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我天地

《跳出我天地》观后感

影片Billy Elliot在国内的译名是《芭蕾之梦》或《跳出我天地》,诚如译名所述,这是关于一个11岁小男孩BILLY ELLIOT对芭蕾艺术执著的爱,使他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实现梦想的动人故事。实际上,影片蕴含的东西远比这几句话要多得多。

故事发生在北英格兰岛的一个小镇上,那是一个煤矿工人罢工的动荡时期,街道上处处可见戒严的防暴警察。英格兰矿工的暴动比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好不了多少,血气方刚与愤世嫉俗印在同一张脸上,唾骂与挥舞的拳头一样的有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高雅艺术的芭蕾,特别是对于一个11岁的男孩来说,是需要多少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多少乐此不疲的执著!

比利是一个矿工的儿子,将来或许也注定要做一名矿工。比利的爸爸Jackie和哥哥Tony都是失业的矿工,家中还有一个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恍惚的祖母。父兄成天在矿区外面罢工抗议兼辱骂背叛工会与矿主妥协的矿工,他要上学还要照顾痴痴呆呆的奶奶,生活显得无比潦倒。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亲情也变得有些粗鲁,比利的父亲希望比利变得勇猛有力量,而不是娘娘腔,于是,给他钱让他去学习拳击,并且把他父亲留下的拳击手套给比利学习用,他不仅对这副拳击手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与此同时也认为这是一项男孩的的运动。

但是比利小小的身躯并不能把这项运动学习的更好,他总是被击倒,因为他太瘦小。他总会被老师留下独自练习。一次拳击训练课后,被拳击折腾得不堪重负的比利驻足在芭蕾舞课旁边。他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潺潺流淌的音乐与从脚尖肢体划过的韵律让这位不足11岁的少年有了人生第一个梦、第一次的憧憬。我想那时他就爱上了芭蕾舞,老师的女儿一句“要不要一起跳?”使他加入到了芭蕾舞的学习上,他穿上了舞鞋,与女孩子一起学习芭蕾,看的出来,开始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娘娘腔”一直困扰着比利,在所有的人当中,男孩子学舞蹈总会只有“娘娘腔”之类的评论,他也总会与周围的人辩论与自己挣扎,但对于对芭蕾舞的热爱,使他不得不克服了,他瞒着父亲,偷偷将50便士转给芭蕾舞老师,假装戴着拳击手套去上课。

然而,比利跳芭蕾的事情还是被父亲发现了,家里一下子乱翻了天。哥哥觉得弟弟简直是个娘娘腔,芭蕾这种东西哪是男孩子学的,父亲虽然爱儿子,却因不会表达,也只能表以恨铁不成钢的怒气,以掩盖自己做父亲的失败。比利被停掉了那50便士,即使舞蹈老师Wilkinson上门来,告诉比利父亲这孩子是个苗子也没有用。于是,比利与父亲的矛盾爆发了,第一次是在饭桌上。当他受到父亲的强烈阻碍时,比利也是第一次将自己心里所有的怨恨发泄到自己的舞蹈上,敬情的施展着自己的舞步。当他跑到街道口看到罢工的牌子,他毫无保留的将所有的不满施加到这冰冷冷的牌子上,对它拳打脚踢暗示着他向冰冷的现实表示不满和反抗。

圣诞夜,在拳击室,当比利看到对自己极度不满的父亲赶到现场时,他再也无法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再次将自己的内心用舞蹈的方式凛凛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他尽情的跳着,用自己的舞蹈向父亲挑战着反抗着。这次比利成功的打动了顽固的父亲,父亲被儿子的激情与舞蹈天分所震撼。一如既往,他躲避着儿子的视线,掩面狂奔,不知是掩饰泪水,还是懊悔自己曾经的武断?? 他疾步跑向芭蕾老师家问皇家芭蕾学校甄选的事,表示自己将负责比利学芭蕾的学费,他从内心支持着自己的儿子。

故事没有结束。为了儿子能够顺利进入皇家舞蹈学院学习,父亲不仅典当了妻子留下的手表和金饰而且也不得不选择放弃罢工,开工挣钱,做一个曾经让自己都鄙夷的工会叛徒。

考试结束后,比利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录取,但是OFFER寄来了,父亲和哥哥为他送行。当比利的列车远去,画面再次清晰已是14年后,满头银发的Jackie和行将进入中年而开始显得稳重的Tony匆忙的赶赴皇家剧院看比利演出,画面定格在已经长大的比利在舞台上的纵身一跃。天鹅的梦想终于成真!

