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影视文化赏析

八面埋伏Mindhunters

——观后感

《八面埋伏》这部影片这学期其实我看了两遍,所以印象很深刻,同时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犯罪侦查类型的影片。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莎拉(凯瑟琳·莫瑞斯 Kathryn Morris 饰)、妮可(帕翠西娅·维拉奎兹 Patricia Velasquez 饰)、卢卡斯(约翰尼·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饰)等七名FBI成员在资深教官杰克·哈里斯(方·基默 Val Kilmer 饰)的带领下 ,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FBI正在进行代号为“八面埋伏”的心理分析训练?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模拟连环杀手犯罪,由受训特工进行调查?七个年轻特工跟着两个老特工上岛受训,任务是捕捉代号为“木偶师”的虚拟杀手?这群探员业务精湛,自命不凡,与世隔绝的小岛之行对他们来说更像一个无聊难耐的假期。但是,他们的狂妄并未持续太久。原本看似平常的推理演习,竟然开始出现死者,所有的逃生之路被切断,众人完全孤立在小岛之上。演习随即演变成一场精心策划的杀戮游戏,猫鼠游戏的主被动关系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从他们上岛开始,意外连续发生?他们终于认识到,岛上有一个真正的连环杀手,这人已经周密安排,要杀掉他们并且他深谙每位成员的心理弱点,每每在他们做出有效判断之前棋快一招。局中有局,套中见套,一次狙凶训练瞬间翻转成被杀手猎杀的死亡游戏,同伴之间的互相猜忌又为杀手提供了诸多的可趁之机,孤岛求生之际,FBI特工们所能依靠与信赖的似乎只有自己??他们无法向外界求援,也不敢去信任任何人?想逃避被凶手杀死的命运,。他们只有现学现卖,利用刚刚在联邦调查局学到的心理分析技巧,揣度杀手的下一招,让自己得以活下来。

整部电影情节紧凑,不断的分析推理,让我没有时间去分神,人多一种好奇心驱使我认真的看完这部影片。不到最后一刻是不能知晓真相的,在这之前,原以为自己已经猜对了谁才是真正的凶手,知晓了凶手杀人的规则,可是剧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原本看到后面坚定的相信那个黑大个基贝就是真正的凶手了,他在接近影片结束时,本以为是他开枪杀死了Lucas Harper ,接着想去除掉Sara,加上前面他对其他几名成员的性格分析,知道每个人的弱点。所以凶手肯定是他了,没想到已经死去的Lucas竟然是假死,而且他才是真正的凶手。

看完第一遍《八面埋伏》,我有几个疑虑的,在看完第二遍后,我自己猜测了一下。第一个问题:凶手卢卡斯是如何了解到小岛上的情况的?我想的是既然文斯都能从夏利的办公室中偷出介绍信,那么卢卡斯也就很有可能从夏利的办公室中找到演习的地理位置。就算他本来没有知道演习的位置,但他本身就是一个分析员候选,所以很有可能一个晚上之内就将岛上重要的地方摸索清楚。第二个问题:文斯是怎么死的?文斯最大的特点是“枪不离身”,那么凶手对他下手的地方最有可能就是他的枪。我仔细观看了注意到,文斯的枪凶手是没有给他做手脚的,只有那个黑大个基贝在水管机关的地方用过,而且后面在DNA结果出来的时候也是基贝抢走了文斯的枪,卢卡斯从头到尾都没有动过文斯的抢,所以我想问题应该出在了子弹上面,文斯的枪没有子弹后,他爬去冷库拿了拿了死去的探长列夫的弹夹。不过在这儿我又有另外一个疑虑:为什么文斯不去弹药库里面拿子弹?我的个人怀疑是他一个人没有办法打开弹药库的门。列夫的子弹长时间冷冻在冷库,而且文斯也在冷库呆了一段时间,所以文斯的抢也有可能冷冻起来了,而这个时候一开枪,子弹就在枪中爆炸了。第三个是:文斯在电梯里面看到的人影到底是谁?我猜测应该是凶手卢卡斯。第一,不可能是Sara,因为Sara是在电梯到达二楼的时候才发现文斯的尸体的。第二,也不可能是黑大个基贝,基贝曾经救过文斯,对于救命恩人,文斯应该不会看到就举枪的。所以只有可能是卢卡斯,而且也只有卢卡斯一个人知道文斯开枪后就会死的,满足了他杀人的变态心理——利用别的弱点去杀人。第四个问题:在卢卡斯中枪倒下后,基贝为什么要去追Sara?我觉得那几枪不应该是基贝开的,很有可能是卢卡斯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幕,当他听到Sara喊停火以后,就引爆了身上的小火药和血包,让Sara和基贝都以为是对方开的抢,基贝在卢卡斯中枪后说了这么一句:“这就是你为无所畏惧而付出的代价。”前面卢卡斯说自己的弱点是表面勇敢,而基贝这个时候说这句话是为了暗示卢卡斯为了莎拉而无所畏惧,结果却莎拉杀死了。这样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之后黑大个基贝明明不是凶手却去追杀莎拉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基贝向卢卡斯开枪了,最后他觉得卢卡斯那么维护莎拉,他们俩很有可能是同伙,所以决定斩草除根。

