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以“健康为主,安全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

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一、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

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

也是初中体育会考的必考项目。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

又是为初中体育会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

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

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准备配合辅助教材跳台阶共同完成,把

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腿部力量

的下肢练习,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

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

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

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大、吃苦精神、个性差异差等原因我校的学生普遍存

在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

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立定跳远的单元教学中,每节

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

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

定跳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

点为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有

力的起跳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通过激烈游

戏中快速重复的起跳练习来解决;二是由于学生体质较弱,做到空中展髋动作有

些难度,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通过游戏中逐渐增加小垫子的高度和远度

来解决。

四、教法: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

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

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

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游戏、比赛参与法: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3、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5、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五、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水平段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据自身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定进行分组,组内互助学习,其目的是通过自选难度,自由分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真实的需要。

2、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勇气,建立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六、动作要点、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动作要点: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1、预摆不协调

纠正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2、腾空过高或过低

纠正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3、收腿过慢或不充分

纠正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

4、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

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七、教学过程:

1、热身阶段(开始和准备部分):大约用时10分钟。具体步骤为:首先是课堂基本常规(包括师生问好、宣布课的目标任务等)。然后是游戏。然后是徒手操练习。

2、发展阶段(基本部分):大约用时25分钟。本着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两步完成,一是利用辅助练习跳台阶和立定多级跳远来提高学生兴趣和跳远的收腹举腿动作要领。二是在立定跳远中增加一块或二块小垫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跳跃有一定高度的小垫子,先做基本的体验,然后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只有快速有力的起跳才能保证起跳的高度,并提出问题:“有了高度,如何跳得更远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难度,并让其带着问题进行第二个游戏“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分别跳跃有一定高度和远度的小垫子,最后,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分别示范并讲明理由,得出结论:要想跳得远既要保证起跳快速有力,又要保证身体的充分伸展。然后进入第二个游戏,让学生齐心协力,争创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比赛的形式强化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既符合了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重难点。

3、恢复身心阶段(结束部分):大约用时4—5分钟。具体步骤为:①放松运动(4X8拍)②教师讲评本节课的情况,并对课堂中发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安排值日生收回器材,培养学生勤劳的好习惯。最后师生有礼貌的再见。

八、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球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方式—竞赛评比法—游戏教学法。

1. 让学生自由组合,7—9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到每组实行检查。

2. 每组可选送2名成绩优秀的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比赛,然后从中选取出3—4个跳得最远的同学给予奖励。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通过课堂实践后,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时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第二篇: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和案例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2、实录式案例: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3、学期教学计划格式:符号式和文字式。

4、体育教学过程要素: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评价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5、案例撰写格式:条列式和实录式。

6、条例式案例: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反思、相关链接等部分排列起来。

二、简答题

1、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难点

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何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体育活动健康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怎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第三;如何体现“一切为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第四;关注个体参与不同需求,创设情境、发展个性,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2、制定课时计划的要求

(1)  课时教学计划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2)  课时教学计划要具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组织等基本要素。

3、体育教学设计者专业性的素质要求

(1)应有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心理、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体育专长。

(2)有一定的体育教学经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较深的认识。

(3)熟练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4)具有科学管理的知识与技术。

4、案例撰写的一般程序

(1)  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2)  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上的分析。

(3)  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教师说出教育教学经历中曾经遭遇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

(4)  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

(5)  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

(6)  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

三、辨析题

1、体育教学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答: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间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新课程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答:对。“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体育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技术传授的教学结果、重视学生是否达标,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创新过程。所谓“重过程” 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感知—探究—理解—运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去掌握、去创造。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四、观点论述

1、如何处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内容标准”在各领域水平目标之间具有4种不同的关系:

第一种是在同一学习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即具有递进的意义,如在心理健康学习领域里的一些内容标准和运动技能领域中某一具体运动项目的学习中

第二种是在同一学习领域内具有并行的意义:如在身体健康领域里发展柔韧性和发展灵敏性的目标平行的,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里,各个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也是并行的。

第三种是学习领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运动参与领域的水平目标与社会适应领域的水平目标之间有相关性,运动技能领域的水平目标与其他各领域的目标也有较大的相关性,如在实现运动参与领域某个目标时,可能也同时实现了某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在达成运动技能领域的某个目标时,同时又实现了某个身体健康领域的目标。

