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初期研究总结)

郑 州 外 国 语 学 校

刘 向 阳(电话 037165561506)

自立项以来,我带领项目组教师积极展开了调查和研究,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因为工作关系,主要研究对象是高中英语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并努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下为大家的初步研究成果。

新《标准》强调,教师要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英语教学的效率是实施新《标准》的根本途径,应当全面考虑教学论的目标、学生的特点、教材(包括教学设备)的特点,全面考虑教学方法体系的内在规律,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程度、学法指导、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和教学手段的最佳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以上各个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对目前课堂现状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老师在第一线上,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课讲了一遍又一遍,题做了一道又一道,有时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有效教学。那么,如何做好有效教学呢?

我认为,根据有效教学的理论,在课堂上,教师本应该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性,恐怕很多教学观念的转变才是首要!

首先,结合对我自己课堂的反思,我觉得英语课要有效,应该少废话多练习。过去,我上课的情形大都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就容易开小差。让学生多做些练习,课堂效率会高很多。不经过训练,就不能达到目的。俗话说:”光说不练空把势。”

其次,我觉得光练也不行,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口语能力,学之所用才是最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重在交流.还记得和老外在谈话时,相对语法,他们也更重视彼此间的沟通,即使犯了语法错误,他们还是能理解.说实话,我们在说中文时也时常会出现语法错误,更何况是外语.同时,这也是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形式。

第三,正确运用多媒体。针对课件的滥用,我反思:有时候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做那么多的“花边”来修饰呢?!我觉得这是违背“有效”理念的!回头想想,有一些课很豪华,在课堂上学生被老师准备的动画、图片??所吸引,学生兴趣很高,可是一堂课下来,没有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细致、深入的训练,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效果和在家看了一部动画片一样:好看。所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运用。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落实。教学中,我要经常反思一下:(1)课堂上是面向了全体学生还是少数学生?(2)所讲内容是否进行了反馈,对大多数学生搞不懂的问题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4)学生的预习、复 习、作业是否落到实处?

(5)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经验(6)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并获得了解题能力?

教学无非是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如何使教与学落到实处,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确需我们下一番功夫。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平台,其优化设计直接决定了教学教学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的熟悉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的素养,这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所在。

1、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的优化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相对集中,切合实际,这就是结构中的主轴。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在这个大目标的指引下,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原则。

2、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课堂教学的方法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些年在外语教学界流行的舆论似乎是:只有交际才是时髦的教学理论,时髦的教学方法。其他主张或观点一概被讥讽为落后。而北师大胡春洞教授认为:“外语教学首先在教语言,教语言本身,教语言学研究的个性,而不是撇开语言本身去教语言使用,教交际。”就英语教学来说,不但语法要各系统的教和学,语言、词汇也要有系统的教和学。离开这一点,不成其为真正意义的教学。在教交际之中教语言像交际教学那样,必然会增加教学困难和师生负担是,造成对外语教学的误导。其次,交际教学法尽管也主张在高级阶段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但由于在前期的教学中大搞听说领先,重复性口头练习过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因而严重影响了读写能力的早期发展,严重影响了深层文化的教学,严重影响了语音知识和词汇系统、大量的积累,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后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3、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形成教学层次,构成教学坡度。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孤立地研究一节课、一篇文章的教学,不去研究教学的全过程。一节课、一篇文章、一个语法现象的教学,对学生掌握一项知识,虽然也经过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但这对整体来说只是一个系统。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才能看清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化的重要原因。

4、学法指导的优化

教学中重视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课堂教学的“枢纽”。学法指导的优化要从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方法等方面着手,把学法研究和教法研究结合起来并将学法指导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5、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的优化

人素质的高低,首先表现在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上,在外语教学中突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而语言教学的本身离不开思想教育。故事、寓言、传记等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价值。可以通过对具体课文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鉴别能力,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法讲解或造句练习中要注意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词语和句子。作业布置及批改,课堂提问等环节要向学生进行意志和耐力等优秀品质的教育,消除消极思想的影响。这无疑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会起重大的作用。

