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话剧观后感

哥本哈根话剧观后感

白色的椭圆型舞台,白色大门嵌入白色的墙壁,昏黄的光映射着枯索的白桦树,三支象牙白的椅子,三个逝世的“幽灵”——波尔、马格瑞特、海森堡在此重新聚首,一场高潮迭起的话剧围绕着“海森堡当年为什么来到哥本哈根?”这个谜题展开。为了得到答案,他们前后4次回到19xx年的那个傍晚,重新面对当年的困惑,吐露藏在心底的声音,虽然在激烈的争吵辩驳中每次都接近答案,但是结果却总是陷入“不确定性”的泥潭。纵观全剧,这场看似没有结局的谜题,却立足于原子弹对世界造成创伤的历史上,向人类发出深刻而尖锐的诘问:科学给世界带来的是美好还是毁灭?

谜题发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的浩劫中,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霸权统治下,将枪口对准整片亚欧大陆,荼毒着千万无辜生命。在此期间德国许多科学家纷纷背井离乡,誓死不向纳粹势力妥协,但是作为量子物理领域的佼佼者——海森堡却留了下来并且担负起研制原子弹的重任。

此刻海森堡的内心是挣扎的,一方面他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个孕育他、哺育他的土地,他渴望赶在同盟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否则那个被他称为母亲、妻子、孩子的祖国必然会遭受同盟国残酷的制裁,但如果他提前研发出原子弹就会成全纳粹德国称霸世界、残害生灵的野心。科学的力量将人类逼向了一个岔路点,海森堡“荣幸”地成为那个左右人类命运的人,可悲的是无论哪条路都指向不复的深渊。

带着这种矛盾和挣扎,海森堡拜访了量子物理的领军人物,也是他的老师——波尔,本来推心置腹的挚友却因为立场的迥异而产生隔阂,交流都变的相互猜忌、谨小慎微,漫长而尴尬的沉默后海森堡忍不住问了波尔这样一句话“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科学家应不应该从事原子弹的研究?”一句话让波尔认定海森堡是为了原子弹而来,不容海森堡解释,两个人决裂。

19xx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两枚原子弹,刹那间山河破碎、大地翻滚,十几万鲜活生命、无数建筑物在顷刻间覆灭,谱就人类史上的一曲悲歌。显然,这场时间的赛跑中,海森堡输了,同盟国提前研发出原子弹;这场道义良知的坚持中,爱因斯坦输了,奥本海默输了,波尔输了,千千万万的“曼哈顿计划”参与者都输了。无论初衷是什么,他们用科学创造了致命毒药,而他们捍卫和平的心却成为包裹着毒药的糖衣,甘甜鲜艳却致命。人类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后幡然醒悟:我们发明了科学,但是它泛滥的力量如同凶猛的野兽,如同决堤的洪流,而我们,太弱小。

二战结束后,海森堡再次拜访波尔,渐行渐远的感情给这段弥足珍贵的友谊画上了最终的句号。

于是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是“海森堡当年为什么来到哥本哈根?” 也许是内心彷徨寻找依靠,也许是想套到核裂变的最新成果,也许是想劝说波尔放弃原子弹的研究,也许是坦白自己不会研制原子弹的立场,也许是想得到波尔的谅解,也许??也许海森堡本人也不清楚答案!

话剧随着渐渐合拢的白色大门而终止,而台下的我们不禁陷入沉思。

原子弹的一声巨响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向新的纪元。特别是近年来,定向改造基因缺陷,人造器官、探寻宇宙起源,创造强大的新型材料??.人们乐此不疲的借助科学的力量窥探着世界本源的奥秘,幻想着一个“人造世界”的宏伟蓝图。但我们正走在地狱的边缘,当生化武器杀人于无形,当核辐射改变着我们基因中的原始代码,当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当卫星定位精确到毫米级,当7颗核弹就能炸平地球??我们就像是薛定谔的猫,活着同时已死去,科学带给我们的是惶恐不安

