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留园感想-园林意境

境虽小而意无穷

留园,取刘氏之园“刘园”之谐音而来,历经数代而成形。在我看来,留园亦可解为“请客人留下来的园子”。在留园游历几番,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初游园,体味其园之意。

留园的入口并不起眼,就如平常人家的大门一样,初见之人绝不会由此联想到里边那另一番洞天,这仿佛古代中国文人的性格一般,喜藏而不露,深谙中庸之道。由此向内,需经过一条昏暗压抑的小道,人在其中慢慢的习惯了黑暗与狭窄,期待着光明的到来。这条入园必经之路有很强的引导性,曲折幽暗,狭长封闭,给入园之人染上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直到后来走到院内的主要空间之后才豁然开朗。这种经过欲扬先抑手法处理过的空间,便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般,“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当经历了这番黑暗与曲折之后,那开阔的湖面,嶙峋的假山,满眼的葱郁,难道不会使人感到眼前一亮吗?正是这种明暗的对比,狭窄也宽阔的对比,才使人在看到园中主景后更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中国古人造园,一向追求为园林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留园亦是如此。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造园其实是在追求自然,追求自然所带给人类的一种真感情,但在模仿自然的同时,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一个园林,尽其能的将自然收录其中,以石为山,以池为海,以树木为森林。人在其中,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到自然大景之美,之意。而之一切,仿佛是经人之手,加之人之意,将自然界按照一定比例压缩成了一个人可以置身其中的模型。这也让我想到了日本的枯山水,那不正是在更小的一片空间内创造出了自然之意吗?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自然。留园的中部以大片的水体为主景,假山集中在水面的西侧与北侧,山池主景置于受阳一面,且水中有岛,谓之小蓬莱,又与曲桥合而为界,划分出另一小片水面,这一大一小的组合别有一番情趣。徜徉在这片山水之间,闻鸟语花香,感阴晴雨雪,这与置身于高山大川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古人对于自然的营造,不仅在于这片山水之间,更在于园中植物的种植。园中树木繁盛,遍植花草,满眼葱郁,绿意盎然。古人追求自然之感,注重对自然的体验,而植物的所在便可将自然之感更真实的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植物不仅以它四季的色彩、形态的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真实体验,更使人在听觉、嗅觉甚至味觉等方面多层次的体会自然。西山正中的闻木樨香轩便是赏桂花,闻花香的好去处。每至秋日,桂花漫山飘香,再配上月夜水中倒映之月,必是人间一种享受。四时之变,阴晴雨雪,风霜雾霭皆可由植物体现,植物在园林之中是必不可少的。看着池中的荷叶,听着雨滴落在荷叶上的滴答声,仿佛是荷叶将这雨放大,将这雨传入了观景人的心中。留园中还有另一处引人注意的古木,那便是留园入口部分古木交柯庭院中的老槐树,槐树虽然干枯,但却仍旧苍劲古拙,风采不减,仿佛一位古稀的老人见证着整座园子的兴衰变化,守着园子的兴盛繁荣。植物的种植为园子添入了生气,添入了自然的气息。

由于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因而中国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而这两者从它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留园整体意境的塑造如诗如画,各种元素的综合运用使其层次丰富,内涵和画面感十分强烈。同时,留园中景观的意境也经常借扁联的题词来破题,犹如绘画中的题跋,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留园的主人盛康便曾在五峰仙馆题字:

“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

借他乡一厘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游留园有感

这简单的几句词便道出了盛氏购园的原由和他爱好所在,使观者感同身受。也有一些小筑的名称,直接引用诗文,以增加其文化底蕴,如涵碧山房便是由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而得名的。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藉以为名。

徜徉于留园之中,静静的体验这山水的美好,感受四季的变化。虫语花香,莺歌燕舞,阴晴圆缺都仿佛在与人述说,述说着岁月的静好,人间的安好。仔细的体悟,便觉人与大自然有种天生的亲近之感。这便是古人常说的意境吧,境虽小,却给人以无限的思想空间,天地宇宙仿佛都在这方圆之地。

