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冷漠的社会--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

拿什么拯救你,冷漠的社会

——从媒体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说起

小悦悦事件:

20xx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从小悦悦被碾开始,7多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见到小悦悦,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xx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32离世。

事情发生后,视频被传到网上,受到了网民的极度关注,引起了网友们关于此事的热议,也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媒体报道: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得到了全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下面是六篇国内外媒体的报道:

国内报道:

《羊城晚报》2011.10.22 A02版 《我们应当如何告慰小悦悦》 韩江子 《钱江晚报》2011.10.18 A15版《一个和十八个》 董碧辉

《长江日报》2011.10.18 第8版《抛开道德反思的陈词滥调》 付小为

国内三篇报道来自三家不同报纸,《我们应当如何告慰小悦悦》的作者以一个对此事件反思者的角度,对该事件引发的道德问题进行反思,呼吁“善良拒绝冷漠,不做无情的路人”,认为“几天来,人们在拷打冷漠也在反思自身的责任;一场场的座谈会,就守护善良进行讨论,这些在此时此刻绝非陈词滥调,而可视为一次关于时代精神守护道德底线的努力。”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价值混乱的时代,人际关系疏离,价值观缺乏共识”,只有在这个过渡的时代唤醒沉睡的良知和迷失的人性,“我们才可以对小悦悦说:‘安息吧,这个世界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总的来说,文章强调现在的中国价值观缺失导致了道德滑坡,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反省,寻回良知和人性。

《一个与十八个》报道瞄准了陈贤妹阿婆和前面十八位路人行为的对比,用一段气愤和讽刺的笔调批评了18路人,歌颂了陈阿婆。文章用极其讽刺的语调详细地讽刺了18个路人对小悦悦的视而不见,再在后面加以评论。作者不认为“好人没好报,救人会惹麻烦”作为见死不救的借口,在这种事情上,“人要有理性,可理性过了头,难免失去人性。”同时作者也讽刺了这个社会,虽然陈阿婆只字不识,但是“路遇倒者,伸手相扶,这是陈阿婆眼里的‘平常’。”而文化程度高的18路人,却“路遇倒者,袖手不扶,这是18个眼里的‘平常’。”作者心痛地指出,在别人面临困境时伸出援手,“与18个相比,这一个确实太少!可是这一个,顶一百个!”

《抛开道德反思的陈词滥调》着眼于事件导致的全民道德反思以及国民道德转型问题。作者认为,不害人不做亏心事同时对他人冷漠,和法律制约道德行为是两种不对的

道德认识,“道德问题必须从道德本身入手。”在作者看来,“社会生活已经出现了变化,需要新的道德价值秩序来规范和引领”而道德转型,“则需要从历史文化的延续、现代化起步的原点一步步来探寻”。

可见,国内媒体对“小悦悦事件”都带着对18路人的强烈批判和对陈阿婆救人的颂扬,而且都强调需要进行道德反思甚至道德转型。谴责18路人麻木、冷漠,颂扬陈阿婆救人是基本的主题,大多数媒体都是极其心痛和愤慨;而道德建设也是热议话题,但想法大都过于简单或者片面,甚至有些偏激。

国外报道:

法国《解放报》2011.10.24 《小悦悦死后,中国开始良心大拷问》翻译链接/wtfy/3264.html

美国《TIME》2011.10.21“Amid Anger Over Grisly Collision, China Recognizes a Humble Hero”(《在严重肇事激起的愤怒后凸现的草根英雄——陈贤妹》)翻译链接/view/165084/225668

美国《纽约时报》2011.10.21“Bystanders’ Neglect of Injured Toddler Sets Off Soul-Searching on Web Sites in China”(《幼儿被碾伤,路人漠视,引发中国微博网民的反省》)链接/view/316244_c0c/

法国《解放报》报道了“小悦悦事件” ,《小悦悦死后,中国开始良心大拷问》,作者从事件本身以及中国民众网上的言语出发,提出自己对中国民众良心的看法。文章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承认他们的社会正在走向‘自私’。”并且批判中国社会道德:“中国社会的道德正在走向偏差:毫无疑问的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普遍比原先更加富裕,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自私,并且人们抛弃了毛泽东时代的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文章着重在中国网民的良心拷问上,表示很多中国网民都认为社会道德在沉沦;文章还表视,没有处罚此类见死不救的法律是一种悲哀;文章代表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社会道德的质疑。