当我们面对农药富集、贫瘠龟裂的土地,面对转基因或激素处理的畸形果实时,我们终于害怕了,慌不择路的去抢购天价的有机食品;当我们不惜一切研制出核弹、生化武器时,我们终于畏缩了,纷纷号召签订反核武器、反生化武器条约。聪明绝顶的我们似乎被科学牵着绕圈圈,不自觉中自掘坟墓,科学带给我们的是沉重的反思。

我们必须客观定义科学对这个世界产生的影响,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要坚持发展科学,谨慎使用科学,对自己负责,对全人类负责,提升价值道德观念。回想起话剧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科学家应不应该从事原子弹的研究?” 科学力量泛滥的今天,道义良知也许就是维系这个的世界平衡的唯一支点,感谢我们骨髓中的道德律和人性的真善美,使得我们用科学来造福苍生,而不是毁灭世界。就是这个美好的夙愿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前赴后

继,让人类文明开花结果。

“海森堡当年为什么来到哥本哈根?”

也许他同我们的想法一样,同千千万万个有良知的科学家一样——科学应该让世界更加美好。

 

第二篇: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

一、世纪迷局:交锋哥本哈根

12月7日(星期一):“史无前例的动员”

10时40分。哥本哈根。雾气笼罩。

在6万余名丹麦警察的全力护卫下,全球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这座北欧城市正式开幕。

3.4万人要求参加开幕式,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会场的容纳能力,迫使大会组织者不得不对部分代表临时实行配额管理,甚至使得会议的开幕时间延迟了40分钟。

此次持续12天的会议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会议。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到期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需要重新安排温室气体减排,就2012到20xx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新的协议,为今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指明方向。

尽管气候变化大会已经开幕,全球三大气候阵营依旧在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关键议题上存在争议。曾经自视为应对气候变化领导者的欧盟态度转趋消极,缺少解决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的诚意。美国等伞形集团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设置为前提条件,美国继续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77国集团坚持《京都议定书》继续有效,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并应考虑落后国家、岛屿国和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开幕式播放了一部4分钟的短片《请拯救地球》,丹麦国家女子合唱团现场演唱歌曲《所有生命都是你的人生》,期望此次大会能够最终达成一份有约束力的协议。

下午,大会转入磋商阶段。一位斐济代表在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危险的太平洋岛国时,忍不住泪洒会场。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公开表示,

哥本哈根协议

在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和技

术方面,发达国家不能再开“空头支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希望取消《京都议定书》,这是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如果《京都议定书》取消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就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了”。

这一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哥本哈根大会是一个决定性时刻。 入夜,那些没能在丹麦找到住处的与会人员离开哥本哈根,返回一海之隔的邻国瑞典。 小小的哥本哈根,承载了世界太多的希望。

12月8日(星期二):舌枪唇剑已经开始

8日,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20xx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芬兰和德国学者当天公布的研究成果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1.9米,远远超过预期。

发展中国家也用数字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受极端气候现象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孟加拉国代表强烈要求发达国家拿出1.5%的国内生产总值,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我们不是向任何人乞讨仁慈的施舍,而是作为气候变化的牺牲者要求获得正义”。 不过,大会第二天的爆炸话题还是西方媒体披露的所谓“大会最终文件”。

这份名为“丹麦提案”的决议草案,由包括英国、美国和丹麦在内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共同起草,擅自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人均排放目标,接受国际核查,并由世界银行掌控融资拨款权。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表现”来决定是否提供资金援助。 “丹麦提案”一经披露,当即引起发展中国家谈判代表的强烈不满。肯尼亚代表愤怒地说:“我们是张开双臂过来谈判的,而不是来接受已经被秘密约定的文本的!”

