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学生首次研究角,暂时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有关角的表象。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一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角的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

3、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描一描、想一想、玩一玩、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感悟,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这给我一个提示,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给予重点指导,数学课上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放与收要做到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尤其在思考题的选择上,力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动手折纸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仅使学生回顾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又使数学中的角回归于生活,激发了学生课外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这节课如果能增加丰富对角的感性认识的数学活动,让生人人都能参与,能面向全体,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想会更好。

 

第二篇:小学二年下北师大版《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长春市双阳区杨家小学

王云飞

《认识角》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

第一课时内容。角是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通过

本节的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

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所以教

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通过让学生找角—记角

—折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较角这样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

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具体反思如下:

1.、“找”中学数学

《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密切加强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使学生

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角出发,让学生在张开

的剪刀、每天带的红领巾、时针分针成角的钟面上找角,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实物

上的角,然后利用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形状,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在进一步观

察中比较,寻找共同点,让学生自己表述自己所认识的角,然后通过自己动手去

尝试折一个角,画一个角和做一个角,最后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整

个过程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进而对角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生活中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得以发展。

2、“动”中悟数学

我们都知道“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低年级的孩子

要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

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感知抽象的角的形状

以后,让学生记住它的样子,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创造角,

再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和角的两条边是平平的直直的,从而为认

识角的特点做了铺垫,最后抽象出角有两条直直的边、一个尖尖的顶点显性特征,

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感知的发现的,比起老师给与的,印象深刻得多,

效果自然是大不相同的。 此环节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的过程,这也正是《标准》中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

3、“玩”中思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

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长无关。为了突

破本节教学难点,我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角,同桌玩角发现奥秘。学生在玩一

玩的过程中体验“角的张口可大可小”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张口

的大小变化导致角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的结

论。从而较好的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接着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小组合作比较角

的大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从而得出优化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主动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