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的认识及动因

跨国并购的认识及动因

摘要:全球性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格局,也导致了跨国并购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跨国并购这种内部化行为来替代外部市场,根本在于其可以有效节省交易成本。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跨国并购越来越显示出企业家动机主导下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选择,这也为实证分析所验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跨国并购可以分为外生性动因和内生性动因,归根到底是:在制度变迁的外因诱导下,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家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两者交集共同促进的内部化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 跨国并购 交易成本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向国际进军以并购的手段进行海外扩张正成为中国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早在20xx年,中海油就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两块石油天然气田;20xx年12月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三大PC厂商;20xx年7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2942.3万澳元的价格收购了澳大利亚蒙托煤矿25.5%的股权;而最近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又将这一趋势推向一个高潮,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潮可谓风起云涌。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跨国并购,并且渐渐演变为一波浪潮时,人们不禁要问:应如何认识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的动因是什么?

一,跨国并购与交易成本

冷战时代结束后,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重大制度变迁,一方面大大解放了世界生产力,全球企业竞争更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跨出国门谋求以更快的速度整合与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交易成本总体趋于下降,然而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趋复杂。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行为而进行的国际生产领域的扩张,也是一种组织结构的创新。跨国并购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就在于其是一种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的合约选择行为。跨国并购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1.横向跨国并购。跨国公司通过旨在扩大规模的横向水平扩张,内部化许多本来属于国际市场范畴的交易,尤其是那些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中间品交易,以企业家权威为主导的等级结构替代以价格为杠杆的市场机制。这个替代过程会随着通讯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改进以及跨国公司组织管理手段的提高,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充分体现跨国公司在技术与知识方面的所有权优势。

2.纵向跨国并购。并购主体双方存在着生产链或价值链的上下游纵向协作关系,发生纵向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供应和销售,免受生产链或价值链上的垄断性控制和销售上的竞争威胁。更进一步又可以从跨国公司国际交易过程的三个

方面,即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来看交易成本与纵向跨国并购的关系:①资产的专用性越高,其国际市场交易的潜在成本就越大,就有可能阻止企业继续依赖外部市场,进而促使跨国公司考虑以纵向并购内部化国际生产链或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在国际生产链或价值链中处于上下游的企业有可能会由于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而增加交易成本,这时无论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选择长期合约还是短期合约,都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具有国际纵向生产关系的企业就会产生跨国并购的冲动,以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来替代市场交易行为,从而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③在资产的专用性和不确定性一定的情况下,是否采取纵向跨国并购取决于交易频率。因为纵向跨国并购本身也会增加交易成本,它也是一种交易行为。因此,如果交易的频率低,因纵向跨国并购而增加的交易成本得不到补偿,使得并购交易一般不会发生;相反,如果交易的频率高,因纵向跨国并购而增加的交易成本能够得到补偿,并购交易就有可能发生。

3.混合跨国并购。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可以把跨国公司通过混合跨国并购建立的多部门组织,视作为一个内部化的资本市场,通过统一的战略决策,使得不同来源的资本能够集中调配、统一投向高盈利的部门。这种资本市场由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而得以内部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在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占据有利位置,跨国公司不得不在全球范围抢占先机、争夺资源──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不断寻求使其竞争实力,通过能有效节省交易成本的内部化行为,与其他国家的资源与能力相结合以期获得更具竞争力的“区位资产组合”。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分析

(一)绕过贸易壁垒

跨国并购避开了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性行业。近年来,随着各国关税的普遍降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寻求合法而隐秘的保护工具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为企业出口设置重重障碍,形式表现为:一是进口配额限制,比如欧盟给予中国彩电企业40万的进口配额;二是反倾销调查。国际反倾销案件数量正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作为WTO新成员和出口大国的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不久前,继欧盟之后,美国又挥起反倾销大棒,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20%~25%的反倾销税,使企业出口成本大为增加,产品价格毫无优势,

几乎退出美国市场。对这些贸易壁垒措施,中国企业为扩大国外市场,尤其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不得不通过并购或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比如TCL收购施耐德电子、海尔收购意大利一冰箱厂,这些并购都使企业生产当地化,从而立足东道国,绕开关税非关税壁垒,同时也通过兼并减少市场竞争对手。

(二)获取战略性资源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初级形态的资源出口采取限制政策,对石油等矿产资源的需求使海外投资成为中国企业利用国外资源的必然选择。中海油与中石油的几次大的跨国并购举动颇为引人注目。前者通过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股权和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数千万吨原油地质储量;后者于20xx年10月耗资4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此举意味着中石油将拥有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12个油田的权益,得到了已证实的和可能的5.5亿桶石油储量,缓解了国内对石油需求的紧张局势。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在当前跨国公司对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中,核心技术空洞化已经成为转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企业的最大软肋之一。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接收外国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自己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的盛大网络游戏公司设立时只是一家游戏代理,没有任何研发能力,它通过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开发商ACTOZ的控股权而立刻获得了游戏产品开发能力;另外,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网络游戏引擎技术开发企业——美国ZONA公司的收购,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使自己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这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

20xx年底,联想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不仅获得了IBM的PC业务和市场,同时也获得了IBM所拥有的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研发能力、

研发技术、品牌以及其在全球注册的4000多项专利,迅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联想完全依靠闭门研发,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恐怕要多年以后。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四)拓展发展空间,抢占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通常采取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但对于欧美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市场,新品牌的进入是异常困难的,巨额广告费用、营销费用等进入成本是相当高昂的。由于中国企业大多缺乏国际性品牌,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不畅,只能贴牌生产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因此,通过跨国并购尽快建立起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并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既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能迅速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20xx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使其获得了欧洲市场高达2亿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中国7家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

参考文献:

1,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

2,刘恒,外资并购行为与政府规则

3,乔梁,规模经济论-企业并购中的规模经济研究

 

第二篇: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

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

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

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

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

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