随后,“77国集团加中国”轮值主席召开新闻发布会,代表“77国集团加中国”宣布反对“丹麦提案”。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措辞锋利地抨击欧盟、日本和美国,指称欧盟近期表示拿出的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全球人均不到两美元,在丹麦连杯咖啡都买不起。

苏伟语带嘲讽地说:“咖啡(coffee)和棺材(coffin)发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两美元可能还不够买块棺材板。”

12月9日(星期三):“第三次就不能再忍”

“丹麦提案”的风波仍在蔓延。这份13页长的草稿,似乎正在摧毁气候拯救者过去17年付出的所有努力。

一度公开否认存在“丹麦提案”的起草者,在意识到事态正在向无法控制的绝境逼近以后,不得不牵强地进行辩白——“这只是会前供一些人参考用的非正式文本”。

但是,被激怒的发展中国家怨气难平。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迪·阿平直言:“我们不能承受哥本哈根谈判破裂,更不能接受一个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不答应的协议。” 交锋日趋激烈。9日,曾经表示要将温室气体纳入管理体系的美国环境保护署官员突然变脸,不肯谈论美国实际减排量化指标。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更是赤裸裸地表示,中国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是商谈的关键”,美国不会加入《京都议定书》。

美国的观点遭到猛烈反击。当天,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表示,美国应该深入地“自我反省”。

这一天,中国谈判代表继续在哥本哈根对美国、欧盟和日本进行点名批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全体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一位高级官员三次被拒绝进入会议现场,令人“极度不高兴”。苏伟警告说:“中国有句谚语叫事不过三,事情发生一次两次可以接受,但到第三次就不能再忍了。”

12月10日(星期四):保卫《京都议定书》

中国外交部在北京宣布,应东道国丹麦首相拉斯穆森邀请,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并将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立场和主张。

这一天,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要求美国加入《京都议定书》。“77国集团加中国”轮值主席在哥本哈根举行记者会,抨击美国是历史上以及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它的4%减量目标无助于拯救世界。

《京都议定书》是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动依据。20xx年,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是目前唯一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此前,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扬言,美国不会考虑加入《京都议定书》。

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4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依然明显。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安德斯·蒂勒松暗示说,应对气候变化不能缺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的参与,现在的谈判主要集中在《京都议定书》下的磋商,但美国并非这份议定书的成员。

12月11日(星期五):官方草案初露端倪

在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成果初露端倪。

标明是12月11日9时30分版本的《京都议定书》升级版和《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建议文稿,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大会讨论。文本草案显示,发展中国家坚持的双轨制得到确认,《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在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将以《京都议定书》升级版的形式规定。美国等非《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等国家的参与,将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下给予规定。

不过,法律约束力的缺失让很多人忧心忡忡:“如果达不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为什么要耗这么多的时间来谈判?”

当天上午,气候变化大会的日程中有一场“总揽关键方观点”的新闻发布会。会场里,中国、印度和欧盟代表早早落座,惟独缺少美国代表的身影。会议组织者无奈地解释,我们非常努力地邀请了美国代表,但是美国代表团说他们“太忙了”。

发布会上,欧盟代表打着共同保护环境的幌子,要求所有国家一起减排。印度代表当即针锋相对地指出,这违反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主席台成为辩论场,发达国家代表理屈词穷,场下的记者发出一阵笑声。

12月12日(星期六):10万公众街头示威

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6天,各种会议和谈判从上午10时一直排到了晚上20时30分。 会议进展艰难。预定会期过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间依然分歧重重。虽然“丹麦提案”在国际社会的谴责声中销声匿迹,发达国家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重义务的企图却一直存在。发展中国家根据气候变化相关国际文件提出的很多合理要求,仍被发达国家搪塞和漠视,谈判再次险情叠现。

在哥本哈根,中国代表团可谓亮点频现。解振华、苏伟、于庆泰等高级官员几乎每天公开露面,不间断地表达中国的声音。中国代表团设在会场的新闻中心只有十几平方米,却经常涌进上百位各国记者,连新闻中心外的狭小空间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一天是全球67个国家515个组织发起的“大游行日”,多达10万人走上哥本哈根街头举行示威,要求各国切实执行打击气候暖化的措施。示威组织者警告说,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现在不是适应的问题,而是关乎生存的问题。