不过一开始我反而觉得在小岛上列夫最有可能是凶手。夏利一开始的时候说过,在某个案件中,凶手就曾经假装尸体企图欺骗警察。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列夫

装死,欺骗所有人,让剩下的相互猜疑,却不会将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列夫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是当着大家的面死去的。JD是当场被氦分尸,波比是当众被箭穿胸,妮可是当众被酸液弄死的,文斯的死虽然不是当着大家的面,可是死后不到五分钟就被莎拉发现了,所以也不可能作假。而列夫完全有可能找他人来代替,他可以将已经被杀死的老师或者飞行员来做他的替身。同时使大家昏迷的咖啡是他冲的,而他却死了,所以众人也不会怀疑到他身上。另外也许女人都是感性的吧!我和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压根没有怀疑过卢卡斯会是真正的凶手。就是从莎拉落水,卢卡斯那么着急惊慌担心开始,就相信这位帅哥凶手,直到他手指发出光那一刻才知道竟然是他杀了所有人。其实女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人走进心里就只看到对方照顾自己维护自己的一面,这时候的这个男人就是她的Mr.Right。其实有时候能信任的除了自己再无他人。 《八面埋伏》影片导演是来自英国的雷尼·哈林,除了这部影片,他还导演了《虎胆龙威2》、《生死极速》、《特工狂花》、《12回合》等一系列票房不错的动作影片,雷尼·哈林也成为一线的动作片导演。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不想让观众一眼就能分辨出谁是该死的菜鸟,因此为影片刻意营造了一种“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毙命”的紧迫感,幕里幕外全片总共有9人丧命,虽然整部影片始终弥漫着“下一个就是你”的死亡气息,但我们却始终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杀手“直接取命”的场景,杀人于无形为影片增加了浓重的悬疑气氛;内容虽然血腥,但剧组却始终奉行着人道主义的理念,片中我们能见到20只被悬挂在空中的遇害动物,作为道具的它们实际上并未遇害,只是在小小地休眠一会儿而已,即使动物保护主义者赶到现场也提出不了任何微词。同时为了给影片增加悬念,瓦尔·基默所扮演的教官角色的那句标志性台词:“Are you having fun? I'm having fun。” 雷尼·哈林曾反复多次剪辑本片,他始终坚持着:“惊悚题材重在节奏,为了找到恰当的节奏与停顿,多耽误些时候、多费些力气无妨。”正是为了这句坚持,影片的收尾也拍摄了若干的版本,20xx年在美国又试映了几次后,最终的结局终于尘尘埃落定。

综观整部影片,说明好些问题。第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作为一个团队的leader应该懂得用人而不是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这是有管理能力的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开头两人模拟破案的时候他就“打死”了自己伙伴,

