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工《七彩糖果》活动反思

小班美工《七彩糖果》活动反思

小班美工《七彩糖果》活动反思

糖果是孩子们喜爱的食物,当我出示已经制作好的糖果时孩子们马上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这时我并没有马上给孩子们看这颗糖果是假的,是用橡皮泥制作的。而是请孩子们说说你见过、吃过的糖果,说说糖果的种类、形状和味道。孩子们在交流的时候发现糖果的种类说的比较少,一般都说的是糖果的形状和味道。所以我便介绍了几种幼儿没有说出的糖果种类:跳跳糖、口香糖等。当幼儿了解了不同糖果的种类和形状时我再把刚才拿出的“糖果”提出来,用疑问的口吻向幼儿提出:“这颗糖果和平时我们吃的糖果不一样哦!哪里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打开来看一下。”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小眼睛都盯着我手里的糖果看。当把糖纸打开露出橡皮泥的瞬间,孩子们一开始还没有发现,因为我选用的是黄色的橡皮泥,孩子们没有看仔细,等到我把打开的糖果放到孩子们面前,他们就发现了这颗糖果是假的原来是橡皮泥制作的。这时他们就觉得老师好奇怪、好厉害居然把橡皮泥做成了糖果,都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制作糖果。

由于现在的糖果都是直接用塑料糖纸包装好的很难再重复利用,所以收集彩色糖纸有点困难,于是我就用了彩色的手工纸代替塑料糖纸。在孩子们制作彩色糖果的时候我先做了示范,告诉孩子先要把糖果用橡皮泥捏好,可以做出各种形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都可以,然后再用彩色纸把糖果包裹起来。孩子们看完我的示范都表示自己知道怎么做了。于是我把材料分发下去,请孩子们制作自己喜欢的七彩糖果。当孩子们制作糖果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绝大多数只会做圆形糖果,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糖果基本没有人敢尝试,或许也是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制作比较难。糖果做好了就要用彩色糖纸包裹起来了,在孩子们包裹糖果的时候发现彩纸太硬了,孩子们只要一捏就比较容易破,所以后来的一些彩纸我都先揉一揉然后再让孩子们包裹,揉搓过的彩纸比较软,孩子们包裹的时候破损就减少了。

孩子们在制作七彩糖果的时候都非常投入,连我们班最调皮的成成小朋友都做的很认真。孩子们对橡皮泥制作糖果没有什么困难,就是在用彩纸包裹糖果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孩子只会用彩纸裹住糖果,最后一步拧紧的动作有点困难。要不就是顺着一边拧,要不就是直接把糖果团在彩纸里。后来我提醒孩子们要左手右手一起拧,这样有的孩子就会把糖果很好地拧紧了。最后我们把制作好的七彩糖果都放在了篮子里,孩子们看到自己做的糖果这么多这么漂亮都兴奋得叫了起来。

糖果制作完了后,我还跟孩子们讨论:“糖果吃多了好吗?”孩子们都表示不能多吃糖果,会蛀牙,还说睡觉前不能吃东西要刷牙。虽然这是一个美术活动,但能够把爱护牙齿这一卫生知识渗透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又很自然地掌握,我觉得这个活动

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篇:小班活动《糖果舞会》

活动名称 :糖果欢乐舞会

设计背景:

新年将至,家长们总不免购买各式各样的可口的糖果给孩子吃,孩子们也十分喜爱,还有的孩子将糖果带来与同伴分享。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十分喜欢糖果,不仅被糖纸的五彩颜色所吸引,更逃不出糖果甜甜味道的诱惑。因此,教师设计了“糖果欢乐舞会”这一活动,试图激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糖果的软和硬,并且在此基础上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软硬,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生活经验,在吃吃、玩玩、跳跳中体验糖果带来的欢乐。 活动目标:

1.感受糖果的软和硬,并且能够用“硬邦邦、软绵绵”形容物品的软硬。

2.愿意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在故事情境中体验糖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硬糖和软糖若干;糖罐;多媒体ppt等。

活动重点:

感受并能辨别“软、硬”,能够用“硬邦邦、软绵绵”形容物品。

活动难点:

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感知理解→快乐分享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罐神秘的礼物,猜猜是什么?(幼儿个别回答)

2.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小结:闻上去有点儿香香的,吃在嘴里有点甜甜的,是一罐好吃的糖果哟!

