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一、故事激趣,渗透“转化”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故事激趣,渗透“转化”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生通过第一个操作活动,得出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与学生谈话:刚才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我们研究出圆的面积是半径 1

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怎样才能精确的计算出圆的面积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现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并想想它与圆有怎样的,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都会计算:s=ah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现a=c、2=πrh=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从而推导出S平=s圆=π×r×r=πr2。此时,让学生观察思考,利用手中的16等份的图形纸片,拼一拼,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当然,还能拼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这里课件没有一一演示,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创新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

 

第二篇:01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06正确006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原创)

高亭小学 陈佳斌

我校和岱中、长涂小学共同体组织了十二培训,我执教了《圆的面积》这一课,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在教研组全体参与下,我们对《圆的面积》进行了重构优化。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紧紧地抓住“化曲为直”、“化圆为方”主线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极限、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操作推导圆面积公式。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解决难点的关健是让学生理解透彻圆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下面谈谈我对《圆的面积》这一节课的教学感想:

一、一材多用提效益

1、教具的多重作用

在这节课,我用两个半径分别是20厘米和10厘米的圆纸片的教具。使用这个教具至少达到四个目的。

① 圆形纸片让学生摸到圆的面积。

② 让学生感受到半径为20厘米的圆面积的真正大小。很多学生从图中计算,半

径是20厘米,30厘米的圆的面积,计算了100道,你去找一个实物,问学生这个圆的面积大概有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说这个10平方厘米或者20平方厘米。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没有数感。而没有数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学生学的数学知识是空中楼阁,不深入生活,所以不接地气。

③ 让学生感受到半径是二倍关系而面积不是二倍的关系。为什么选择10厘米与

20厘米的半径。因为很容易计算。

④ 让学生感受到大圆比小圆的面积大,大多少,隐含了下节课要学习的圆环的

面积的计算方法。圆环怎么求,就是把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2、学具少而精,效果高而好

在让学生剪成四等份和八等份时,我们采用二次剪采用同一个圆片。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省一个圆纸片。而是达到以年几个目的:

①让学生通过思考怎么样剪能分成八等份。

②让学生两人互相合作。

③节省剪拼的时间。

二、精准提问善引导

1、定准剪、拼、转化的方向再引导

怎么样引导学生想到通过剪、拼、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我就先让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剪、拼、转化而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能不能也用剪、拼、转化的方法来推导?然后,又马上引导到怎么样剪,怎么样拼? 1

而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才发现可以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发现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2、教师提问的前后联系准确到位。

提问要前后联系要有基础,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怎么样使这个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平一点。单单这个问题,我可以继续分成8份,可以使这个底边更加平一点。也可以把这个凸出来的弧形剪掉就平一点了。但是,剪掉的话,面积变了,我们的面积不能变,所以不能剪。那好,我们就对半地分,平一点,而不能剪掉。

当发现八等份比四等份更加平了之后,教师怎么提问呢?

3、逐步引导发现结果

开始的时候,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想到转化成长方形。如果开始的时候能够想到长方形,那一定是数学天才了。我们是通过动手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逐步发现的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当学生发现底越来越平了,另一条边越来越直了。这看上去像什么形了?像一个长方形了。一个真正的长方形吗?不是。当我们无穷分的时候,无限接近于一个长方形。

三、深解教材破难点

1、不能从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

很多教师开始的时候,会认为,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了,就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了。其实,是不能推导出的。你看,这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底还是很弯的。这个高如果等于圆的半径的话,那么这条邻边也是等于圆的半径。所以,变成了斜边等于高了。所以,教参和教材都强调化曲为直,化圆为方。这里的直是无限接近直的线段,这里的方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当转化成近似长方形以后,这条宽才无限接近于半径。

2、突破难点的关键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化曲为直,化圆为方。虽然教具模板把圆平均分成32等份。但是,看上去底还是很弯,另一条还是很斜。这样,在学生心目中,认为这条高不是半径,如果这条高是半径的话,那这条斜边也是半径。那三角形的斜边就等于高了。认为用这条底去乘这条高,算出来的面积只能是近似的相等。

而通过课件演示,从16等份到128等份。到128等份的时候,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底看上去已经很平了,另外一条边已经是很垂直了。这个图形就很接近于长方形了。如果再分成256等份,512等份,甚至1000等份,10000等份,这样无穷无尽地分下去,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了。在数学上,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长方形。这样推导出来的面积,学生会认为这个确实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四、公式运用逐层递进

在公式运用阶段,我以告诉半径、告诉直径、逐步递进到自己量出周长求面积。 2

从直接应用到转换应用。

比如这个拓展题,求树的横截面积,我也是从实际数据拿出来的。这个树的周长,实际量的数据是175厘米,我选择了188.4厘米。这主要是因为,为了计算的方便,如果选择175厘米,计算难度会加大。而学生计算出半径是30厘米,是学会一种方法。至于30厘米与28厘米相差2厘米问题不大。让学生基本能够感受到这棵树的半径有30厘米,而横截面积有2826平方厘米就够了。

安排这个题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感受到量出周长可以求出面积,二是感受到了这样一棵大树的半径有多少,横截面积有多大?

五、合作讨论适当有度

当把这个圆通过剪、拼、转化的方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以后。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对这个近似长方形和这个圆之间有没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我认为讨论着重解决三个问题。①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和圆的面积相等吗?②长方形的宽与相当于圆的什么?③长方形的长与相当于圆的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提第四个问题。你会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把学生讨论的结果用投影仪的方式来展示。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填写的练习纸资料是一手的资料,很真实很直接的资料,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学生对于面积相等,都同意。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也很容易理解。然后课件演示一遍,让学生指出来。在我的预设中,也会想到学生会把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直径。也有另一部分的同学认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这时候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下,看一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认为相当于直径。我观察了一下以后,大概有7个同学认为是直径,剩余35个同学认为是圆周长的一半。那我请两个不同意见的同学上来,课件演示同时让这两个同学来指,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指了以后,让学生看着,这个长方形的长确确实实是周长的一半。

那有同学表示有疑问,为什么明明圆的周长是弯的,怎么会变成直了呢?有学生就回答,这条边本来就是一条曲线。因为圆的周长切开来,每一份很短,很短的曲线,连在一起感觉就成了一条直线了。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遗憾之处:上了这节课,我有一个很大的遗憾之处。我对这个圆形花坛没有采用学校里面的花坛而遗憾。即使直径不是20米,而是8米的。学生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直径8米的花坛的大小。我们的学生实际感受的机会很少,教师尽量要创造让学生实际感受的机会。

在此,这节课设计之中也请教县教研员傅教师,如果有什么好的地方是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合作讨论的结果。有什么不当之处,是我没有深刻领会和内化的原因。

20xx年10月19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