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观后感

1143000352 初教英语李元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虽然记录的是武汉一所普通的寄宿制幼儿园制幼儿园,但精彩而丰富的生活细节却时时令人动容。片子开头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纪录片中的孩子往往是天真、浪漫的,而《幼儿园》在反映孩子童心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到那些本不该出现在小孩身上的东西,不得不让人感慨,让人叹息,更让人们对未来社会有了担忧。通过镜头我看到的是出人意料的成熟,带给我们震撼的同时,反思我们的教育,以下是我的具体分析。

首先,我找出了几个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1. 没有安全感,怕生

当他们离开父母,被送进幼儿园时便开始嚎啕大哭。入学的第一天,小男孩尖叫着“不要抢我”,真实体现了孩子第一次独立于家庭以外的感情世界的害怕、自我保护意识强。另外,在老师给孩子们洗澡时,他们也会不停地躲避甚至叫喊,这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

的表现。

2. 缺乏自理能力,不会照顾自己

第一顿饭时,孩子的鼻涕流了很长却没有人帮忙擦,只是邋遢的嗅了两下鼻子。一个孩子将饭洒在了地上和衣服上嘴里叫着老师。吃饭时,甚至有学生徒手拿起食物放入口中。

3. 好奇心强

当老师为他们演示吹风机如何使用时,他们对这个以前并不熟悉的小玩意感到十分好奇,并纷纷议论着。

4. 模仿能力强

模仿能力分为好的模仿和坏的模仿。好的模仿表现在他们在课上能够快速学习老师教的动作和儿歌,坏的模仿表现在说出“日本鬼子很坏。开飞机,扔炸弹,炸死美国王八蛋。”孩子模仿着父母、老师,这些认知会在他们只能得思维里形成定式,从而影响未来的一生。

5. 注意力容易转移

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许多男孩出现了发呆,东张西望等情况,由此可见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6. 有贫富意识,有钱的意识强

一个小男孩说自己长大以后不要骑摩托车要开汽车,可见在他心里对金钱的意识很重要。另一个镜头是同学们拿着假的百元大钞在互相玩耍。

7. 思想成人化,过早了解社会腐败

当他们被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他们回答一部分给领导一部分自己拿回家。还有一个孩子说自己的叔叔是警察,并知道他会收很多钱。这些事情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来不得不发人深省。

8. 他们逐渐开始对异性有好感

一个小男孩被采访问到有没有喜欢的小姑娘。他脸红着说没有,然而内心却在蠢蠢欲动。被记者说出自己喜欢的女孩有点不好意思,可见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情窦初开。

9. 做事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

比如,影片中有一个学生把两个椅子摞在一起的镜头。一开始她把椅子拿错了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才能够把椅子摞好,由此得出这个年纪的小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10. 孩子是纯真的

当他们被问起从“钱、旅游、快乐”中选择一个时,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了快乐,孩子是真诚的、质朴的,他们的要求并不多,简简单单的快乐就好。

11. 他们对外面世界充满幻想和恐惧

一个小女孩打开了门却不敢出去,这体现了他们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幻想也充满了陌生和恐惧。

影片中还反映了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忙于生意,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拥抱,导致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 从纪录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儿的差别,小班幼儿主要与老师的沟通较多,同伴之间的交往还是很少的。到了中班,同伴交往增多,伴随而来的冲突和攻击性行为也在增多。纪录片中有一个中班的小男孩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连续打伤几个同伴后,老师威胁将其送回小班。这种做法实际是很不理智的,老师应当做的是引导幼儿化解冲突,而不是带领其他幼儿去孤立打人的幼儿。更不能随意给幼儿贴标签,说他就是个坏孩子,幼儿有攻击性行为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老师应了解原因帮助幼儿去克服。期待的作用是强大的,只要我们相信每个幼儿都是好的,他们都

能很好的发展。

另外,我觉得这种全日制的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是有益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种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我想势必也会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交流的减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会是终身的老师。如果亲子关系不融洽的话肯定会对孩子成长带来诸多问题。片中有一个等妈妈来接的小男孩,前瞻后顾的神情,噙满泪水的眼睛,等待的焦急与失落。对于他而言,看着同伴一个个被父母接走,心里该是多么彷徨。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该深刻的反思,不要一味斥责幼儿园的失职,想一想作为父母自己做的够不够。

影片中对孩子们的访谈部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对于时事政治的看法,对于中日、中美关系的思考,都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难道我们只是在感叹他们很成熟,懂得多如此简单吗?这些哪些不是我们成年人留给孩子们的深深的影响呢?他们从小就有心算班、语言班、主持人班等各种训练特长的培训班,这不都是成年人将自己的意愿加载在孩子身上的吗?当心算班那个孩子有一个加法突然答不上来,在那犹豫了好半天时,心里不

禁有点酸酸的,他们的世界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单纯和快乐吗?我们从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殊不知当我们身处他们的世界,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情况将大大不同。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追求的。所以,身为未来老师的我们,应该不断进修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好孩子的引导者,洞察孩子的想法,用他们的思维来理解他们。而我相信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的爱的教育下,才能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虽然我们不能很快的改变现状,但是,我们会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我们能改变的更多。

 

第二篇:幼儿园影评

《幼儿园》——成人世界的缩影

在人们的心中,童年总是与天真、无邪、快乐联系在一起,幼儿园也成为成人心中憧憬的乐土。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幼儿园,让我们在笑声和惊讶之余,不禁感叹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竟是如此相像,正如片首的字幕所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对于《幼儿园》,有人叫好,有人批评。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羽君认为张以庆“把孩子当成了符号,来组织自己的思维,来表现他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是表现生活本身的东西”。他认为《幼儿园》已经超越了纪录片的界限,违背了纪录片严谨的内核,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但是“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说纪录片要“创造性地处理现实”,俄罗斯纪录片创作家吉加·维尔托夫也曾提到纪录片要“将现实的片断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可见,张以庆的《幼儿园》这并不违背纪录片的创作原则。

