不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但在填词和绘画艺术方面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些也必然影响到造园艺术的发展。

  0.6 古典园林的高峰期(公元1368—公元1911的明清时期)。继明后,清代的造园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尤以康熙、乾隆两个时期为盛。

  自清末到民国,中国的社会现状异常严峻,营造园林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致使连续性中断。

  2. 意境特征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首先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其特征可作如下阐明:园林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这种时序的变化,园林上称“季相”变化;朝暮的变化,称“时相”变化;阴晴风雨霜雪烟云的变化,称“气象”变化;有生命植物的变化,称“龄相”变化;还有物候变化等。这些都使产生意境的条件随之不断变化。

在意境的变化中,要以最佳状态而又有一定出现频率的情景为意境主题。最佳状态的出现是短暂的,但又是不朽的,即《园冶》中所谓“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是充分发挥其感染力的最佳状态。这些主题意境最佳状态的出现,从时间来说虽然短暂,但受到千秋赞赏。

  园林的意境完全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意境是精神境界之所在,是人类特有的东西,离开了人,意境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一意义上讲,园林意境自造园开始便赋予了造园的动机、目的,直至造园结束。园林能给游人感知,而由此产生共鸣,皆由园林意境的特定效果所致。

  首先,造园者的思想情绪、世界观、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对园林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江南现存的私家园林中,不少园林的造园者,都是有文化、有抱负、有能力的人。由于其抱负在当时得不到发挥,便产生了寄情于山水、看破红尘、隐退山林的想法。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40年),园主王献臣,因仕途不得志,隐退苏州,借西晋·潘岳《闲居赋》中所说“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是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以寄托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拙政园景点之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与谁同坐轩等,便是当时造园者看破红尘,寄情于景物之中的具体体现。

  其次,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在不同的园林景物中。如怡园的造园者顾子山在浙东做官期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怡园中的“锁绿轩”、“金栗亭”、“碧梧栖凤馆”等都流露出他期盼大富大贵的生活态度。

  以上两例证明,园林的意境产生在造园前,也存在于园林景物的创造过程中,指导着景物的构筑。虽然意境和景物是两个不同方面,但园林景观的营造构筑,是以园林景点景物所要表达的意境为指导的。如园林景观中建筑的层次、石块的颜色、质地等;水系的曲直、开合;树木的高矮形态,均根据意境的立意要求,并为烘托渲染意境的气氛而确定。因此,园林意境存在于园林景物创造的全过程中。而在园林景物建成之后,它所带给游人的感受,是要游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深刻体会景物本身之外所包含的时空。而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感受。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3. 中国的诗画同源

  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由于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林,因而中国园林可以说是山水画和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中国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写意与写实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简单的讲,写实就是还自然的原貌,而不着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写意则不然,它虽然也要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面貌,但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就象是绘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发法再现于园内。《园治》所说“多方胜境,咫尺山林”实际上就是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在《园治》中,像这种说法曾多次提及。

  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王维中就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以诗情与画意总是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但是从传递信息的角度来看两者又是不同的“画意”借视觉来影响人的感官,诗情不像画那么直观,不能单靠视觉来影响人的感官,因此我们把“观”改成“味”。古典园林借助听觉、味觉以及利用时令、气候的变化而赋予诗的意境美的见解在《园治》中也提到了很多。这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谋求诗的意境美的做法,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传统。

  4. 园林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在园林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园林都有其代表作。在历史的变迁中,一些手法得到延续,一些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园林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园林的发展道路上,民族的融合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的经典作品必然是各个民族优秀精华集于一身。由于战乱和社会的动荡,我们的园林艺术曾停滞,这个断层是无法弥补的,今天的中国,今天的园林,究竟如何发展,是值得探讨的,也是我们这代人以至于几代设计师应该不断努力的。

《园冶》是讲艺术的,它凝结着中国美学、文艺学、诗品、画论的精华,强调的是虚无微妙,灵感顿悟,曲折委婉,传神写意。率性之谓道,高明的作者能创作千古绝唱,完全是纵情任性的自然结果。这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园冶》是中国造园学的一本奇书,蕴涵哲理,充满激情,堪称中国文化的一个全息元,不可当一般吟风玩月的书来读,此但可为悟者心传,不足为执斧斤者道也。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造园手法上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并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内涵,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我们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体会到,并运用到现在的园林设计之中,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只有提高自己才能提升当今园林设计的品位。读了《园说》和《园冶》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也有很多是自己看不懂的,陈从周先生的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余写《说园》,连续五章,虽洋洋万言,至此江郎才尽矣。半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空论,亦自实中得之。敢贡已见,求教于今之方家。老去情怀,期有所得,当秉烛庚之。”是何等情怀,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似乎这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为了让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继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陈从周,说园,说园五

  2. 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1:449;1:547

  3.彭一刚,198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1:1-6;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