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电影讲述了三位主人翁法罕,拉加与兰彻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All is well”。每当遇到问题时,这句话便会出现并让事情有了转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我们离成功会更近一些。

兰彻是一位非常不同的学生,他不把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指标,大胆质疑院长的教学方法。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确实要攀登高峰,确实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竞争的资本却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带来的分数。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再高的分数也毫无意义。“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4年,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40年”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所有人都学过,但只有兰彻会应用。从理论到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剧中教授要求学生准确的背出定义,而兰彻认为只要能让人听懂就足够了。的确,科学应服务于人,难道仅背定义就能创造出伟大的发明吗?机械化的教育制度使学生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不是大学,是高压锅……”。过大的压力使学生们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教育不应该是填鸭式的。即使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你们会说这是?良好的训练?,而不是?良好的教育?。”我记得我看过耶鲁大学的一个宣传片,也许大部分人会觉得剧中会宣传耶鲁大学的学术或是就业率,其实这个宣传片仅仅传达了耶鲁大学自由向上的学风。自由的学风更能创造出创新型人才,强国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机器。最后兰彻用他的智慧和善良改变了院长,院长对刚出生的外孙说出了“做你想做的吧”,这个场景让我感到了欣慰。

剧中的法罕喜欢摄影却因为父亲的要求来学习工程学,没有学习动力的他永远都只排在倒数几名。他在四年中坚持学习着工程学,是的,坚持理应被祝福,但向着天分努力更重要。人倘若不能循天分而动,固执的补拙等于南辕北辙。法罕对摄影有着天分和激情,最终在兰彻的鼓励下,向父母袒露心声。我想说服你,爸。但不会以死相胁,爸,我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谁都不能对我们的人生负责,父母也不能,路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走的。我们一定要孝顺,但并不意味着一味地顺从父母。我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尽量使父母理解并接受我们的理想。人生有时需要这么一位引路者,法罕非常幸运的遇见了。如果没有兰彻这位好朋友,法罕也许一辈子都会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业,临终前只剩下悔恨。近朱者赤,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人生也会发生着改变。因此,我们要学会交益友。这部影片使我感动的还有主人公之间的友谊

 

第二篇:《三傻大闹宝莱坞》读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蔡童安

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感触颇深。 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朱、法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图尔的电话,称他们可以见到寻找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旅途中,两个老朋友回忆起5年前在帝国理工大学和兰彻一起走过的岁月。而电影的主角兰彻,则是一个在每学期42场考试、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帝国理工”中出现的一个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考取第一的“怪才”。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

故事中的“帝国理工”是印度最好的工程学院,但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乔伊制作了一个直升机模型,但被教授一再否定,还劝他退学。后来,兰彻改装了这个装置,并安装了无线摄像头。当他们来找乔伊时,他已经绝望地上吊自杀了。所有的人都为成绩而拼尽一切心血。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说:“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或许正是兰彻的影响,拉朱在经历一次自杀醒悟人生后终成功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遵守诺言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而法汉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最终得到父亲同意,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

故事最后才告诉观众,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望杜。他曾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

生。

这部电影给了我三个启示。

其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拉朱曾是害怕失败的懦夫,“他的求神戒指比手指还多”,而兰彻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这改变了拉朱。法汉酷爱摄影,却被逼学习工程,在他万分纠结时,兰彻又说:“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好的建议。设想如果他俩没有遇上兰彻,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兰彻的口头禅是“Aal Izz Well”,英文中就是“all is well”——“一切都好”。这句话拯救了法汉和拉朱,还奇迹般地拯救了一个婴儿。“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

其三,朝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追求的应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你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去活出你自己。“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又是兰彻告诉我们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现代教育教育体制的弊端。这种教育,磨灭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让学生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印度是这样,我想,人口最多的中国应该更是如此。每年总能听说有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家长的责问、老师的打击而选择了死亡。片中的乔伊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起自杀。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窒息死亡,气管压力过大。大家都认为他死于颈动脉脉压过大,那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呢?尸检报告中却没有提及。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制造出能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制造出来,大家就都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我们一入学,校长就告诉我们: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

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不知道第二个。这是现代的教育体制教我们的。

总之,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不但有那些喜剧剧情与动听的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

二0一一年二月十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