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5月历史第二轮模拟考试试题分析及反思

20xx年5月第二轮模拟考试试题分析

孟祥英

一、试卷特点及分析:

1.立足基础,重视主体

一轮模拟试题体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与备考指导的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立足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遵循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不出偏题、怪题、难题、成题,试题难度适中,难易比例低、中、高三档之比,为5:3:2,符合试题要求。

2.坚持注重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

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选择题第8题,9题,12题等题的设置正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

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这套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如:21题中第2小题,第3小题的设置,图示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紧密,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通观全卷,这套试题在充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 力的考查。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注重知识的迁移、学科的渗透;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对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把握;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二、各题情况分析

这套试题注重课本,重视基础,更重点考查学生对该学科识记内容的掌握,只要识记准确,学生都可以准确应答。试卷图文并茂,灵活新颖,文字浅显易懂,难度不大, 学校最高得分92分,平均分76.65分。

第一题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占总分的40%,覆盖面较全,难度较小,强调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通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大部分题目的正确率都在70%以上,学生能正确作答,如第1、3、12、15、正确率达到85%仅有个别选择题出错率较高,如第8题正确率45%,13题正确率69%第18题正确率55% 。

第二题为材料分析,共60分,占总分的60%。部分题目设问明确,答案唯一,重视知识的认知和能力再现,得分较高,

如21题第1问,第2问的首问,22的第1问,第24题的第1问、第3问;一部分有一定梯度和难度,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21题得分一般为10分,22题得分11分,23题为10分,24题得分8分,且错别字较多。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失分原因

1.第一,基础不够扎实,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审题不清,答题无从下手 。

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概念认识模糊不清,以至于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不高。

2.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不高。

由于家长对待初中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往往是临考时抱抱佛脚,因而对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欠缺,难以做到厚积薄发,缺乏分析、概括、归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缺乏历史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题技巧匮乏。

学生只会罗列材料中的语言,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中考答案条理清晰,比较简练,直指核心。

综上,学生失分原因有

(1)学生审题不清。(2)粗心,写错别字。(3)基础不扎实。(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欠缺。(5)缺乏答题技巧等。

三、下月的复习计划

第一:立足基础,研读《考纲》,大胆取舍

1、立足基础:在历史复习中,一定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基础性的历史知识。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只有把握好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才会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大胆取舍:复习时注意各个知识点识记、理解、运用之间的关系,大胆取舍,有的放矢。不“以量取胜”,而“以质取胜”,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第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1结合平日的训练题、考试题,不厌其烦地灌输解题方法,尤其是材料题。解答材料分析题,要做到:

一“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二“找”,从材料中找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三“答”,围绕设问,组织文字解答,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避免繁琐冗长的答案。 四“活”,灵活联系现实;

五“美”,文字简洁通顺,答题规范,卷面美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