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永远的铁道兵有感

观《永远的铁道兵》有感

为了弘扬铁道兵精神,中央电视台与中国铁建总公司合作拍摄了大型电视记录片《永远的铁道兵》 ,20xx年12月5日十集记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在中央十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该片介绍了1948 年组建的一只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经历了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抗美援朝中与美帝国、新中国建设中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斗争,至今为止已过去66年,这是一只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孕育并不断成长壮大的铁军,他为新中国的解放建设做出巨大的的贡献。“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叶剑英元帅的这席话铁道兵战士当之无愧。 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后勤补给的及时与否将会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走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的铁路运输有着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等优点,不管是运输粮草弹药、枪支武器、作战部队都很便捷,所以在战争中经常会摧毁对方后勤补给交通枢纽来达到“绞杀”对方的目的,于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就降临在了铁道兵的面前。 在当时抢修铁路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工程量大,施工时间紧迫,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危险,大多完全依靠铁道兵战士手工施工,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寒冷的冬天里铁道兵战士在湍急的河流里修建桥梁;在几十米高的桥墩搭建脚手架、实施爆破作业;在战火滔天中抱着燃烧的枕木抢修铁路;在冰天雪地里不眠不休的艰苦作业……枪林弹雨中他们毫不退缩,建设、守护着交通线路,确保了战

争的胜利。“他们破坏一次,我们就重修一次,修修补补,绝不耽误物资输送”,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当年战争中铁道兵不屈不饶的坚韧意志。

新中国建设中,铁道兵克服了崇山峻岭、河川密布、工期紧张等难题,九个月完成了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则提前一年完工;

19xx年11月,铁道兵冒着严寒的天气条件,在生命的禁区里修建了著名的嫩林铁路;

成昆铁路所经之地,奇峰耸立,深涧密布,地质和地形极为复杂,隧道塌方、特坚石层、地下热库炸裂、水库泄露等危险屡见不鲜,为此铁道兵战士付出了无数汗水与鲜血;

襄渝铁路在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中穿行 ,地下水、橡皮泥、硫酸腐蚀水都是工程的难点,为了打通这条隧道有一千多名铁道兵战士永远留在了这里;

南疆铁路穿越一百公里的戈壁滩,五十公里盐泽地,二百公里大山区,再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时刻考验着指战员的战斗和生存意志 ;

青藏铁路海拔高,含氧量低。塌方、盐湖、冻土、山岭层出不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被称为挑战生命极限的青藏铁路精神;

引滦入津工程,是铁道兵最后一个工程,他们用行动默默书写着铁道兵历史上最后的一页,完工后共有21位铁道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19xx年1月1日,17万铁道兵将士奉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他们脱下了军装,仍然是国家建设的排头兵。19xx年铁道兵改成中

国铁建后,成为世界500强第101和中国五百强第9的建设成就,“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1位

看完了这些令人感动的奋斗历程,我不经感触良多,当年的铁道兵战士施工条件非常恶劣,生活物资没有保障,施工强度、难度大,机械设备落后缺乏,基本上都是手抬肩扛,战士们将一块块石头,一袋袋水泥,一条条枕木背到了施工现场,他们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河水里打桥桩;可以在四十几米高的桥墩上爆破;可以在战火滔天的战场上抱着燃烧的枕木抢修铁路;可以在双腿炸断的情况下爬行300米给来的火车示警……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十分优越,物质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机械化施工已经普及到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作为铁道兵精神的传承者,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态度来面对工作呢?

一、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老一辈铁道兵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下,施工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时间紧迫,工程难度大危险性高,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以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修通了祖国一条又一条交通枢纽,甚至许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铁道兵战士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中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在国家和企业需要我们的时候要积极奉献自己的能量,严格要求自己,高效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二、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

在当年铁道兵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在冰天雪地里,在重峦叠嶂

的山林间,在波涛汹涌的大河上,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凭借着他们坚韧的信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铸就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如同老黄牛一般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思想负担,心中就只有一个建设国家造福人民信念,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们干下去”一位退役铁道兵是这样对我们说的。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安逸的条件容易让人心生懈怠,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建设国家,造福人民,创利企业为遵旨,要积极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施工条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畏惧,不要消极,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大家携手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要有移山填海的勇气和魄力。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这句话真实的概括了当时铁道兵战士的英勇事迹,在修建成昆铁路中,国外专家无不望而却步,摇头叹息,断言是不能修路的禁区,但是任何艰难险阻在铁道兵战士面前都不是难题,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硬是在一片嘘声中给了世界一个奇迹,在困难面前有着愚公移山的勇气和魄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敢于面对,勇往直前,突破险阻,敢为天下先,遇到困难我们先要在战略上藐视之,在战术上要重视之,不能还没有开始工作就先被困难吓住了,有难题大家一起出谟划策,发挥

集体智慧,方法总比困难多,在铁道兵战士移山填海的勇气和魄力面前,任何艰难都会得到解决。

如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铁道兵战士优良的革命传统,化为我们的精神动力,为国家的繁荣,为人民的幸福,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第二篇:观《地道战》有感

观《铁道游击队》有感

在繁多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中,存在着一颗发光点,那便是《地道战》。《地道战》可以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享有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的殊荣,被认为是中国经典的战争电影。

《地道战》以19xx年的高家庄为依托,正面再现了六十三年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开展地道战时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也从侧面的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野蛮与狡猾。同样地,在《地道战》中,也淋漓尽致地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的民族精神,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更是高度表现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xx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地道战使日军受到了重挫,日军队长山田纠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高家庄人民利用战斗地道,沉着应战,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地道战》拍摄于19xx年,特定的历史年代,使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但在影片里,同样深刻、成功地反映出了地道中国人的本色。在外族入侵,日寇铁蹄蹂躏大江南北,把祖国人民逼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并不只是一味的忍受苦难,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在一起,群策群力,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地道战,沉重的打击了入侵者,令日寇闻地道丧胆,不仅保卫了

家园,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向共同团结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下的各国人民展现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抗入侵的信心,更是凸现了中国人的本色。

时间推移,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地道战》给予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一些脱口而出的经典的台词,如:“高,实在是高”,“你的,土八路的干活?”,“堵住笼子抓鸡,关起门来打狗。”“你们要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等等;更不只是地道庄稼汉打败强盗的暴力欲和英雄情结的极大的满足和膨胀。也不只是获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胜利,坏人最终受到惩罚的因果循环关系,甚至还有肆意嘲笑好人就是忠厚老实相,坏人就得一副奸诈貌的相由心生的谬论,或者还有那淡淡的儿提时钻地道时的地道情结。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已经成为历史的永远,沉睡在历史的红色地道里,但其彰显着的地道的祖国抗日优秀儿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无上智慧,却依然的让我们肃然起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