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摘 要:《钢琴教师》是一部令人震撼、深思的电影,影片叙述的是一位叫埃里卡的钢琴女教师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导致心灵扭曲以及自身情爱变异的历程,从头到尾我们和埃里卡一样感受着来自母亲的压抑与控制,这种力量成为无形的枷锁,让埃里卡无处可逃。结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解析女主角埃里卡心理扭曲、情爱异化的原因,对于当前人们处于重重压力包围之下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钢琴教师》;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钢琴教师》是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xx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20xx年,这部小说被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改编为同名电影,一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何被变异的痛苦历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创立精神分析法。他的学说被西方哲学和人文学科各领域吸收和运用。本文试图结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理论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埃里卡性格扭曲,情爱变异的原因,对于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与他人、与自身、与社会的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寻找释放压力和需要的途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电影《钢琴教师》主要内容简述

影片以埃里卡晚归而导致母女相互扭打、撕扯拉开序幕。里面讲述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埃里卡不能够穿颜色鲜艳的时装衣服,不能够和任何异性接触,必须按时按点的回家,去任何地方都必须让母亲知道,和母亲共睡一张床??无时无刻不处在母亲的监控之下,不能够越雷池半步。她的母亲如同她的共生体一样,她的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她的内心因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直到一个帅气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克雷默尔展开对埃里卡的强烈攻势,让埃里卡平静的生活起了涟漪,同时也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但是克雷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默尔在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的时候,发现了埃里卡对爱情极其扭曲的心态。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导致克雷默尔疯狂的报复,最后选择了逃离。影片以埃里卡手拿刺刀刺向自己而结束,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随着电影故事情节的展开,观众也被里面女主角压抑的情绪所感染。看完影片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够平静,为影片里面细致地表现人性而感到震惊,同时也为女主角感到痛心和悲哀。 (一)残缺的爱

影片开始,一个穿着大衣的中年女人背着单肩包匆匆忙忙的回家,刚打开门,就被一个严厉地老太太质问去了那里,开始翻她的包,大声地怒骂,最终两人相互地撕扯、扭打在一起。这一幕让我感到无比地震惊,这是一个正常母亲对待女儿的态度吗?随着影片的展开,直到结束,才真正地明白开始的那一幕是情有可原的。整部电影,埃里卡的母亲时时刻刻监控着埃里卡,就像守着她的珍宝一样,一直盯着她,她将埃里卡视为她挣钱的工具,当作用来提高身价的资本,却从来不真正地考虑女儿的需要。埃里卡长期在母亲的监控之下,感受不到母亲真正的关爱,最终倾向受虐与自虐,变得性格扭曲,对情爱更是如此。整部影片,没有父亲的存在,只告诉观众,她的父亲是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医院。可想而知,在埃里卡的世界里面,没有父爱,她从未触及也从未品尝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中说,少年时期父爱的缺失是成人后精神分裂产生的原因,恋父情结的扭曲是对人性的阉割。的确,人性的残缺造成埃里卡性格的诸多病态。不正常的母爱加上缺少父爱,这是埃里卡扭曲的性格,异化的爱情观形成的最根本的渊源。

(二) 异化的畸形情欲—施虐与受虐

影片从克雷默尔的出现,开始进入主题。年轻帅气的学生积极地拜师学艺,最早来最后离开,对自己才华横溢的钢琴老师产生好感和征服欲,开始展开对埃里卡的追求。克雷默尔出现之后,处处体现了埃里卡受虐和施虐的不正常行为。影片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第一,因为克雷默尔安慰她的女学生,她产生嫉妒,从而将玻璃碎片放到女学生的大衣口袋里面,导致无法弹钢琴。第二,回到家里,在浴室里面,用刮胡刀的刀片割自己的下体。第三,在给克雷默尔的信中她更是

