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从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在问的过程中,重点多问1、总数有多少个?2、平均分成几份了?3、每份有多少?4、每份一样多吗?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解决一个问题,得到一个题目的答案,而是期望学生能掌握一种方法,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才能最大可能地应对所有状况。课前的准备不仅仅反映准备好教学用具,同时还有更多铁内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反应,都应该在这个范畴之内。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想好应对的方法。教学机智是应该具备,但防患于未然更能帮助我们掌握好课堂。

 

第二篇:二年级平均分教学反思

振宇外国语学校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除法的认识基础,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在例1 的教学中,我先创设了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分,学生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问题一下去,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为了引出平均分,还颇花了点时间。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你们认为这几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最公平啊,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几种分法找出来了,我马上追问:为什么这几种分法是公平的呢?学生七七八八地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获得了平均分的初步概念。接着的试一试,让学生具体操作,在动手操作、学生不同分法的交流的过程中,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例2是引导学生根据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学习把一些事物平均分的方法。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分的个数,怎么分,每只小猴分两个也就是要两个两个的分,并且要把8个桃全部分完。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进行操作,由于上面学生已经对题意和分的方法很明确,因此很快就得到结果。在试一试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操作,边用语言叙述,进一步巩固这种分法。

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明确了平均分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把一些事物平均分,而且能用语言比较通顺地叙述。 二(1)班 钱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