一、 主题——“幼儿园”成人世界的缩影

“幼儿园”,一个比较老的选题,张以庆却能以他独到的眼光和创作手法将它拍的不一般。他没有选择拍摄固定思维模式中的幼儿园里的上课、游戏、天真无邪的孩子等等,而是展现了幼儿园中人们无法获知的细节,那些富有趣味又发人深思的片段。在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我们看到得是天真无邪,而那些成人化的话语却也同样出自他们之口,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缩小版的自己。几岁的小孩,谈论着战争、人口问题、“爱”等等,得到的都是成人化的答案,与其说这是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观、情感观,不如说是他们周遭的大人和大众媒体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虽然里面仍夹杂着些许孩子纯洁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那颗心的确是被“污染”过的了。导演在访谈中使用消色的影调也暗含了一种无奈,因为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一样,充满了阴霾与烦恼,从暗黄的画面中,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灰色的童年。

二、 叙述——碎片化的细节

《幼儿园》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提炼方式,不仅仅是对真实生活的素材进行采集、加工,更是一种选择性的更高层次的创作。整部纪录片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来串联,也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情节线索,而是用细节结构全片,记录了很多富于意味、情趣和内涵的幼儿园的生活碎片。

这些细节不同于观众固定思维模式中的幼儿园——上课、游戏、天真无暇的孩子等等,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张以庆选择将一般人忽视的生

活细节拼接在一起。这些细节似乎是琐碎的、散乱无章的,但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能够逐渐找到前后的呼应与联系,比如孩子们嚷着“炸死美国王八蛋”,但同时又会不自觉地喝着可乐,——这种对美国文化根深蒂固渗透于生活的表现正是建立在对细节记录的基础上。张以庆善于在这些话语、动作上做文章,这里就体现了其作品中的主观倾向。因此,《幼儿园》是创作者通过选择、摄取具有“承载力”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生存状态,依着主观的心绪去超越直接纪录到的纪实影像,在充分运用影像“表意功能”的前提下,经过重新建构,组合出流淌着创作者个人心绪的、记录着创作者独到认识空间的无故事化的纪录片作品。这种“主观的重构”便成为了真实影像下的“虚构的表意”,以呈现创作者的“情绪真实”。

三、 镜头语言——精雕细琢表现手法

在镜头表现上,区别于其他纪录片的粗糙和无修饰,张以庆的纪录片有一种艺术的特质。《幼儿园》也是一样,精致唯美的画面构图、柔和的影调、光效,电影化的拍摄、制作手法、诗意的意境等等,没有晃动、没有曝光不足或过度,一切都很细腻精致。影片中的外景使用的是虚焦镜头,不仅使影片在整体光影效果上保持一致,还给人一种充满诗意的感受,似乎意味着外面的世界就是孩子们憧憬的,是理想化的世界,总是很朦胧的。

但其精雕细琢的镜头语言并没有阻碍他的客观性。全片选择的记录角度是低机位的平视视角,导演尽可能地把摄像机放低,以取得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的视角,展现的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此外,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再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原貌。但同时,当拍摄者耐心冷静地客观记录以及在一些场景中摄像机的长时间地停滞时,会让观众时而有一种间离感。这种间离感并非是不真实的虚幻感,而是提供了一个让观众静下来细细思考的空间,在笑过以后,重新审视画面里的孩子,发现其实他们就和我们一样,孩子的世界已无异于成人的世界。

四、 抒情——淡淡哀愁的《茉莉花》

童声无伴奏合唱的《茉莉花》在片中出现了多次,像一声叹息,烘托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后期加配歌声的手法,是一种具有作者强烈主观倾向的做法,承载着张以庆独特的心绪和审视心理,也是我们成人一种自省的映照:在带着淡淡忧伤的婉转歌声里,我们根深蒂固的关于童年的美好,在孩子们身上化为一片透明的记忆,透露出的只有无奈和感伤。在叙事层面上,《茉莉花》的乐声往往在动静转换处想起,游刃有余地将段落单元连接起来,强化了对立处的统一性,仿佛一声叹息。

五、 议论——看似缺席的在场

《幼儿园》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我们印象中导演滔滔不绝的旁白式说教。张以庆在冷静旁观的同时,表现为一种“缺席的在场”。说他“缺席”,是因为他没有直接进入到观众所看到的片子本身,没有用画外音的形式来明了地说他想说的话,因此在表现形态上显现出的依然是一种客观风格,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但说他仍然“在场”,是因为他的主观思索仍深埋于对题材、镜头、拍摄角度、剪辑手法等一系列的选择之中,每一个镜头的选择、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等都是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完成的。张以庆在5000分钟的素材里,选择了这70分钟,用这样的拼接形式呈现给观众,都是源于他对这一题材的认识与思考,以及他希望观众从中得到一种全新的审视与感悟,从而激发观众从新视角的影像文化中去拓宽视野,培养新的思维习惯,并由感性画面再次上升至理性归纳和对审美意味性的认同。这种认同不是导演强加给观众的,而是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张以庆的《幼儿园》让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儿童世界里产生了这种相似认同,尽管画面上的形象并非我们自己或亲朋好友,但由于“他们”与“我们”类似,并为这种类似而感到惊讶,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概念化的读解,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无异于成人世界的幼儿园,这里面有爱、有关怀,也有纷争、有暴力,有我们身边能看到的一切,于是幼儿园成了社会的缩影。——这是导演观察到的幼儿园,也是他想让陷入概念化思维模式的观众看到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