再游园,观其造园之技。

“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是自古造园者所最求的。文人造园,便将诗情画意放入了园中,园林建筑在模仿自然的同时也加入了造园者的主观情感,这样一来,便需要高超的造园技艺才能使其境本于自然,却高于自然。

留园的建造十分精妙,整座园林巧妙的融合了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造园者巧妙的堆山叠石,不仅创造出了园中部大面积的假山,使园中山林气氛浓郁,更将像冠云峰那样的独峰立于独院之中,成为整座园子的精髓所在。留园的用水也有两种形式,中部集中的水面和西部活泼泼地分散用水。中部的水面使人感到开朗宁静,而活泼泼地却因水的流动性给人一种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同时,留园的花木配置也很有讲究,不仅考虑到视觉上的感觉,也给人以听觉和嗅觉上的愉悦之感。如闻木樨香轩周边桂花的种植,便是有漫山飘香的效果。留园的建筑集中在园子的东边,整体空间开合交错,收放有致,建筑与庭院相辅相成,各个院落之间曲折相连,造成了多层次的穿插与渗透。自古木交柯向西至明瑟楼,或向东经曲溪楼、五峰仙馆至石林小院,主要就是利用建筑物互相交错穿插,从而形成了极其曲折多变的空间序列。

同时,像连廊、漏窗,门洞等建筑小品的运用也为留园多层次空间的创造提供了条件。曲折的游廊不仅具有引导的作用,也具有分隔空间和联系空间的作用。漏窗使相互分割的空间有了的联系,使彼此孤立的空间流动起来。留园之中,在鹤所一侧的墙体上就开了若干个巨大的、完全透空的窗洞,致使处在畅厅之内的人可以透过各个窗洞看到另外一个空间的景物,使两个空间相互渗透联系起来。

总体来说,园林的建造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以达到创造出美,创造出意境的目的。

留园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形态之美,更在于其内涵丰富之美。细细的品味留园,感受留园,定会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第二篇:8园林的意境

第八章 园林的意境

一、意境概念

(一)历史溯源

中国园林中“意境”的思想渊源可追溯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产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

《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会心处不必在远,豁然山林,便有濠濮间想。”他在游览自然景观时联想到当年 庄子与惠子的“鱼乐”辩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游赏园林而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记载。在随后年间,虽我国园林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期,创造了许多极富意境的园林,但都没有直接提到“意境”一词。到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描写“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

(二)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园林意境(Poetic imagery of garden):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通过创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光这些具体的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和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接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解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

(三)中国园林的艺术审美境界

园林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特构,是中国园林区别于世上其他园林的内存魅力。意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宗白华学者在《中国意境的诞生》一文中说:“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

1、园林景象

指由建筑、山石、水体、动植物等因素构成的具体物象。它是一种感性形式,是直观感相的模写,可称为表层结构。它源于现实,经艺术加工后,又高于现实,蕴藏着造园家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从审美欣赏过程来说,园林

景象所含意蕴是主体产生意境的先决条件。

2、园林意象

审美主体在审美感知过程中,将感知到的直接产物----园林景象,借助联想、想象,注入情感和思想因素,塑成主体意识中的虚象,即园林意象。园林意象是与造园家的审美理想、趣味、经验相关联,是造园家创造性思维所构成的虚象,它借助园林景象传达出审美内容的特定感知信息,因而园林意象具有规定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造园家将丰富的审美内涵熔铸在高度凝炼的园林景象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显,给主体以想象的空间,为意境提供了进一步充实其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调动主体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进行再造想象,因而园林意象又具有含蓄性、模糊性的一面。

3、园林意境

意境是将前两个层次,即实景与虚境契合交融后产生“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使意境有了醇美之味。这就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

园林意境是造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园林意境是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是造园立意的本质所在,也是欣赏过程的终点。从造园角度来看,它是造园家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深刻的理解,通过想象、联想等创造性思维,倾注在园林景象中的物态化的意识结晶,这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即意在笔先。从审美欣赏过程来看,审美主体以园林景象为感知起点,以园林意象为中介,进行再造景象,“得意忘象”,获得对审美客体的哲理化感悟----园林意境的审美体验。这是一个由表及内的过程,即“画尽意在”。

