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

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2011-9-305 月 6 日,在单位党支部的号召下,我们全体党员一行来到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蓥山游击队陈列馆风景区。首先我们参观了陈列馆的各个展厅,通过解说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当年华蓥山游击队员在双枪老太婆的带领下,是怎样在缺粮和武器枪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迂回的游击战争。下午,我们全体党员一行,沿着当年游击队员的行进路线,经过四个小时的行进,途中山路之崎岖难行,重温之后大家都感到体力不支,而当年游击队员还要扛着枪,背着干粮同时与敌人进行战斗,可想而之他们当年是多么的艰辛。而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他们不惜牺牲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作为新中国的子孙后代,特别是一名共 产 党员,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先驱的意志,立场坚定,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永不叛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科学发展。5 月 7 日,我们来到了红色之旅的“小平故里”,我们通过陈列馆的参观和解说员的讲解,小平同志 16 岁离开广安老家来到当时思想开放的法国求学,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艰辛探索,戎马一生,经历过非常

岁月,后来开创伟业,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通过一幅幅老照片陈列馆里给我们展示一个鲜活的邓小平同志革命史。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展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勋。他既是一位伟人,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深情的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最后我们一行参观了小平同志的故居,故居纯朴典雅非常普通的一个农家小院,小院清静祥和,让人浮想连篇,让人无时无刻不在回忆中缅怀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渝中分公司:陈中强2011.5.8华蓥山—广安红色之旅社会实践之个人体会与感想 文/田芙蓉

为深刻领悟红色精神,感知红色文化,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也为学习拓展知识,锻炼实践能力,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委员会(简称大自委)在20xx年7月10日发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红色之旅。此次红色之旅行程两天,7月10日考察华蓥山红色文化,领略别样风光。7月11日观摩小平故居,瞻仰伟人风采。

对我来说,华蓥山一行,是对红色文化的体验,也是对它其他文化的学习和考察,是增长见识,感受当地独特风貌的一段旅程。华蓥山分别有红色革命胜地、自然风光及地质地理、情山、佛山四大文化,其中,红色革命胜地居于首位。华蓥山游击队在抗战时期,凭借华蓥山独特的地形优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较大贡献,其中的双枪老太婆更是最具代表的典型之一。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越崎岖又复杂的游击队小道,来到山洞中的指挥部和作为住宿藏身、粮食储备的大小天坑,其地险、偏而安全,又有部分自给菜地,足见当时游击队的有勇有谋、机智果敢。可我们更看到,虽然地理位置较好,但条件却相当艰苦。地洞长年阴暗潮湿,不宜生存居住,山地食物稀缺,补给困难,虽有菜地却难以完全解决问题,还要时刻担心敌人追踪围剿。能在如此条件下仍坚持抗战、顽强斗争,倾其一生为革命奉献,作为后辈,亲眼目睹遗址后,不禁生起浓浓敬佩之意。华蓥山红色文化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我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烈生存和斗争的环境,才能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向伟大的革命先烈致以最深的敬意,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另一大文化,华蓥山的自然风光和地质地貌。华蓥山风景如画,壮丽秀美,其华蓥山之“蓥”便是整座山的形象写照。“蓥”字,盖头上为草,盖头下为金,寓意地表植被茂盛,地下矿产丰富。华蓥山最为奇特的是各式各样的风化石林,其中的万狮朝圣、千年一吻(一吻千年)、猪八戒戏幺妹,夫妻石、双枪老太婆、妙笔生花等最为典型。在导游的讲解下,那些石头全都变得妙趣横生,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处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均为矿石,富含钙质,所以植物均能在石中生长,且枝繁叶茂,造就了华蓥山丰茂的植被。这么壮观的石林从何而来?这就要追溯到两万多年前了。两万多年前,四川还是汪洋一片,随时间推移,经沧海桑田之变,海底变成了雄峻的山峰,海底的矿山经过风化便形成了现在奇特的石林,所以在林中穿梭时便可发现许多纺锤虫、古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到处都是历史的痕迹,地质考察的活资料呢,导游却说,看这些化石都是家常便饭,在华蓥山随处可见。那我只好说一句,这真是块宝地!感受了这些自然文化,真正体会到华蓥山真是个地质地理考察,又是陶冶情趣的一大好去处。

