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快快慢慢

主题名称:快快慢慢

环境创设:

●在墙上布置“快快国慢慢国”的专栏,展示有关车辆的快慢、动物的快慢、生活中的快慢等内容,并不断加以丰富。

●在活动室里放置汽车、摩托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模型,供幼儿观察、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特点。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提供儿童自行车,供幼儿练习快骑、慢骑,体验运动速度的变化。 ●提供各种能体验运动速度的材料,如有轮子的玩具——玩具车、小三轮车、小推车等;可以转的玩具——陀螺、玩具风车;可以滚的材料——球、罐头盒;等等。

家园共育

●能有意识地带孩子到马路上观察车辆、行人等的速度,感受快慢的相对性。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情况提醒孩子做事要注意快慢节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有条件,家长可带孩子到社区周围骑小三轮车,练习快骑、慢骑、沿直线骑等多种骑法。 ●亲子游戏:慢吞吞的压路机。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压路机”,在地板上来回滚动,将各种废旧小纸盒当作碎石一一压扁。

●收集一些简单有趣的绕口令,和孩子一起学念。

美术区

快朋友和慢朋友

材料准备

●足够的油泥、泥工板、牙签、小棒。

●有蜗牛、乌龟、小鸡、小兔等动物的塑封图片。

指导要点:

——哪些动物跑得快,哪些动物跑得慢?

——鼓励幼儿大胆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各种快朋友和慢朋友。

——启发幼儿用各自的方式表现动物的动态,使人能更直观地看出它们的快慢区别。 ——可在个别指导中进行局部示范。

——请幼儿将制作的快朋友和慢朋友送到“动物乐园”展台中展出,互相欣赏交流。

数学区

●提供有差异的两组图片,请幼儿快速找出不同之处;或提供两两相同的多组图片。供幼儿进行配对。

科学区

●提供不同高度、不同质地的斜坡和汽车玩具,探索发现影响“汽车”速度的多种因素。

快快和慢慢

目标:

1.倾听快快(救护车)和慢慢(轮椅)的故事,知道救护车要快、轮椅要慢。

2.理解救护车的快和轮椅的慢对人的不同意义。

准备:

1.绘制一张拟人化的救护车图片和一张拟人化的轮椅图片,背后分别黏贴一根筷子。

2.把两只纸箱的上盖和底部去掉,分别制作成可以套在身上的救护车和轮椅,如图。

3.已经裁切好的白纸条,水彩笔。

过程:

1.快快和慢慢来了

——(出示纸制救护车)快快是救护车。(出示纸制轮椅)慢慢是轮椅。它们都刚从各自的“工厂”里出来。

——(演示轮椅的图片)慢慢在后,它“吱纽吱纽”慢慢往前走。我们一起来学学它是怎么走路的?发出怎样的声音?(通过模拟“吱纽吱纽”的声音,引导幼儿体验轮椅的慢) ——(演示救护车的图片)快快在前,它“呜哇呜哇”飞快地往前跑。我们一起来学学它是怎么往前跑的?发出怎样的声音?(通过模拟“呜哇呜哇”的声音,引导幼儿体验救护车的快)

——教师套上纸制救护车扮演司机,边行进边对着“救护车”大声喊:“有病人,快开,快开。”同时绕场地快速跑动。

——配班教师套上纸制轮椅扮演老奶奶,对着“轮椅”说:“慢一点,慢一点,别让我摔着。”同时绕场地慢慢走动。

——你们听到驾驶员跟救护车是怎么说的?看到救护车是怎么跑的?

——你们听到老奶奶是怎么对轮椅说的?看到轮椅是怎么走的?

2.快快和慢慢的困惑

——(出示轮椅的图片)“要是能像救护车一样快,多好呀。”经过坡道的时候,轮椅慢慢一边想,一边让轮子转得快一点,推轮椅的人拉住轮椅慢慢,大声地喊:“慢一点,慢一点。”

——轮椅慢慢不明白为什么推车的人让它慢一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出示救护车的图片)晚上,快快和慢慢停在了一起,慢慢对快快说:“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快?我为啥总是那么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救护车快快说:开车的人总是让我快一点。快一点,路上的车也停下来,让我快一点,快一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轮椅慢慢说:“我想快一点,可是推轮椅的人总是拉住我,要我‘慢一点,慢一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救护车和轮椅想啊想,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天亮了,开救护车的驾驶员跑过来,对着救护车大声喊:“有病人,快开,快开。”这下你们知道救护车的工作了吗?

