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丁丁历险记》的技术性分析

《丁丁历险记》是形式与内容远超漫画原著的电影。斯皮尔伯格用浓郁的封闭浪漫主义打破了漫画原著作者埃尔热固守的现实风格,让原本离奇的冒险故事变得更加惊险刺激,妙趣横生。三维动画形式让影片极为流畅,3D立体效果更极大程度增加了观众的临场体验。这部《丁丁》也许会成为今年引进的最后一部分账大片,斯皮尔伯格的丁丁世界让人欲罢不能。

看着丁丁跨越半个地球的历险,仿佛看见印第安纳·琼斯博士穿越进漫画中。即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里面,电影《丁丁历险记》还是非常值得一看。因为这部影片在技术和情感上达到崭新的高度。

从科技角度上看待该片,这纯粹是一部技术炫耀片,它向观众展示出科技发展的程度。在影片中,动画人物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运动,几乎可以乱真,尤其在某些快速运动场景中,漫画人物已无破绽可寻。这也同时向业内同僚大声通告,丁丁是目前最真实的漫画人物,而动作捕捉技术则是成功的秘密武器。该技术给影片带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需要花一秒钟对场景和人物的真实性进行判断。虽然只有短短一秒,但是这种延迟非常有趣,大脑被视觉欺骗的感觉很奇妙。 象。为此,在《丁丁历险记》开拍前,彼得·杰克逊曾让自己的威塔特效工作室制作了20分钟的试验片段。片段里的“丁丁”保持了原作的设计,细节逼真,头发丝、皮肤和衣服纤维都像真人一样。正是这段试验片段让斯皮尔伯格吃下了定心丸,最终拍板开拍“丁丁”长片。⑤

说起“表演捕捉”,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从《魔戒》开始,“表情捕捉”技术可谓日新月异,同期上映的《猩球崛起》中,也运用了“表情捕捉”技术,效果也可

圈可点,正是这些技术帮助了电影人达到了他们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曾经不可能的构想。尽管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曾用后期电脑制作为由,决绝了让表演捕捉演员获得提名资格,但当今全世界最出色的“表演捕捉专家”安迪·瑟金斯却认为,表演捕捉与传统表演并没有太大区别,二者都属于表演范畴。⑥当然,现在奥斯卡又承认了这同为表演,今年安迪·瑟金斯靠着《猩球崛起》和《丁丁历险记》两部电影的出色表情捕捉(在《丁丁》中饰演阿道克船长),说不定也能赢得奥斯卡的青睐。

而CG动画,其实就是电脑动画,大家更不会陌生。20xx年Nemo全球捞走20亿仰仗的就是Steve Jobs手下的CG动画公司Pixar。而后来梦工厂的Shrek,也是家喻户晓。“表情捕捉+CG动画”,佐以3D技术和IMAX巨屏,《丁丁历险记》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82年后的华丽冒险。

电影开场就运用了人物阴影作为平面媒介,因为是2D过渡,怀旧的感觉十分强烈,轻松把观众拉回到儿时漫画和动画的记忆当中。而小小光球的争夺战,神似007和《猫鼠游戏》色彩玄妙的开场,短短数分钟剪辑明快,节奏紧凑。

正片开场终于看到人物设定,精致得让人赞叹,仅仅用一张画像让我们重新回味了丁丁的原型,同时又让人肯定电影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发色皮肤瞳色脸型到衣着,皆和原作完美接轨,斯皮尔伯格的选择CG捕捉技术的用心显而易见:还原我们对于丁丁的感觉,再加以细化。于是电影中的丁丁几乎和原作如出一辙,却又如一个真实的比利时男孩:俊俏可爱还带着那么些果敢和灵气。此外Snowy也十分抢戏,聪明可爱得让人惊叹!