1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将受虐与施虐狂想强加在于男性心理,发号施令般将侵略性行为肆意挥洒,将男性心理肆意蹂躏。第四,影片结尾,音乐会大厅,锋利的刀刃在施虐与受虐中一一展开,让观者无比的纠结,对人性赤裸裸地揭露。

二、运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析女主角埃里卡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早期从事催眠治疗工作,后创用精神分析法。他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涉及潜意识论、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本能论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佛洛伊德认为,所谓精神分析,“就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他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的本质就在于使无意识变成意识。他从无意识学说解释他的本能说和释梦学说以及人格学说的。本文将结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从无意识学说、释梦理论、本能论、人格论四个个方面解析《钢琴教师》中的女主角埃里卡。

(一)从无意识中解读埃里卡被压抑的本能

无意识学说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和和核心。佛洛伊德曾经把这一学说作为精神分析的第一个基本理论前提,他将人的心理过程和实质归结为无意识。佛氏认为在心灵中除意识之外,还有无意识即潜意识的存在,无意识是心灵的主要部分,意识不过是无意识的分离部分、外部动作。无意识活动最主要的是人的本能的冲动,而这种本能冲动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举凡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情感、意向就组成了无意识的内容。它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总是寻求各种时机,渗透到意识领域,从而寻求满足。意识、前意识对无意识的抗拒造成了压抑,使本能冲动不能冲出无意识,不能侵入前意识。同时,佛氏认为,本能冲动由于自我压抑而成为心理结构的底层,但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一种变形的方式进入意识领域,时刻寻找发泄的途径,如果无法释放,心理状态就会失衡。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压抑和变态是一对孪生姐妹。如果欲望长期得不到恰当的宣泄,就会导致扭曲和变态。影片中埃里卡为了宣泄被压抑的性欲竟然用刀子割自己的下体,在遭到了男学生克雷默尔的拒绝后,竟然在母亲身上亲

2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吻、撕咬。故事的最后,埃里卡把刀刺向自己肩膀的一个地方,让鲜血涌出来。埃里卡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所压制,于是形成内心冲突,进而产生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

(二)梦中寻求释放欲望

释梦的理论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探索揭示无意识心理过程的一条基本途径。他认为梦是人类无意识复苏的最好温床,梦是人的无意识被“压缩”、“替换”甚至“扭曲”后的结果。如果说夜晚做的梦是人无意识的体现,那么白日梦就是人的意识对不满现实明目张胆的篡改了。换句话说,白日梦实则是人释放力比多欲望的梦幻国度,人可以由着自己的意愿,对自身现状在幻想中进行涂改,借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埃里卡被压抑的欲望就表现为施虐受虐性幻想。在写给克雷默尔的信中,埃里卡将她压抑已久的愿望,也就是施虐受虐的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希望克雷默尔帮她实现这个多年的夙愿。她的这些施虐受虐性幻想像是一个大水库,盛满了她备受压抑的力比多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她收集各种施虐受虐性工具,慢慢等待理想中的施虐受虐性伴侣的出现,等待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带着这样的性幻想,自残成为她最好的解决生理问题的途径。事实上,她在自残过程中所享受的快感并不完全是生理上的性高潮,她的性幻想的暂时满足才是她所有快感的来源。

(三)爱与毁灭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在人的一切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本能,建立了以性本能为出发点的本能论。①他认为决定人的行为最终的、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人的原始本能。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即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而达到目的则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佛洛伊德在晚期的著作中将本能由两类变为三类,即自我本能、性本能和死的本能。又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归于生的本能,这样形成了本能的两极性。生的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死的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其目的是死亡①张传开、章忠民.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99页.