6、教学手段的优化

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信息处理的范围从文字扩大到了声音、图像,动画,这就为外语教育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外语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挥听说读写能力。

课堂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科学具有规律性的内涵,艺术具有创造性的外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条件。

三、新课程改革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努力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改变旧的教学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并完善新的教学行为,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

园。

1、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1)、教师应该变写教案与写学案

教案是教师依据对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理解、分析为自己编写出的一个“剧本”。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都在教案中体现出来。有的老师甚至把要说的每一旬话都写在教案上,生怕讲课过程中有遗漏。一些老师讲课都离不开教案,甚至还有老师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剧本”写好了,演员是谁呢? 传统课堂上整节课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们成了观众。老师往往又偏重于把学生当成吸收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学案是教师结合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对学生的分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为学生编写出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的重点是设计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把一堂课的知识设计成几个小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构知识。

2)、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和角色上转变。

新课程教学要求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刀、探究性学习获得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知识的绝对权威自居。教师要意识到自已在课堂上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耍放下架子,“屈尊”将门已放到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和提高。

3)、教师要以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该寓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授课中的情感投入和学生听课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

4)、教师要赏识学生

新课程要求不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求教师要赏识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人。所有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一一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赏识教育要求: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赏识导致学生成功,抱怨导致学生失败。赏识是每个学生生命成长不可缺少的氧气。老师的目光应该一直盯在学生的优点上。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受忽视而萎缩。即使赞美学生最细微的进步,也比斥责学生的过失要好得多。

5)、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新课程的要求。同时,新课程要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去做;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对还是错,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让学生自已去评判与总结;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决不能因为他们的答案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否定并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养成了参与意识,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师的劳累感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高起来。新课程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主探究学习,敢于挑战教师、教材和权威。每一,节课如果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间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题提出独特的看法,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从众心理非常强,特别是对老师的观点不敢产生异议。新课程要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可把自已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头脑和意愿,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即使当时看起来是不确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与传统观念相悼,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应加以提倡与鼓励。

2、形成新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课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新大纲提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只有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才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会品味到英语语言的关妙和腕力。采用这些方法的教师常说这些方法使他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多了。学生也喜欢这些万法,并且学得快、记得牢。教师由于教学有方而倍受学生爱戴。

2)、有难度的练习和试卷先经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教师再有的放矢的评讲

以往教师是不分难易、平均用力、一题题的挨着讲,费时费力,教师口干舌燥很累,学生在教师讲他们会的题时走神甚至说话,结果等教师讲到他们不会的题时,他们也因走神说话没注意听。真是事倍功半。

3)、实施“任务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主张把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深度与效果,真正实现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经常进行反思,进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也才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二篇: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陈 峰

新《标准》强调,教师要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英语教学的效率是实施新《标准》的根本途径,应当全面考虑教学论的目标、学生的特点、教材(包括教学设备)的特点,全面考虑教学方法体系的内在规律,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程度、学法指导、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和教学手段的最佳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以上各个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对目前课堂现状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老师在第一线上,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课讲了一遍又一遍,题做了一道又一道,有时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有效教学。那么,如何做好有效教学呢?

我认为,根据有效教学的理论,在课堂上,教师本应该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性,恐怕很多教学观念的转变才是首要!