它以物质寓精神,以“物我相糅合”,以有限寓无限,构建一个以哲理为命脉的精美的文化环境,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环境。

二、园林意境表达方式

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三类,既直接表达方式;间接表达方式;利用点景、园林题咏等来创造意境。

(一) 直接表达方式

直接表达可以通过雕塑、小品等以具体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如英雄人物的雕象、动物的雕象,各类装饰性的雕象会使人浮想联翩。儿童公园的蘑菇亭、月洞门、动物造形设施,古典园林的厅台楼阁,现代园林平坦的草地、茂密的树丛,协趣动人的各类喷泉等。以不同的气氛感染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二)间接表达方式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种方法比直接表达手法更加委婉动人。

1、运用植物的特定含义----强调比德思想

长期以来,文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评价标准:石令人古,山令人静,水令人远,泉令人清;竹直而心虚,松苍劲刚健,梅花凌寒开放。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景物经过拟人化而赋予某种品格特征后,不再孤立的客观物化,而是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审美对象,情景交融,主客观之间形成相互感应交流的关系,深化了园林意境。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菊花傲霜斗雪。花中君子兰花,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意味着忠贞不谕的杜鹃,热情奔放象征爱情的玫瑰等。

2、光境

光影成为审美对象,在我国由来已久。只要有日月天光,就会有形影不离,它们之间总是相互依存的。

太阳是生命之源,是人们形成视觉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位变幻莫测的美景大师。白居易曾发出“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成状,不可殚记”的感叹。

一天之中园林主要的变化是由太阳的升落带来的光线转换和阴影变化,光线对反映色彩、形式和空间关系都很重要。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隋 杨素《册斋独坐赠薛内史》

日移花色异,风散水文长 梁 梁元帝《晚景游后园诗》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南朝 鲍照《学刘公干体》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唐 白居易《湖亭望水》

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既是运动的体现,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对生生不息的存在加以神赞,启发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永恒主题,体现园主寄情山水,吟风啸月的风范。

如明计成在《园冶》中对园林月境之美作了独到而精辟的论述。如,窗前庭院的月境是“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抚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山林幽谷月境“峰峦缥缈,漏月招云”,“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池水溪流的月境“虚阁荫桐,清池涵月”,“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春夏月境“俯流玩月,坐石品泉”;深秋月境“凭虚敞阁,举杯明月自相邀。冉冉天香,悠悠桂子”;寒冬月境“恍来林月美人”“寒雁数声残月”。由此可见,月色是古代造园生境的重要内容。

月光妩媚清丽,是阴柔之美的典型。圆月经人以完美团圆的联想。上、下弦月,令人想起相似的弓。月光清亮而不艳丽,理与心合,清空无执,淡寂幽远。宇宙的本体与人的心性自然融合,实景中流动着清虚的意味,因此月光是追求宁静境界园林的最好配景。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是以赏月为主题的景点。当月挂苍穹,天上之月与水中之月映入亭内设置的镜中,三月共辉,赏心悦目,高

下虚实,云水变幻,使人联想到宋代诗人邵雍《清夜吟》中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在月清、水清、风清之境,人心也自然清。

影是形的映象。古典园林中,梅旁的疏影、石边的怪影、花下的碎影、水中的倒影等,都是虚与实的结合,意与境的统一。而诸影中最具美学情趣的是“轩外花影移墙”及水中倒影,比实景更具空灵之美。

3、声境

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是激发诗情的重要媒介。鸟叫、蝉鸣、风声、雨声、琴声、钟声、歌声,都可以声夺人,使人的感情与之交流。古典园林中以声为主题的园林有很多。如惠州西湖的“风湖渔唱”、杭州西湖的“南屏晚钟”和“柳浪闻莺”:“空谷传声”、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热河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扬州瘦西湖的“石壁流棕”、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等。

4、色彩

色彩是丰富园林空间艺术的精粹。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引起的联想尤为丰富。用建筑色彩点染环境,突出主题。用植物色彩渲染空间气氛,烘托主题。是中国园林中常用的手法。如皇家园林应用红、黄、绿强烈的对比色,体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衬托出皇帝的威严。江南私家园林,绿瓦粉墙,色彩淡雅、轻快、明丽,体现了主人高雅的文学修养。