——一个老奶奶坐上轮椅,推轮椅的人说:“老奶奶病刚好,慢一点,慢一点,别摔着了。”这下你们知道轮椅的工作了吗?

4.快快和慢慢明白了

——救护车把病人送到了医院,轮椅把老奶奶送回了家。它们又停到了一起。

——轮椅说:“我知道了,做轮椅的是病刚好的人,所以要慢一点。”救护车说:“我也知道了,我是去救人,所以要快一点。”

——明白了轮椅为什么总是慢的,救护车总是快的,它们都很高兴。从那以后,轮椅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救护车跑得飞快,飞快。

5.快快和慢慢在工作

——请你们跟旁边的小朋友组成一组,商定谁做轮椅,谁做救护车。

——两个小朋友各拿一张白纸条,分别画上表示轮椅和救护车的简笔画,然后围在手指上粘成指偶。

——每组幼儿用指偶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跟随教师讲故事。

建议:

——救护车和轮椅本身是没有快慢之分的,但由于它们职责不同,所以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快慢特征。这个活动可让幼儿知道救护车和轮椅的快和慢对人的不同意义

——整个活动其实是教师操作教具表演故事的过程,同时结合讨论,让幼儿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活动结束后,可带幼儿去户外做游戏,一半幼儿做快快,一半幼儿做慢慢,根据教师指令做动作,体验快和慢的不同。

附:

慢慢是轮椅,他“吱纽吱纽”慢慢往前走。快快是救护车,他“呜哇呜哇”飞快地往前跑。

“要是能像救护车一样快,多好呀。”轮椅慢慢一边想,一边让轮子转得快一点。推轮椅的人拉住轮椅慢慢,大声地喊:“慢一点,慢一点。”

晚上,慢慢和快快停在了一起。慢慢对快快说:“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快?我为啥总是那么慢?”

救护车快快说:“开车的人总是让我快一点,快一点。路上的车也停下来,让我快一点,快一点。”

轮椅慢慢说:“我想快一点,可是推轮椅的人总是拉住我,要我‘慢一点,慢一点’。” 救护车和轮椅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要让救护车快一点,让轮椅慢一点。他们想啊想,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想明白。

天亮了,开救护车的驾驶员跑过来,对着救护车大声喊:“有病人,快开,快开。” 一个老奶奶坐上轮椅,推轮椅的人说:“老奶奶病刚好,慢一点,慢一点。别摔着了。” 救护车把病人送到了医院,轮椅把老奶奶送回了家。他们又停到了一起。轮椅说:“我知道了,坐轮椅的是病刚好的人,所以要慢一点。”救护车说:“我也知道了,我是去救人,所以要快一点。”明白了轮椅为什么总是慢的,救护车总是快的,他们都很高兴。从那以后,轮椅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救护车跑得飞快,飞快。

快快和慢慢的音乐

目标

●通过身体动作感受、理解“快快”(救护车)和“慢慢”(轮椅)两个不同特征的音乐形象。 ●倾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的快和慢。

准备

●快快和慢慢的形象。

●音乐磁带。

过程

●快快和慢慢走路

——分别出示快快和慢慢形象。快快是救护车,慢慢是轮椅。慢慢是怎么走路的?快快又是怎么走路的呢?

——启发幼儿模仿快快和慢慢的走路特点,体验两者的不同。

● 快快和慢慢的故事

——音乐就好像我们在说话,在讲故事。下面这段音乐里有一个快快和慢慢的故事呢,让我们仔细听一听。

——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说说音乐中有没有快快和慢慢,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结合音带,简述故事:一天,快快和慢慢都刚从各自的“工厂”里出来。慢慢“吱纽吱纽”慢慢往前走,快快“呜哇呜哇”飞快地往前跑。驾驶员对着救护车大声喊:“有病人,快开,快开。”老奶奶对轮椅说:“慢一点,慢一点,别让我摔着。”轮椅明白了一个道理:“坐轮椅的是病刚好的人,所以要慢一点。”救护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是去救人,所以要快一点。”从那以后,轮椅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救护车跑得飞快,飞快。他们每天都工作得很高兴。

——引导幼儿倾听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请幼儿分辨哪段音乐像是在讲快快的事,哪段

