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宣传片与耶鲁大学宣传片观后有感

北大宣传片与耶鲁大学宣传片观后感 最近,北大和耶鲁大学的校园宣传片在网上引起热议,但却一直没有看过视频。恰巧在马哲课上看到了这两个视频,顿时兴趣大增。之前总在贴吧里看到关于这个的帖子,那时看评论还不是很理解。看了这个两个视频,一下子就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先入为主还是存在,难免受网上言论的影响。

我先看了北大宣传片,北大宣传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部艺术片,片中加入了历史等人文素材,旨在传承中国文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但同时也宣传了一种传承,一种文化底蕴。片中将古老的北大和现代化的北大相结合,体现出了北大既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紧跟时代的步伐。感觉北大的宣传片并不是十分注重招生,他更注重的是宣传一种文化。北大宣传片想表达一种历史厚重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把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丢掉了,而去一味追求物质和财富,以为得到这些就会幸福。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了,应该停下来认真反思。

耶鲁大学宣传片旨在“招生”,风趣活泼地反映耶鲁生活学习场景。宣传片以歌舞形式把学校的食,宿,学,玩几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和中国的学校迥异的一片天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耶鲁大学的图书馆,图书馆真的好多哦,每个寝室楼都有一个图书馆,可供学生学习。这个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我敢说如果在中国能有这种环境,很多人都愿意去图书馆学习。但事实是几乎每所学校都只有一个图书馆,而且建造的都大同小异,进去感受不到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图书馆里生活区较远,来回比较麻烦。整个宣传片富有激情,朝气,舒适,让人心向往之。而影片可能是为了表明美国的无差别对待,特意中了一个黑人做宣传片主讲。音乐和镜头的转换配合得很好,让我们一步步进入耶鲁。

北大宣传片旨在传承中国文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而耶鲁大学宣传片旨在“招生”,风趣活泼地反映耶鲁生活学习场景。我不赞同“北大宣传片好于耶鲁”和“耶鲁宣传片好于北大”的看法,两种观点都走了极端,两部片子的拍摄目的不同,没有可比性。北大有很多片子反映学校的各个方面,而这部宣传片并不是用于招生的专题片,它是在传递一种理念和情感。与耶鲁宣传片表达的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美国价值观不同,北大宣传片更注重中国知识分子传承下来的理想主义和济世情怀,通过光与影的形式反映这种应薪火相传的知识分子价值观。北大宣传片想表达一种历史厚重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把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丢掉了,而去一味追求物质和财富,以为得到这些就会幸福。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了,应该停下来认真反思。

北大宣传片引发关注和争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关注。目前,国内一流大学离世界一流尚有差距,国人为此心

中纠结,希望我们的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种愿望完全可以理解。我认为国家应该更大力度的投入教育,大学的学习环境还是很糟糕的,学校应该更加关注怎么样提升学习环境,而不是大刀阔斧的建设高楼大厦。作为一个大学就算有再多的高楼大厦,再富丽堂皇,也不过空有一副外壳,那只是冰冷的建筑。中国大学的课外时间娱乐过少,大学里虽说有上百个社团,但是呢,社团好空额,大多数是收了会费,然后不理你了,这倒像是社会上的商人啊——拿到钱之前说的天花乱坠,拿到钱就消失不见。这样的环境只能教育出没有大作为的人,因为你压根就在混。大学里的社团应该组织更多自己的主题活动,调动起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看了这两部宣传片,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学该如何宣传自己?一部简单的宣传片显然难以尽述。大学如何让师生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既尊重个体思想与学术的自由独立,又通过笃定统一的价值观念凝聚人心……做好这些事情,文化与价值魅力的口碑,自然会成为大学精神的最好宣传。大学的宣传最好的就是学生了,某某大学的学生获了什么大奖,做了什么好事,渐渐的积累多了,人家就会认同你,但是这个对于异地的人来说还是不够的,大学要让别人知道这一切,就得靠媒体,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有点像做广告。