《TIME》中的文章《在严重肇事激起的愤怒后凸现的草根英雄——陈贤妹》以大篇幅详细、全面介绍了“小悦悦事件”,并且着眼于深入探讨了出现这一事件的原因。作者认为,18路人无人相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彭宇案”及其类似事件挡回了18路人救人的手;二是“旁观者效应”。文章重点举了两个例子:彭宇案和武汉老人摔倒后无人救助殒命。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之一是很多中国人害怕助人而可能招致的责任,因为那些助人为乐的人却最终被那些他们帮助的人‘讹上一笔’,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文章的最后赞扬了陈贤妹的做法,认为她是中国少有的草根英雄,她的救人彰显了高贵品格。

《纽约时报》的报道《幼儿被碾伤,路人漠视,引发中国微博网民的反省》以相当长的篇幅报道了“小悦悦事件”,文章对比了“小悦悦事件”及第二天杭州美国女子跳水救人事件,通过对比探讨中国人道德观问题。文章认为,两件事情,都涉及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应不应该去救人?”文章就许多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中国人英雄主义和冷漠无情并存的原因、共 产 党引导者舆论导向、中国社会缺乏同情心,不愿意帮助别人、中国没有保护好心人的法律。作者根据凤凰卫视网民民意调查得出结论:中国人的道德观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已经遭到了侵蚀,中国社会道德正在走下坡路。文章还用较大篇幅对中国没有相关法律进行批判,认为“不合理的法律法律法规遏阻了人们行善”,作者认为“彭宇案”的不公正判决“导致了中国人更加不愿意在别人出事时伸出援手。”中国缺乏保护正义的法律,这是导致“小悦悦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国媒体对这个事件普遍质疑中国的社会道德,认为中国社会道德差;国民素质低;有些媒体还过分强调了中国道德的沉沦,认为中国人最起码的道德观已经失去;中国没

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是造成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上面三篇报道都是这些观点的代表。

引起人们思考:

“小悦悦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由这件事,我们无比心痛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冷漠,道德的沉沦。国内外的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人们对这件事的思考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最受世人关注就是中国社会道德观的问题,国内外人们和媒体都质疑甚至否定中国社会道德,18人和1人的鲜明对比,中国的好心人太少了!“冷漠”是国人和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中国许多网民在网上也表示,“彭宇案”之后,诸多见死不救的案例展现出了中国社会道德的一种病态,也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但是因为怕付法律责任就见死不救,这是社会道德的悲哀;多数外国媒体更加毫不客气的认为,“小悦悦事件”体现中国社会道德良知沦丧。

道德主义无法与拜金主义抗衡,这已经是中国不争的事实。“撞死不如撞伤”虽然已经被澄清是假冒者所说,但是怀这种心理的人还大有人在,“药家鑫”案不就是明证吗?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多以道德规范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约束力相对较低,可如今,连道德都抵抗不了金钱的腐蚀。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做事情之前都以利益来衡量事情是否值得做,这是中国的悲哀,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其次就是对相关法律的思考,一起彭宇案,让多少好心人心寒,让多少人见到老人摔倒望而却步,一句“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没必要扶她”让多少人行善前三思??那两个骑车的为什么看了几眼不敢扶,难道不是怕有朝一日被一句“人不是你辗的,你完全没必要去救他”伤到?法律不能用其正义保护正义者,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就法律不完善的观点,中国人和外国人达成一致共识。许多网民认为,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让想做好事的人不要有后顾之忧。

同时,媒体的相关报道让许多网民重新关注“彭宇案”,如果没有“南京彭宇案”,没有天津“许云鹤案”,也许还不至于如此讽刺法律的无奈。可是,偏偏,因为彭宇案,在中国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救人的风险和成本远高于不救,在成本(利益)道德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无德的法治让人担忧,无情的理性让人心寒。这是法律的悲哀。我们终不能以法律的名义惩治这十八个人,因为“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是由法律造成的。一句话:法律,一个在中国很无力的字眼。

另外就是法律与道德的讨论问题,西方媒体称中国没有保护正义的法律,这是中国社会道德底下的原因,但许多国人认为,道德是认得一种优秀品质,不应用法律捆绑着,如果人们因为怕付法律责任才救人,这种道德观必定也是错误的。

媒体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大多批判18路人,这让人思考:如果你是路人之一,你会怎么做?从网民们的讨论中可以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是在网上坚信自己一定会做,但真的遇到了,往往会犹豫不前。“小悦悦事件”发生不久,同是广东省的广州天河“90后女生装晕倒事件”便是明证!一个90后女生装晕倒在路边,却无人相救??发生了“小悦悦事件”,18路人饱受批评之后,那么多人依旧见死不救,他们其中,难道没有在网上振振有词说“一定要救”、大骂18路人的吗?!“90后女生装晕倒事件”视频疯传之后,更引起人们的思考,如果你是18路人之一,你到底会不会出手相救?

