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评奖。如“ 战车、” “风筝、” “夕阳夹山、倒影入溪、” “一个人、一座山、一个太阳等等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我一开始设计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4.3立体图形时,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多面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我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华师大

版初一数学(下)6.3实践与探索P14 ,T·2这是一个有关形状体积变化的问题。教材中只是作为一个练习题出现并没有类似例题,我针对这类问题设计了一节课。课上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马上去做,而是找来两只一大一小的两只圆柱形的杯子,一只杯子中盛满水,开始做实验。通过实验引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了解决此题的几种方法。再比如讲解P15 ,问题2储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税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如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P14 关于幻方的阅读材料以及P122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几点反思思考

今天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数学教师们都在积极地对数学课堂进行改革,边学边教、边教边思,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行为、教学风格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涌现出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课例。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又注入了新的内涵,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变化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数学课堂只有效了,才能再谈高效。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产生如下一些反思:

一、课堂教学模式全盘“杜郎口化”

在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上,理解有偏差,把它们看成对立的两个方面。

误认为,要想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那就得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学生则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个别教师不理解,一放就乱,一收又紧,总是走极端,始终找不到平衡。实际上在强调学生主体、以学定教的今天,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导。只有“导”得明,才能“演”得精。“导”为前提,“演”为主体,“导”的水平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就有时间自学、切磋了。只有把矛盾的双方“导”和“演”统一起来,各司其职,有分有合,相互协调,实现师生角色的最佳定位,使教学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杜郎口成功经验的推广,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凸显。“把课堂教给学生”也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教学理论之一。听过一些课,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是学生,处理习题的是学生,做点评总结的还是学生。整堂课老师所说的话不超过五句。诚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然而,我们真的可以放心的把课堂上的一切都教给学生吗?

我们可以把课堂学习分为概念新知的学习、练习习题的巩固和必要的总结点评。对于习题的处理,学生思维灵活,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有些解题思维连我们也不禁拍手叫好。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发散学生思维。这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完成。但

是学生对于定义概念的理解,大多数只限于课本的描述,而对于难点和易混淆的疑点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所以他们很难担当讲解的“重任”。因此,我个人认为,把课堂完全交给交给学生,要么是在教师安排导演下的作秀,要么就是徒具形式的一知半解。不要忘记,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师主导。我们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是课堂上的指挥家,哪些内容可以交给学生,应该怎么交,交到什么程度,都应该由我们思考和掌控,如果说学生是课堂上的“画龙之人”,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是“点睛者”。我们绝不能对自己的学生“撒手不管”,我们只能有选择的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兴趣,更是责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与生活、生命、生长、发展联系在一起。只有自觉、主动、积极,不再过于依赖教师,那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合作学习,运用不够科学

一提合作学习,往往联想到这样的情景: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甚为热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似乎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确实,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多一些朝气和锐气,而要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动起来”则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合作教学”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表面上的热闹,是一些“花架子”,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学生收获甚微。

随着教改的深入,让学生动起来,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已成为所有老师的共识。但我个人认为“动”与“活”也应掌握好“度”。数学最显著特点就是要有严密的逻辑和推理。很多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用心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还要给学生创造“静”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分为知识的学习理解——知识的运用展示——知识的反思巩固三个过程的话,那么第二个环节无疑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动起来。因为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第一个和第三个环节则需要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数学中没有精彩的历史故事,没有有趣的游戏表演,数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和享受探索成功后的喜悦。而“静”能使学生专注的探索,“动”能使学生充分的享受,“静”是为“动”做准备,而“动”是“静”的成果展示。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个良好的数学课课堂氛围应该是四分动而六分静,做到“动而不乱,静而不死”,达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才是数学课堂氛围的最高境界。

三、导学案,起不到“导、学”的作用

导学案的设计习题化倾向严重,“导学案”成了简单问题的堆积、累加,没有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导”的作用,也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反而养出了“惰性”。导学案的设计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习题化的弊端是直接把学生误导到做习题上去了,而把教材抛到一边。实质上,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教材的辅助,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媒介,让导学案喧宾夺主可不行。“导学案”中问题的提出不能太直接,