游行队伍从市中心出发,徒步前往6公里之外的大会会场。大约有300名穿上黑衫的青年向警方投掷石块,击碎街道两侧建筑物的玻璃窗。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迅速出动,制服并拘捕肇事者。

哥本哈根的游行队伍中,出现了“修身,齐家,治国,救气候”这样的中文标语。有报道称,一位中国福建商人还自掏腰包资助15名雇员赶到哥本哈根,拉起写着“拯救我们的地球,中国出一分力”的横幅。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说:“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其他人的

权利。但是希望在会场内抗议的声音不要太大,别让声音干扰了谈判。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让人类有更好的生活。”

12月13日(星期日):并不平静的休会日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休会一天。以此为标志,各方代表即将开始进入讨论协议草案的核心阶段。

大会主席赫泽高说,13日没有正式会议,却“仍然会很忙”。陆续抵达的各国部长带来了良好的意愿,但还需要将这些意愿转化为行动,才能保证各国领导人最后能够签署一份有意义的协议,“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离开哥本哈根”。 有趣的是,新华社记者13日用“三十六计”来盘点气候变化大会的第一阶段。

“浑水摸鱼”——黑客披露英国专家组信件,质疑气候变化数据的可靠性,混淆视听,动摇人心。

“隔岸观火”——欧盟、日本鼓噪“美中共治”,炒作“中美对垒”,试图祸水他引,出手摘果。

“李代桃僵”——欧盟匆匆拿出每年24亿欧元援助的三年期方案应对指责,以少搏多,丢车保帅。

“打草惊蛇”——抛出“丹麦提案”试探发展中国家底线,随后矢口否认,虚张声势,刺探虚实。

“离间计”——利用岛国忧心“水淹”的焦虑,动摇发展中国家统一立场,分化对手,打乱阵脚。

可以想象,西方政客一定不会在休会日真正休息,或许正在密商更多的所谓“计谋”。 休会日里,正在丹麦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直言:“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哥本哈根会议必须成功。”

三十六计,走为上。如此崩盘的结局,千万不要在这次气候变化大会上出现。 12月14日(星期一):哥本哈根吵翻了天

气候变化大会部长级谈判刚刚开始,各方吵架的调门就一下子高了起来。

上午举行的会议上,担任大会主席的丹麦官员抛开《京都议定书》,提出大概用半年到一年时间,解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并在20xx年达成单一协议文本——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坚持的“双轨制”谈判只剩下一个。

10时30分,由于非洲国家谴责发达国家试图抛弃《京都议定书》并举行抗议活动,大会谈判进程被迫暂时停止。

与此同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表示,如果富裕国家不能正确对待《京都议定书》,77国集团不排除集体退出谈判的可能性。

在非洲国家代表团全部退出上午会议后,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4国谈判官员紧急磋商,一起来到大会主席办公室,要求尽快召开全体会议,讨论非洲代表坚持的议题。

下午15时许,全体会议开始进行,讨论《京都议定书》的“主席草案文本”。观察人士分析,发展中国家14日的再度“发力”,是希望在领导人到会之前集体施压,确保《京都议定书》不被抛弃。

这一天,哥本哈根大教堂带领世界各地教堂敲响350响警钟,提醒世界各国领袖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每百万单位(ppm)不可超过350单位的安全标准。当地教会还将一份由5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交给气候变化大会,希望各国领导人达成有说服力的气候协议。

哥本哈根街头,人们静静地举着画有钟表的抗议牌,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大字——“立刻行动”!