这是莽夫的行为。好的指挥官应该排兵布阵而不是冲锋陷阵,这位大哥就这么挂了。第二,没有永远的朋友,同样没有永远的敌人。当你陷入绝境之时,敌人也许会变恩人。文斯眼看就要性命不保了,还是把枪给了基贝。基贝果然不辜负期望,大力长臂不是白长的,一路攀岩的姿态就救了全体。第三,千万不要低估女人。卢卡斯怎么也不会想到,莎拉竟然利用时钟手法,找到了自己是真正的凶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卢卡斯最后就败在过度自信而低估了身边的女人,以为莎拉怎么也不会发现自己会是凶手,坚信自己会是莎拉除了妹妹之外的另一个最大的弱点。即使在水里,恼羞成怒的他也没有沉得过莎拉。要知道,女人彪悍起来是谁也拦不住的。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 。电影看起来还是很让人提心吊胆、惊心动魄的,有很多闪光之处值得喜欢惊悚悬疑片的观众来观赏。如果你对悬疑惊悚电影感兴趣,这部片子倒是不错的选择。

——11工商管理1145541113钱锦锦

 

第二篇:英美影视文化

通过电影的鉴赏了解英美文化差别 专业: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 学号:2012010510 姓名:刘强 这个学期通过选修课《英美影视文化》,知道电影是我们了解他国文化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也是当代最富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了解它的文化会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国家。而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源泉,不可避免地体现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里。因此,对电影的了解程度对于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些代表性的经典电影分析了具体影片中所反映出来的英美文化特征。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电影鉴赏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更多、更有价值、更实用的英美文化和风俗。 与其他传播形式相比,电影是最直观和引人入胜的,最容易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壁垒。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这里所指的“文化”并非狭义的艺术创作,而是“大文化”。19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对文化做了界定:“从最广泛的意义讲,文化现在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社会或社会集团的精神、物质、理性和感情等方面显著特点所构成的综合性整体。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生活方式,人类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播和信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群在各自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英美影视文化

族不同于他人的识别标志。作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文化不可避免地体现在电影

的内容和形式里,只有通过这些标志我们才能识别电影的文化归属。

任何一种文化的表达或文化的描述,都是人的个性和文化模式的混合体。他们所使用的符号和象征必然取之于文化,但是,使用方式上很可能是个性化的。电影的鉴赏犹如影片制作,也是文化背景和个性的互动过程。虽然个人行为不等同于文化模式,但我们不能完全剔除个人因素:个性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但又是后者的载体。如果没有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就没有群体的文化模式,因而我们尽量发现、提取较有代表性的阐释作为我们分析的依据。

我们所说的电影文化不是指这一传播手段的使用模式或由此产生的生产关系,而是指由这一介质所承载传达的文化内容。无论传播以何种形式出现或借助何种媒介,其核心都是意义的构成。传播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面,文化借助传播形成,同时又为传播提供意义框架:文化赋予事件、事务及人物以意义,是我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

英美影视文化

电影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形式。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异国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伊雷特?罗戈夫在《视觉文化研究》一文中把电影看作文化意义建构的竞技场,将意义构建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受众。

了解了一部电影就了解了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生活及那个时期的文化,因此电影鉴赏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诸多电影分类当中我们选取了恐怖影片、社会伦理片和爱情片作为代表来浅析英美文化。

在看过那么多的影片当中一部《录取通知》这部电影,让我影响最为深刻,所以就让我用这部电影的看法,去更加的了解英美之间的差异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曾经我们也一样经历过高考,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想起了我们自己曾经相似的经历。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和我们一样的热血青年,可是他们不是你乖乖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主人公巴比特平时不爱学习,毕业的时