“学案导学”是近年来探索的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这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启发式”的教育理论提出来的。在《论语·述而篇》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语。这是我国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论述。它指出了启发的时机,即当学生“愤”和“悱”的时候才对他进行“启”和“发”。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因而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则主要是有“问题”连接而成的,但是一个好的“导学案”中的问题是经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材、结合“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设计出来。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因此,“学案导学”要立足在“问题”的“导”上,结合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而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探究性学习开放无度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的新型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确定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还要确定探究活动的具体方式(是独立还是合作),考虑教如何点拨或引导,尤其对数学实际问题的探究。又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模型。如何解释与验证。这需要教师教育学生只有勤于

观察、勤于思考、勤于总结,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数学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在解题方法上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它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发散思维,而忽视知识的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题意。“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开放的“度”限定在有利于师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实践。

五、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六、关于“学生减负”的思考: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减负增效”一直是探讨研究的主题,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从传统教学的“一讲到底”,走向所谓的新课改的“一问到底”,从以往的教师唱独角戏,走向了低龄化语言游戏等等。

“学生减负”已经喊了十几年了。但家长有顾虑,“减负了孩子还能上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吗?”,教师有顾虑“负担家下来后,成绩也跟着减下来怎么办?”,学校有顾虑“中高考制度不改,减负后还有升学率吗?”其实,很多人都陷入了误区,“减负”和“减成绩”并没有必然了联系。只要我们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就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提高课堂效率。就数学这一科而言,每一课时都有2—3个知识点。我们应该把它从课本中剥离出来,清晰的展现给学生。每个知识点都应配有针对训练。教师要精选3—4道从不同侧面考察该知识点的题目放到针对训练中。易错的难点题目要重复出现。做一道处理一道,再做一道。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精选5—6道综合题目作为

本节课的课堂小测。争取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做到堂堂清。

我们应该意识到,习题并不是越多学好。毛毛燥燥的做十套题,反而不如把精选的一套题做深做透。只要我们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要学知识点讲清练透,再做好检测和查漏补缺的工作。我们就很有可能做到“减负不减分”。

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教材到课堂,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新的面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课改的好典型。教改不是单纯的模仿,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我们,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际结合我们的学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由于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我的看法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浅薄的。但我不会放弃努力,也希望在各位同行前辈的帮助指正下不断进步。教改之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求索。

对探究学习,这一新理念产生了误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探究学习,一轰而上,大有数学教学必探究之势,但数学教学的效果却事与愿违。

:按部就班。探究流于形式

《等腰三角形》教学片断。

师:将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展开,是什么图形?

生(操作):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生2: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师(归纳定义):像这样有两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那么,刚才同学们剪出的这个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齐):是。

师:把你们手中的三角形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学生小组合作,大约3分钟)

师:好。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学生沉默不语)

师(迫不及待):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考虑。

生: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师:从折痕考虑.折痕是三角形中的什么线?

生6:折痕可看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

师: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透视】整个活动,有操作,有猜想,有证明,课堂上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讨论。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但只要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学生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折纸的,折纸后左右对称的关系很明显.没有猜想的必要。而对探索性质这一教学重点,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不是由学生发现的,而是教师急于求成强行给出的。由此看来.学生整个探究活动都是按部就班.照教师要求做出的,学生有活动无体验,有经历无感悟.探索流于形式.所以看似热闹.实质上并没有给学生理智上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忽视了对数学本质的追求.使得真正理解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学生寥寥无几。

对策一:调控引导.注重探究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的确,没有探索,就不会有新的发现。案例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然后提出猜想,当然(猜想结论可能有多种),只要教师加以引导,最终他们肯定可以自己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时.教师再利用折纸验证并解释,效果肯定会好许多。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认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探究活动充分展开,提高探究质量,做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去猜测结果,让学生去选择方法,让学生去探索思路,这才是真正的探究。

问题二:凡教必“究”.探究毫无价值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于是有的教师几乎每个内容都要安排学生动手“探究”一番,似乎有无“探究”成了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唯一标准。

案例2:人敦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教学片断。

师(创设情境):一位同学在上课时不小心将桌上的两支笔弄掉到地上了,你们觉得这两只笔掉在地上会有哪些不同的情况?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师(焦急地):如果把两支笔看作成两条线,这两条线会有哪几种摆放情形呢?

【透视】为了让学生探究出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相交的两种情况,教师可谓“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一个探究活动,可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探究活动有何价值?事实上,每一个内容都开展探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探究活动要紧扣教学重点或难点.过多的探究不仅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探究的

价值。《平行线》一课中真正应让学生探究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对策二:抓住关键。提高探究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正在被教师认可和使用,但教师在设置探究活动时.要抓住关键,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所探究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这才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所以对于案例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展示两条直线的不同摆放情况观察得出.重点应抓住平行线有何性质提出

问题三:闭门造车。探究脱离实际

案例3: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教学片断。

(复习过后,教师出示以下问题——

问题1: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8x8=64:5x5=25:12x12=144;

7x9=63;4x6=24;11×13=143。

问题2:已知25x25=625,那么24x26=?

