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与历史知识杂谈

历史知识与文学作品杂谈

关于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的关系,是个大题目。虽说文史从来不分家,但这毕竟是两门学科,且包容量都很大。于是查看了现在使用的历史教材共计七册,并参阅了20xx年高考的考纲,从中选择了几个问题,联系平时阅读所及,做些可有可无的诠释。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称“语言的艺术”,包括文章、小说、诗词、民歌等等。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的学科,就是古代史、近代史等等。文学作品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以表达人的某种发现和体验,因而文学作品不是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创造,哪怕报告文学也未必全是写实的。那么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就是当时的作家通过自己的想象把相关的生活经验用一定的语言结构表现出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验。例如,《荷马史诗》就呈现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社会图景,加上吟唱者自己的看法;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安史之乱”中的那些事经过诗人创作的记录和评论;同样,李商隐的《马嵬》,也是写这件事。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风云际会,文学作品也相应地五光十色,纷然杂陈。文学家的作品不同于档案文献或历史纪实,但有时表现得比档案学或史学的文字更生动、更具体、更集中、更有说服力。

接着,对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作很有限度的阐述。我们未必是要记住这些东西,一次听讲也不会记住。重要的

1 / 18

是,这是了解历史的一种思路。要是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一个问题 工业革命的后果 法国大革命

C1.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教材的第四分册和第七分册都有论述。教材说,工业革命的后果是带来了“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提到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和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和他的作品。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作家。英国工业革命是19世纪30-40年代完成的。农业社会一旦变成了工业社会,经济力量、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城市化等等变化自然使得国家面貌焕然一新。19世纪前期和中期,即狄更斯生活的那个年代,英国的军事、经济是全世界各国中最强大的。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它的政权也是稳固的。首都伦敦就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这个国家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富裕和贫穷,繁华和衰败,奋进和颓唐。商店中陈列着从大英帝国各殖民地运来的好东西供富裕的人们享用,而在“伦敦东头”的贫民窟中的工人和平民却生活维艰。恩格斯在40年代伦敦生活了两年后,写了一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其中这样记载:“工人住宅……住得拥挤不堪,在大多数场合下是一间屋子至少住一整家人。至于屋子里有多少家具,那就随贫穷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最穷的连最必需的家具都没有。工人的衣服一般也是很糟糕的,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些破衣烂衫。食物一般都很坏,往往是几

2 / 18

乎不能入口的,在许多场合下,至少是有时候,在量方面也不足,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就会饿死人。”我们的教材第四册第11课也提到:出现了与新的贫困现象,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但是人们(尤其是工人和下层的人民)依然与以往的农民一样甚至更加贫困,而且还要在恶劣的劳动环境中随着机器的节奏劳动10小时以上才能维持生存。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在新环境下的犯罪层出不穷,人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戕害。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就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在19世纪的英国,他最杰出、最有影响。他一生写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

《匹克威克外传》(Pickwick Papers,1836)、

《尼克拉斯〃尼克贝》(Nicolas Nickleby,1839)、

《老古玩店》(Old Curiosity Shop,1841)、

《艰难时代》(艰难时世 Hard Times)(1854)、

《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1859)、

《奥列佛〃特维斯特》(Oliver Twiste《雾都孤儿》1838)、 《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1848)、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1850)、

《荒凉山庄》(Bleak House,1853)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1861)等等。

狄更斯12岁时因父亲负债入狱,曾到鞋油厂当童工,自幼对下层

3 / 18

人民的贫苦生活很有了解和同情。他21岁时(1833年)开始为报刊写小说和散文。正值19世纪30年代初,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完成、这些矛盾产生并展开的时代。他的写作持续了近40年,到1870年去世(58岁)。这几十年他以自己对社会的敏锐观察来创作。从1836年(24岁)将报刊连载故事汇集而成的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The Pickwick Papers),用讽刺幽默的笔法,展现一幅19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我们今天看,它包含着许多历史信息。一年后这本书风靡全社会,成为他的成名作。此后,狄更斯就继续写小说,密切结合社会现实,讽刺、谴责和抨击社会罪恶,影射时事,准确展露民俗和伦敦的人和事,创造众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有不少篇幅是描写监狱、孤苦无助的人、迷惘的儿童,还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孤儿院、债户、法院、政府机关、工厂制度等等的阴暗面。从1837年到1849年,他大约每年完成一部小说,同时编辑报纸和写作散文。