华蓥山第三大文化便是情山文化,一个古老而美好的爱情传说,自然风化形成的与传说

相呼应的的山石如夫妻石、千年一吻、爱之小屋等,当地特有的幺妹相思豆、相思花,还有应季的女人节,滑竿抬幺妹等特色节日和活动,形成了华蓥山独特的情山文化,最适合情侣走一遭。第四是佛山文化,华蓥山又称小峨眉,足见其佛教文化的浓厚。拜佛也是有讲究的,若不是导游讲解,我们怎会知道,原来佛也是不能乱拜的。

考察完华蓥山的各种文化,11号我们来到了小平故居,广安协信镇牌坊村,瞻仰伟人风采。要进入纪念馆和故居,首先要经过一段两旁树木繁茂,各式花草点缀其间的大道,所见林木均为全国各单位的捐建林,用以表达全国各阶层单位及人们对小平的崇敬和追思。然后来到铜像广场,站在铜像下看着面容慈祥的邓爷爷,我不禁想,这个伟大的人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呢?带着疑问,我跟着导游来到了邓小平纪念馆。这个馆内浓缩了小平自15岁出国留学以后曲折的一生,虽然简要的概括为三起三落,但这个过程又是何其艰辛,又是经过多少努力和代价才落后又起!纪念馆的文物、文字、图片、视频、电影、背景音乐都在默默讲诉着小平一生的故事,我怀着崇敬和感恩的心情参观完纪念馆,也算是大概了解了小平不平凡的一生。所谓起,所谓落,都在教育我们,不管客观环境如何,都要在主观上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抛弃不放弃,在顺境中更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骄不躁才能笑到最后!

随后我们来到他的故居,故居为三合院,各类房间齐全,以那个年代来看,小平的家境是相当不错的。小平的祖上为官,曾在清朝被赐过政徳牌坊,这也是此地称为牌坊村的原因。又加上小平父亲曾在当时的黑白两道上都较有名气,在村里名望颇高,是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开明的人,因此才会有送小平出国留学的举措。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小平的思想才不被封建礼教束缚,才会有后来的文武双全和远见卓识,才会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和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下午到了邓家祖坟,佛手山风景区,这里的几个传说增添了邓氏家族的神秘色彩,埋葬的又几乎全是女性,体现了邓氏家族对于女性的尊重,在那个年代能将女性的身份看得如此之高,相当罕见,这也又一次说明了邓家的开明之风。

另外在旅途中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也是此行十分宝贵的收获。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蒋处说的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学会的几样东西。首先要会作高层设计。不管什么情况,在实际行动前一定要有总体规划和设计,有了方向性的东西才不会乱。其次是处理好“经”与“权”的关系,“经”即为原则,“权”则为变通。做事要有必要的原则,但不能死守原则,当情况有变也应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第三是要善用各种资源。不管和某人私下关系多么不好,只要是个人才,必须要学会利用。做事讲求合作,善于利用资源才能事半功倍。第四便

是会用笔杆子。写作能力相当重要,不论做什么都会涉及到写作,不论走到哪里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以后应当多与老师交流,会学到更多更广更深的东西。

此次红色之旅,对于华蓥山各种文化的考察,对于小平故居的观摩和对伟人的瞻仰,随时间的匆匆而过结束了,但此行带给我的影响,却深深植入心中,会一直潜移默化地延续下去。

小诗一首

小平故居行

学子诚心谒伟人,

三起三落他一生。

传说皆为休闲话,

事实求是方为真。

早上7;30出发,从重庆永川出发全高速近3个小时左右(近200km)就达到了华蓥山景区,下高速去华蓥山的路还是很好,就是较窄的盘山公路,一定要小心。

华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邓小平的故乡广安华蓥市,由北向南纵跨四川、重庆15个县、市,延绵300余公里。华蓥山高峰高登山,海拔1700多米,是国家4A风景旅游区。

来到景区停车场首先看见华蓥山大酒店,它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在酒店大门左行20米,耸立着“双枪老太婆”巨型塑像,像高25米多,塑像庄严肃穆,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前方。华蓥山是双枪老太婆战斗过的地方,所以是红色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

进入旅游区主景区大门,是一片高大挺直的杉树林,仿佛整齐排列的士兵在日夜守卫着华蓥山。穿过“御临桥”,拾级而上,就到了唐朝时期就有名的高登寺。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不断,因时间关系没有进去看过。

