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所以在设计时,我没有过多的加深知识难度,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有关角的初步知识。

1、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的角,但对于数学意义上的角,还很模糊、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找一找,先从主题图中找出角、找出教室及周围的角; ⑵折一折,让学生参与体验创造角;

⑶摸一摸,感性体验角的特征;

⑷说一说,将角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⑸做一做,进一步把角形象化,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 ⑹画一画,对角的认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

在找——折——摸——说——做——画几个步骤中,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充分的运用感知觉,饶有趣味的自我建构了角的概念。

2、处理好教师的角色

教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学生自己能学会

的,教师引而不发;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组织动手操作;学生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学习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生活中的数学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今后,我会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尽可能的挖掘、开发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更好的为数学服务,让数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角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

难点:用重叠的方法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整理角的概念。

1、师:你认识这个图形吗?(课件出示角)

生:认识,它是角。

2、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找找生活中的角(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等各种实物图。)

仔细观察,它们的角在哪里?数一数有几个?学生讨论找角。

3、师:带着下面几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课本.

(1) 什么叫角?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填在书上.

(3)你是怎样理解角有大有小的?

(4)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4、充分认识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课件演示)

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5、做练一练第2题。

6、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实物投影演示)

(2)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叉开的大角就大,两条边叉开的小角就小。

(3)师: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有关吗?(课件演示)

生: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7、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8、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将课堂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由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图过渡到几何上抽象的直观图,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二、巩固深化

给你一个长方形,只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学生活动后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生活,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生活,也能用于生活。]

三、全课总结:

爸爸妈妈问今天你在数学课上学到了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四、课堂检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

课堂检测答案:

1.(1)√ (2)× (3)√

2. 3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