创作的第一阶段:1840年代初以前。他写过6部小说,围绕着主人公的个人遭遇叙事,在抨击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对社会改良充满期盼。在这些故事中,罪恶的根源往往是个别坏人,饱受欺凌的小人物常常能得到仁慈的富人的保护。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奥利弗〃特维斯特》(中译《雾都孤儿》)(Oliver Twist, 1838)。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Oliver的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他在孤儿院长大,当过学徒,艰苦逃难,又误入贼窝,被迫与歹徒为伍,历尽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小说反映工业革命后手工

4 / 18

工场的弊端和下层社会的道德败坏。刚才说到狄更斯的作品揭露许多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黑社会帮派、青少年犯罪等等。这是历史真实的艺术提炼,就是我刚才说的“表现得比档案学或史学的文字更生动、更具体、更集中、更有说服力”的作品。

这部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电视剧和舞台剧。目前同名电影就有20部。其中最新的一部是20xx年法国籍知名犹太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Raymond Polański)执导的。

狄更斯创作的第二阶段:1840年代中后期。他对社会性罪恶的认识加深,淡化原来的轻松和幽默,而痛苦、压抑和愤懑跃然纸上。但他仍希望笔下的小人物能用自身温情和道德感化力量去和社会罪恶抗衡。后期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1849-1850)、《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等。

我们说一下《双城记》,因为这部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双城”是巴黎和伦敦。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是各种矛盾斗争的漩涡中心,伦敦是暴风骤雨中的平静港湾。故事的主角是法国的梅特尼医生。通过他的故事,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对法国贵族的横暴残酷给予深刻揭露。法国大革命当然有深刻的原因,有伟大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它的直接原因却是特权等级过分为非作恶的结果。狄更斯给读者的启示也是法国大革命是上层的贵族逼出来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革命中的血腥行为则痛心疾首、心有余悸。 他对断头台、恐怖政策的描写也是公允的,这是大革命的消极面。狄更斯用人道主义观点展现和审视群众运动,评估其得失。

5 / 18

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作者的想法,是值得所有经过激烈过火的政治运动的人们,也包括当代的中国人去反思和回味的。我觉得革命原则之上还有个更高的原则,即人道原则。法国大革命与启蒙运动息息相关。 狄更斯去世后,根据公众要求,安葬在泰晤士河畔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中的“诗人角”(Poets’ Corner)。英国历史上过去600多年最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在此长眠,最早入葬该“角”的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Chaucer,1400年去世)。后来英国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Shakespear,1616年去世)也葬于此。目前,有100多位作家、诗人和若干位艺术家长眠于此,这里成为“国家圣地”。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He was a sympathiz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今年(2012)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伦敦西敏寺教堂举行了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纪念仪式,查尔斯王子向狄更斯墓碑献花致敬花。英国各地也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皇家邮政在英国东南部狄更斯的出生地肯特郡(Kent)的“狄更斯主题公园”(Dickens World)举行一套纪念邮票的发行仪式。邮票再现狄更斯小说人物,从6月19日开始通过邮局发行。

狄更斯笔下勾勒的1840年代的社会画面在今天的英国仍然十分贴切,比如巨大的贫富差距、贪婪的银行家、腐败的国会议员等等。

6 / 18

第二个问题 东学西渐 启蒙运动

C2.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启蒙运动

中国文化和法国

文化是交流的。“西学东渐”,“东学”也“西渐”。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启蒙运动有深刻影响。时下出现的一些题目已经可以看到痕迹。历史上,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由来已久。罗马(大秦)时代就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输入。元初马可波罗来华,回去写了《马可波罗游记》,西方人从中得以了解遥远的中国。不过这些了解都还停留在物质层面(如丝绸、瓷器、茶叶、城市、道路、江河等),没有涉及制度、学术、精神等领域。不过三大发明西传的意义还是很大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