音乐像是在讲慢慢的事,为什么。

——引导幼儿倾听第一段音乐,并在座位上用双手在胸前做绕圈动作(车轱辘转动的样子),模仿自己听到的慢慢形象。

——引导幼儿倾听第二段音乐,并在座位上用双手在胸前绕圈动作,模仿自己听到的快快形象。

——播放音乐第一段和第二段,请幼儿加上脚部动作,用双手在胸前做绕圈的动作(车轱辘转动的样子)来模仿自己听到的慢慢和快快的形象。

——引导幼儿继续倾听第三和第四段音乐,请幼儿分辨哪段音乐也像是在讲快快的事,哪段音乐像是在讲慢慢的事,为什么。

——引导幼儿倾听第三段音乐,并在座位上用双手在身旁做绕圈动作表示自己听到的慢慢形象,注意有节奏地做动作。

——引导幼儿倾听第四段音乐,并在座位上用双手在身旁做绕圈动作表示自己听到的快快形象,注意有节奏地做动作。

——播放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请幼儿加上脚部动作,用双手在胸前做绕圈动作,来模仿自己听到的慢慢和快快的形象。

3.高高兴兴的快快和慢慢

——轮椅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救护车跑得飞快,飞快。他们每天都工作得很高兴。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呢?(在模仿轮椅和救护车动作时加上愉快的表情)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快快和慢慢,坐在两边。完整播放音乐,在慢节奏的音乐响起时,扮演慢慢的幼儿立即起身做动作。在快节奏的音乐响起时,扮演快快的幼儿立即起身做动作,此时“慢慢”立即回到座位。如此,教师以快快或慢慢的角色身份带领幼儿交替表演,要求幼儿倾听音乐,按节奏表演。

——如果幼儿掌握得比较好,可以尝试让幼儿两两组合,合作表演,如,在其中一个组合里,一人扮快快,一人扮司机;在另一个组合里,一人扮慢慢,一人扮老奶奶。 ——两个组合再次合作表演,重点表现快快和慢慢的角色特点,要求他们注意配合。 ——忙碌了一天,快快和慢慢都要休息了,但他们心里很高兴。(教师双手合掌,斜靠在耳

边,作睡眠状。)

建议

●这个活动是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可先通过语言、动作引导幼儿具体比较快快和慢慢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然后借助抽象的音乐进行辨别。

●在音乐活动中,既要让幼儿在充分 “动”的过程中愉快学习,更要引导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音乐。

马 路 上

目标

●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体验马路上物体运动的快慢。

●能对周围事物快慢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准备

●事先安排既安全又便于观察车辆及行人的路段。

●水彩笔每人一支。

过程

●马路上的快和慢。

——带领幼儿来到马路边,仔细观察车辆的行驶情况,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随意到车行

道上去。

——你能叫出这些车辆的名字吗?它们的速度怎样?

——除了车辆有快有慢外,马路上还有哪些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快有慢呢?(人们骑车走路的

速度有快有慢)

——启发幼儿自己寻找三个观察对象:骑自行车的人、走路的人、开汽车的人,比一比谁快

谁慢。

——

●表现快和慢。

——回园后,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请幼儿在户外运动场地上自由扮演行人、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汽车等,表现它们

的快慢。

建议

●实地观察的目的在于扩大幼儿的直接经验,教师在引导幼儿关注多种对象的同时,应重点引导幼儿对其速度进行比较。

●鼓励幼儿在来园或回家的路上继续观察马路上的快慢现象。

公共汽车的轮子

目标

●学唱歌曲,用合适的方法记忆弱起的节奏。

●体会歌曲的情趣,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车轮的转动及其速度的快慢。

准备

●活动前观察过马路上的车。

——将座位排成四排,类似于公共汽车的座位。

●音乐磁带。

过程

●公共汽车要开喽

——教师以愉快的情绪导入活动情况:马路上,公共汽车轮子转呀转,转呀转,满街地跑;公共汽车喇叭嘟嘟嘟,嘟嘟嘟,漫天地响。

——现在我们就来扮演公共汽车里的乘客。公共汽车要开喽!

——幼儿倾听伴奏带音乐,模仿乘客愉快地按节奏晃动身体。

——现在我们来模仿一下公共汽车的轮子吧!轮子是怎么转的?

