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13机械设计1班 201341101105 吴晓滨

《爱德华大夫》,又名《意乱情迷》,美国好莱坞早期黑白影片,由著名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执导,片子讲述的是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即将退休,新上任的院长爱德华大夫与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彼特森一见钟情,但在一次病人的意外事故中彼特森发现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一个冒名顶替爱德华大夫的患有失忆症的精神病患者。面对此,彼特森的直觉告诉她自己说她眼前的这个病人兼情人一定不是杀人凶手。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帮助情人逃过了警察的追捕,帮助约翰·贝兰特(片中为了方便逃脱警察追捕,化名为约翰·布朗)从犯罪心理解脱出来,并揭露出真正的凶手——默奇逊大夫。

这是一个有关心理分析的故事,心理分析是现代科学处理健康人的情感问题的一种方法,分析者只求引导病人谈出他潜藏的问题,使其敞开心扉。一旦围绕病人的情结被揭示出来并加以解释,病人的痛症和混乱就会消失,非理性的恶魔就会被逐出人类的灵魂。

电影开场用对精神分析进行了解释,这表明电影会运用许多心理分析的知识而我们可以看为是希区柯克这位电影大师向心理分析的大师弗洛伊德的致敬。说几位我个人为很主要的人物,女主角女医生,而男性方面我不认为爱德华大夫(虽然不是本人但是姑且就这样称呼他)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主角,只是他戏份最多。我认为爱德华大夫只是作为一个病人的角色提供了案例,而女主角的导师我认为她的作用很大。最后一位角色是那个即将退休的院长。爱德华大夫是一位失忆症的患者,他这种失忆不是记忆存储过程有问题,他的瞬时短时长时记忆都是完好的他能够记住事情,他忘记了过去关键的事情是由于干扰等原因造成的提取信息的障碍的暂时性的失忆。所以这就为最后爱德华大夫被治愈埋下伏笔。片中他能通过回忆的方式记起一些事情证明了其实他的失忆症并不是特别严重,然后我要说本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位人物就是女医生的导师。我觉得她是本片中最正常的人初次见面他看出爱德华大夫有问题,没有直接揭穿,然后爱德华大夫拿着刮胡刀有杀气的跟她面对时,她很从容冷静地应对给爱德华大夫下了安眠药。这里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我觉得导演是把弗洛伊德本人影射为了女医生的导师,因为

弗洛伊德很著名的梦的解析。而在后面关于解梦的部分,都是女医生导师完成的。关于解梦我也买过梦的解析的书来看,但是我觉得个人对这个的理解不深不对此做太多分析了。

而那个院长说实话他戏份太少,但是他作为最后引领最终高潮的人物,必须要分析下。纵观整个电影,院长在他有限的戏份中就只做错了2件事情。第一他说错了一句话,就是那前后矛盾的见过爱德华大夫。还有一件事情,他最后没有开枪打死女医生。他没有开枪打女医生这证明他的意识还是很清醒的,明白什么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只是被利益至上这种观念影响了罢了,他是我整个电影最同情的。

最后来分析女医生放在最后应为她最有分析的必要,电影又名<意乱情迷>。我认为很明显就是针对女医生的,整个电影最大的病人就是那个女医生,而电影用很好的方式为这个最大的病人掩饰。我想正是这个电影被人说为经典的原因,女医生对爱德华大夫一见钟情,坚信他是无辜的并因此丢失了她一些其他判断的准则,以一切行为都是为爱德华有利的方向作为她行动的方向,并且毫不动摇地去执行,她的意乱情迷让她的精神分析变得没有力量,这也是精神分析需要注意的大问题。

作为我观影的总结句,我用古希腊一句刻在石碑上的名字来说:人啊看清你自己。

 

第二篇:心理学作业《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周一下午,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一部与心理学有关的悬疑影片——《爱德华大夫》,观看完影片后,除了影片中各种吊人胃口悬疑情节让我的好奇心的到了大大的满足之外,同时我还在影片中学习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应该是我看这不影片最大的感触吧。

《爱德华大夫》虽然是一部19xx年就上映的黑白影片,但岁月的流逝并不能妨碍它成为一部电影经典。影片讲述的是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莫奇森大夫即将退休,将要由医学界著名的爱德华大夫接手, 新来的爱德华大夫英俊又年轻,他很快就和疗养院的美丽的心里大夫彼特森彼此发生了爱慕之情。然而,新来的“爱德华大夫”的一些行为另人费解,他总会时不时产生一种不安的心理,或是情绪的变化很大。不久彼德森发现自己的情人竟然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一个被某些可怕的事困扰的失忆症病人约翰·贝兰特,而第二天赶来的爱德华的秘书更使他背上了谋杀爱德华的罪名,面对着这个可能是杀害真爱德华大夫的疑凶,彼德森相信自己深爱着的人是无辜的,她试图以自己的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帮他回忆起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真相,但是失败了。于是她以她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帮助情人从警察眼中逃脱,并找到自己的老师阿利克森,在彼特森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分析情人的梦境,终于让贝兰特回忆起小时的情形,摆脱了犯罪情结,也记起了爱德华出事的情形,最终将真正的凶手揭露出来,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我们今年学习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讲到心理咨询的要素时,很多著名理论都提到当事人对治疗会有助益的期望,治疗者同当事人交流的能力,治疗关系等要素,可见敞开心扉,互相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在开始时有这样的句子:“错误并非命中注定,而应责归我们自己,要让病人说出深藏心中的苦恼,开启他们深锁的门,病人只有向医生说出心中的一切,才能从精神混乱中得到解脱。”也就是说只有病人向医生敞开心扉,信任医生,让医生明白病人的所有想法和经历,才能用最好的办法治愈病人。影片中,男主人公正是因为最终相信彼得森和她的老师能够治好她,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身的状况和梦境内容,并和彼得森和她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才使得贝兰特在彼得森和她的老师的帮助下治好他。

老师曾经给我们说了什么是爱情,而这部电影也给了我一些启示。首先,我们在谈恋爱的过程中要把握分寸,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着眼长远,不能沉溺于爱情,让彼此成为对方的负担。彼得森曾经说过:“恋爱中的人都希望对方跟自己的父母一样。”也就是说,谈恋爱应该作为一种互相奋进的动力,不是两个人整天黏在一起,浪费时光,最终失去美好的未来。阿利克森也说过:“精神分析师在结婚之前是个医生,在结婚后就成了病人。”这就告诉热恋中的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在恋爱中迷失自我,失去自己的原则,做事的准则和理性。彼得森和贝兰特的爱情给我们树立的榜样,彼得森因为爱贝兰特,坚信他的无辜,宁愿和他一起受尽颠簸逃亡之苦,在贝兰特觉得痛苦,想要退缩的时候,不断地给他鼓励,尝试帮助他恢复正常,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也要唤醒他的记忆,最终在爱情神秘力量的帮助下贝兰特终于恢复了健康,得到了自由。他们的爱情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影片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心理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影片中,彼特森医生用精神分析法给病人治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最令我惊讶的是彼特森和他的老师用了很多我们现在不懂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了贝兰特的各种行为和梦境,巧妙而神奇的解开了贝兰特的心结,并且找出了幕后凶手。最后皮特森一个人直接去揭穿莫奇森,正当我担心莫奇森会破罐子破摔杀掉彼得森时,彼得森巧妙的分析了莫奇森的犯罪心理,诱导莫奇森停止了杀害彼得森的念头,这有让我再一次的认识到学好心理学是多么的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