16世纪末为传播天主教到中国来的传教士,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人是耶稣会士(Jesuit , Jésuite)。耶稣会(the society of Jesus)是一个基督教(旧教)组织,由西班牙人创立。这些人在教皇的安排下承担着传教工作。耶稣会士都是饱学之士,对信仰忠心耿耿,漂洋过海来华传教。为了让中国人接受天主教(旧教),他们先从学习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翻译四书五经,研究孔孟之道。因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基础知识。懂得了这些,才有资格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话。他们就想办法把教会的“上帝”等概念与中国先哲尊“天”重道联系起来,以便证明中国人的敬天和西方人的敬上帝是一回事。这样,如果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了天主教,老百姓就容易接受了。于是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形成了近代史上中西

7 / 18

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潮,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由物质上升到精神。在各国传教士中,法国籍的是中坚力量。在1687到1783年间,法国籍传教士占在华传教士的39.5%,是各国中最多的。他们的书信、著作、工作报告、回忆录等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媒介。除了传教士外,来过中国的船员、商人、使节,还有汉学家等人的著述,以及与这些人交往,法国学者(启蒙思想家)得以对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文化兴趣倍增,并作了大量研究以吸取丰富营养,为自己的学说做论证。由于思想背景和各自理论学说的差异,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各有所取。著名的著作有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Mendoza,1540-1617)《中华大帝国史》、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利玛窦中国札记》(主要作者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卫匡国《鞑靼战记》,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中华帝国全志》等等,不能详述。总之从17世纪后一直有人在做这工作。

例如,启蒙思想家借用中国的伦理道德学说来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伦理观。

我们知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论是以主张“性恶”为倾向的。基督教以“原罪”为出发点,以上帝的惩罚为戒律,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启蒙思想家企图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于是从中国的“性善论”中得到启发。“人之初,性本善”。卢梭是最激进的思想家,他就提出人性是纯洁、善良和快乐的。“社会契约”确立前的“自然状态”就是个人人平等的极乐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纠纷、没有罪恶,因而主张“回归自然”。这就是“性善”。卢梭的“至善”

8 / 18

思想一方面来自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儒道哲学的影响(“人之初,性本善”);“回归自然”则深受老子的思想影响。卢梭在写《论科学和艺术》时,很可能已经从狄德罗处了解了中国的老子。(朱谦之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302 303 、317页)

孟德斯鸠与卢梭的观点不同,不过也借鉴了中国文化来论证自己的学说。在《论法的精神》中有一章“中国的良好风俗”,就是企图以中国文化来促进法国民族精神的建立。他认为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中国法律,即“礼”,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持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方法。”(《论法的精神》第312 页)。

又例如,他们从中国文化中寻求依据以构建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 启蒙思想家都致力于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做出探索。伏尔泰的开明专制、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其实是一回事)、卢梭的民主共和国、狄德罗的共和国都为欧洲以后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启蒙思想家都从中国文化中寻求依据,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

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十分推崇。他并非对中国有什么偏爱,而是从“开明专制”的立场出发,觉得中国的制度又“专制”又“开明”,是世界上前所未有地最好的,而且是“唯一建立于父权宗法之上的”制度;他还在中国找到了理想中的“哲学家国王”的典范孔子。“孔子只不过是一个教授古代法律的文职官员,——是和所有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他只不过是第一批贤人之一。”中国清初的“康乾

9 / 18

盛世”(1654-1722,1678-1735,1711-1799/1681-1796)时间跨度有100余年。康熙、乾隆这些帝王的确文治武功,很有本事,是伏尔泰眼中的开明君主。(《姑苏繁华图》或《盛世滋生图》,徐扬,18世纪中期,苏州)他们以当父亲态度,以治家的办法来治国,贯彻着伦理精神。不是西方国家教会强调的君权是从神那儿来的,“君权神授”。

