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礼的精神及当代反思

古礼的精神及当代反思

——谈传统与当代的丧礼

人从一出生,就在马不停蹄的奔向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天地之道自然之法,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可人类是唯一发展出文明的动物,对于生死看的很重,尤其是中国。丧葬之礼便显得尤为重要。

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表明,丧葬习俗不是人类在诞生时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早期人类,人死以后并不埋葬,而是在死后就地抛弃尸体,置之不理。如《孟子·滕文公》篇:“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人类最初的丧葬活动是为了保护尸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智力逐步增长,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道家云:“夫日魂月魄者,阴影也。阴影者,日月也。日魂守魄,月魄守魂,日月运度之数,天地造化!”,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知觉。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里来。因此,活着的人要把死者的“肉体”保护好。这种对“肉体”的保护行动,就是早期的丧葬活动。

到了东周和战国时期,古丧礼已渐渐成熟,形成了一套以土葬为主的周密的系统和固定的规则。古丧礼中,大致有入棺、安葬和祭奠三个阶段。入棺分为死于適室、复、奠、沐浴、饭含、袭、小殓、大殓等几道程序,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在正卧房死了,亲属们向死者祷告招魂,再祭上供品,给死者沐浴,把珠,玉,谷物或钱放入死者口中,给死者穿上寿衣装殓起来。这些礼仪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不舍与尊重。安葬分为启殡、朝祖、饰柩、发引、窆、执綍、反哭等,到了下葬的时间了,众人抬或扶着灵柩,先运到祖庙,告知祖先又有一人离世了,然后用帷幔装饰灵柩,亲属们身着丧服,手持杖等灵具,将棺木运至下葬地下葬,孝子在坟前领哭,众人在一旁表达哀思。死者入土为安后,还有祭奠这道程序,逝者已逝,生者何其不忍也,一定要通过祭奠表达自己对死者的怀念与哀思。祭奠分为虞、卒哭、小祥、大祥、禫。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最悲痛的家属们痛哭长叹,多次祭祀后,也该节哀收泪了,但最亲密的家属——子女、妻子仍要守丧三年不等。期间不得有嫁娶之礼,不得奏喜乐,官员要回家丁忧,期间不能升官。这些礼仪仍然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重与哀思。

到了现代,许多传统的丧礼环节已经不再使用,但也有许多被传承下来并派生出其他的新礼节。如守孝三年传统已被弃用,当代家族也很少再有祖庙,因此也不必朝祖,但其他大部分程序还是有的。大别山地区丧礼基本沿用了古丧礼的传统,死者一般在家中去世,如果死在医院也一定要先运回家。死者的遗体一般置于正厅地上(下铺茅草),死者房间白天门窗全开,夜晚金币除了死者子女或丈夫妻子等之外尽量别进入。在死者去世的当天晚上,全家人都将彻夜不眠,孝子负责联系棺木和向其他亲戚报哀,孝女媳妇至少要在遗体前痛哭三次直至装殓停尸于正厅中央,堂前搭棚。三日后亲戚朋友们齐聚,在灵柩前依次或跪拜或鞠躬,孝子孝女于一旁招待致谢。请来了专门做法事的和尚或道士在门前“唱道”,一共三次,一般要一直唱到凌晨,唱时孝女在灵位前痛哭,孝子长孙在灵前跪拜、焚烧纸钱。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主人家就要起来,准备下葬。到了六点多钟,天蒙蒙亮的时候,在爆竹声中,八个精壮男子,由孝子打头,将棺木抬至车上或直接抬到墓地,一路上每隔五十米就要燃放爆竹为死者引路。到了墓地之后,全体下车步行,长孙手捧遗照,晚辈子弟举着灵幡招魂幡在前引路,棺木在中,其他亲朋手持花圈在后。棺木下葬后,将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族老致悼词,之后,孝子孝女们将棺木掩埋,于坟前叩头,仪式才算结束。在死者去世后的第一个腊月初二,亲朋们还要去死者家中拜祭,俗称“拜新年”。这之后,死者才算是真正的入土为安了。 丧礼的存在意义,就是要表达一种死者为大的情怀,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与哀思。丧礼就

是一种语言,给生者看,给生者听的。现代提倡丧礼从简,这个提议很好,我参加过丧礼,深知如果作为主人,生理与心理上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光是连续几天微薄的睡眠就让人难以忍受。有人说越难以忍受就越显得对死者的尊重,这是个歪理,死者不是虐待狂。我认为,只要仪式能表达出足够的哀思就够了,不过,如果有人愿意繁琐,那也应当尊重,他们认为这样做才行,那就这样罢了。可最重要的一点,别拘泥于仪式,孝大于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