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这节课堂教学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 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比较好的方面是:

在上课时我在课前的谈话中,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另外我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

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足之处:

(1)上课时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

教学改进的措施:

(1)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

(2)精心设计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加深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的目的。

(3)让学生拿出四种物体放在桌面上滚一滚,从而发现圆柱和球,很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向学生设疑:圆柱和球都能滚动,那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吗?可让学生拿实物在桌面滚 一滚,看发现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得出结论。

(5)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加深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想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

 

第二篇:“认识图形”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第一课时(二年级下册曾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有两个: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两个目标教材是通过两个活动分别来实现的。首先,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图形,然后进行分类(在这个环节中教材没有把长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进行分类),进而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异同,最后得出它们的特征;第二,通过寻找一组四边形中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会用集合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的设计思路与教材的安排有些不同。两个教学目标我安排在一个活动中,因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肯定会提到长方形与正方形,此时能把它们撇开不讨论吗?当然,两个活动合在一起,势必会影响既定的教学方案,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我还是决定试试。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建筑物图片,如金字塔、庙宇、东方明珠塔,还有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从图中或生活中找出学过的、没有学过的图形,并将之贴在黑板上(学生找的图形力求丰富,当然也包括长方形与正方形)。

第二,将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分类。我的意图是:先从众多的图形 1

中分出直线图形;然后从直线图形中分出四边形;再从四边形中分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其他四边形(可能会有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归为单独的一类,也可能会把它们归为平行四边形一类)。

第三,比较平行四边与梯形的异同,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此时适当渗透这两种图形边与角的一些特点。

第四,讨论长方形、正方形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我想这个时候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不难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然后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第五,通过“只剪一刀”活动,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并为今后学习图形的面积作铺垫。

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总的感觉是很不理想,好多地方与最初的设计相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机智不够,临场应变能力差。在分类活动中,有学生一

开始就说“按形状来分”,她的意思是按边数来分。而我的

设计是先按边的曲直分,再按图形边的条数分,最后按有几

组平行线分,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当学生这

么一说,我愣了一下:如果这么分,那么圆形、扇形等算哪

一类呀?所以我没有肯定这个学生的方法。学生又说了几

2

种,终于有一人说出了按边的曲直分,我才继续按我的思路讲下去。过后想起来,这个细节是一个非常大的败笔。其实按那位学生的方法,一下子就可以过渡到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了,没有必要再把他们的思维拉回来。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案真的要备学生,要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想当然地设计。当课堂上学生的思路与当初的构想不吻合时,教师应该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方案,不要让自己受到教案的约束,也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一句话,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要具备临场应变能力。这就需要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提高。

2、 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在“只剪一刀”的活动中,

我总是催学生“快点,快点”,这个图形没剪完又马上进行下一个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跟得上。其实囫囵吞枣地走一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回味,当然也没有什么效果了。现在的课堂评价,对于是否完成任务、容量是否很大,并不是看得很重,关键要实,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所以,我们为什么老是要催学生呢?道理我也很明白,可是临场就是把握不了,这也是一个经验问题。

此外,还有语言没有童趣、各环节衔接不自然等不足之处。

3

虽然这节课不是很成功,但有一个地方的设计我认为是合理的,那就是改变了教材把两个目标分为两个活动来实现。我把它们融为一体,这是符合学生实际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