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姓名:刘晓 班级:103园林技术班 学号:20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这本书里简要介绍历史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内涵的再现。大多介绍中国园林的书籍,侧重描述中国园林形式的精妙,却很少涉及这种精妙所产生的文化根源,即鲜有从啫喱的角度揭示产生这种精妙的文化依据,从而真正把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髓。而《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在华夏文化的背景下展开,深入揭示了深沉于古典园林亭台水榭、山石花木中的内涵。

这种内涵,是华夏文化精神给予我们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我们很难索骥它,只能去感受,去领悟,因为它深深地含蕴在名族文化的这片沃土中。它是超越时空的、隐匿的神韵,或者说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由于这种内涵的东西在我们的许多现代建筑、规划中、几乎没了踪影,从而使许多建筑、规划在眼花缭乱中缺失了内在的、精神的、文化的东西。使得这些作品苍白而落寞,让人无以寄托、无由发生应有的归属感,没有了精神的家园,建筑、规划作品就缺乏灵性,让人不能“似曾相识”地辨析它,还念它,它的生老病死便让人漠视。最终,人类对于早期建筑所产生的那份特有的感情,就被纷繁迅捷的时代信息所挤兑,使我们与我们的建筑规划作品无法沟通。面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材料、技术、应接不暇的新潮、时尚,熙来攘往的风格、流派,真叫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难道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产生的消化不良就该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但我相信这种无奈只是暂时的,人类对建筑、规划的灵感源泉犹如人类对于母爱的渴望一般,有朝一日定会重新找回这份就为的情愫。这也是我写的这篇文章的动因。我彷徨,我凝聚,我试图从古人的辉煌中找到一线生机,一丝灵感,找到解决的办法,摆脱困境,早一天回到自信的怀抱中,享受那一份应有的安宁与祥和。

本书在概括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于“艺术地再现自然”。书中还用大量篇幅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的手法,并就南、北园林艺术风格的变化作了比较。读完本书后,我也粗略地分析了下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鉴于以往某些造园著述多着眼于用华丽的词句来描绘、赞扬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这些文章如果用来引导人们去欣赏古典园林,均不失为上乘佳作,但从借鉴的角度看,却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为克服这一偏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则立足于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这样,将可为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的建筑师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此外,还用适当篇幅来阐述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借此将会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由于服务对象不同,所处地理、气候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我觉得虽然全书没有什么新观点,也算是介绍性地把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都写了一遍和余老师上课讲的差不多。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真正内涵,当然不是用直白的语言和图示就可以表达的。真正的精髓,恐怕还是要自己抄绘了平面图,有机会实地去看一看,才会有自己的体会,相机拍得再好也抵不上自己抄绘自己分析。对于学园林景观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必备的。

不过书中插图均为手绘钢笔画,但就这些画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杰作,总之这本书从评论到分析方法以至于手绘画法都指导着我们这些后辈们,感谢彭老先生。

中国园林的独特性,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儒、道、释家的天性何时才能达到“明道”的境界。尚须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历练!

 

第二篇:《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分 析 ︾ 读 后 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读《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有感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彭一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19xx年12月第一版 20xx年1月第二十八次印刷

由于本学期有个生产实习,所以课程安排比较紧张,老师给我们的作业是自学相关课本然后写出自己的体会。我选择了以前就读过的彭一刚大师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还因为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选择再读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孤立的建筑并不美,相反的,只有利用和结果周围的环境,才能使得建筑表现出它应该具有的气质,可以说一个好的建筑必须与周围的景观融会贯通。所以,我想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气质,以运用于我的景观设计中。

在本书中,彭一刚大师首先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并在介绍历史发展改

革的基础上,突出

强调了中国造园艺

术的基本特点在于

“艺术地再现自

然”,并提出中国

园林艺术追求的自

然精神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详细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

造景手法,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

两种哲理、两条路子[第6页]里阐述了中、西方造园风格的不同,前者是着眼于自然美,就是园林设计要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由天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后者是着眼于几何美,园林设计要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中、西园林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各有千秋,并没有孰好孰坏。两种哲理、两条路子[第7页]中说『山水画所遵循的最基本原

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

源”。』所谓外师造化就是要经

过艺术家以自然山水为模板,景

观设计中取其精华。园林设计如

此,建筑设计亦如此,这就要求

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模板,不能空想,但是模板不是用来照搬的,我们作为建筑设计者应该仔细分析,把这种方法熟练的用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

园林建筑的特征[第10页]中『三、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中:除建筑外,山石、水池、花木等自然物对于形成园林景观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大大地超过了建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之于建筑物得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中要重视景观设计。景观可以对建筑起到调剂和点缀作用,一个好的建筑是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这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样才能把建筑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在设计中,要

依据建筑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比如,地形上高差坡度,建筑应该依据地形而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造价,而且可以使得建筑更好的融合于自然,建筑本身也比较灵活,竖向设计也比较丰富。

照地

势而

建的

建筑,

灵活。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对于意境的追求[第12页]中『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认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中发生的。这一相互关系

主要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考虑

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系。

即使是同一空间,因风、雨、日照情况,

也是有印象大有不同的时候”。』我们

在设计中要综合运用这些因素以让空间

具有诗情画意,从而可以把人们凭感官

可以感觉到的空间升华到意境空间而对

人的情感起到一定作用。在现代设计中,我们以住宅为例,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可以提高这个住宅小区的品质。城市设计也是如此,环境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品质。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公共环境的绿化。

渗透与层次[第35页]中,第二段第七行中写到『利用空间的渗透也可借丰富的层次变

化而极大的加强景的

深远感』和第三段第一

句话『园林空间的渗透

与层次变化,主要是通

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系的关系处理所造成

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不拘泥于庭院范围,而是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得园林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相互联系,营造出整体的园林景观。这样,游人无论动着观看还是静着观看都能看到美妙的景观,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再利用自然的风、光等因素是的大空间有自己的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等让人们有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感觉。在现在景观设计中,也要学会借景、造景、对景等手法的运用,实现建筑和外部空间的互相利用,融会贯通。设计时也考虑地形、光、风、环境,充分利用这些外界因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设计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树木等对于空间的分隔,使得人们

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增加人们在

此滞留的时间。

室内外空间相

互渗透,使得建筑

空进延续,不拘泥

于室内。

中国古典园林

已经发展到我们无法超越的境界了,在现代设计园林时,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中国古典园林读后感

我们仍人可

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把它作为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思想和手法都是值得我们再进一步学习的,作为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不能忽视环境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大师彼德·沃克说:景观设计可能是最贴近生活本身的艺术形式,包括季节变化和生命循环。现在,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所以,一个好的建筑师是不能忽视景观设计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学习景观设计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