孟德斯鸠的政治理想(三权分立,以权制权)与中国的开明专制冲突,他自然不会说中国的好话。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的大帝国是用鞭子和棍子来维持的,其原则是恐怖。他也承认中国是个政治宽和的国家,中国的立法者注意激励良好的风俗,“礼”是中国政体的特质。他同时也看到,一旦“礼”遭到破坏,道德沦丧,民风败坏,“国家便将陷入无政府状态,革命便将到来。”(《论法的精神》314页)他由此论证:只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立宪制度,才能保证政治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没有到过中国,他们借以了解中国的材料也是大致相同的。结论不同是因为各取所需,为自己的学说做旁证。但是其目的是一致的:谋求在法国建立“自由、平等、博爱”国家。 可参阅《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

中国文化和英国

中国文化在英国引起的注意,可以追溯到14世纪。不过这些影响就我所知,主要是在道德、哲学、文学、宗教、戏剧乃至园林布臵等方面,尚未涉及政治制度和精神层面。当然,英国人在18世纪也翻译和上演了中国的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中国孤儿》)。这出戏歌

10 / 18

颂了中国的道德。

C第三个问题 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西方的文化、历史传入中国,对我们的国家自然有影响,而且很大。高三教材的第二单元就是说这部分内容。关于文学方面的走在前面的人物,我们选择几位稍加论述。

第一位,王韬(1828-1897),名瀚,字懒今。长洲人,今属昆山。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有他。王韬曾访问太平天国的天京并上书献策,被清政府发现而遭追缉,由英国人掩护到香港,在“英华书院” 助译经籍。此时改名韬,字仲弢,号子潜,别号天南遁叟,皆寓意“韬晦潜遁”。1867年有机会去欧洲,游览法国和英国,是最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之一。3年后,1870年回到香港,写了《普法战记》,在《华字日报》连载。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著的欧洲形势新闻评述和欧战史,其中第一次报道了巴黎公社,翻译了法国国歌《马赛曲》和德国的《祖国歌》,开近代翻译诗歌的先河。1873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第一家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循环日报》主持达10年。1884年回上海,在《申报》工作。

王韬的政论用西方的思想来审视现实。他的“变法”不限于改革弊政,有时已经指向传统的“法度”即封建体制。请看这段话::“君

為主,則必堯舜之君在上,而後可長治久安;民為主,則法治多紛更,心志難專一;究其權,不無流弊;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这就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呢。他说中国的情况:

“尊君端拱於朝,尊無二上,而趨奉之百執事出而蒞民,亦無不尊,

11 / 18

輒自以為朝廷之命官,爾曹當奉令承教,一或不遵,即可置之死地,爾其奈我何?惟知耗民財,殫民力,敲骨吸髓,無所不至,囊囊既飽,飛而颺去;其能實心為民者無有也。夫設官本為治民,今則徒以殃民;不知立官以衛民,徒知剝民以奉官。”(重民下 弢园文录外编)

这是以初步的民主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官僚政体的高度概括、抨击。

王韬的另一项工作是写了两本域外游记。《漫游随录》和《扶桑游记》。前者是记录1867-1870年在英国和法国的游历,后者是1879年东游日本的经历。前者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最早记录之一。“眼界頓開,幾若別一宇宙。”(《漫游随录自序》)他记录了自然风光、卢浮宫、博物院、近代文明和人情风俗。

第二位,郑观应(1842-1921)广东香山人。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也有他。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从事实业,是真正的资本家。他的文学创作与王韬相比,更明显、更全面、更具体、更强烈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请看他的《议院》:

自有議院,而昏暴之君無所施其虐,跋扈之臣無所擅其權,大小官司無所卸其責,草野小民無所積其怨…… 議院興而民氣合,民氣強耳!中國戶口不下四萬萬,國能設立議院,聯絡眾情,如身使臂指,合四萬萬之眾如一人,雖以併吞四海無難也。何至坐視彼族越九萬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請,要以無禮之求,事無大小,一有齟齬,動輒稱戈,顯違公法哉!