问题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问题4:从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运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问题5:你能证明自己所得到的规律吗?)

【透视】从表面上看,教师设计的这一串问题注重让通过观察、探究、猜想得出平方差公式。可事实上,对问题1至问题3,学生还能勉强得出答案,但对后面的两个问题却束手无策。而且,这些问题出现得很不自然,是人为拼凑出来的。因而脱离了学生实际。预设时没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这节课的探究效果和质量便可想而知了。

对策三:巧妙设疑。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式教学不仅要注重探究的质量.更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巧妙质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探究效果。如上述案例三可采用如下设计思路:先通过创设问

题情境求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肯定会回答一6),并鼓励学生思考,

尝试有无其它求法(如剪、拼等),然后学

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加强指导),最后

学生展示成果(可能会有如下结果):

6

/\\

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的操作中,感受数学乐趣,体会由“形”到“数”的规律,既经历了公式的形成过程,又获得了活动经验,锻炼了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合理地设置问题,有利于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展开和深入,探究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探究问题过易,又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没有探究价值,所以教学时要尽量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梯度、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探究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氛围,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问题四:谈“讲”色变.探究泛滥成灾

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发现。于是乎,教师上课时很忌讳“讲”,甚至谈“讲”色变,用无休止的追问式探究来代替必要的讲解,还自以为这就是贯彻了新课程理念,这其实是对探究式教学的一种误解。

案例4: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九年级上册《概率的意义》教学片断

师:下面我们从历史上最经典、最简单的硬币抛掷试验,来探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抛掷硬币时,“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谁大谁小?

生(齐):可能性各占一半。

师:请同学们自行分为四人一组.通过实验探究下

面的问题:

①每组抛掷硬币2次,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每组抛掷硬币50次,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

③各组相互汇总试验结果,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

④通过你们所做试验,分析“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分组、试验、计算、各组相互交流,场面热闹但有点混乱)

师:好,通过刚才的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是多少?有何规律?

【透视】这本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从表面上看,也好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但整个活动过程由于缺少教师的调控和引导。多组学生试验不规范,叉没做好试验数据记录.结果五花八门,与前面学生的猜想相差甚远。

因此,虽然探究问题一个接一个,但缺少了教师的点拨与精讲,其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果案例中。教师加强对每个问题的引导和分析.和学生一齐计算、验

证,既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又会使结论更加清晰,探究效果肯定大不一样。

对策四:“讲”“究”结合.发挥探究效益

教学应该是探究式、接受式互补。新课程虽然倡导“做数学”,让学生从探索中获取数学知识,但探究式教学从不拒绝讲,教师应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当讲则讲,不需要讲则坚决不讲。笔者的做法是: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能学会的,不讲;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不讲。教师应在“导”和“点拨”上下功夫,点拨要精,要切中要害,点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即止,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探究的最大效益。

总的来说,探究式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大有好处的。在大力提出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希望广大实验区教师认真做好探究式教学工作,走出探究式教学的误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是:

(1)探究学习的选题不恰当,对不适合探究学习的问题也让学生去探究。如有的教师在“椭圆方程”的教学中,从展示宇宙天体的运动,谈到“神州六号”运行的轨道,试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形成椭圆的第一定义。教师让学生分组探究,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结果学生费时费力,怎么也探究不出“轨迹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这一结论,不得已教师只有自己明确了这一结论,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走了过场。像椭圆的概念,到高中后可通过描点来学习,现在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未免给人留下哗众取宠的感觉。因此探究性问题不能随意选,所选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新颖,要有启发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2)把探究学习庸俗化,认为只要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学就是探究学习。如有的教师在“生活中的轴对称”的教学中,先出示了下面三个问题: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②轴对称的性质是什么?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结果学生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忙于到课本中寻找答案,而后教师边提问边讲解。实际上,这是把探究学习演变成了先学后教的“注入式探究”,而真正的探究学习不是让学生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上讲,往往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的结果更重要。

其实,数学新课改理念倡导探究学习,绝不是把探究学习当成学习数学的唯一方式,绝不是要求一轰而上,不管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去探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