记得当时看《阿凡达》的时候为丛莽森森的细腻赞叹,看《守护者传说》为猫头鹰身上的每一根细羽数钱,可是《丁丁》的感觉却是童年记忆协同细腻画风一同出现,仍然不失惊喜。虽然丁丁头上的一小撮翘起的头发不再像漫画中那么显而易见,但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估计很多人要不赞同了但是想想看的确啊毕竟是表情捕捉么,真人哪有把头发疏那么高的),于是我们会觉得丁丁的发型依旧时髦。不过荷兰和比利时荷语区都把丁丁叫做kuifje(就是丁丁的那撮儿卷毛),估计荷语人民要失望了。

电影基调颇似当年的《夺宝奇兵》,一步步探险一步步解密揭秘,催动着观众的好奇心。此外电影节奏飞快,高速剪辑让人觉得每秒都投入重金,更让观众觉得每秒都值回票价 ,影片一开始,精彩桥段即纷至沓来:白雪救主、船上大战、飞机失灵、海盗袭击、淹城追宝以及最后的吊臂大战,每个桥段完美融合了3D技术,以最大的可能性,让观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白雪救主中,熙来攘往的城市交通让人捏一把汗,而囧囧有神的牛群又让人忍俊不禁;阿道克船长臆想(或者回忆)的海盗袭击一段,可以堪比史上最经典的最宏大的船上海盗大战,结合阿道克船长天马行空的思绪两船交织颠簸来回涤荡,场景节奏之快、想象力之宽广,连《加勒比海盗》都要自叹弗如;而重头戏淹城追宝更是带着观众坐上过山车和茶杯机,360度高速飞驰旋转在摩洛哥港口,超越《里约大冒险》的鹦鹉追逃,每一秒都精彩得让人瞠目。这些异彩纷呈的桥段结合在一起,最终构成了《丁丁历险记》的完美华丽冒险,这就是观众想要的视听盛宴!

对《失恋33天》一点文化上的浅见

刚刚看过热映电影《失恋33天》(以下简称《失》剧),看到熟悉的汉字时钟、广告和北京熟悉的街景,让我特别想念祖国。这部片子对中国都市男女青年的感情生活和思想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和深入的刻画,我看过的电影不多,不能做点评论家,只能说这作品是“好”,至于怎么好,和别的比怎么好,我是全然不知。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是这电影有意无意展示出来的中国当代都市的文化符号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希望能在此文中做初步探讨,从电影、广告中分析中国城市的意象,或许是都市研究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部分。

一、《失》剧中作为舞台和背景的城市文化符号

《失》剧作为一部都市爱情剧选取的背景恰恰是正在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同时后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巨型都市(Megacity,或“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我们可以看到剧组其实是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交叉选景,比如刚刚一开始的几对儿分手恋人中有一对儿是在北京的金融街,之后黄小仙搭乘的地铁却又是上海轨道交通3号或4号线(带求证),之后似乎又有了上海新天地,最终一个北京CBD的全景画面把故事的主线地点安置在了北京,之后出现了故宫、以及最后显视屏大表白段儿,楼下明显是北京地标的三里屯Village。在整部剧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地铁、广场、写字楼、购物中心、高级会所、靠近北京CBD的老旧小区(拍到的那几栋单元楼,其实是外交公寓,不过不确定,待求证)以及

不同的婚礼场景,这些均是“北上广”都市白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生活场景。但是,为什么背景城市偏偏定格在了北京?窃以为可能出于以下考虑:

北影毕业的导演滕华涛或许有对北影或者北京特别的偏爱,以至于他安排男主角王小贱做了自己的师弟,在被要求背诵大学校训时给出了“尊师重道,薪火相传”,这正是北影的校训(老实说不知为何北影校训是这么一句)。主要演员中自豪、圆润的满口北京口音,也道出了这部电影的地域归属。虽然,在“珍爱网”相亲会上,一个北京男生自豪的“我北京人!”,“条件是最好对方也是北京户口”却道出些许对这个城市的不满。

和广州、上海等城市相比,选取北京作为故事发生的北京,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想象一下主演如果是满口上海话或者粤语,估计这个国家除去岭南和长三角以外地区的广大观众就不会太“感冒”。北京话虽然常常听着那么土气和蛮横,毕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更容易被全国人民接受,事实上久居北京的“外省人”只要愿意的话,很容易学会北京话,和“上海爱物”和粤语相比。电影毕竟要赚取全国票房。

为什么不能选取北上广之外的城市作为舞台和背景?我想,除去这三大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外,各个城市像北上广看齐、作为主要目标观众的都市年轻人对

