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

教学时,抓题眼。本篇课文我抓住课题中的"蓝色"这一词语入手,先出示一些美丽的树叶,让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板书课题,抓住时机你见过蓝色的树叶吗?大屏幕出示一个蓝色的树叶,此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在学习课文中,我紧紧注重了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深入理解™说话的内容,明白每一次对话中林园园的不愿意。教学时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

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你们有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不同的理由。随机我就说:"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样做的?"此刻课堂很活跃。接下来我就进行随文练笔,把生活中的事动笔写下来。这样把课堂上的收获也充分运用其中。本节课效果很好。

 

第二篇:《蓝色的树叶》教案反思二上

《蓝 色 的 树 叶》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会认读“铅” 、“盒” 、“皱”等生字,会写“注” 、“课” 、“铅” 、“拿” 、“桌” 、“景”等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 注意课文中描写人物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教师用问题导入新课,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两个小女孩的心态,让学生思考“我想对林园园说”的部分,替课文补充一个不同的结局,如“林园园重新画了一幅有绿色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等。本课采用合作式学习为主,实践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

4. 能够体会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心态,感悟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课文,结合实例,让学生在林园园身上看到错误,引导学生反思,并从中找到课文想要我们学习的道理 教学难点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不能将她当成批判的对象,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准备

搜集助人为乐的故事。 教学步骤:

一、 复习生字,引入新课,重点讲解课文

1. 用生词卡片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2.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讲解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描写人物表情和动作的词主要是为了突出李丽从头到尾的礼貌,林园园则表现的比较自私,用一个又一个的借口来推托借笔。

3. 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讲课的重点,分别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可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自己感悟。

二、 结合课文插图,细讲课文

1. 课文插图非常形象生动,可结合插图感悟课文语言,观察第一幅插图,仔细看看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可能说些什么?对照第一幅图的文字,体会人物的心情。

2. 观察第二幅图画,按刚才分析第一幅图画的方法分析。

3. 可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假设你当时在她们身边会对李丽说些什么?注意:当时林园园的脸“不由得红了”,可见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她会用行动来表示的。

4. 问:课文中李丽画的蓝色树叶可爱吗?为什么?

三、 小结本课,讲讲雷锋叔叔的故事

1.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你们知道它要告诉我们什

么道理吗?

2. 助人为乐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具有的品德,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雷锋叔叔,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呢?

3. 总结:希望每一位同学将来都能做像雷锋叔叔一样热心助人的人。

板书设计

借笔

再借笔

最后

性格

蓝色的树叶 吞吞吐吐“没画完呢” 怕把笔尖弄断 又用很多借口推辞,皱着眉头 绿色的树叶 小气,自私,不想借又不明说 趴在桌子上看小心一点儿 连忙说 蓝色的树叶 非常有礼貌

课后反思:上课之前,我反复研究教材,设想了几种方案,但都没什么新意。所以只好按部就班,履行程序:先是引导学生质疑课题,问题也都在预设当中,之后,在文中找出相应段落,经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讨论、评议,最后所提出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课文的情感目标也水到渠成得以落实: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这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可我总感觉似乎缺少了什么。文中的李利面对同桌林元元的自私最终选择了放弃请求他人的帮助,用自己的兰色铅笔画上了树叶。我想,语文教学不只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还应着重培养孩子运用平时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很想知道假如他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会怎样解决。

于是,我抛出一个预设之外的问题:如果是你,选择和李利一样做法的请举手!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大部分学生已举了手。我满怀期待地看着一双双迷惑不解的眼睛,又加强语气问了一遍。这是,朱月兴奋地站了起来:“如果是我,我会画上红色的树叶!”话音刚落,全班的目光都投向了她。此时,我抓住契机先肯定她与众不同的想法“你的思维很独特,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想的吗?”“因为图上还画着一枝红色的铅笔,秋天的枫叶就是红色的嘛!”一片诧异的唏嘘之后是孩子们赜赜的称赞。我面露微笑,当即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对于她的想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虽然才二年级,可孩子门早已习惯先看别人的优点。他们评价时语言虽然不够流畅,但语气却是真诚的。“朱月同学,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朱月同学,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啊!值得我学习!” “朱月同学,我觉得你平时一定喜欢动脑筋,

所以,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接下来,我顺势利导:“还记得我们前两天才交的动物朋友小刺猬、小熊吗?从他们身上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噢!”孩子门顿时恍然大悟。“我可以称赞她‘你画的树叶多漂亮啊,绿颜色多鲜艳啊,等你用完了,能借我用一下吗?”申心月激动地说着,其他的孩子立即心领神会。我猜想,他们此时一定回到了刚刚学过的一个故事《称赞》中,应当及时把课文内涵加以延伸:“是啊!我相信,今后在你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一定会像朱月和申心月一样,想出好办法来解决的。”

这个小插曲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在阅读教学中,评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一个赞赏的眼神、肯定的点头、一句含有激励性的话语;同学之间互相的鼓励等等,都会为孩子们解读文本开拓出一片新的土壤,令课堂呈现更多的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