首先,结合对我自己课堂的反思,我觉得英语课要有效,应该少废话多练习。过去,我上课的情形大都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就容易开小差。让学生多做些练习,课堂效率会高很多。不经过训练,就不能达到目的。俗话说:”光说不练空把势。”

其次,我觉得光练也不行,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口语能力,学之所用才是最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重在交流.还记得和老外在谈话时,相对语法,他们也更重视彼此间的沟通,即使犯了语法错误,他们还是能理解.说实话,我们在说中文时也时常会出现语法错误,更何况是外语.同时,这也是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形式。

第三,正确运用多媒体。针对课件的滥用,我反思:有时候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做那么多的“花边”来修饰呢?!我觉得这是违背“有效”理念的!回头想想,有一些课

很豪华,在课堂上学生被老师准备的动画、图片??所吸引,学生兴趣很高,可是一堂课下来,没有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细致、深入的训练,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效果和在家看了一部动画片一样:好看。所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运用。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落实。教学中,我要经常反思一下:(1)课堂上是面向了全体学生还是少数学生?(2)所讲内容是否进行了反馈,对大多数学生搞不懂的问题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4)学生的预习、复 习、作业是否落到实处?

(5)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经验(6)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并获得了解题能力?

教学无非是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如何使教与学落到实处,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确需我们下一番功夫。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平台,其优化设计直接决定了教学教学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的熟悉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的素养,这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所在。

1、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的优化

2、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3、学法指导的优化

4、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的优化

5、教学手段的优化

三、新课程改革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努力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改变旧的教学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并完善新的教学行为,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1、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1)、教师应该变写教案与写学案

教案是教师依据对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理解、分析为自己编写出的一个“剧本”。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都在教案中体现出来。有的老师甚至把要说的每一旬话都写在教案上,生怕讲课过程中有遗漏。一些老师讲课都离不开教案,甚至还有老师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剧本”写好了,演员是谁呢? 传统课堂上整节课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们成了观众。老师往往又偏重于把学生当成吸收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学案是教师结合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对学生的分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为学生编写出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的重点是设计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把一堂课的知识设计成几个小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构知识。

2)、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和角色上转变。

新课程教学要求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刀、探究性学习获得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知识的绝对权威自居。教师要意识到自已在课堂上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耍放下架子,“屈尊”将门已放到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和提高。

3)、教师要以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该寓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授课中的情感投入和学生听课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

4)、教师要赏识学生

新课程要求不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求教师要赏识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人。所有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一一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赏识教育要求: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赏识导致学生成功,抱怨导致学生失败。赏识是每个学生生命成长不可缺少的氧气。老师的目光应该一直盯在学生的优点上。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受忽视而萎缩。即使赞美学生最细微的进步,也比斥责学生的过失要好得多。

5)、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新课程的要求。同时,新课程要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去做;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对还是错,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让学生自已去评判与总结;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决不能因为他们的答案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否定并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养成了参与意识,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师的劳累感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高起来。新课程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主探究学习,敢于挑战教师、教材和权威。每一,节课如果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间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题提出独特的看法,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从众心理非常强,特别是对老师的观点不敢产生异议。新课程要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可把自已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头脑和意愿,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即使当时看起来是不确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与传统观念相悼,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应加以提倡与鼓励。

2、形成新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课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新大纲提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只有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才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会品味到英语语言的关妙和腕力。采用这些方法的教师常说这些方法使他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多了。学生也喜欢这些万法,并且学得快、记得牢。教师由于教学有方而倍受学生爱戴。

2)、有难度的练习和试卷先经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教师再有的放矢的评讲

以往教师是不分难易、平均用力、一题题的挨着讲,费时费力,教师口干舌燥很累,学生在教师讲他们会的题时走神甚至说话,结果等教师讲到他们不会的题时,他们也因走神说话没注意听。真是事倍功半。

3)、实施“任务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主张把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深度与效果,真正实现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经常进行反思,进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也才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高三英语理科:许春晓 2009.5.28

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我也一直把这句广告词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要想作到更好,就必需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遗。

(一)对英语教学的重新认识

1、学习外语与情意的关系。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学生在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中伴随着传递情意的活动,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相互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整体。情意的产生受学习外语认知活动的影响,学习外语的认知活动能促进情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初学外语时,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好奇心不断获得满足,从而又产生了求知欲;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进而树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断增强,并与崇高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和强化,可使兴趣发展得更丰富,从而形成认知兴趣。因此,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有些外语课堂教学还未把情意目标提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或者有意无意地