一线城市生活景象的向往也是重要的原因。我不知道北上广之外的年轻观众们看了这部剧后是否会增加对“一线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但是我相信庞大的“北漂族”和“漂在”上海、广州的年轻白领工作者们可能最能引起共鸣,而他们恰恰是这电影最大的有效潜在消费者。 从电影的舞台、背景文化符号一直谈到了人,城市人。谈到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又不得不说到“阶级”这个古老的话题。

二、《失》剧中城市阶级属性的符号化

《失》剧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都市白领爱情喜剧”,着重刻画了都市青年白领这一职业、年龄和收入群体。作为城市人,他们有着改善生活的渴望(亚里士多德有云“人们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挤在城市里”),作为青年人,他们有对爱情起步期的经历和思考,作为“白领”阶层,他们有体面的工作场所,高于平均水平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收入。《失》剧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生活器物和场景突出刻画了这一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比如,下班后出入日式料理餐厅聚会,喜欢在办公室的隔间或工位摆满小饰品,作为典型“现代服务业”的婚庆策划公司(也有串联线索、突出爱情主题的考虑) 、使用苹果台式电脑和、租房被装饰为简洁明快个性突出的欧美风格,特别是反复出现的手机,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或许是最重要的符号,王小贱使用的手机是白领青年男女的最爱,黄小仙所用的夏普牌粉款直板翻盖可调横屏款,更是将“小资”女孩的味道演绎刻画到了极致。

另一个被着力刻画的阶层是在白领中产之上的“都市新富阶层”,而实际上这一刻画十分到位和丰富,反映了“都市新富阶层”在普通民众和中产阶级眼中的矛盾角色。一方面,通过对婚庆策划公司客户“李小姐”的形象塑造,实在是对暴发户的虚荣和拜金心理的辛辣讽刺和揭露;另一方面,通过“魏总”讲述发家前的经历和“大老王”的家庭悲剧,又显示出中产阶级对和他们紧密接触的新富阶层的同情和共鸣。

对于中产之下的普通民众的描写则几乎没有,服务员都是彬彬有礼的脸谱化形象,至多也只是在白领们下班后的聚餐中,被阅读障碍症的同事有意无意调戏的可怜虫。很容易理解导演无意着笔描写这部分人是怕触动人们敏感的那根神经,给整篇剧情感气氛的营造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甚至,在处理租房问题这个新入职的“小白领”绕不开的话题上,作者都有意淡化房租价格高这一有些阴暗的事实,可以选取了内部装修或外部景观较好的布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在北京一个毕业工作不到五年的婚庆策划公司小白领的收入能达到什么水准,其能租得起的房子在房价飞涨的北京又是何等情形,实际上其生活境遇和底层城市居民相差并不多。可是如此残酷的事实,又怎么好呈现在电影中,让人们在沉浸在陶醉、思考和追忆自己恋爱或失恋中还被撩动“预算”这根绷紧的神经呢?正如制片公司的名字“完美世界”所暗示的,电影确实应该呈现一个理想的世界给人们,让人们至少在这世界中能超拔烦嚣,把爱情和思考爱情不当做奢侈品来品味咂摸一下。

而事实上,这种品味咂摸却恰恰代表了都市文化的现代性的思考方式。

三、《失》剧中,都市文化的现代性思考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人们来到城市拥挤地住下来,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从而摆脱农业生产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水平和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在城市里,特别是巨大城市中,建立在大量广泛的平等交换基础上商业的发达,使得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陌生人,接触各式各样的思维方式,人们必须学会在相对平等的、充满多样性的城市中与人交往。简单的、等级化的、建立于农业文明上的强制、服从、趋向统一化的人际交往模式,让位于平等沟通交流、妥协和多元包容。这种待人处事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都市文化的所谓的“现代化”的、“进步”的、“现代性”的体现。

