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课文《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情感。抓住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去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始终是教学的一条主线。围绕这一主线,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想体现两个层次性:

一是感悟的层次性。以教学8-11自然段为例:先让学生初读这一部分课文进行自主体会,然后聚焦第9自然段桑娜心理活动描写,接着从段中抓住“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一句,体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再体会关键词“受”的含义,感悟收养两个孩子给桑娜一家生活带来的负担。这样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词,逐层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从而实现感悟人物可贵的品质目标。

二是朗读的层次性。以教学12-27自然段为例:先让学生自读这部分课文感知内容,然后引导他们细读语言描写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接着品读第24自然段描写渔夫的部分,在理解感悟提炼的基础上又有感情地进行回读。这样由初读到细读,由细读到品读,由品读再到有感情的回读,不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走进文本的思想

核心。

当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由于自己的调控不是很到位,所以这种层次性可能体现得不够充分。

再来说说本节课在课堂评价方面的设计意图和实际效果。在评价方面,我主要想体现的是评价活动的多元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该是师生多元参与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影响其学习效果的所有外部因素中,同伴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很在乎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很渴望得到同伴的接纳,同伴互评这种形式就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同时,同伴互评还需要评价人认真倾听,斟酌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客观性和说服力,所以这种方式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他们在群体交往中的价值。在本节课上,有两个朗读展示的环节,我设计了学生互评:一是体会桑娜心理活动部分的个人朗读,二是对话部分的小组分角色朗读。从实际教学过程看,效果较好。学生的评价语言很丰富,有表扬,有建议,而且评的都很客观,很具体,很诚恳,达到了相互激励,相互指导,相互促进的目的。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在上课前准备一百顶高帽,课堂上随时戴在学生头上。有效地教学评价就是讲究“戴高帽”的技巧,最高超的技巧是在恰到好处时戴上去,做到不露痕迹,浑然天成。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穷人》反思

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反思

连妲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在本课中,我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主人公美好心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一、突出主体,注重层次

突出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已学习的过程,本案例的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俗学习,自得学习”,注重层次性,即“引导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1~2节时,让学生找出描写“穷”的语句,再找出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然后指导朗读,读出家里很穷,从“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思维途径,一步一步地阅读理解。

二、语言和精神统一观

教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丢开课文语言搞腾云驾雾式的内容分析,也没有脱离内容搞支离破碎的语言训练,而是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教师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研究“温暖”、“舒适”这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温暖、舒适”,然后再看图,从图上看出桑娜家的“温暖、舒适”,最后回到课文,从文中进一步体会“温暖”指什么?“舒适”指什么?此时,学生的回答中已不仅仅是孤零零的描写小屋的语言文字了,还有描写小屋外的呼啸怒吼的寒风,汹涌澎湃的大海的语言文字,还有对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的人的处境和感受的联想,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穷人虽穷但心不穷。这样,词义的内涵拓展了,学生的精神空间扩大了,看问题的视野也开阔了。

三、朗读训练,读出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穷人》的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让学生自读,比赛读,评读。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有的说怕丈夫回来,要读得非常紧张,有的说怕丈夫回来责怪,要读得害怕、担心……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读,使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桑娜的善良,达到情感陶治,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