3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或者回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解体状态。佛洛伊德提出两极性本能的假设,是由于他对他虐待狂和自虐狂的研究引起的。他虐狂是指对性的对象加以痛苦而得到性的满足,自虐狂则是借助受痛苦而得到性的满足。佛洛伊德将生本能中的性本能称为力比多(libido),认为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同时,他认为人的性欲是与生俱来的,一旦压抑了这种欲望,就会出现性变态的倾向,影片中的女主角埃里卡年近40了,但是一直被母亲监管,不允许和异性接触,对男性的渴望以及被压抑的性需要得不到很好的发泄,只有寻求其他的途径,比如影片中埃里卡在小店里面观看色情电影,在高架桥的停车场偷窥别人寻欢的场景,在家里的浴室里面自虐以及对克雷默尔提出的各种变态的要求等等,都体现了佛氏理论中对性本能的压抑。佛洛伊德认为与生的本能相对立的是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代表一种破坏的冲动,死的本能转向内部,便是自杀,假如转向外向,结果便是仇恨或侵犯、谋杀。他将施虐狂看作是死的本能的代表,自虐狂证明自我破坏倾向的存在,他虐狂则转向外方。自我为了避免那种自我破坏的倾向,免得毁掉自己,就会毁掉别的东西和人。影片中埃里卡就是一个典型的施虐狂,不但自虐,而且寻找方法虐待别人。影片的最后,埃里卡将刀刺向自己的时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她自虐的倾向。

(四)人格的强烈冲突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它由3个子系统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健康人的身上,这3个子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和环境发生作用,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愿望;反之,如果3个系统发生严重的冲突,难以协调,人就会初入失常状态,他既不满意外在的环境,也不满意自己。埃里卡身上体现了就是人格中的3个系统被打破了,难以平衡,才导致她性格的扭曲,对爱情的变态要求。本我也称伊低,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所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本我的唯一机能是直接释放心理能量或降低紧张,并由此得到快乐的满足。佛洛伊德将此称之为快乐原则。而自我则是从本我中分化的,通过幼儿时期父母的训练和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从而按照常识、理性和逻辑行事。佛洛伊德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

4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意识就录属于这个自我。”①自我遵循着现实的原则,它是理性的,能够审时度势,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低的本能冲动。它的能量来源于伊低,且是为伊低服务的。超我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所组成,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所奉行的是理想原则,一部分发源于无意识,一部分是儿童与其父母的情绪联系及其他自我理想的产物。超我是人的道德法律,它发源于自我,是儿童受了父母的道德标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超我是对伊低的压抑而形成的,它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伊低。埃里卡的本我驱使她渴望异性,去感受和体验性爱,追求自己的快乐,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可是,从小缺少父母的指导,加上母亲极其严格的掌控,让埃里卡将自己真正的需要隐藏起来了。在弗氏看来,超我的存在让人类力比多欲望的满足永远只是海市屋楼。一旦人类遵循本我真实的意愿,自我就开始了无休止的炼狱,超我喋喋不休的责备和本我无穷尽的欲望将自我折磨得死去活来。作为高高在上,追求艺术的钢琴教师,社会给予的符号和光环,以及自我内心的道德感,将埃里卡心中的欲望强力的扼杀住了,埃里卡只有通过自虐和他虐,寻找释放欲望的突破口。

三、破除压抑,走向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一个精神状态良好,性格正常,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受教育者才可以接受教育者的正确引导,达到教育的目的。当代社会,由于学习、生活的压力,受教育者整日处在一种压抑的状态中而难以自拔。在周围的朋友中,经常听见朋友抱怨生活的不愉快,学习的不顺利、人际关系的冷漠等等,从中可以看的出来,受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趋向于恶化。佛洛伊德是在神经症医疗实践中,通过临床病理学案例的分析,创立的一种以无意识心理过程为出发点和核心的精神分析学。他从人的精神世界,即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特别是性欲冲动中去说明各种病态社会现象和社会各个阶层的苦闷无聊、消沉颓废、悲观失望等没落情绪,寻求解决的方法。

(一)家庭方面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林尘、张唤民译.佛洛依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xx年:第16页.