5、香境

是以植物所散发的芳香为主要表现手段而达到的某种意境。香气同样能诱发人的精神,使人振奋,产生快感。被誉为天下第一香的春兰,清香宜人,含笑“花开不张口,含羞又低头”,米兰香气可浴,桂花花开浓郁。香花的种类很多,有许多景点因花香得名。如杭州的满垅桂雨,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留园的闻木樨香轩等都因花香而得名。

气象因子是产生深广意境的重要因素。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特色。在一天当中,有晨光、暮色、霞光,夕照,一年当中,有春天的桃红柳绿,秋天的硕果累累、夏天的苍松翠柏、冬天的白雪皑皑。

(三)点景、园林题咏

1、点景

点景既景色命名。要使园景生色,必定要为它们取一个意境高远的名字。景色命名是全园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总园园名往往体现园主的最高人生理想,各分园又有自己的小主题,各景点又类似于文章的关键句子。“片言可以明百意”,命名时要抓住每一景观的特点,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特征、给予高度的概括、形象、诗意,点景具有装饰、导游、宣传的作用。如扬州个园,“个”字为竹叶形状,一进园门,即修竹昨门,石笋参差,仿佛是雨后竹林中破土而出的春笋。

园内的主要景观,以春夏秋冬四季山景布局,创造“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整体观赏效果。在整体布局上,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秋山是高潮,冬山是结语,并按环形路线安排,使游者不由发出“时间无限,人生有涯”的感慨,从而珍惜时间、发愤图强的启迪。

好的景色命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指导游览的作用,可以让人在未接触景色之前,从命名中产生联想。如苏堤春晓,可以使人想象得到明媚的春光,含苞待放的桃花,嫩绿的柳丝,波光泛影的西湖。又如,双峰插云是远观云山。玉泉观鱼是近观泉鱼。虎啸奔雷是听,金兰幽桂是嗅,温泉水浴是皮肤感受。如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使在冬天,湖面已无荷花景观,便一看其亭名,立刻就会联想到夏天荷花盛开时,阵阵清香的荷风袭来,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沧浪亭会联想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园处大片水面,使人产生“千年沧浪水一涯”的审美感受。

中国园林大多为文人、画家创建,他们总是按照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与各类工匠结合,来构建心目中至美园林。从诗画到园林,从园林到诗画,是一个创作上的“可逆反应”,其连接纽带就是点题。题名的诗情画意也使游人在园中处处看到诗情画意。如拙政园“待霜亭”,取自唐 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意,亭四周种满橘树,待霜降始红,使游人联想到晚秋洞庭红橘遍地的画意。此外,由于中国园林的景名大多取自历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因此大多具有语言韵律美,朗朗上口,令人徘徊吟哦不已。而表述景名的,或匾额,或石刻,均出自著名书法家之手,再配上高雅的色彩,鲜红的印章,本身就是一帧艺术高超的书法作品,令人百看不厌,这也大大增强了中国园林的书卷韵味。

2、园林题咏

“文以园生辉,园以文溢美”。园林美景要有名句佳诗相配才会越显神韵,传之久远。园林题咏可以丰富观赏内容,增加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艺术联想。

园林艺术一个主要审美特征是它的象征性,以特定的艺术形象来激发游人的悬念与联想。其优势,园林的艺术形象是真实的三度空间,真切自然,活泼;其局限在于园林的理性寓意是多元的含蓄的,有不确定和不鲜明的特点。在文化层次高的游人中,会产生差别很大的审美体验;而在文化层次低的游人中,园林欣赏甚至可能体验不出审美信息,最终降低为单纯的实用功能。而园林中的匾额、楹联,正是古代造园家弥补园林自然符号不足的一个绝招。匾额、楹联属于语言艺术,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粹。园林的意境是含蓄、朦胧的,它所蕴涵的象征意味和深层寓意常常令游赏者难以精确地领悟、把握。为了将精巧的艺术构思和景观表达的思想意蕴顺利地传达给游赏者,造园家就需要用某种艺术手法对园林景观的意境给予一定的规定和引导。而匾额、楹联正是这种艺术手法的最佳形式,