这样的议论,比王韬的文字更深了一层。

12 / 18

第三位,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文献选读”用了他的《台湾行》(节选)。黄遵宪是近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家庭是经营典肆致富的官宦之家,二十九岁中举,大器晚成。他既没有经商,也没有做传统意义上的官。1877年(光绪三年)他有机会成为使日大臣何如璋的参赞去日本,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1882年(光绪八年)调任驻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六年以驻英国参赞薛福成去伦敦。次年调任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外交生涯中,不仅维护国家和华侨、华工利益,而且为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中日间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写有《日本国志》。

初到日本,他还以为科技工商可以学西法,“伦常纲纪”则不可变化。到1881年前后,即“明治十三四年,初見盧梭、孟德斯鳩之書,輒心醉其說,謂太平世必在民主國無疑也。”后来看到美国的政治弊端,又以为“其共和政體,萬不可施於今日之吾國。”到英国后,更明确以英国式的立宪民主制为政治理想。“奉主權以開民智,分官權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則君權民權兩得其平。”

作为诗人的黄遵宪开拓了写作题材,把东亚、西欧、北美、南洋的海外见闻写入了诗。“年來足跡遍五洲,浮槎曾到天盡頭。” (《下水船歌》)“草完明治維新史,吟到中華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他不仅吟咏自然风物,还写出了对先进国家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关注,如《日本杂事诗》。

黄遵宪的诗中有日本的樱花、锡兰(斯里兰卡)的卧佛、伦敦的

13 / 18

大雾、巴黎的铁塔;苏伊士运河的“一河横跨两洲遥”,新加坡的“百花烂漫堆案头”。写景之余,还联系历史文化,时代风云,并联想祖国命运。例如被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称为可作“印度近史”或“佛教小史”来看的《锡兰岛卧佛》有两千多句。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羅馬善法律,希臘工文章。開化首埃及,今亦歸淪亡。念我亞細亞,大國居中央。”“到今四夷侵,盡撤諸邊防。”“弱供萬國役,治則天下強。”他渴望“人人仰震旦,誰侮黃種黃。” 《錫蘭島臥佛》

《登巴黎铁塔》称赞埃菲尔铁塔“拔地崛然起,峻崢矗百丈”,随后想到法国的历史:英法百年战争、拿破仑崛起、列强纷争。接着幻想中国人“何時禦氣遊,乘球恣來往。扶搖九萬里,一笑吾其儻。”

还有一首很有趣的记录1884年美国总统竞选的诗《纪事》,在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民主国家的向往:

籲嗟華盛頓,及今百年矣。自樹獨立旗,不復受壓制。紅黃黑白種,一律平等視。人人得自由,萬物咸遂利。民智益發揚,國富乃倍蓰。泱泱大國風,聞樂歎觀止…… 倘能無黨爭,尚悲太平世。

第四位,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维新派首领、后保皇派首领,诗人、学者。我们多少知道些他的思想、活动和作用。今天仅仅说些诗文。

康有为现存诗1500余首,多为政治抒情诗。他的诗是政治家思想历程的印记。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抱有忧国济民之志。1879年作《初游览香港目睹欧亚各洲俗》:

靈島神皋聚百旗,別峰通電線單微。半空樓閣淩雲起,大海艨艟

14 / 18

(古代战船)破浪飛。夾道紅塵馳腰嫋,沿山綠囿鬧芳菲。傷心信美非吾土,錦帕蠻靴滿目非。

作者赞美近代科技问明的成就和香港的繁华、有序,但是最后两句道出了香港沦为殖民地的悲哀。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的诗歌风格有意学杜甫。我们知道杜诗被称为“诗史”,关注时事,忧国忧民。艺术上则学屈原、李贺、龚自珍,想象奇丽飞动。流亡海外后,他的情绪与很大变化、作诗境界也大大提升。周游四海,视野开阔,海外诗比黄遵宪更深了一层。