表现在爱情议题上,传统的一尊一卑、一方服从另一方早已不被认可,女性独立意识的成长过度甚至让男性在两性社会关系中站在了“被主宰”的位置上,而这种一方主宰另一方,一方压制另一方的两性社会结构早已在现代社会不被认可,常用的一句是“谁欠着谁的呢?”(注意这里的“欠”字,正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商业的语汇)黄小仙7年的爱情就毁在这种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官逼民反”上。我们通过看黄小仙在失恋后的33天里的反思就能发现,她这段失败的爱情其实是缺乏沟通、理解和妥协的,包括最后王小贱帮她想出的那个正式分手的办法,也是暴烈的还击。最后终于被小仙意识到了,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失恋33天里,黄小仙的心路历程中除去心情低落的阴霾被王小贱驱散外,更

重要的是她反思和检讨了自己这种高人一等、压制对方,以冲突代替妥协,以吵骂代替沟通的“恋爱方式”。这其中“点豆腐”的“卤”便是两位金婚老人的爱情故事,老婆婆以自己的沟通、妥协和有限的“正义的伸张”(体现在对第三者不冷不热的“关怀”处)赢回了老爷爷的心。年轻人从长者的经历中寻求到点拨和答案,难道预示着现代性建立于对过去的反思和学习之上?行文至此,或许有些过度演绎了。

无论如何,《失》剧确实是部好的作品,失恋者从中见得反思和勇气,恋爱者从中见得憧憬和幸福,影评家关注小成本电影的大作为,笔者作为城市研究的准入门的爱好者,则一定要咂摸出其中的都市文化学意义。作为我们城市这部大舞蹈剧的一部分,《失恋33天》确实成为了其中精彩的一部分。

 

第二篇:《入殓师》影评

《入殓师》终将会是一部经典

真正有内涵的电影终究会成为经典,也会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当多年后回忆这部电影的时候,仍旧记得当初被触及心灵的一幅画面,一段背景音乐或是一句经典的台词。相比于《环太平洋》,《变形金刚》等一系列视觉大餐式的电影,我更欣赏《入殓师》这种能在内心深处感动你并能在你看过之后给你许多启示让你悟出生活道理的电影。

入殓师这个职业一般都会被别人排斥,许多人对待这个职业都会带上有色眼镜,社会中也不乏入殓师找不到对象的例子。第一次真正知道入殓师这个工作还是在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当时我只有五岁,仍是不懂得悲伤的年纪。当亲眼看见爷爷的遗体在火化之前被送进殡仪馆进行最后的“化妆”时,我才知道人在世上的最后一面应该以最美的样子留下来。真的像电影里面描述的那样,人们在看见亲人以最美的样子离开人世后,心里才能逐渐释怀。所以,亲人们也会对入殓师报以感激,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这是为数不多的让我看了之后流泪的电影,尤其是主人公小林大悟最后得知父亲死后最终亲手为自己的父亲做最后的“化妆”并发现父亲的手里紧紧握着童年时自己喜欢的那块石头的时候,眼泪就忍不住滑落了,因为在所有的回忆都涌上心头的时候,没有什么比一个生命的离去更让人释怀。

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也是值得称赞的,一部优秀的电影必定会有优秀的背景音乐做衬托,后来在网上查找才知道《入殓师》的背景音乐是久石让亲自谱写的,而且以大提琴为主要演奏乐器,刚好与电影中小林大悟演奏的大提琴相互契合,尤其是大提琴那种幽怨的声音,没记错的话,大提琴的声音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温馨感人的剧情配上久石让的音乐,确实能令观众潸然泪下。

这部电影从侧面反映出日本这个民族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爱以及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最基本的,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是这个世界上的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我想电影本身也在呼吁大家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入殓师以及其它在生活中不受尊重的职业,影片一遍遍细致入微的向观众展现日本的入殓仪式,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这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种面对生和死的态度。其次,影片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在我理解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我们要珍惜生命,在生活中充满博爱。

影片中殡仪馆的焚烧工说了一段话:死亡无非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行程的开始。我作为看门的人,在这里送去了很多人,每次跟他们告别,我都会说:路上小心,我们会再见的。我想,这句话应该是这部影片的灵魂了吧。也是对死亡最好的诠释。

《入殓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对这部电影的高度赞美,正像前面说的那样,能够触动人心灵的,并能永久留存在人们脑海里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经典,而《入殓师》显然也必定就是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