第四种是阶段性,即在上一个水平学段出现的目标在“水平四”学段没有出现,并不等于水平四学段中就不需要实现这个目标和学习某些内容,如身体健康中的体能练习就是如此。

2、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1)是检查学生对案例的了解程序。(2)是调控课堂的氛围。(3)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五、案例分析

1、  日常教学训练中,教师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简单案例加以说明。

答:                              案例:跳高

跳高是学生喜欢的练习之一,但如果长时间采用单一的练习形式,学生的兴趣很难保持。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变换练习形式,则能有效的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的质量。

(1)场地设计

把场地设计成“十”字形,分成四个场地,每一个场地都设置体操垫进行必要的保护,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练习用的横杆用色彩鲜艳的橡皮筋代替,这样在练习时即使失败也不会因打落横杆而中断练习,有效增加了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设置不同的练习高度,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练习的场地,调整练习的高度;鼓励学生向自己挑战、向新高度挑战,让学生在一次次练习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失败的教训,增强练习的信心,培养练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逐步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

(2)练习形式

在初学跳高时,练习场地成“十”字或“一”字形,让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采用任何方式跳过橡皮筋,练习形式的转变与自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学生有单脚的、双脚的、跨越的、纵跳过的,千姿百态,练习场面非常热闹。但随着练习高度的不断升高,学生失败的几率越来越高,单脚起跳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时教师把握时机及时引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跳高方法是采用单脚起跳,跨越式跳高是最基本的跳高方法之一,也是跳高的基础,要想跳得高,就要掌握正确的跳高方法。这样,让学生通过正误对比,寻找正确的练习方法,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2、  用简单的案例,说明在体育教学中是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答: (反面案例,仅供参考)

案例1: 游戏——往返接力跑比赛

游戏的方法: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在规定的15——20米的距离范围内,采用宽苏跑色形式从统一的标志线起跑,跑到标志物时]用手触摸一次地面然后返回,与同伴击掌后,同伴重复以上的练习,以各组完成任务时间的长短决定胜负。

游戏的目的:锻炼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培养团结合作、力争上游的竞争精神,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和探索最佳练习途径的方法。

游戏的要求: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这个游戏是教师们比较熟悉的游戏,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但是,让学生在快速跑的时候突然停住并弯腰摸地面,既不符合运动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更会成为课堂伤害事故的隐患。教师如果把学生在折返时触摸目标的方法进行一个小小的改动——把触摸地面改为触摸与学生胸部齐高的标志物,学生的练习效果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案例2:残疾学生靠边站

甲老师毕业进校工作刚刚一个多月,作为一名新教师,学校要听甲老师一节课。为了使自己上好课,课前甲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听说甲老师要用他们的班上课,个个都非常高兴。清点班级人数时,甲老师发现多了一名学生,影响了队形的整齐。当甲老师正在犹豫时,忽然听到几名学生在窃窃私语:“我们不要和某某同学分在一起,他跑不快。” 甲老师一听,心想不如把他剔下来,这样既可以保证队伍的整齐,又可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真是两全其美。某某同学是一个在儿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手脚残疾的学生,于是甲老师就吩咐他上课时留在教室不要出来。当时,他看了看甲老师,没有说话,甲老师以为他默认了。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甲老师带学生到操场上课时,发现他不声不响站在队伍里,后面的学生却一个劲地催他回教室,他就是不听。甲老师一看火了,气愤地对他说:“不是跟你讲好,不要出来上课吗?快回去!”只见他的脸一下子红了,抿了抿嘴,两眼瞪着甲老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然后低下了头,慢慢地、一瘸一拐的走进教室,使甲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老师这样一个轻率的决定,使这个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以前,他十分喜爱上体育课,虽然他的手脚活动不便,但是在体育课上,却表现得非常认真,总是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这给甲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从那以后,尽管甲老师想方设法的关心他、爱护他,去弥补老师的过失,但上体育课时,很难再看到他灿烂的笑容了。

案例1由于没有考虑到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运动规律,结果发生了上海或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案例2,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话或一件不起眼的事,却严重伤害了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可能影响他一生的成长。所以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的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建立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体育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体育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体育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如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