12月15日(星期二):吵吧,吵出新世界

争吵之中,世界正式进入“哥本哈根时间”。

15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在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开幕。在未来的几天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将来到这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辞呼吁各方妥协:“如果现在不能够采取一项真正的全球行动,每一位公民的福祉就将处于危险之中。”

有消息称,一个“更新”的官方草案15日出现。新草案在许多关键要点上留出了更多的空白,不仅没有长期减排目标,也没有排放峰值,更没有发达国家的具体援助金额,这些留出的空白将交给部长级会议讨论商定。

参加谈判的印度官员向媒体抱怨说,“目前的谈判非常混乱,缺乏透明,很多问题都可能导致会谈破裂”。不过,丹麦代表却很乐观:“这就像小学生们离交作业还有些时间,他们就会一直拖到最后一刻。”

在这个没有美国参与的辩论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然争执不下。当天下午的一次《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上,发达国家的谈判代表集体沉默。晚上,《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的公开会议仅仅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就草草宣告结束。

一些人士悲观地预言,如果谈判代表们无法在未来两天内解决目前存在的大量分歧,从而不得不将一大堆问题留给领导人,这次谈判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比较渺茫。谈判各方应当意识到,不能再相互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应彼此做出让步。

这是一次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的重要会议。尴尬的是,争吵竟然成为这次会议的最大标志。

那就吵吧,吵出一个新世界。

12月16日(星期三):谈判进展依旧迷茫

距离第十五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结束还有36个小时,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辞职,改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接任。

随后,赫泽高被任命为大会主席的特别代表,负责组织非正式磋商。赫泽高解释说:“由于有115个国家元首参与峰会,由丹麦首相担任大会主席一职更为合适。”

但是,在各方利益集团互不相让、谈判进程陷入胶着状态的背景下,赫泽高的“下课”难免引起各种猜测。有消息称,负有大会陷入僵局的责任,才是赫泽高辞职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随着会期临近终结,交锋愈演愈烈。由于美国代表对出台的长期行动计划文本非常不满,原定15日晚上22时开始的全体会议,一直拖延到16日早上7时才开始。人们注意到,美国的相关立场已经被放入草案文本的括号内,需要通过大会讨论来解决。

16日中午,新任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试图启动高层会议,邀请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到会发表讲话,以推动谈判为借口,试图将主席国准备的一份草案提交给高层会议讨论。对于大会主席违反程序的这一做法,巴西代表率先表示反对,并得到中国、印度和南非的响应。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严正指出,大会主席不能未经各国代表讨论,凭空拿出一个草案,不符合透明原则,是对与会各国的不尊重。

谈判进展依旧迷茫,使得聚集在哥本哈根的抗议人群情绪激动。他们在贝拉会展中心外集体抗议,并与警方发生冲突。

稍微令人乐观的消息是,从16日开始,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陆续抵达哥本哈根,为最终达成协议注入政治动力。北京时间当天下午15时,中国总理温家宝乘专机从北京启程,经过将近10个小时的飞行后,抵达哥本哈根凯斯楚普国际机场。

先期赶到哥本哈根的中国谈判代表提醒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欲速则不达”,越是到了关键时刻,各方越要冷静。

12月17日(星期四):中国声音如此响亮

对于沸沸扬扬的“气候变化大会更换主席事件”,中国外交部17日给出官方说法,“希望丹麦作为主席国继续为推动本次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作出不懈努力”。

就在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姜瑜在北京呼吁为气候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努力的时候,温家宝总

理在哥本哈根会见了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表示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气候变化大会东道国的工作,与各方密切沟通协调,争取获得最好的结果。

温家宝说,哥本哈根会议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必须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达成一个显示国际社会共同政治意愿、体现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为各方所接受的成果文件。 但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17日结束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会议进展并不顺利。美国谈判代表执意要求在案文的修改中增加更多的选择项,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温室气体减缓压力。

在“终场哨声”即将吹响的前日,各方谈判代表顽强地与时间赛跑,争取赶在18日领导人大会前基本达成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说,一度陷入短暂停滞的谈判正在继续向前推进。