康有为在海外流亡达15年,先逃亡到日本,又到印度、缅甸、爪哇,到欧洲走了11国,入加拿大、居留美国、墨西哥,再回欧洲。“游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他的诗作包括意大利的斐苏斐(维苏威)火山、浪涌风动的地中海、烟波浩渺的大西洋、落日下的苏伊士运河、埃及金字塔、墨西哥的历史古迹、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城墙、罗马古城、纽约的高楼大厦。但是康有为海外诗的重要价值,在于表达对近代文明的赞美、对民权倡导者的尊崇和振兴中华的期望。 康有为称颂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人物。在克伦威尔住过的房子前,他感叹:“此是克林宅,遺蹤二百年。當時起雷電,從古發民權。”(《英伦避暑……》)。在华盛顿墓前,他称赞:“不作帝王真盛德,萬年民主記三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游花嫩岗谒华盛顿墓宅》)在法国路易十四宫殿前他这样写:“歐土千年亂,封侯肇不寧。兵戈雖滿野,磐石結維城。封建從消弭,

15 / 18

民權乃發生。夜呼聞涉廣,憲法大橫庚。”(《游微赊喇路易十四故宫》)大横,龟兆横理也。按:庚庚犹『更更』,言以诸侯更帝位也。 第五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知识界很有影响。《饮冰室合集》。书法作品。觌di 见面 厥,其也。提倡“诗界革命”。写了大量用新词语创造新意境的诗。在去夏威夷的船上作《壮别二十六首》。其中一首是:

孕育今世紀,論功誰蕭何?華拿總餘子,盧孟實先河。

赤手鑄新腦,雷音殄古魔。吾儕不努力,負此國民多。

在这里,作者赞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卢梭,也推崇华盛顿和拿破仑。不过,前者是“先河”,后者是“馀子”,即追随启蒙思想家的实践者。他呼吁要更新思想(铸新脑),用“雷音”摧毁“古魔”(陈旧腐败的东西)。梁启超的东西很多。只能从略。

第四个问题;其他文学形式 对联和民谣

蔡元培挽孙中山

? 是中国自由神 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 愿吾侪后死者 齐心协力 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文字不难,这里是不是有好几种历史信息?三民,三民主义;五权,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即五权宪法。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制度。分权的思路也来自

16 / 18

启蒙思想家。

其他文学形式还有民谣,属于俗文学。俗文学包括歌、谣、曲、话本、地方戏、弹词、传说、笑话等,与老百姓最贴近的文学形式,地头、茶馆、打谷场的下里巴人的文学。(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这里当然是鸡毛蒜皮的内容多,但是历史信息也不可忽视。其实也是最反映人民大众与历史的关系的。 民谣 剃头诗

闻道头堪剃,无人不剃头。

(剃、头 是本意)

有头终须剃,无剃不成头。

(剃、头,双关,既有本意,又有被砍头之意。)

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剃,不是动词本意,发型由他决定吧;第一个头字,是发型,第二个头字,是头脑中的民族意识;)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前句剃头是改发型,兼指杀头;后句专指杀头。即用杀头来强迫人剃头的人,免不了被人杀头。)

剃头有四种含义:修剪头发-改变发型-改变意识-砍掉脑袋。 这里也很有信息,是当时现实即历史的反映。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其实明摆着是在发牢骚,而且别有所指,具有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清初,满人以少数民族统治全国,汉族人数大大多于满人,自

17 / 18

然难以驾驭,而且反抗此起彼伏。为泯灭汉族的反抗意识,满人特别注意法式和服制。汉族男子必须剃头改服,违者格杀勿论。顺治二年(1645年)诏谕礼部曰:

向来薙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不几为异国之人乎?此事无俟朕言,想天下臣民,亦必自知也。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臵重罪。若避规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该地方文武各官,皆当严行察验,若有复为此渎进章奏,欲将朕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其衣帽装束,许从容更衣,悉从本朝制度,不得违异。

要是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

18 /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