它较其他艺术具有更为巨大的理性力量,更易达到明确的思想内涵。寥寥数语,就能将园林景观的意境勾勒出来,将景观意境升华,使物化的园林成为诗化的园林。

如中国园林的水景,常常设有观鱼景点,造园家的用意就在于通过水清石现、游鱼悠然的风景物质形态,表现出“观鱼知乐”“与鱼为侣”“水清心静”的思想场地,然而怎么使游赏者迅速准确地领悟这一理性寓意呢?造园家们自然要利用匾额、楹联。如颐和园的知鱼桥、上海豫园的鱼乐榭、苏州留园的濠濮亭等。杭州玉泉观鱼处的匾额是鱼乐园,楹联是“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这些匾额、楹联的共同特点是把规定和引导的审美信息集中到一个焦点为即观鱼知乐。如游人有较好的文化素养,自然会联想到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产生对人生与自然的哲理思考。

匾额、楹联的有与无,直接影响着游人的审美体验的层次,是引导游赏者突破有限的园林空间跨入无限时空的最佳手段,可以唤起游赏者的形象思维器官,去自由地想象体验园林意境的无限空间,使游赏者的情与眼前的景融合起来,使游人的审美感受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而得以大大丰富和增强。

例如山西蒲县鹳雀楼,经唐代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一传,则闻名遐迩,诗依楼得势,楼依诗传名了。腾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是历史上有名的胜景之一,雄伟壮观的腾王阁已不复存在。但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情景交融的名句,如今阁随序一直流传着。长江三峡的白帝城借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一直名扬海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韵钟声,脍炙人口。使苏州的寒山寺有佳境又有名诗,千古称颂。

园林题咏不但能点缀亭榭,装饰墙壁,而且可以发人深省,追怀往事。昆明大观楼公园的一百八十字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镶神骏,西 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稿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寰雾鬓,更萃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几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问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昆明附近东西南北的美丽风光和富饶景象;下联对历代封建帝王统治云南的下场,作了一扫而空的论评。一横一纵,触景生情,发人深思。这不仅增添了游览内容,而且成了游览的主要内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园林建筑因年久失修,或战乱动荡已不复存在。但后人往往借助于古代诗文,不仅可以领略到园林的艺术之美,还可以把园林的原来面貌基本复原。

三、园林意境创作方法

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也是情意的表达,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对祖国文化修养的提高与感情素质的提高。技法问题只是创作的一种辅助方法,且可不断创新。园林意境的创作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体物”的过程。

要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修改与发现问题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众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如比兴不当,则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发现如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而且在形。

2、“意匠经营”的过程。

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借景”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在构图上的借景,而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借”。凡是晚钟、晓月、樵歌等无不可借。

3、“比”与“兴”。

《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意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空谷幽兰,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种自然现象,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然之情,油然而生。

四、意境创造的时代感

古人的诗情画意,可以借鉴。但今天的园林绿地,应力求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境界,朴素健康,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园林意境的时代感创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园林设计手法与材料的时代性。

随着中西方园林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园林设计的思维和理念也发生了强烈的冲撞,不断的排斥、同化、影响、融合,园林设计更人性化和更具有实用性。简洁的现代园林突破了过去所谓“自然式”“规则式”的传统,在设计形式上更自由、更灵活,通过新材料的运用、大胆的想象力,传递给游人一种更直白、现代的意境氛围。

另外,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众多的新材料和新的

生活方式,这一同样影响了园林的发展。在古典园林中,人们擅长利用地形、植物等自然物质的属性,加以季相、气候的辅助来营造意境。在此基础上,现代园林的意境创造更多元。借助钢结构、玻璃、木材等新材料等的创新运用,强化了园林的现代感。意境不再只是整体氛围的诗意,也可以成为某种新材料的构筑物带给游客的对时代的感慨和未来的遐思。如贝聿明法国玻璃金字塔,带给人的不同于古典建筑的凝重与历史沧桑感,而是一种与传统的对比与叛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