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案+反思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要求:

1、检查学生课前的生字掌握情况,重点指导“蝴”“韭”“穗”等;

2、通过课文朗读,体会作者萧红在祖父的关爱下,在园子里的自由与快乐。从而感受到课文中表达出的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3、激发学生对《呼兰河传》的阅读兴趣,走进萧红的真实世界。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初感快乐;第二课时:赏析童谣,再感快乐,感受关爱。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要求:

1、通过诗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的生活。

2、引导学生感悟祖父对于萧红的关爱,体会出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从而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

3、激发学生对《呼兰河传》的阅读兴趣,走进萧红的真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祖父对于萧红的关爱,体会出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从而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再次感受“快乐”。

1、出示儿童诗:

两对好弟兄,长相不相同。顽皮小姑娘,总做无用功。引得祖父笑,女孩叫啥红?

女孩叫什么?“两对好弟兄”指什么?

学生听写“韭菜”“谷穗”

2、找出文中相应的片断,指名读给大家听听。

3、过渡:萧红有没有被罚呢?有没有认错呢?

二、细读课文,感受祖父对萧红的关爱。

1、出示: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

这一句中“抛”字可以换成什么字?

指导“抛”意思,理解使用的妙处。

这个“抛”可有特别的味道,它写出了萧红的顽皮与淘气,如果萧红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应该怎么给祖父?

2、萧红的顽皮与淘气,正是由于祖父对她的宽容,让萧红感受到了快乐。再来欣赏一首儿童诗:

祖父来下种,我是跟屁虫。土窝溜溜平,哪管分西东。瞎闹一阵子,菜种无影踪。

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我”是祖父的“跟屁虫”?

我们也来说说:

祖父捉虫,我也——

祖父吃饭,我也——

祖父高兴,我也——

祖父高兴地抱起张乃莹,我也——

3、课文中像这样有画面还有很多,读一读下面的一首儿童诗:

祖父浇菜忙,有人非要帮。拼尽全身力,水瓢向天扬。太阳见了笑,皱眉是龙王。

这一首又是根据课文里哪一段改写的呢?指名读一读,哪个词体现了“非要帮”?

考考你是不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龙王为什么皱眉呢?如果你能回答出来,你一定也是一位优秀的小诗人。

三、课堂练笔

1、欣赏了三首儿童诗,你有没有发现,每首诗里都出现了一个词,这个词就是——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萧红的祖父对她怎样吗?

2、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写上一首诗来表现萧红的快乐。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也可以发挥想象写。

四、提示激趣,引领学生阅读《呼兰河传》。

1、萧红在园子里如此的自由、快乐,这一切应该感谢谁呢?

2、正是因为祖父给了萧红自由、快乐,因此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写得很特别,读一读,特别在哪里?

3、从小父亲就不喜欢萧红,母亲去世了,后母更不喜欢她。萧红只有在园子里,在祖父身边才能感受到温暖,才能感受到快乐。文章写出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因此文章的题目是,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从中,你读出了淡淡的忧伤了吗?

4、想了解萧红和祖父更多的故事吗?去看看《呼兰河传》 吧!

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祖父

怀念

教后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连续性教学”,其实这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题。大到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的连续性教学;中到整册语文课本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连续性教学;小到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连续。因此,在备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单元内课文之间形成连续性。

《我和祖父的园子》所在的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除此文之后,其余三篇课文分别是《爱如茉莉》《月光启蒙》和《谈礼貌》,除了《谈礼貌》一文有些特殊之外,本单元其它三篇课文,都非常相似,都是对往事的回忆,回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情,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对自己祖父的回忆,回忆了祖父带给自己的快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之情被确定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萧红的文字通俗易懂,简如直白,用最简单的文字,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简单的文字,教学时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趣味,这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前一篇课文《月光启蒙》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孙友田母亲那一首首充满童趣的童谣,是那样的吸引人,用童谣的形式来教学,学生肯定会感兴趣。

课前备课时花了一番心思,将课文中的三处有趣的片断改写了三首童谣。“读童谣、读课文、感快乐、写童谣、悟关爱”课堂教学的思路逐步清晰。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满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也写出了一首首充满童趣的童谣,令我高兴。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三处细节感觉处理得比较好,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

一是:一字之改悟亲情。萧红是祖父的“跟屁虫”,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对这一点,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我与学生之间来了一段“我说你接”:

祖父捉虫,我也——

祖父吃饭,我也——

祖父高兴,我也——

祖父高兴地抱起张乃莹,我也——

学生上当了,愣了一下,接着说“我也高兴地抱起张乃莹”,引得一阵哄笑。顺势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令我更加高兴地是,另一位同学在接说时,他注意将“抱起”换成了“抱着”,我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加以分析。这一切与我备课时预设的一样,达到了设计的效果,一字之改使句子更加准确,使学生感悟萧红与祖父之间的情感更加具体可感。

二是:用力抛穗感宽容。高年级课文中的生字都比较少,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学好生字,使它为赏析课文服务?随文识字,是很好的方法。教学生字“抛”时,出示了篆体的“抛”字,并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个字的意思印象更加深刻。