不管怎样,中国的声音在哥本哈根异常响亮,中国的谈判代表正在变得更加勇于表达。面对把中国的自主行动目标与欧盟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相提并论的说法,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更是点名批评“欧盟代表不厚道”。

支撑中国响亮声音的,当然是中国强大的国家力量。

12月18日(星期五):政治博弈决定未来

第12日,漫长而关键的气候变化大会终于结束了。

带着经历交锋与妥协最终达成的协议,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谈判代表收拾行装,准备启程返回自己的家园。 但是,那些12天前还栩栩如生的动物冰雕,已经在哥本哈根街头慢慢地融化成一滩清水,在冬日的暖阳下逐渐蒸发成薄薄的水汽,弥漫在城市的上空。

同样弥漫在这座城市里的,还有气候变化大会传出的悲伤声音——

这是非洲小岛国图瓦卢首席代表弗莱的声音——“我们提出法律文本,不是玩法律游戏,而是为了生存。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哭了……我们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你们的手里。” 这是来自太平洋岛国斐济女孩拉维塔的声音——“我有一个希望,15年后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有一个家,我们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岛屿。”

按照发达国家当前的减排目标,图瓦卢将在50年后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沉没的国家。同样的命运,随后也将会降临到斐济人的头上。如果没有全世界的共同努力,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无法逃避的结局。

年过半百的弗莱眼含泪花,青春年少的拉维塔泪如雨下。无可奈何的哀伤,无可奈何地刺痛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发生在哥本哈根的这次政治博弈,就这样决定着地球的温度,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二、《哥本哈根协议》具体内容为:

中新网12月20日电 丹麦哥本哈根当地时间19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哥本哈根协议》具体内容为:

气温升幅限制

全球气温升幅应限制在摄氏2度以内

法律约束力

文本无明确列明,但附件中建议应在明年底前就协议内容达成具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对《京都议定书》存续问题无明确表示

全球减排目标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尽快封顶,但无定下年限。

各国在20xx年2月1日前,向联合国提出20xx年减排目标。未提及20xx年减排目标。 减排监察

所有新兴经济体必须自我监察减排进度,并每两年向联合国汇报。国际人员可以视察,前提是不损害国家主权。

资金

发达国家将在20xx年起,向发展中国家及小岛国等提供1,000亿美元(约7,757亿港元)援助。未提及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

未来3年内发达国将提供300亿美元(约2,327亿港元),当中欧盟、日本及美国将联合出资252亿美元(约1,955亿港元)。

其它

提供足够资金 限制森林砍伐

考虑透过碳市场达致减排目标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会谈的临近,贫富国家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谭?科普塞就此采访了七十七国集团主席卢蒙巴?斯坦尼斯洛斯卡乌?迪平。

“首先,发达国家必须尊重并确保《京都议定书》的精神和条款受到尊重。”

随着12月份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召开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的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渺茫。负责对谈判进行监督的联合国官员德布尔最近对《金融时报》表示,他认为在哥本哈根峰会上达成协议的前景并不明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要求与许多发达国家愿意做出的承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苏丹大使,卢蒙巴?斯坦尼斯洛斯卡乌?迪平代表联合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间组织,七十七国集团(G77)负责协调气候变化协商各方的立场。在与“中外对话”交谈的过程中,他简要地向我们介绍了他认为会谈陷入僵局的原因。他认为美国及其他态度强硬的发达国家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他呼吁发达国家采取更加主动的减排措施,并且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恶劣影响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然而,迪平却并不愿意向发达国家让步。而让步也许正是达成协议的必要条件。

七十七国集团最近呼吁发达国家将其温室气体排放在19xx年的水平上减少40%。 较为主动的发达国家和集团——日本、挪威、以及欧盟——已经做出了接近于该水平的承诺。但是,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却离该目标相差甚远。“目前的目标非常低,”迪平说道,“原因就在于美国不愿共同努力解决气候变化。”虽然美国已经承诺在20xx年将排放降低到19xx年的水平。但是,他仍然认为美国极端“ 保守”,而且倾向于 “例外主义和孤立主义”。而其他发达国家却无法使美国承担起他应尽的责任,他还表示。