把它忽视了。

2、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天气预报”这一课后,我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自由对话外,还找来多期China Daily,让学生参阅天气

预报这一版进行对话。学生在自由交谈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扩大吸收了书本

外相关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交际活动中还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读、写

和语言交际的能力,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

(二)教学理念的反思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观

念没有更新,新教材、新课程都只能是空谈,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

程的实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对生动活

泼的课程内容进行肢解,使其成为不胜其烦的“知识点”的堆砌,把“Reading”

当成讲解知识点的例子。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很多人崇尚“苦读”、“勤教”,不以人为本,“应试第一,分数至上”,把学

生基本上看成是挣分的机器,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几乎没有开发,英语教学过

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

养。这种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要突出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

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

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

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

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

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高三教学反思(5月份)

近一个学期以来教学工作上的困惑与反思

平原一中朱慧

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而且高一地理课在课时安排上由原一的每周三课变为两课时,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高一的地理教师都感觉到课时不够,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们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们同学,那么时间难于把握,课时

不够,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现行的高一地理课程是一套课标四个板本(有中图版、湘教版、人教版、山东版),四大版本教材知识结构等多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教师不可能不考虑这些。例如作为走在高中新课改革最前沿的广东省,为了对付20xx年的第一次高考,地理教师不得不把以往最早的16开的旧地理课本搬到了课堂,因为就目前而言,高考如何以这四套教材配套还是个迷,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对如何把握好教材与课标有许多的困惑。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教为蓝本,许多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出现,如新教材中的地转偏向力的内容已作了删除,但在教辅中都出现了这些问题,在下一单元大气的运动又出现了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难于把握。

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工作上与现行的高一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严重置后,一些规章制度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存在不协调。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的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泛。如教师手中没有挂图,上课只好图手画,这一方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老师教学进度。缺少应有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此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公等难以理解,这些都对新课改教学带来困惑。

3、教师对学生的困惑,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至,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凝一下难于适应,这对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懂,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较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倒至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许多教师。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

但是我们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想讲的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到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生挖好沟,引好水,而不是要教师连坑一起挖好,特别是有时我们教师不仅帮学生挖好坑,而且越挖越深,这都使我们走进了高中新课改的误区。另外教师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而且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难度很大,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高三英语文科:柴超 2009.5.28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有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进行“应试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考好试,进行“素质

教育”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应考,他们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互对

立的。所谓“应试教育”,就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即考什么就教什么,采取

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只放在“有希望”的学生

身上。而“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技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

方面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都被老师公平对待。

事实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相互对立的。学生的听、说、读、

写、译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方面发展不好都会影响其他几个方面的

发展。比如说,一些省份不考听力,如果老师也不重视听力的话,这样肯定会影

响其它几个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强调某一个(几个)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个(几个)

方面,英语的学习都会是“畸形”。至于只重视一部分“有希望”的学生而忽视

另一部分学生,其带来的后果就更严重了。这样会让学生心目中从小就蒙上一块

不公平的阴影,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当然,要消灭这种

现象,必须从根源着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关于处理现行人教版高中新教材的问题

自从使用新教材以来,多数师生普遍认为教材偏难。就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

生也难掌握得很好。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才恰当,我想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内容。这应该

是我们的共识。比如说,单词不一定要求学生都去记、有些活动不一定都要开展。总之,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话,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

三、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点”问题

目前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运用“语言点”教学法,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语法学习。没有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作为一项任务,从而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工具”。常常听到老师抱怨:才讲的语言点学生又忘了,这个语言点讲过多少遍,结果还是记不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讲得太多,学生无法全部记住。有时语言点多达几十个,而且好多语言点都是来自字典、资料,甚至连我们老师也无法记住,怎么可能要求学生记住呢?毕竟学生要学的不只是英语一门功课。另一方面,学了之后不用。老师讲解之后,只作为语言点来研究,而没有带头去运用它。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战场,不通过听、说、读、译来巩固效果,

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