想当年自己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压根没去看过大学的宣传片,应该说根本没有想到有大学宣传片这么一回事。而且呢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美国也不同,我国是大学选择学生,大学占主导地位,每个学生只能填报一所大学,虽说有那个什么平行志愿存在,但其实和填报一个没啥区别,一旦被一所大学录取就不能被别的大学录取了,还存在退档的巨大风险,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冲太好的学校的,这玩笑是开不起的,也就相当于对大部分人来说,分数出来,大学基本定了。但是美国不同,美国的教育体制是学生选择大学,学生可以同时向多所大学提交入学申请,当然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大学录取通知书,最后由你自己决定去哪所大学读书,这时大学就会来讲好话叫你去他们大学读书,你占了绝对主导地位。所以美国大学的宣传片要极力拉拢学生,那宣传片必须要讲到学生关心的吃住行,宣传片也得极力让学生感觉他能融入这个大团体。中国大学却没必要为生源而这么大力的招生,他们更多想宣传的是学校的底蕴,环境,所以拍的宣传片更文艺一点。 北大宣传片也引起许多高校师生的关注。人们对北大的批评和嘲讽压过了支持的声音。每年全国考生挤破了头都想进的北大,果真如此不堪?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北大的确存在差距,但如果爱之深、责之切的情绪太多,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看宣传片前,对现实中的北大和耶鲁是有定论的,而这种定论左右了他们的评判。其实,很多人提出两校宣传片的用途、拍摄手法和表现手法不同,不具有可比性,这些意见是中肯和积极的。两部片子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外应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一部宣传片或许能够体现大学精神,但也可能只是反映了拍摄者的思维,因此既没必要

无限拔高,也用不着过度贬低。这两段宣传片风格迥异,让人忍不住想评价一番。北大宣传片含蓄内敛,耶鲁宣传片热情奔放。但最重要的差异还不在这里。

其实两所学校都不错,只是我觉得只是从拍摄手法中比较,我个人还是喜欢耶鲁大学的宣传片,因为他有一种让人想进入,想让人融为一体的冲动。北大的宣传片,单纯从宣传片上讲,北大宣传片的主题是“光与影”,结果画面真成了“浮光掠影”,无非是用空洞唯美的镜头去展现一个如梦如幻的大学精神。

而耶鲁宣传片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真实、生动的校内场景,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所大学的魅力。简单讲,北大宣传片给人感觉是:你配得上这所大学吗?而耶鲁宣传片给人感觉是:赶紧来吧,这就是你想要的大学。

大学该怎么宣传自己?主旨当然是从不同角度体现大学精神。但大学精神是个很务虚的东西,所以关键还得看切入角度。

不管拍摄校园风光,还是展现大学历史,最后的落脚点都应该是人。如果忽视了大学里的“人”,宣传片拍得再美恐怕也不会有说服力。毕竟,大学精神终究要靠人去承载与延续,离开了人,一所大学也就是去了魂魄。魂魄不存,精神何在?北大宣传片之所以忽视这一点,并不全在于拍摄主题和角度出问题,而在于拍摄者和校方对此原本就不重视,或者不够重视。这从薛涌对北大和耶鲁的回忆文章中,也可看出一二。北大宣传片的最后一幕是,北大的校门紧紧关闭着。这个镜头颇富象征意义。拍摄者有意无意透露了一个信息,这所大学展示给外界的更多是一种封闭的形象。

当一所大学认为,考上这所大学是学生的荣耀,而不是大学以学生为荣。那么,这所大学对外传递出来的,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形象。 从这点来讲,北大和耶鲁宣传片的差别,就在于二者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践行方式不同。

北大和耶鲁的总结是:

1、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2、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3、耶鲁有话唱出来,北大有话说不出。

总而言之,两部宣传片反映出了中外的文化差异和中美的教育制度差异。

 

第二篇:耶鲁大学宣传片的观后感

耶鲁大学宣传片的观后感

它是以人物对话形式开场的。看完它后,我特地看了我国清华大学的宣传片。说句心底话,没有耶鲁大学吸引人。

耶鲁大学强调了它不仅能改变你现在的生活,亦能影响你未来的前途。而清华大学只是在强调它一流的设备和精英的培养。在耶鲁大学,你随时可以与教授交流。同时每个社区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使人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也更有机会接触其他的领域,从而更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自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区集体荣誉感。

当然,开学时它会先让你试听一下课程再决定你的选择。它也为学生各种兴趣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与平台。而我国,大多是在不是很了解所学专业的情况下选了此专业,并且很难转专业。

更令我震撼的是耶鲁大学中的某一教授都有可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我国高等学府毕业的唯杨振宁先生获得此奖。情何以堪的是人家已是外国国籍。

耶鲁大学宣传片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选它”的问题。个人觉得一所好大学在于它能给予学生什么,而不再是注重学生能给它带来什么。当然,各所大学也是各个国家教育制度、教育风气、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的反映。所以实难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