故事的情节,没有夸张的演绎,所有的情节都在情理之中,然而又在意料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最后真的成功了,随着片尾音乐的响起仿佛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比利为了他的梦想,可以在女生面前穿上舞蹈鞋,可以在大街上放肆的练习步伐,可以对他的父亲大骂混蛋,也可以在考官面前忘我的表述自己舞蹈时的感受,太多的可以,都只是为了他的梦想。环顾四周,到处都是迷茫和彷徨的脸孔。我们对现实不满足,渴望改变,却又没有方向感,没有勇气。我们缺少的就是比利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或许如比利一般遥不可及的梦想,做一名歌唱家、画家、科学家??太多太多,却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止步。影片中,奶奶说,“我本来可以做个职业舞者”,甚至喜欢摇滚的哥哥,还有热爱音乐但已经故去的母亲,或许他们都曾经做过天鹅的梦。但他们或因为环境,或因为自己,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梦想夭折。正如老男孩所唱的一句歌词“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这些被现实所羁绊的老男孩们到底应不应该放弃呢?答案当然是不,即使是老男孩,也仍然还是男孩,也仍然应该有梦想,也应该同比利一样继续追寻着梦想。梦想,不是去向流星许个愿、白天坐在椅子上空想,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你去努力,去追逐。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挫折。记得学过一篇文章,叫《在山的那边》,作者把山比作实现梦想路途中的磨难,把海比作梦想。作者坚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战胜失望后,终会爬上这样一座山顶,而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只有在经历无数挫折之后,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实现梦想。“挫折并不可怕,只要坚定信心,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什么样的挫折都将被踩在脚下。”要想实现梦想,不能只是空想,要付出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梦想。虽然有些梦想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只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努力去实现,终会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部充满励志意味的影片,影片并不单单只是纯粹的励志片。影片在对父亲,兄长和祖母对比利的感情描写上面也很细腻,虽不是在刻意的营造温馨,但却处处可见家庭的互相支撑。父亲为了凑足比利甄选的费用打破与大儿子的约定座上被定为叛徒的班车,在目睹比利激情的舞蹈后穿过雪地找到老师,第一次送比利参加甄选时的傻气,等待拆开录取信件的忐忑和抽烟的手指,在母亲墓地翻倒在地上的拥抱和傻笑,送别比利的依依不舍,直到最后在比利人生中的大舞台舞出最绚丽舞蹈时眼角的泪水。比利的哥哥虽然和比利同住在一个房间,可是他们俩从来不倾心交谈。当比利坐在开动的去往伦敦的汽车上时,哥哥在窗外说“I WILL MISS YOU.”的时候,我想谁都不能否定比利兄弟之间真挚的情感。此刻,年长的哥哥,对从未远离过自己的年幼的弟弟充满了牵挂之情。

整部电影,接近两个小时,打动我的地方有很多,但我个人最钟爱的一处便是:拳击场,比利拿着应该在18岁时才能拆开的妈妈留下的信,念给芭蕾老师听。逝去的母爱轻易的戳中我的泪点:

亲爱的比利,我知道对你来说,我像是褪了色的记忆。这或许是件好事,因

为你已经不再伤心。虽然我不能看你长大,不能陪你哭,陪你笑,不能听你叫喊,更不能责骂你,但是请你记住,我一直在你身边,和你一同度过一切永远陪着你。

我以你为荣,更以你为傲。永远忠于自己。我永远爱你。

比利熟知这段话的每字每句,眼神淡定看不到悲伤,相信在成长的路上,这

份母爱一直陪伴在比利身边,温柔的告诉他牛奶要用杯子喝,拿过东西一定要放回原处。比利念完信,芭蕾老师一改往日的冷傲柔声道,“She must have been a very special woman.(她一定是个特别的女人)”比利淡淡的说:“No, she was just me mom.(不,她只是我妈妈而已)”这两句台词很厉害,轻而易举的俘获观众的心。不需要多么整齐华丽的语言去歌颂,也不需要悲痛嚎啕的表情去演绎,比利用 just me mom告诉所有人,即使这么多年,逝去的母爱依然美丽到令自己在一切困难面前都会坚强果敢。信中母亲说要永远忠于自己,原英文是: Always be yourself。这句话的力量一定会在之后比利追逐芭蕾的梦中不断的被想起,从而坚持下去。

所有的梦想都需要决心和行动,一曲人生之舞,需要的是爱你的人永恒的支

撑以及坚信梦想的你永恒的追逐和努力。

英语师范121

苏雨霞

030112114

 

第二篇:跳出我天地

《跳出我天地》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9xx年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时期,11岁的小男孩比利追求梦想的故事。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让我想看第二遍的影片,它带给我一种潜在的力量,一种不断向前奔跑的动力。主人公比利身上好像有永远用不完的活力,无论是影片开始时,还是和父亲争吵后,亦或是父亲不让他跳舞后,他总是在跑着、跳着。看着他,就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会不自觉地问自己:曾经的我去哪了?是时间磨平了我的棱角,浇灭了我的热情?还是自己造成了现在的无动于衷?我想,更多的责任都在个人吧。我喜欢这部影片的背景音乐,人物情感与背景音乐的契合恰在好处,就如比利去书店借书时,管理员看他翻看关于芭蕾舞的书,立马说不可以借,这时正好外面有一个变态挑衅警察转移了管理员的注意力,比利就趁机把书藏到屁股后面带出了书店,中间比利藏书的过程配的那段音乐就像人的心跳声,一下一下敲击在我的心上,也正好表现出了比利当时的紧张,让观看者跟着不自觉的紧张。我很喜欢这种被带到电影里的感觉。还有当时比利当着父亲跳舞略带挑衅的一段,音乐和故事情节的配合简直是完美,那样一段舞蹈配上激烈的音乐,感动的不仅是他父亲,更感动了我,让我也想不自觉的跟着他跳,跟着他去追求······

这部影片中除了主人公以外,还有一个人给了我触动。威尔金森夫人,开始她出现时总是抽着烟,她是一个寂寞的女人,也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她就像她在船上给比利讲的故事里的女人一样,或许她也曾经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王子,结果却遭到背叛,就像他丈夫背叛她一样,所以她的心死了。我认为威尔金森夫人其实代表着大部分女性,因为基本上每个女子心中都会有一个王子,只是有的人幸运,有的人不幸罢了。

当然,影片中最具争议的就是比利家外面的那个小女孩,她贯穿了整部影片。或许她可能是比利的母亲,她也可能是作者故意布置的一个人物,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见证比利的成长,或者是作者自己。我更愿意认为她是作者为了表现比利的另一面布置的,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比利除了外在表现出来的那么热烈的一面以外,我相信,他也曾孤独过,就像小女孩一样。失去了母亲的比利,父亲、哥哥永远忙着罢工的事,家里就剩生病的祖母和他,加上父亲和哥哥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暴躁,这样的他必定是孤独的,所以他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孤独寄托在舞蹈上,跳舞可以让他忘了所有,这一点和威尔金森夫人有点相似。我觉得,人一旦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一件事上,且达到忘我的境界时,那就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了。之前,小女孩一直是孤独的,直到比利离家去求学时她终于和比利说话了,她从孤独到开始走出孤独,这一过程就像比利之前一直不被理解,他的孤独,到最后家人的支持,这时的比利也不再孤独,所以到这小女孩也不再出现。

这部影片的每个人我都很喜欢,每个人都像是在身边一样,这是一部让我有说不完的话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