学生也自然而然地通过这一个字,这一处细节描写,感受到了祖父对萧红的那一份宽容,使教学的重点有所突破。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少了些,没有认真引导学生读帖,只是范写了一篇,处理得有些草率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以改进。

三是:习作练习重指导。课堂上老师经常会安排一些小练笔之类的活动,但往往重形式,轻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也来尝试着写写童谣,内容可以是课文中萧红的趣事,也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在让学生动笔前,特意从之前出示的三首童谣中,结合之前的板书总结出了三种比较好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习作更加高效。

“拟人手法好,幽默俗语妙,丰富想象奇,文字也会笑。”这是临时所想,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到,指导时有些仓促。但是我想,学生还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点写作的技巧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每节课都能学到一点,那怕只是一点点,语文味也就有了。

课已经上完了,当然也有遗憾之处。当初设想的教学线索,最后的一环“悟

关爱”由于时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仓促。之前的一系列教学环节中,祖父对萧红的宽容学生有了深入地体会。祖父对萧红的关爱,其实学生已经体会到了,但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当初设计的板书中“怀念”一词也就无从写起了。

但,这也许也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对《呼兰河传》有了阅读的兴趣。

得意与遗憾,每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有,只有及时把它记录下来,得意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遗憾也才会促进自己的提高。因此,也就有了此文!

 

第二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大丰市第三小学 仇海涛

《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三四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叙事小说《呼兰河传》。而萧红被鲁迅先生称为“三十年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所以这篇课文可谓是名家名篇。课文作者通过平淡、质朴的语言,回忆了童年时期在祖父种菜的园子里的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

我校教研组以“崇简、务本、求实”为教学理念,以文本为教学抓手,引导学生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从而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

一、用心去研读文本、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刚接到上课课题时,自己思绪比较乱,于是就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发现好多名师都上过这一课,觉得每位名师都上得非常精彩。可自己如果就这样依葫芦画瓢,随意“克隆”大师的教学设计,肯定不利于我的教学。陈校长一再要求我自己去用心读课文,先读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每一篇都要读出自己新的感受。于是,我静下心来,捧起课本细细地读,反复地品、用心地悟,再从网上查找萧红和《呼兰河传》的相关资料,了解到萧红的身世,再读完《呼兰河传》这本书,我被萧红的文字深深感动。在教材研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着读,逐字逐句细细地读,读着读着,渐渐地主题清晰起来:因为有了祖父的爱,所以作者童年生活快乐和自由的。文章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作者首先描写了祖父的园子是个五彩缤纷的昆虫的世界;接着写自己在祖父身边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种白菜,除草,洒水,到处疯玩;结尾处借景抒情,升华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园子是个自由的园子、更是个充满爱的园子。而从整篇课文来看,这种快乐自由和爱,不仅洋溢于作者各个生活场景片段里,更多的渗透在作者那平淡、质朴的特色语言里,更多的是流淌于作者那一次次反复句式里,有了这样的顿悟,教学重点也就明确了:引导学生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课堂流程也就清晰起来:课堂主要

分为两大板块:先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我童年生活的“乐趣”,再感悟祖父对我的“爱”。

二、以问题来引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学中,全课围绕两个问题来组织教学流程。在第一环节中,我以课后习题的第二题“你觉得作者在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为引领,组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有趣的自然段,然后通过交流,指导朗读品“趣”,从而完成第一大环节的教学;在第二大环节中,我设计了“在园子里,我除了拥有了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什么?”这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从而认识到我还更多的拥有祖父的“爱”,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细心阅读文中语句,品味祖父爱的细节,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看插图想象说话、品味祖父的“笑”,更深刻地悟到所有的自由和快乐,都是源自祖父的“爱”。

三、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教学中,不是教学生学,而是教学生怎么学,所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在其它任何读书的时候,都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有教学的第一环节,指导学生品“趣”的过程中,我相机指导学生采用抓关键词句读书、边读边想象、边读边联想、边读边体会作者感情等各种读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去口味“我”在园子里快乐和自由的生活;而在第二环节里,我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会品读作者语言、关注作者表达的方式去读书,第十三自然段中把物当着人来写的写法、全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这种写法的语句形式,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反复品读,体会出这种写法的作用,就是在一次次地反复中表达出我快乐、自由和祖父对我的爱。相信如果能长期对学生读书习惯、读书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肯定会在读书的质量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有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意识,但是由于顾虑过多,还欠缺娴熟的引导技巧。课上设计的几次说话训练,学生有内容说,说得还不够生动。当学生朗读不够到位,没有感情时,当学生说话语言贫乏,语调平淡时,我没有能充分引导,给学生练习和表现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摈弃这些功利的想法,实实在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而教学,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上作重要的因素来考虑。

文字是美丽的,充满魅力的,课堂上,让我们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在美丽的文字间徜徉,享受学习语文的幸福,领略语文的诗情画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