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课后反思

课文《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起来使人深受感动。学习本文,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环境、人物的心理与语言行动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品质。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第一、在品味环境描写这部分上,我设计的是让学生自行读文章,在1~2自然段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从学生的回答上看,学生能够从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中体会桑娜一家的穷苦,并确实地体会到了作为穷人的那种悲惨的境地。为了达到更透彻了解穷人的境况,营造悲凉的气氛,我再让学生从描写寡妇西蒙的句子延伸开去,想象一下作为残缺的穷人家庭的生活会如何更加的凄惨。

第二、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作者在描写桑娜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描写:让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或者从旁边介绍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她的心跳得很历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外还用了幻觉描写?仿佛有人进来,桑娜一惊!?景物衬托?古老的钟嘶哑地敲……?等方

法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从文中找出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桑娜的美好品质对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出这样写作的妙处。我以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应该是可行的。如在学习第九自然段时,?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整个一段都是对桑娜的心理描写,同时用了五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仔细体味的空白。这时候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把这些空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不同内容来,揭示这些空白的蕴含,发掘出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求异思维得到训练,思想感情得到陶冶,同时也理解了这几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补白和原文的留空后,就能很快发现作者描写这些心理活动时的精妙之处。

第三、删繁就简。很多认真的教师,出于一片好心,将课本、教参中提到的观点和自已的阅读所得全变成课堂提问,上课时生怕遗漏了哪个?问题?,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这些?问题?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课堂充斥着没有用处的一问一答,学生根本没有活动的时空。教《穷人》一课的12——27自然段时,大段大段是桑娜和丈夫的对话。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些朴素、简单的

对话中体味到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读读了事。桑娜的话语中包含的复杂情绪、激烈的思想斗争都从字里行间表露无遗。怎样抓住那些关键词语是一个重点,从桑娜神色、动作的变化?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脸色发白——桑娜沉默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学生用心读了这些地方,就能很快抓住桑娜此时的内心活动了。

再比如对渔夫的描写,课文着墨不多,但几处描写却是画龙点睛之笔。最集中的一段描写在第二十四自然段。?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李老师在教这段时抓住?熬?,让学生体会?从‘熬’字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体会到渔夫一家的日子过得苦,以后的生活会更苦,更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挺过去的。的确一个?熬?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渔夫善良、坚强、勇敢和朴实的品质。此时如果还能把握两个?嗯?和一个?哦?再体会体会就更好了。两个?嗯?读音有区别,意思上也有区别,渔夫的两个?嗯?分别是什么意思??哦?在这里表现了渔夫的什么想法?学生再细细品读一番,悟出的会更多,从而为后面的总结全文打下了基础。

总之,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更深刻体会到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第二篇:《穷人》课后反思

《穷人》课后反思

-------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一、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同时《课标》也谈到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因《穷人》篇幅太长,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有可能处于一种没有明确目标的放任自流状态,那样将使课堂费时而低效,所以我先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方向,找到重点的段落语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悟出人物的美好品质。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二、突显了文本的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领悟人物的美好品质,难点是文章对桑娜内心活动的描写的理解。我本节课的教学,为突出文本的重点,突破文本的难点,主要设计了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自学文本,解读家穷”“自主体验,领悟心善”“读悟结合,启迪心智”,这三个环节都是在教师“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的内容。而教师每次的“导”,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并层层深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通过自

读自悟达到各级教学目标。

三、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所渗透的品德意志,做到既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陶冶学生情操。本节课,我注重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如课中对“填”“熬”以及“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等的研读。

四、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本节课我努力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学生们从读中也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达到情感陶冶。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通过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调节课堂,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语文。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我这节课存在的最大不足是朗读训练时间不足;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还不够真切、准确;对人物内心情感体验有所欠缺,特别是对桑娜善良本质的感悟不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强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