游道上有石林,比如千年一吻、八戒戏幺妹、孙悟空拜观音等都非常经典的天然石景。同时还有溶洞,里面很大,有生命之根源、琳琅满目的地质化石;生机勃勃的天然大盆景、比比皆是的游击队遗址、传奇感人的双枪老太婆故事。我们刚进入景区不久天下起了中雨,给我们的游览带来一点麻烦,主要是照相的效果不好,并且路有点滑,不时都要相互提醒注意安全。

其中一个景点叫“千年一吻” 流传着一个浪漫故事:很久以前,华蓥山下有一对非常相爱的青年男女,男的叫巴二哥,女的叫幺妹,巴二哥英俊善良,勤劳勇敢,幺妹美丽贤惠,温柔多情,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终究化为了一吻千年的夫妻石。其形如相拥而立的情人,下体相连,自肩部分开,其神韵令游客动容、观者止步。游人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景观,从相拥到相吻,由静到动,仿佛在向游人演绎不离不弃的人间真情。凡到过华蓥山的游人,都要到该景点下照相留念,希望沾点“千年一吻”的灵气,祈求爱情长存。

返回到华蓥山大酒店停车场时,进蜡像馆看了一下,中外名人蜡像馆历史名人很多,不过很多都不是很像。

下午4点多我们来到了广安小平故里,入眼所见,植被茂盛,郁郁葱葱,俨然像一个绿地公园,能够看到从国家到地方援建的标语。随着故居讲解员,先后参观了这个储存了小平同志15年难忘童年和少年时光的故居、邓小平铜像广场,旁边刻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成列馆中,观看了关于小平同志革命生涯介绍的短片,参观了“走出广安”、 “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小平您好”等陈列展厅,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邓小平同志的手稿、物品、图片、曾经穿戴过的衣物和一些中外历史纪录片,仿佛回到了那个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真情感悟伟人平凡而伟大的革命人生

 

第二篇:红色之旅观后感

红色之旅观后感

安图三小 6年1班 白晶文

今年的红色之旅也很难忘,虽说只是逛了一个伪皇宫,但是那个东北沦陷史馆却让我难以忘怀。

步入史馆,一个雕像进入眼帘,脸上的沧桑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他所承受的各种压力——还是孩子的他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丢弃了原本快乐的童年,好不容易长大了却成了傀儡皇帝,没错他就是溥仪。

继续往下走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向我们诉说着过了半个世纪多仍不褪色的痛苦-----日本人借着来中国找皇帝在中国扎下了根。我们的皇帝呢?我们的君王呢!他成了日本人手下的布偶,任凭他们的摆布。日本人砍下的我们中国人的头颅,那至死还瞪得大大的眼睛看着这一切,里面充斥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中国的腐败感到的愤怒与不甘。那眼神好像在说:我不甘心!为什么日本人站在我们的土地上撒野?!你们等着吧!我们中国人的头是不向在你们日本人低下的!我们迟早会把你们赶出去的!

接着走下去,我看到了日本人的刑具。我脑海中呈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人无意间撞到了一个日本人。日本人生气的二话不说把他抓了回去,扔在了刑具里面。也不管他的死活,一个劲的折磨他。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把他拽出来,看着他的模样,哈哈的大笑。他就在日本人的嘲笑下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走着走着,一尊母女三人的雕像吸引了我,走近一看,胸前像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我看着那雕像一下子呆住了。只见一个母亲坐在石头上手上拿着一个小碗,背上一个看似5、6岁的孩子抱着她张着嘴好像在哭喊着,母亲的对面一个3、4岁的小女孩仰着头,等着母亲嘴边吹凉的稀粥。我的脑袋又一次飞快的转起来,灵魂好像飞到了那个艰难的时代。日本人侵蚀着中国,无数穷苦人家无处可逃。不得不拖家带口背井离乡逃到更远的地方。女人的丈夫被日本人杀害了,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向别处逃去。女人手里拿着一碗稀粥-------那可是全家人最后的粮食了!看着两个孩子,母亲咬咬牙:先去喂小的吧!想着把粥放到嘴边吹凉,不顾身旁哭喊的儿子把粥送进了女儿的嘴里。女儿吃饱了,碗里的粥还剩下一半多,儿子接着吃。母亲一脸笑意的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那神情好像在说:你们吃饱了就好。儿子吃完时,碗里的粥已经能看见底了。母亲吃下那最后一口粥后,起身拿上包袱牵着儿女的手上路了。

走出史馆,宁静的一丝风都没有,天上没有一片云,真是和平啊。可这和平又是多少个生命换来的。革命先例们,你们听得到吗?我在这里由衷地向你们致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