——幼儿倾听伴奏带音乐,模仿做车轮转动的样子。

●公共汽车的轮子转呀转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曲子唱的就是公共汽车的事。

——完整欣赏歌曲,说说这首歌唱了什么。

——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 ×× | × × | × × | × — | ”和“| × — | × × | × — |”的节奏。

——教师以慢速示范演唱歌曲,说说公共汽车的轮子转了几次,喇叭叫了几次。 ●快快转和慢慢转

——幼儿学唱,边唱边用拍手的方式感受它的节奏。

——重点学习弱起节拍“看”“听”处的演唱方法,如唱“看”时做一个睁大眼睛看的动作,唱“听”时做一个侧耳听的动作。

——完整演唱,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车轮的转动。

——有一次车子的油不多了,你们想一想这辆公共汽车的轮子会怎么转。(转得很慢,唱得很慢)

——有一次车上坐着一群春游的小朋友,你们想一想这辆公共汽车的轮子会怎么转。(转得比较快,特别开心)

——有一次车上的乘客太多了,你们想一想这辆公共汽车的轮子会怎么开。(转得比较慢,因为车子重)

——马路上除了公共汽车,还有什么车?

——根据幼儿的回答让幼儿替换歌曲中的车名,尝试演唱。

●尝试仿编

——公共汽车除了轮子转还有什么可以唱进歌里呢?

——幼儿自由仿编。

建议

●这首歌曲略有难度,所以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只选择学一段。

●通过让幼儿念歌词,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可以降低学习难度。 附

主题二快快慢慢

吊车和赛车

目标

●初步了解绕口令快速、押韵的特点。

●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念绕口令。

准备

●男孩头(小南)图片四张,女孩头(小兰)图片四张,赛车图片三张,吊车图片三张。 ●幼儿了解赛车和吊车的特征。

过程

●欣赏有趣的绕口令

——教师以正常速度念绕口令,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有没有听不清楚的地方。

——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念绕口令,请幼儿仔细倾听。

● 绕口令中的故事

——出示“小南”和“小兰”图片,请幼儿认认绕口令中的人。

——小南有什么车?这是一辆怎样的车?(引导幼儿说出赛车的速度很快)为什么赛车速度要快不能慢?

——小兰有什么车?这是一辆怎样的车?(引导幼儿说出吊车的行动缓慢)为什么吊车速度要慢不能快?

——请幼儿模仿一下赛车的样子,可加上“呜——”的象声词,表现它的轻盈快速。 ——请幼儿模仿一下吊车的样子,可加上“库乞——(表示吊物声)的象声词,表现它的沉稳慢速。

——教师边念绕口令,边按其内容、顺序摆放小南、小兰、赛车、吊车的图片。

——“小南用开得快的赛车,换小兰开得慢的吊车”“小兰用开得慢的吊车,换小南开得快的赛车”这两句话的意思、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结合图片重点讨论这两句话的记忆方法。

●用不同的速度学念绕口令

——教师结合图示,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念绕口令,请幼儿分辨两次朗诵有什么不同。 ——为了练习发音人们,把一些读音相近的字词排在一起,这样的儿歌叫绕口令,要说得又快又准确才有趣。

——教师示范提速念绕口令,引起幼儿的兴趣。

——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尝试快速来念这首绕口令,尽量做到吐字清楚。

——待幼儿比较熟练时撤掉图片,让幼儿凭记忆朗诵绕口令。

赛车和吊车

小南有一辆赛车,

小兰有一辆吊车,

小南用开得快的赛车,

换小兰开得慢的吊车。

小兰用开得慢的吊车,

换小南开得快的赛车。

小南和小兰玩得乐呵呵。

(陈国强/文)

各种各样的车

目标

? 欣赏各种车辆,感受造型美与色彩美。

? 学习用简单的线条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结构。

准备

? 将KT板平放作为马路,放置幼儿自带的各种玩具汽车。

? 支撑作品用的积木,剪刀,胶水。

过程

? 各种各样的汽车

——汽车厂今天制造了一批新车。这些车第一天开到马路上开始自己的工作,感到特别开心。 ——带领幼儿围坐在布置好的“马路四周”观察、谈论这些车辆。

——引导幼儿观察车的外形,说说自己认识的车名,并一一以拟人化的口吻与不同的车子对话,感知车的不同用途。如,“救护车,你要上哪儿去啊?”“大吊车,你去哪儿上班啊?” ? 我喜欢的汽车

——请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车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最喜欢车的什么地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抓住车辆的外形特点及细节。

——小结:马路上的汽车可真多,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黑的,颜色漂亮让人爱;小轿车、面包车、旅行车、大卡车、大吊车、越野车,品种多得数不清。

? 制造汽车

——许多汽车还在厂里制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先来看看我喜欢的公共汽车是怎么制造的吧!先画长长的车身,车身下是圆圆的轮子,又大又亮的车窗整整齐齐地安装在车身的上半部分,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座位和乘客,车头有司机叔叔在开车,车头和车尾还有照明的灯。