4.(过渡)你们想吃吗?可惜这不是我的,让我问问糖果的主人吧!

二、感知理解

(一)分分糖果

1.糖果的主人是谁?(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

2.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咬上去是什么感觉的?(硬邦邦的/软绵绵的)

3.原来,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要开舞会,棒棒糖先生带来的糖果是硬邦邦的,棉花糖小姐带来的糖果是软绵绵的,可是不小心撒了一地,搞不清楚是谁 1

的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4.请小朋友们把椅子底下的小盘子拿在手里,摸一摸里面的糖果,然后还给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幼儿分糖果,教师检查)

5.小结:有的糖果是硬邦邦的,有的糖果是软绵绵的。谢谢你们帮助了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你们可真棒!

(二)邀请朋友

1.分好了糖果,现在要请好朋友来参加舞会喽。

2.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说:“猜猜,谁是我的朋友?为什么?”(幼儿个别回答:因为XXX是硬邦邦的/软绵绵的。)

3.讨论:那小蜗牛是谁的朋友呢?(壳是硬硬的,身体是软软的,他是棒棒糖先生的好朋友,也是棉花糖小姐的好朋友。)

4.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好多吃的、用的、玩的东西是硬邦邦的,也有很多是软绵绵的,还有一些东西外面硬的里面是软的,真有意思!

(三)欢歌跳舞

1.瞧!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的朋友们都到齐了,他们准备跳舞啦!宝宝们,你们也来跳起来吧!

2.播放音乐,初步感受两段不同的旋律。(幼儿自由地跳)

3.刚刚听到几段音乐?你觉得第一段/第二段音乐是谁在跳舞?听到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

4.再次播放音乐,感受两段不同的旋律,并做相应的动作。

5.小结:欢歌跳舞真快乐!有的音乐刚强有力,就像棒棒糖先生一样神气、有力道;还有的音乐很舒缓、轻柔,像棉花糖小姐一样给人温柔的感觉。

三、快乐分享

1.快乐的舞会结束了,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谢谢小朋友们今天来帮忙,特地为你们准备了好吃的礼物哟!

2.猜一猜,哪个糖罐子里的糖比较多?真的吗?我们回教室看看,和教室里面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点设计活动过程,将故事情境融入整个活动过程中,从帮助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分糖,根据触觉分辨软和硬;再 2

到被邀请参加舞会,到分清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各自的朋友,让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区分软和硬;最后通过辨别罐子里面的声音来分辨哪个多哪个少。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十分感兴趣。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教具的选择。在本次活动中,将糖果用餐巾纸盖好,原本是不想让孩子看到糖果,但是后来餐巾纸扔在哪里成了问题。

点评:

整个活动过程清晰流畅,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有难度的提升。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将幼儿喜欢的糖果作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充满了欢乐。在教案设计上教师能运用触觉、味觉、听觉等多感官地让幼儿摸一摸,分辨糖的软硬,听一听,哪一罐的糖果比较多,尝一尝糖果的味道,深受幼儿喜爱。

在第二环节中,教师能通过一个故事情景,将整个活动贯穿于一个故事中,既有故事的完整性,也使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从一开始的摸一摸,运用触觉感知糖果的软硬,这对幼儿而言比较直观,而且简单;其次是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经经验分辨常见物品的软硬。“蜗牛”是这个环节中的一个难点,孩子们在蜗牛是软的和硬的之间争论,最后教师总结“蜗牛既是棒棒糖先生的朋友,也是棉花糖小姐的朋友,因为蜗牛的壳是硬的,但是身体却是软的。”最后的两段音乐让孩子们在动一动的欢乐氛围中运用迁移的方法感知音乐的不同。

最后的品尝糖果环节不同于一般的活动结尾,教师留给孩子们一个悬念,到底是声音响而脆的那个罐子里的糖果比较多还是声音沉而轻的罐子里面的糖果比较多呢,带给孩子们新的思考和挑战点。建议:

1. 教具的摆放和选择要恰当。例如餐巾纸的摆放,教师可以使用两个一次性盘子相扣,同样起到遮盖的作用,并且请幼儿放在指定的位置,这样活动中教师就不会因为教具的摆放问题而忽略幼儿的操作情况。

2. 教师对于教案的深入挖掘还不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案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找到一个点,不泛泛而谈,这样才能使一节课更加成熟。

2013.1.8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