英美影视文化

候被八个大学都拒绝了,可是毕业了,不继续学习就得像同学一样

出去上班,做一些劳力活,他可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再者,父亲是典型的唯知识论,认为不读大学没有前途,面对每天父母对自己是否有大学接受的关切,巴比特此刻似乎才真正体会到了没有认真读书的痛苦,还在读初中的妹妹就已经在为了大学升学做准备了,虽然他不认同妹妹天天只有学习的这种方式,却也不得不承认未雨绸缪还是有好处的,此刻为了自己的大学他也迷茫起来了。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终于他自己伙同好朋友,伪造了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为自己的聪明而高兴,当巴比特的父母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在父母抑制不住的高兴背后,其实我想巴比特内心也是百感交集的,他这样做让父母不再为他而担忧了,可是毕竟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欺骗父母的内疚和自责云绕在心头,看到那里的

英美影视文化

时候,我也想起了我自己的父母。父母生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恩

于他们,在我们失意绝望的时候,父母是让我们停歇的温暖港湾,在我们迷惘无助的时候,父母是给我们鼓励的加油站,也许是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才更加懂得了被爱的幸福和感恩。影片中巴比特的父亲几次询问关于他的大学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待,容不得有半点失误,也因为这样,巴比特为了让父亲相信自己的大学是真实的,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租房子伪装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学,尽管这个大学是一个旧的精神病院,可是经过他们的精心装扮,却还真像了一个大学的模样,有南哈蒙理工学院的大学名称,设计了学院的徽章,制作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学院网站,让巴比特心思缜密的父亲也没有看出破绽。对此我不得不佩服他们敢想敢做的行为,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也像主人公一样有许多的想法,对现实社会也有很多不赞同之处,可是我们多半做了顺应的顺民,没有足够大的勇气去付诸实践,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想法,没有想法的生活就如一池死水,没有任何波澜,起不了任何涟漪,最后只能在孤寂中默默走向生命尽头。有想法并敢于实践,我觉得是影片中主人公最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之处,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老是选择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我们还处在青年时代,一个人如果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都不敢让自己的想法到地面上来走走,那就永远只能胎死腹中了,青春是我们唯一的权利,我

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利用,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奋斗,即使最后可能是飞蛾扑火般的毁灭,我们也为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后来。。。。。。

其中主人公巴比特去了好友的哈蒙学院听课,了解课程设置,咨询学校领导,了解如何进行学校管理,这让我很是佩服! 影片的最后,南哈蒙被正统学府-哈蒙告了。一场现实和梦想的较量。出乎意料地,主席却接受了这所学校。他说:“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分数,本质是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在这点上,南哈蒙成功了”。最终梦想战胜了现实。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失败者,通向成功的道理有很多条。考大学也绝不会是唯一的一条途径。影片正好质疑了那些在社会大环境下已经形成的某种错误观念:是不是只有经历过大学生涯,才是未来会成功的前提?现在,“考入大学”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已经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而是单纯地变成了某种机械的行为,而我们也认为那些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人,要更有想法一些,更有才能一些……故事的灵魂之处就在于,《录取通知》里的学生可以自己决定他们应该走的路、应该学习的科目、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成绩。这里的“Accepted”有两种意义,第一种当然就是“录取”,而另一个潜在的意义则是“认同”。有时候,“录取”可能只是你在人生叉路上的一种选择,但“认同”才是你殊途同归的最终方向。当然,想要“认同”,被接受是首要的,代表着一种自我的肯定,可是需要记住的是,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能决定你将来在社会上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然而,这些观念却支配着大学教育

电影的最后,法官问一个合格的大学应该具备哪三个条件应该是:设施,教员,和课程。

电影里面的主角在电影里的作为是现实中的我们所不能为的。大学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我们在大学里迷茫,糜烂,倒不如在社

英美影视文化

会中尽早接受磨炼?这是中国以致全部大学生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影里面尽量表现诙谐和轻松,但是里面的学生和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想法的分歧,无不反映当今大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自身实际。作为大学生,我们是否应该上大学?大学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在思想和知识上是否有过进步?我们有没有糜烂?一连串的问题有感而出。

总而言之,观后,我有从新,从心评价自己一年半的大学学习及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