2、合作学习:是通过参与者相互进行协作、交流、沟通、分享,达到互补、互动和双赢的目的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学习的方法。

3、体育课类型:通常分为体育理论课、运动技能教学课、锻炼课、考核课四大类。

4、体育实践课结构:可以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5、条例式案例: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反思、相关链接等部分排列起来。

6、水平计划:《课程标准》对学习学段的划分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的,表现形式是水平学段,因此,现在的水平计划实际上就是学段(三年)计划。

二、简答题

1、案例教学适用范围的主要用途

答:理论学习、典型事例、伦理或道德准则、策略与反思、视野与想象力。

2、体育教学过程的操作模式

答:确定教学目标、对体育学习者进行分析、进行教学内容分析、编写体育学习目标、制定组织教学策略、设计教材性质与开发、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控、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

3、水平(学段)教学计划制订的步骤与方法

答:(1)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各水平中各领域水平目标提供内容和学校选教材的教科书(包括教材和教师用书)。

(2)根据年级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提出和确定各学年的教与学要求。

(3)计算学段教学总时间,按照教学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和本校的行政力,每周3课时,每学期一般不少于16周的教学时数,则全年为32周,96课时,三年累计288课时。适当留出2—3周作为机动时间(包括考试和学校活动)。

(4)选择各学习领域水平目标四内容,预计时数比例。

(5)将各学习领域水平四内容及各学校教师自行选择的内容,合理分配到各个学期中去。

(6)考虑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条件,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保证选择内容的落实。

4、案例的特征

答:案例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2)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的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6)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三、辨析题

1、新课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

答:对。新课程体育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训评价的实施都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提倡对体育学习“弱者”的关注),不过分强调营造相互比较的氛围,不强调学生分为不同等级,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运动的自信心。

2、案例同其他的教学材料是一样的

答:错。案例从下列五个方面区别于其他的教学材料:案例的来源;案例搜集的过程;案例的内容;案例的测评;案例必须适时。

四、观点论述

1、新课程理念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

答:(1)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发展。

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设计的难点。

答:以下广大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设计中所面临的难点问题:

第一,   在运动项目的设计上,怎样改造现有运动项目和引进新型运动项目,以适应学校教学的要求;

第二,设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素材,怎样被反映各地自然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民间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以弘扬民族文化;

第三,挖掘生活素材,如将生活、生产劳动技能改造成为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使体育课堂社会化;

第四,如何发挥现有场地、器材以及自然地理资源的多种功能,制作和创新体育教具,并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

五、案例分析

1、  请你设计一个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教案或教学片断。(任选一个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尝试——教学片段:

1、教师提供器材(如每组5-6块小体操垫,5-6只实心球,5-6根短绳),创编一个活动性游戏。

2、分组(可根据学生爱好兴趣分组、自由分组、教师规定分组等)。

3、创编游戏要求:

①选择的活动要充分、合理的运用所提供的器材;

②活动内容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

③游戏名称要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

④游戏规则要简便易行。

4、在体育课上展示并汇报其设计思路。

5、教师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的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尝试——教案:

1.情景的导入:点明主题,学生与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模仿飞机飞向西部。

2.情景展开、创造性学习——造桥

    导入:教师创设问题,启发思维

    老师:“桥有哪些作用?平时生活中你看到哪些形状的桥?”    学生:自由回答。

(1)造桥

   ①教师提出要求:在今天的体育课上,我们造的桥可以有多种形状,最后要比一比谁造的桥最有创意。②教师将学生分成五个人为一小组。③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练习要求,设计桥的形状和造桥的方法步骤。

(2)熟悉器材,合作造桥:①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探究学习。②培养自主动手的能力。

    (3)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4)进行比较,展示成果:①表扬有创新的小组,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②对有创新特色的小组进行演示(通过比较法,提高学习效果)。③在造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④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和学生逐个钻过小桥。

3.情景结束: “庆胜利,与民共舞”,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共享胜利喜悦。

2、课程标准没有具体的学习内容,我们怎么样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

答:选择本校初中一个起始年级,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场地器材等情况;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具体目标、水平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学校、学生、场地器材提出选择和创编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设想,并及时进行讨论、归纳、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