迪平对近期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有违19xx年《京都议定书》的措施表示失望。《京都议定书》中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做了陈述。他表示:“首先,发达国家必须尊重并确保京都议定书的精神和条款受到尊重。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承诺。”

气候变化会谈不仅仅是围绕着减排目标。迪平还指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取得三方面的进展至关重要。这三个方面就是技术转让,应对方法,以及资金支持。低碳技术的让渡对于发展中国家在不显著增加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的条件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供应至关重要。但是,迪平却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没有得 到“应有的专有知识和技术”,因此,光讲求人道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无谓地制造出更多的排放”。

更加引人争议的是,他认为,发达国家“热衷于那些范围狭窄的知识产权,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而对许多工业化国家而言,他们很难同意对此加以改变,因为这么做将会使从事低碳技术研发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

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同样至关重要。迪平认为:“由于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方法主要以降

低损害为主,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 。此类解决方案应包括“低排放经济体”及针对气候变化最恶劣的影响的“适应能力”。他表示,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能力不仅需要给予其经济援助,还需要发展中国家能够“可持续、快速地发展经济和推进工业化进程”。归根结底,“适应能力是一个经济服务其所有公民的能力”,因此,必须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变得更加强大。

七十七国集团及发达国家就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解决和应对其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产生了分歧。对于目前的提案,迪平表示不屑:“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那些手中有钱的国家却不愿意出钱解决那些实际上是由他们所造成的问题。”然而,想要在哥本哈根峰会上达成一个公正全面的协议将会代价高昂。据迪平估计,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20xx年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中的数据很有可能过于偏低。他认为,达成协议的成本“将会超过发达国家GDP的1%”。 相比之下,作为少数几个给出具体数字的国家之一,英国呼吁发达国家至20xx年每年提供一千亿美元。一位英国外交官近期表示,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完全不切实际”。

资金的分配以及由谁分配同样至关重要。迪平警告说,在他看来,赋予国际金融机构这些责任并没有充分地体现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问题。“大多数西方国家希望由 IMF和世界银行来管理这些资金,”他说道,“这么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如果你将发达国家的钱转移到IMF和世界银行的手中,那么你还会面对着同样的不平等待遇,因为,这些机构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与这些资金有关的决策。”

迪平建议针对气候问题的融资应通过一种称作“基 金管理基金”的机制来进行分配。该基金应包括“科技专项基金、应对专项基金、经济应对与响应措施专项基金,以及用于农业和食品生产的专项基金。”这些基金可以激励私营企业采取一些互补措施。他说,私营企业“将会开始看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取得了显著成功,随后私营企业的资金也会流入进来支持我们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措施和依靠公共财政的措施就能够起到互补作用,同时碳市场也将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迪平明确地提出了 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但是他也指出发展中国家能够做出让步的领域并不多。例如: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的对某些较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一些较小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区别对待的要求,迪平非常强硬地表示两者不应加以区别。他说:“中等收入国家的形势也很不好,所以把发展中国家分成易受伤害的和应受责备的两类的想法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么做不利于协议的达成。”然而,拒绝承认较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会最终做出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将很有可能破坏达成协议的前景。

迪平以及七十七国集团对谈判的缓慢进展以及美国等国家不能承诺大幅减排或者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援助表示困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谈判的背景下,要求在短期内 大幅减排、提供空前数额的资金、并且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即于事无补,也是不现实的。从目前的现状看,七十七国集团似乎与他们的谈判对手 --发达国家一样束手无策,而且也同样无法做出让步。为了达成协议,为了证明那些持怀疑观点的人是错误的,七十七国集团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话,就必须做出点牺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