引起思考的原因:

人们关注“小悦悦事件”,原因诸多。

直接原因:有视频,而且事情悲惨,反映了社会道德衰败。如果没有视频,“小悦悦事件”不会如此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视频中,小悦悦被车碾过,18路人却气定神闲地见死不救,这很直接地刺激了人们的眼球和神经,最后陈阿婆出现,行为与18个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在“有图有真相”而且真相如此惨烈如此让人气愤的情况下,大家都十分关注这件事。

而且,“彭宇案”之后,人们都很关注“好人没好报”此类案件,这次恶性事件便是此类案件引起得蝴蝶效应中最为严重的一起,不可避免地使人关注。

从较深层面来看,人们关注这件事有特定的社会原因。

首先就是道德问题。从整个国家而言,加入WTO之后,全国更加注重经济建设,教育事业、社会道德教育的投入精力大大减少,精神文明建设大大空缺。拜金主义横行,人们行事前总是顾及自己的得失,道德失去了她原有的作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下人们已经大大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精神文明的脚步落后于物质文明。我国公民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巨大缺失在“小悦悦事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引起了人们对自身思想、对社会道德、对整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反思和探讨。

此外,这件事反映出相比于道德约束,人们更受法律的约束。因为怕付法律责任就将救人的道德责任抛得一干二净,这也让几千年以善良著称的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高低。这既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人们关注的原因之一。

就外国媒体而言,近年来,西方媒体抵制中国、污蔑中国的事情时有发生,关于“小悦悦事件”,西方媒体自然不会错过,大都过分渲染这件事,极端地认为中国社会道德崩溃,借此批判中国。

总结:

媒体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各有不同,但是,都是质疑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公民的道德意识;都是在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反思!

社会的冷漠,道德的沉沦,让我们反思,而反思,只是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用心反思。如果对这样的悲剧死空见惯,漠然处之,那么我们这一代也就毁了;我们的社会道德也就毁了;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希望了。“小悦悦事件”这一悲剧,不仅拷问着佛山,一座城市的良心和正义;也拷问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拷问着我们的道德底线;更拷问着中华民族,这如此冷漠的社会,沉沦的道德,应该怎么去改善。拷问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到底出现什么问题?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应该如何提升?

 

第二篇: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

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

吕继莹

【摘要】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令国人震惊,更是让人感叹这个社会怎么了,人心为何如此冷漠、残酷。中华民族到了最伤痛的时候,每个有道德的人都被逼发出正义的吼声,来叫醒人们的良知:吓走人们的冷漠,唤醒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赶走可恶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了救救孩子,也为救救自己。与一切的恶和非正义的抗争。对社会尽这种起码的责任,很多时候常常只需要一点良知良能,就像那个心疼得赶紧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一样。公民们请行动起来,坚守良知,竭尽责任。

【关键词】小悦悦 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

一、冷漠的387秒

20xx年10月13日下午,,佛山阴云密布。17时20分许,广佛五金城已近打烊时间,路灯尚未开启,大棚下面光线暗淡。广佛五金城内有千余家商铺,小悦悦父亲王持昌在靠西的巷子内经营一家轴承设备店。

当日下午16时许,小月月的母亲曲女士将小悦悦和他哥哥接回家。

17时20分前后

曲女士去收衣服,小哥哥出去玩了,没了小伙伴的小悦悦也出门玩耍,埋头整理业务的王持昌并没有注意女儿出去。收完衣服,曲女士见女儿不见了,赶紧去找。她沿门前巷子往北走,到了路口又往西,没看到悦悦,她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线。

新华劳保店的门口的摄像头显示,此时两岁的悦悦正从路口哦一个人自西往东走,边走还边不时左顾右看。而从东向西方向,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摄像头现实的路段位于两个路口之间,约20米长,两侧4家商铺相对而立。这条路有8米宽,但由于两边店铺将货物堆在路边,在新华劳保店旁边,只有4.5米宽,悦悦走在路正中间。面包车宽度约1.5米,除非刹车,否则小悦悦定会被撞倒。

17时25分14秒

面包车撞倒小悦悦,前轮轧过身体,稍停,后轮继续轧过,小悦悦倒在地上大声哭叫。事发地点就在新华劳保店门口处,距离店主陈先生的电脑桌仅有两米远。陈先生说,当时他听到了小孩子的哭声,以为是小孩子闹情绪,没当回事,继续看电视。

