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观后感

一“国”功成万骨枯

——观《太行山上》有感

红色年代,除了火红的革命热情,还有火红热烈的血液……

每次观看抗日年代的影视作品,总会情不自禁的感叹那个年代的神奇,惊叹那个岁月人民永不减退的爱国热情、领导人的英勇睿智。而更多的,总是觉得伤感……

那横尸遍野的原野,本该长满绿色的稻穗和野草的;那因担心、因伤心而满头银发的老人,本应该儿孙满堂,笑享晚年福的;那含泪送郎上战场的年轻的姑娘,本该守着新婚的老公,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的;那因为害怕而变得表情呆滞的孩童,本该骑着木马,扬着纯真的微笑的,可是这一切,都因为战争,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

处处是死状惨烈的人民和将士,处处弥漫着硝烟和血液的气味,处处都是忧郁的神情和愤怒的眼神。有谁能告诉他们平安在哪里?幸福在哪里?那一遍遍胜利的呼喊,喊不回失去的兄弟;那一声声悲愤的质问,问不出战争的原因;那一封封珍贵的家书、那一双双温暖的鞋垫、那一个个驻足远望的老人却换不回远去的亲人……

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么一个国家的建立,又是多少血和泪铸就成的?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打散了多少兄弟姐妹,破碎了多少家庭,祸害了多少生命?看到影片里那一幕幕血腥的场面,看到一个个为了自己的民族而不惜代价的人,内心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了。那一刻,觉得生命是那么的脆弱!真的只在眨眼之间,前一秒鲜活的生命就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似乎是太过紧绷抑或是太过

压抑,所以,当听到那家书上短短的几句话时,不由得潸然泪下……亲情,在那个时候,总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

也许,不管影片拍得多么真实、演得多么现实,置身现代的我们总是无法感受那个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有经历过,才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人都说:“忆苦思甜”。看到他们的不幸,再看看今天的自己,我们是否应该心存感激呢?没有他们,哪来的今天的中国?没有他们豁出命的拼搏,哪来今天我们的独立民主?没有他们舍己为国、舍己为家,哪来今天我们在世界上的傲视群雄?谁能否定:今天的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走向世界……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国;没有国,哪有他;没有他,哪有独立的中国;没有他们这一群人,哪来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我们,作为未来的前人,我们是否也应该给未来的后人留一片阴凉呢?太行山上,升起的那轮朝阳,正向我们招手呢……

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09法律事务(经济法)班

陈佳

 

第二篇:太行山上观后感.5

《太行山上观后感》

陇县城关镇西关小学 三(1)班 李泽晨

上周四,学校团支部开展了团组织生活,团员们观看了为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太行山上》。 这部电影讲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115、120和129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故事。影片通过平型关大捷、阳明堡战役、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等几次重大战役,展现了共 产 党与国民党、军阀阎锡山等各方势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军的勇气和智慧,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也非常明确地点出中国老百姓与八路军一起抗战的事实。 以前在历史书上学到的只是这些战役如何惨烈,却没有真正地认识战争的残酷。这次组织生活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了解历史,牢记历史,使我们明白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也使我们更加明确一个少先队员的责任……

指导老师:赵引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