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暑假后学生们满心欢喜地进入高中,但还不清楚高中的学习较之初中阶段的学习会有大幅度的变化,能适应的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否则就可能会掉队。尤其是数学,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差异很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一数学的学习。

一、高中数学知识分析

1.高中数学知识量大。高中是学生们求学阶段获取大量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每一学期所学内容都很多,如高一第一学期要学集合、函数、数列,而这三部分内容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2.高中数学难度陡然上升。初中和高中数学在知识上有一些跨度,这一跨度不可能“细嚼慢咽”,这就对学生把握知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些在高中属于常用的、重要的知识,但现在初中已被删去或弱化了。

3.高中数学系统性强。高中数学知识一环紧扣一环,前一阶段学习的扎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续的学习,而且高中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

4.高中数学对能力要求高。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大为重要。

5.高中数学对理解要求高。要理解概念、法则的本质,形成某种理念、方法,才能把知识学会。

二、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区别

初中数学内容少,要求低,学习难度不大,速度较慢,对某些重难点内容,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反复讲解演练,逐个击破。老师做好示范,具体地要求学生每个环节怎样做,甚至手把手地教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大多机械模仿,反复练习,按部就班,结果“重知识,轻能力”,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较为放松,往往通过设置导语,提出问题,埋伏陷阱,给出变式,启发引导,开拓思路,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另外还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高中数学学习进度快,如果跟不上进度,往往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负债”现象。

三、学生自身的特点

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知识面广,但学习较浮躁,一些问题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基础知识不牢,思考问题也不全面,同时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谨度都有所欠缺,尤其是不注意解题的规范性,不喜欢动笔解题,计算能力尤其差,而上述能力恰恰是高中数学学习所需要的。

四、对高一新生的建议

对于高一新生,要注意适应和掌握高中学习方法,打牢学科基础知识,重视把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1.迅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提高对高中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尽快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可向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请教学习方法,使自己少走弯路,迅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2.科学安排时间,开学初制订两张表。一张是一天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从早到晚,从起床到睡觉,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另一张是一周学习计划表,正常的学习和单元学习,查漏补缺合理安排,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集体完成与个人知识面的拓宽和发展合理安排。这两张表的制定,可促使学生克服忙乱现象,有条不紊地学习、活动、休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3.对数学要有兴趣。数学枯燥,乏味,抽象,晦涩。为避免自己讨厌数学,平时可多阅读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伟大人物的简介、传记等。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带着初中课本学高中数学。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数学知识也会涉及初中内容,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延伸和提高,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知识上的缺口,应即刻补习完整,主要是弄清楚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避免简单的记忆或查字典式的抄写。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

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考后分析等内容。首先必须绝对保证课上的听讲。要做到“四到”:即“心到”, 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仔细看清老师的每一步板演;“手到”,适当做好笔记;“口到”,随时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其次要学会复习,下课后反复阅读课本,回顾课上老师讲过的内容,如有可能可以像放电影一样想老师上课的过程,尤其是板书。再者,注意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一有问题就问老师或同学,自己努力想一想,也许稍一思考就会了,此过程中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要提高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需要相当高的自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对一个定理,要想为什么要有这个定理,定理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应用时需注意什么,等等。

6.训练快速正确的计算。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仅仅依靠细心就可以做到的,只有平时认真坚持和严谨的训练才可以

做到,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只有将问题完善地解决了才是真正把知识学会了。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希望对高一新生学好数学有一些帮助。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冉太铭

新课程下数学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深入眼睛数学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有部分中学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的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数学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练习,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一、对理论、专业基础和日常教学行为方面的反思

数学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运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数学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 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色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 丰富数学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数学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知识呢?关键是多研读数学名著、数学学术论文、数学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3、 对日常教学行为质疑和追问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数学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等“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就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思考。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的质疑和追问,课改理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革故鼎新。听“充要条件”这节课过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有些问题没有直接回答,如:(1)为什么要这样定义呢?(2)数学的应用性不是很强吗,那充要条件应用在那些方面呢?在问题罗列后又立即给与解决,虽问题能吸引学生,但可能打断学生的思路,也许学生能想出比教师更好的办法。课后我做了学习情况调查,一位同学和我交谈说:“老师讲授之前,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老师解决问题的时间太快了,以至于我没有把我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

看来教师低估了学生。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教师没有将:“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和最有整数解”放大,大约只用了3分钟,特别对“最优整数解”这一难点没有突破,只作图展示,而且作图不是很标准,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可能不利。“如何更快找到最优整数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因时间仓促而未能完全享受学生的思维。

二、 教学基本策略的反思

1、 数学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开展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 数学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作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及时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数学学科来说,其实平常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改下关于数学教师教学的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的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数学教学反思对数学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数学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数学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