随后是几秒内,两名行人和一名骑摩托车的人驶过,其中一名姓人没有像小月月方向张望,另外两人都望着小悦悦方向离开。

17是25分54秒

一辆货车再次压过悦悦身体。接下来三分半钟,三名骑三轮车的男子和三名骑摩托车的男子从小悦悦身边经过。后经当地店老板指正认,其中一名三轮车夫姓张,湖北人。当地媒体找到这明姓张姓车夫,他说,那天傍晚,他只听见小孩哭声,并没看到地上的小孩。 17时29分24秒

一黑一男子骑摩托车经过,一直盯着看,中间一度熄火停车。

17时29分30秒

上述黑衣男子骑摩托车右拐,似乎将车祸告诉附近的店老板,店老板远远看一眼,随即离去。

17时29分42秒

一女子牵着小孩,看着悦悦走过。由于过于害怕,不敢去拉满身血的小女孩,就去找旁边新华劳保店的一名广东籍店员,问受伤的小孩是不是他家的?但那名店员双手直摆,说不是他家的。女子带着孩子离开。劳保店的这名打工者说,什么都没看见。

接下来10秒内

两名男子骑摩托车经过,其中一名中途双脚点地,望着悦悦方向,慢速离开,另一名似乎没看到悦悦。

17时30分05秒

路口一搬运货物男子走到悦悦身边,看了一眼离去。

17时30分34秒

一戴红头盔的骑摩托车男子从悦悦身边慢速离去。

17时30分48秒

对面街道店里一绿衣服男子走出来,看了悦悦方向一眼,又转身回店。这名绿衣男子是对面店铺的老板,也姓陈。后来的某一天,他赶去医院看望悦悦。

21日中午,他接受采访时坚称没看到悦悦。他说当时他正在寻找自己的女儿,出来扫了一眼没看到,就又回到店里。“我没有什么错,是去看望小悦悦,而不是去道歉的。”陈老板说。绿衣老板出门站立的地方,距离小悦悦躺的地方不到一米。

17时31分26秒

一男子骑电动车快速从悦悦身边经过,没有任何停留意思,甚至没回头看一眼。 17时31分41秒

拾荒阿婆陈贤妹放下手中蛇皮袋,走到悦悦身边,向周围看了看,最终将其救起,此时,距小悦悦被撞倒已过去387秒。其实,前述搬货物男子正在边上打电话,没有任何反应,一辆面包车和一骑车男子慢速经过,没有停留。

10月21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宣布小悦悦死亡①。

短短的7分钟,在陈贤妹前有18个人在小悦悦身旁经过没有任何救人举动,那些人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冷漠?

二、环境与法治

其实,也不是就这18个人,如果换一组18人结果也差不了多少,确切的说,应该是我们,我们这个社会的冷漠。我们专一的追求物质,为了钱权不择手段,以至于我们忽视了精神的培养,失去了淳朴,失去了乐善好施。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环境。

荀子认为,环境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习染环境的特性,并被环境同化,形成人格,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染与苍则苍,然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②就是这一意思。该观点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现实环境不是不可以改变,人们的处事态度也可以改变。马克思的观点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的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③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的。人与环境都有受动和能动的方面,不能对其关系做单方面的谁决定谁的理解,它们实际上是互相创造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所以,人在既定的条件下是能动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总之,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平的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

这时候我们需要法治,因为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通过法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规则加以规范生活,无疑是最迅速,也是最公平的改善环境的方法。而且有很多国家已确立了一些法律来避免见死不救:法国19xx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新增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具体的条文是:“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罚50万法郎罚金。”《德国刑法典》第323条C项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美国的一些州规定,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我们也

可以借鉴以上国家的可取之处,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这样就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了。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呼吁国家为见义勇为立法时,我不禁感到悲哀,连见到人有危险该不该救都要立法,这不是法律有多周密详细,法治社会有多么完善,而是耻辱,对是人性的讽刺。我们当即最应该做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要搞好社会公德教育从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要引导人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敬贤;帮助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安定,见义勇为,敢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倡导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礼貌谦逊、待人和气;提倡人人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保护环境和资源。凡是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的人,都应受到肯定和赞扬;凡是不遵守社会公德、违反社会公德的人,都应受到批评和谴责。共同营造全社会形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① 摘自《渤海早报》10月23日第1500期

② 《荀子·劝学》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5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9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