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国制造有感

《跨中国制造》观后感

《跨越中国制造》是一部介绍如何升级中国制造,如何把中国制造进行国际化、如何使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纪录片。谈及中国制造,相信许多人对制造业的概念还是不甚清楚。何为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进行了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按其用途属性,大体可分为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三大部分。

早在50多年前的建国初期,中国已经开始发展中国自己的制造业。年轻的共和国制定了最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赶超目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共 产 党正确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能够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群众激情,在短期的时间内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我们很快建成了自己的纺织、机械、机床设备等基础制造业体系,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主建起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社会主义大工厂”。这可以说,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实现了第一次跨越。而真正的跨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个世纪末加入WTO组织以来,经济主体由“工厂”向“企业”的转变,市场经济概念的引入即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利润原则、价格发现和竞争规律使得中国制造业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8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雏形在中国东南海沿海地区逐渐成长起来,中国指在也因此有了新的意义和内容。

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制造业的有哪些竞争力呢?正如纪录片上所说的,除对东南沿海地区一些财政政策上的优惠外,中国制造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刚刚起步的中国制造业,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充裕的劳动时间和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劳动者。显然,初期的中国制造形象是廉价的、低品质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在依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中国品牌的制造体系,还停留在“代理加工厂”这样的层面上。随着世界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也渐渐陷入了低潮,而世界三大经济主体美国、日本、欧洲的需求量也因此大幅度减少,自然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外贸订单也随之减少,中国的制造业也渐渐走入了困境,仅凭接受订单已经使一些企业无法继续生存。中国现在的制造业还面临着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增加成本的多重压力。在初期的发展中,低成本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国际竞争中的主要武器。而随着中国自然资源的大量减少,以及这几年制造业对中国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中国制造业的这一竞争优势也开始慢慢丧失。中国制造要寻求一个可以挖掘出自己企业的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不再靠低成本获取收益,而是靠品牌占领一个市场,从而

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有效途径。

说到品牌,中国很少有品牌可以在国际上拿得出手。无论是科技品牌还是奢侈品品牌,都是欧美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从中国购买廉价的原材料,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在中国生产出的所谓的先进产品拿给中国人消费。他们仅靠一项核心技术就拿走的大部分的利润,我们却付出了环境的巨大代价。苏州的苹果供应商员工中毒事件,云南出现的癌症村,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事件,都说明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没有自己的品牌始终受制于人。对中国制造业中的每个企业来说,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以尊重客户价值、实现消费者价值的最大化为前提。客观上,今天的中国制造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我们缺乏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一是我们缺乏更多的原创技术和核心制造能力。尽管我们已有一批像海尔、TCL、联想等品牌的塑造,在缝隙中硬是在世界市场上挤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尽管我们的企业家已有足够的眼光认识到必须以自主创新来维系市场的开拓。

从该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企业人才、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管理方式、企业的品牌度。其中,人才是影响一个企业的最重要的因素,真正给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不是设备,不是资源,而是人才。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构建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砝码,是企业长久不衰和永葆活力的保证。是这些人才给一个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任何一个知名企业,其背后必然有着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一个企业缺少了人才,就像一个空壳,是无法运行的,更不用提创造什么利润,因此人才是企业的基础,也是构成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灵魂,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首先保证它的人才的队伍的完善性。

再者,企业的经营战略对一个企业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就要有自己的经营战略,“战略”一词不再仅仅用在军事上,一个企业的竞争也要讲究“战略”,只有拥有了精心策划好的经营战略,才能在企业竞争之战中有胜算的机会。第三,再来谈谈企业管理方式,管理好一个企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相反应该是一件很巨大的工程,一个企业发展好坏与否,企业的领导者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而是一个关键因素。有效的管理方式是使企业正常运转的推动力量,管理不仅仅是普通的一般的管理,还必须是有效的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推动企业良好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具备竞争力。最后,企业的品牌