5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钢琴教师》中的埃里卡就是由于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双方的关爱,在成长的过程中,又没有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导致到中年之后,人格的混乱,性格的扭曲。要想让受教育者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家庭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首先,家长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舒适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培养孩子热情、活泼、乐观、善良等个性特点,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不断地求索和创新,同时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父母教育影响力的发挥。其次,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家长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理念,转变对成功的理解,切忌过于功利化,只关注孩子头顶上面的光环,而不注重孩子整体的发展。最后,家长要改变不合理的教养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家长要爱孩子,但不能盲目地、失去理性地爱,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孩子,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要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但不能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二)学校方面

学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帮助受教育者拥有一个良好心理状态的地方。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同时不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适应性、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明白: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其次,对于任课教师,要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对于自卑、孤僻的受教育者更要留意,及时的对这些学生给予心理辅导,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最后,要对出现异常行为的学生及时关注和帮助,进行疏导和沟通,以免酿成悲剧。

参考文献

[1](奥)佛洛依德.杨韶刚译.佛洛依德之精神分析论[M].百善书房,2004.

[2](奥)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宁瑛.郑华汉译.钢琴教师[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6

欲望的压抑—《钢琴教师》的精神分析

[3]张传开、章忠民.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林尘、张唤民译.佛洛依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xx年.

[5]张蕾.权力与欲望的迷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童媛华.失落·涌动·觉醒—《钢琴教师》女性意识探微[D].湘潭大学,2013.

[7]吴莎,李鸽.被压抑的欲望—《钢琴教师》精神分析[J].电影评介,2012.

[8]郑坤 以爱为名潜藏的扭曲人性—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人物分析[J].大众文艺, 2010.

[9]蒋丽.畸形的共生体—浅析耶利内克小说《钢琴教师》中的母女关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

[10]栗萍.一个前俄狄浦斯孩童的完整身份—《钢琴教师》埃利卡的身份[J].世界文学评论,2006.

[11]罗蕊娜,刘黎黎.权力欲望下的宿命判决书—析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中人性的异化

[J].安徽文学,2008.

[12]陈健.扭曲的人性 变异的情欲—浅析《钢琴教师》爱丽卡的性变态心理[J].魅力中国,2010.

[13]张学东.人性在长期的压抑监视下扭曲分裂—略谈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中的自虐与施虐倾向[J],2012.

[14]刘华.父性缺失的角色混乱—析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J].北方文学,2011.

7

 

第二篇:钢琴教师介绍

钢琴教师介绍

内容简介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xx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获得了夏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何被变异的痛苦历程。书中描写了如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埃里卡虽年龄上已届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 甚至睡觉也必须与母亲在同一个床上。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 埃里卡被禁止和外人随便交往,不能穿时装。想要一双高跟鞋都不行。她的内心囚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富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阶: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而埃里卡也开始走出发霉的生活。试着走向远方的一缕阳光……

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常有十分令人惊奇的描绘,对人性的观察可谓洞烛幽微。女作家天才另类的笔触、产生了惊才绝艳的美学效果。

作者简介 · · · · · ·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19xx年10月20日生于奥地利的米尔茨楚施拉格一个有捷克犹太血统的家庭。自幼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和长笛,后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19xx年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19xx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70年代初,她辗转柏林、罗马等地。19xx年与戈特弗里德·许恩斯贝格结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维也纳。耶利内克很早就开始写诗,19xx年出版诗集《丽莎的影子》。19xx年发表讽刺小说《宝贝,我们是诱饵》。此后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作品。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成分的《钢琴教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女情人们》(1975)、《钢琴教师》(19

83)、《欲》(1989)、《死者的孩子们》(1995)、《贪婪》(2000),戏剧《克拉拉S》(1981)、《城堡戏剧》(1985)、《在阿尔卑斯山上》(2002)、《死亡与少女I—V》(2002)等。

她先后获得过海因利希·伯尔奖、施蒂利亚州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等许多奖项,20xx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