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 有人说,人死之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亮生前关心的人们,使他们不畏于前行。而我,看那天上的星,觉得它们落到地球上,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孩子。在天空中,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散发自己的光芒,被人欣赏被人赞美,一旦落到地球,就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被人忽略被人嘲笑,甚至被人责骂。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伊夏就是这样的一颗星星,让人难以理解、难以触摸、难以接受。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懂得他,但也不是没有人懂他,他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幸运的。 影片的前半部分给我们展现了伊夏的调皮、叛逆、差成绩、受罚、离家、落寞、沮丧,让观众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已经无可救药,注定会迷失自己了。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他对伊夏的关心、理解、循循善诱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希望,也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松了一口气。最后,看到他画画的才能被发掘出来,读写的障碍被克服,心理阴影被扫除,成为一个乐观的孩子,我在心底由衷地呐喊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人性的关怀啊! 为什么直到遇上尼克,伊夏的人生才有了转折?难道伊夏的爸爸妈妈不爱他,不关心他吗?难道伊夏以前的老师都故意跟他作对吗?不,当然不是。爱有很多种,教育也有很多种,有时候我们习惯了用同一种方式去爱不同的人,却不知道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觉得被爱的这个人并不接受甚至忤逆我们的爱,我们就开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去教育他,让他完全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最终,只会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让他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不停地碰壁,被伤得体无完肤,却始终得不到众人的理解。难道这不也是一个“吃孩子”的世界吗? 我相信家长和老师的初衷都是想让孩子更好更优秀,只是方式错了而已。然而可悲的是,能够像尼克那样理解、教育、帮助孩子的人太少。大多数家长在孩子那里碰壁之后,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会去改变教育模式。当伊夏的爸爸看到他在很认真地盯着黑板阅读的时候,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我想,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自己曾经的教育是多么的可恶又可恨。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的人,让他们具备“吃”的能力,而不是在还没有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就被教育“吃”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成也教育,败也教育。我们要做的,就是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让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天堂,而不是“吃人”的地狱。 反观尼克的教育,我们应该思考,他为什么能够挽救伊夏这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其中当然有偶然因素,那就是尼克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他能够理解伊夏的的困难和痛苦。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尼克拥有一颗爱心,同时掌握了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 尼克对伊夏的爸爸说:“关心啊,是真的很重要。它拥有治疗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无时无刻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们知道我在关心。儿子,我爱你。如果你会害怕,来找我,你出错了,失败了又怎么样,我都陪着你。一再保证。关心啊,这就是关心,对吗?”是的,“关心”就是要用“心”去“关爱”,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和表面上。 在爱心的指引下,尼克一步步的对伊夏进行拯救。先是通过伊夏的朋友罗杰和作业来了解他,然后通过对他父母的家访来理解他,再通过特别的课外辅导来

 

第二篇:师爱如何表达,《地球上的星星》读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读后感

刚刚看到这部影片的片名时候,不是很明白。后来查询了资料明白了,心理学上把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叫星星的孩子。虽然片中的主角伊桑不自闭症而是患有阅读障碍,但是人们却依然只能看到这类孩子的外表,了解不到他们的内心,他们像星星一样闪烁不定。

影片讲述的故事平凡却不平庸,娓娓道来。

影片中间有段插曲,很喜欢,“瞧瞧他们,像早晨的初露,依偎在叶子的手掌上,

从天堂掉下来的礼物,展开,悄悄的滑动,好似娇贵的珍珠,

不忘微笑的闪烁着。

我们不要遗忘这些,在地球上的小星星们,

像冬天里的阳光,使庭院充满着金黄色,

他们将黑暗驱逐出,将温暖放入于我们心灵的最深处。

我们不要遗忘这些,在地球上的小星星们。”

故事里,伊桑是一个八岁的男孩,他的世界,以别样的方式展现了世界的美丽:“字幕会跳舞,窗外树枝上嗷嗷待哺的雏鸟,数学题化身为他要拯救的星球编号??”虽然这些色彩,风景,小狗,鱼儿,星球是那么有趣,但是在大人和老师的眼里,秩序,分数,作业更加的有用。伊桑在学校里总是那么格格不入,上课走神,老师让他出教室,同学嘲笑他没有完成作业,没有在试卷上签字。当父母无法忍受伊桑在学校惹得麻烦时候,便把他送进了寄宿学校,伊桑除了要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打击嘲笑以外,还要忍受与家人分离的痛苦。

幸运的事,学校的新来的美术老师库尼巴老师改变了伊桑的生活。库尼巴老师用他乐观的态度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它打破了在竞争中取胜,以“秩序,纪律,劳动”为基础的教学规律,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梦想,去追求。他发现了伊桑与其他孩子的不同,观察到他经常感到恐惧和沮丧。他开始积极寻找原因,与伊桑的父母交流,并用自己曾经患阅读障碍症的康复经验来帮助指导伊桑。在库尼巴老师爱的呵护,耐心的教育下,伊桑终于找回了自己,重拾快乐。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到一些问题。有时候,真的是孩子自己不够努力吗?电影里,无论伊桑多么努力,本子上永远都是红叉叉,他的父母和同学把这些归结为伊桑学习不努力,贪玩。只从表面下定论,从来不去追寻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人发现伊桑是一个具有阅读障碍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那些有类似的孩子情况,却没有伊桑那么幸运。他们在学业上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可能是能力缺陷也可能老师教学原因。这就需要老师和父母能给孩子更多实际意义的帮助。而不是随意的一句“你要努力”毫无效果的鼓励或者更不能责备他们。

在一般老师的眼里,孩子到学校的目的就是竞争,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最终学习成绩,而不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孩子根本不用关心,任其自生自灭。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发展,不要有遗憾。但是现代社会和家长把发展理解得太狭隘,把成绩优秀与发展前途等同。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多,不仅仅是学业优秀这一条道路。人总是有种劣根性,怕自己与别人不同,赶不上大时代的主流,怕被看成异类。然而这种随大流的方式必会抹杀很多人的独

特性。

我认为,孩子在学业上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不能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孩子们总是最容易获得成就感的。比如伊桑,他不喜欢学校刻板的生活,更喜欢到教室外观察鸟妈妈诶小鸟喂食,观察人们是怎样向卖冰人卖冰棍,在学校绘画比赛那天,他是全校起得最早的,把自己收拾得很整洁,独自到学校池塘观察寻找灵感,最后画出了惊艳的画作。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在自己擅长额领域,或许就是孩子最合适的发展方式。家长老师无需绞尽脑汁为孩子另谋出路。老师和家长要学习去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期待每个孩子成为全才是不现实的,唯有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真挚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用不算耀眼的光芒照亮生命暗淡的时光,只要我们对他们多一点留意,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肯定,这些星星或许真的就可以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