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声音教学设计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下雪的声音》导学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下雪的声音》 教材分析:《下雪的声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心思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让人读来回味无穷的散文。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雪的声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雪的赞美,对春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作者把自己对雪的感触娓娓道来,让你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这雪声、雪情、雪景当中。让我们的心灵在被陶冶与涤荡之余,能够潜心静气地去思考和回味。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融入课文,理解“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

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描绘的情景,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

教师准备:配有轻音乐的下雪视频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为什么呢?

是啊,下雪的时候,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美极了。我们还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可是你有没有认真倾听过下雪的声音呢?有个词叫“雪落无声”,是不是真没有声音呢?我们今天来欣赏一篇散文《下雪的

声音》。这节课我们不光用耳朵来听,还要用心来感受。让我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看看文中是怎样给我们描绘的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明确学习要求:

自由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把不懂句子勾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开火车读,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全班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环境理解。

4、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 反复诵读课文,中间可穿插默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感悟。

2、 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你喜欢下雪的声音吗?你觉得哪写的美?

(1)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2) 小组交流补充;

(3) 讨论怎样读好,谈感受。

要点:第5段,亲近;第6段优美;第8段欣喜;

第9段幸福;第11段希望。

师总结:正如大家一样,作者身处那样的环境中,也是用心去感受的, 下面,让我们跟随画面,再来感受一下雪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意境。

3、欣赏短片。

你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5、指导背诵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在生活中,你有过“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的体验吗?

说一说,也可以写下来。

2、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3、课外阅读:

(1)《一碗水》(2)《听听下雪的声音》

板书设计:

下雪的声音

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

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课后反思:

《下雪的声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心思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让 人读来回味无穷的散文。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雪的声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雪的赞美,对春的向 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可是,作者写的很美,但如果单靠老师去讲,学生是感受不到的。 如何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联系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范读,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勾出来,对全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充分的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互相交流经验,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感悟。初步理解课文基础出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读懂作者的心思。抓住关键词语如: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 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生词的意思。通过播放带有轻音乐的下雪的视频,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入境悟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而内化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并抒发出来。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用耳听只是时隐时现的自然之声,而用心感受的则是一个充满了无限的爱,充满了无限的美的世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美美的朗读中,熟读成诵。

 

第二篇:小学美术《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从各种风格、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

2.从各个方面、多种形式感受和表现音乐。

3.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大胆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抽象的表现音乐感受。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美术作业纸、彩笔、油画棒、彩色纸等。

2 .教师准备:包含多种声音和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受声音的美妙

我们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多彩的大千世界,有了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耳朵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出示课件,播放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小鸟清脆的鸣声,清澈的流水声,老虎凶猛的吼声,婴儿的啼哭声,两只坏狗打架的声音,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曲。)

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呀,多么奇妙的声音,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才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有旋律、有节奏的声音——音乐。

出示课题:感受声音

二、深入感受、表现音乐

1.走进音乐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我们的手脚,跳出你心中最美的舞姿。连续播放三段音乐:轻柔的《致爱丽斯钢琴曲》、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一首刺耳的摇滚音乐。师生听音起舞,用身体的语言表达音乐感受。

2.同学们跳的真起劲,这三段音乐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你的理由。

A:《致爱丽斯钢琴曲》

生:我喜欢它的优美动听??,

师:你用了好多漂亮的形容词,说的真好。当你欣赏这段音乐的时候,会在你的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

师:有谁能用一种表情来表现这段音乐?把它画在黑板上。(一生在黑板上画)哦,是一个

(恬静)的笑脸。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拿出你的笔,尝试着用线条来表现你对第一段音乐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的作品,相互欣赏一下。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用了很多柔和的曲线来表现而很少用尖锐的折线,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轻柔的音乐,能使我们的心情平静,象清清的流水一样柔美、清澈。

B:《义勇军进行曲》

生:喜欢它有力的节奏??,

师:你的用词很准确,你知道,一般在什么时候奏响这首进行曲?(奥运会上颁奖的时候,早上升国旗的时候等)那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师:用怎样的表情来画出你此时的心情呢?谁到黑板上来画画。(一生在黑板上画)你画出了一个(庄重、激昂)的脸。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桌子上有好多漂亮的彩色纸,选出最能表达你此时心情的几种颜色。你来说说为什么选了红色?

小结,激昂的音乐,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象一个要出征的战士一样,热血沸腾。 C:刺耳的摇滚乐

生:喜欢它的豪放现代??,

师:是呀,这是段富有野性的音乐,你能结合身边的东西即兴演奏一曲摇滚乐吗?

师:谁来画出第三张脸表现这段音乐?(一生在黑板上画)怎么是一个(龇牙咧嘴)的脸,为什么?

师:请画出随意的图形表现对摇滚乐的感受。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刺耳的摇滚,是感情的宣泄、夸张。

3.小结,

同学们知道吗?音乐也是有情感的,(教师指向黑板上的三张脸)它能左右着我们的心情。不同的音乐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可以运用线条、颜色、图形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

4.音乐联想:

绘画也是一种不错的表现方式,(课件出示)看这有各种节奏的音乐和一些绘画作品,你能把感受相似找出来吗?

欢快的音乐表现海浪汹涌的画

柔和的音乐画中,静静的树林,小鸟在歌唱

恐怖的音乐画中有跳舞的孩子

激昂的音乐表现幽暗海底的画,有个张大嘴的鲨鱼

教师小结:音乐与美术是共通的,音乐的感受能通过美术作品来表现。

三、创作阶段

1 .布置创作

你一定听过或学过好多的歌,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下面我们来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图形等表现你喜欢的音乐,还可以给你的画起个好听的名字。

2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展示你的作品。猜猜别的同学表现的是什么类型的音乐。每个小组评出一幅最好的作品。

2.把这些优秀作品帖在黑板上,说说你最喜欢那一幅画?为什么?你能给它配上曲子吗?

五、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运用了多种形式来感受和表现音乐,同学们回家之后可以选择其他声音或其他类型的音乐欣赏,并把感受画下来,请家人或同学来评一评。

反思: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些音频资料,精选了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再选了四种“水声音效”、四种“战争音效”,先后放给学生们听,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用彩色的线画出来。因为这些声音各不相同又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很兴奋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作业效果很好。这样的课如果没有音频资料根本就没法上,所以老师备课时的准备是否充足决定了课上得是否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