度,它对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是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替代的,它关乎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灭亡,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没有自己的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位置,品牌性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国际上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一个企业的品牌度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认可之后,在顾客的心中自然而然的就会生根发芽,而顾客在购买某一产品时就会更倾向于自己所熟知的品牌。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度就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一个顾客量,拥有顾客量也就间接拥有了自己的利润或者是价值。当然一个企业不是仅仅拥有了品牌就可以了,还要创新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品牌中注入自己企业的创新技术,自此这个品牌才能更好的与其他品牌竞争。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品牌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增加企业在国际的品牌度。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严峻市场形势下,世界经济格局在发生着变化,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我们的企业如何再次寻找确定的位置。在我们保持低成本的优势下,才能使我们的企业最终不断实现更高、更远、更强的新目标。《跨越中国制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掌握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优化升级管理模式,启用优秀的人才,是跨越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国制造在成长中的优势和缺陷、来自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以及全球市场不同的分工,“中国价格”的竞争优势、在帮助中国企业完成从无到有的原始积累之后,迫切地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去补足在价格竞争力中存在的缺陷。尽管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如何在持续获得中国市场认同的同时,也能获得全球消费者的拥抱和信任,这不仅关系到企业长久的竞争力,也是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表达。

所以经过了观看《跨越中国制造》,我意识到制造业企业要想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为所有类型人才的长期稳定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需要建立一支职业发展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能在我们手中实现。

李世丹

S312070116

 

第二篇:《跨越中国制造》观后感

《跨越中国制造》观后感

《跨越中国制造》是一部大型现实题材纪录片,它记录了中国制造业在新的国际制造业的格局下,中国企业在面临新的挑战、新的变化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跨越。

《跨越中国制造》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专题片,它以故事的形式,从制造的竞争力、民族品牌的发展、创新、走国际化之路及升级中国制造等方面,深入探讨分析了“中国制造”的现在与将来。在整个影片中,既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事迹,也有知名经济学家和国际著名管理大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见解。 “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遍布着为世界而生产的企业,它们和它们生产的产品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却造就了中国制造的一个时代。”这是《跨越中国制造》开篇的一句话。的的确确,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形成了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制造”的标签也走向了全世界。 以前只是感觉西欧、美国、日本是如何如何的发达,仿佛一切好的产品、一切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外国的,对中国制造业的理解远远不够,不知道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以为中国还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观看过《跨越中国制造》后,很多的了解了有很多的中国企业在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创造民族品牌、以创新的世界观走国际化道路并且升级“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些华侨企业家把加工基地逐步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众多的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他们从纽扣、拉链以及小螺丝做起,努力成为这些海外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他们以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制造业市场上逐步拥有的较强的竞争力,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雏形在中国东南沿海逐渐的成长起来,中国制造业也因此拥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意义和内容。 尽管中国制造业依靠人力资源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地位,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中国的企业能生产从从服装到高科技产品等等一切与人的吃、穿、住、行相关的产品,他们拥有和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制造能力和产品交付能力,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研发能力、没有直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他们做的仅仅是贴牌生产,依靠心血和汗水获得最低的利润。

虽然中国制造业有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但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同时、在以开放和市场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层面的变革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企业家也逐渐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他们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在积极的做出变革,用自己的努力提高中国民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王传福领导的比亚迪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商之一,在此之前,中国市场上90%的电池都是进口的,三洋、松下的电池也是出奇的贵,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电池生产商,我们不得不依靠进口。虽然我们自己估算我们自己做的成本很低,依然不得不花费高价进口。王传福看到了这些,他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电池。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就自己设计制造生产线,依靠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半自动化+人工的生产方式”生产中国的电池。19xx年比亚迪成立,19xx年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20xx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2.5亿支,20xx年达到4亿支,达到了世界第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它也表明了中国民营企业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和信任。中国制造在世界有了自己的地位,也有了自己的竞争力、生存力。

当今世界已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的企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都将面临共同复杂的挑战,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获得很大的生存空间。对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国际化经营、实现内向型企业向外向型企业的转变、以积极的态度国际化竞争、制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是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性大企业的根本之路。

通过观看《跨越中国制造》,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看到了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的奋斗过程,还有很多国际经济学大师及成功企业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的探索,以及他们付出的极大努力。在新的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的民族企业也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后的“中国制造”不仅会变为“中国创造”,也会有更多像海尔、联想等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的诞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