——再来看看我喜欢的吊车是怎样制造的吧!先画方方的车头,上半部分有窗户,下半部分装轮子,在车头的后面是长长的车厢,车厢上有一个长长的吊臂,可以吊起许多货物,所以我们要把它画得直直的,还要在吊臂中画“之”字形的线条,让它能自由伸缩,吊到不同地方的货物。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汽车玩具进行写生。

——让幼儿将所画汽车剪下来贴在积木上,布置在“马路”上,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与交流。

建议

? 大多数幼儿都会拥有一件或一些汽车玩具,让孩子自带汽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绘画的

意愿。如果汽车玩具没有办法实现一人一件,也可以是2—3人,共同观察绘画。

? 写生环节意在让幼儿及时用画笔抒发自己对汽车的喜爱之情,教师只需给予幼儿尽可能的

鼓励,任由幼儿大胆表现,不需要进行绘画技巧的指导。

? “马路”的布置可随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让幼儿在和老师、同伴互动中深化对汽车

的认识。

快纸片和慢纸片

目标

1.探究纸片下落时的不同状态和速度,乐意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体验改变纸的形状使其下落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准备

一样长度、颜色不同的纸片若干,记录纸和笔。

过程:

1. 纸片落下来

——今天我们用纸来做游戏,看看纸落下来的不同样子。

——纸片是怎么落下来的?(弯弯扭扭地落下来;斜着落下来,等等)

——幼儿每人拿一张纸片,猜测它的下落样子,并尝试操作、玩耍。

——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纸片落得慢,有的纸片落得快。

2.快纸片和慢纸片

——请幼儿每人取两张一样长度、颜色不同的纸片,让它们从一样高的地方同时下落,看看结果怎样。

——看看哪张纸片落得快,哪张纸片落得慢。(不一定,有时这张快,有时那张快)

3. 快速降落的纸蜻蜓

——现在我要把这张纸片折一下变一变,等会看看它会怎样落下来。

——边念儿歌边示范纸蜻蜓(“丫”形纸片)的制作方法,如“折一个小角对对齐??中间撕开弯弯腰变飞机”。

——让幼儿猜一猜纸蜻蜓会怎么落下来。

——教师实验,请幼儿说说纸蜻蜓是怎么落下来的。(转着落下来,像一个螺旋桨)

——让幼儿跟学“丫”形纸片的制作方法,教师巡回观察,给有困难的幼儿近距离地示范。 ——幼儿操作折好的纸蜻蜓,观察它下落的速度。

——幼儿让未折的纸片与纸蜻蜓一起下落,看谁快谁慢。

——和幼儿一起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如“纸片飘呀飘呀落下来,纸飞机转着圈儿落下来”,并用简单的图示记录它们的快慢状态。

——带幼儿一起念完儿歌“往上抛,落下来,慢纸片翻筋斗,快纸片旋得快,好像蜻蜓飞下来”后,让纸片和纸蜻蜓一起落下来,反复感受两者下落的不同速度。

建议

这一活动内容比较有趣,但其中却有着较为复杂的科学原理。因此,活动重点在于和幼儿一起探索,让幼儿不断尝试、验证,而不必说出科学原理。

活动后,幼儿可到活动区或户外继续探究纸片下落的情况,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它们不同的下落状态和速度。

在美工区提供彩色纸若干,让幼儿继续自制纸蜻蜓,或用纸工材料第 页制作另一种纸蜻蜓的做法。

附纸蜻蜓制作图 (麻烦郦理补)

小马的变奏曲

目标

●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初步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尝试分别用不同速度表现歌曲诙谐的内容。

准备

●小马的手偶。

●画简易图谱(如图)。

过程

●理解歌词

——出示小马手偶。有一匹小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非常有趣,老师把这件事唱给你们听吧。

——教师借助小马手偶范唱歌曲。

——播放音带。这首歌曲真有趣,我们再听一遍吧。

——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范唱每一句。

——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干嘛?它为什么会摔跤?

——小马小马肚子饿了,跟着妈妈去干吗?它经过了哪些地方?

——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次范唱。

●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先请幼儿想一想“包古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幼儿听音带,想象一下“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

——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教师播放音带,带领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唱。

——出示图谱,带领幼儿演唱。

——教师弹伴奏,幼儿演唱。

●尝试表现歌曲

——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歌曲有时慢有时快。和爸爸一起玩耍时要走得快,摔咬了要唱得快;和妈妈一起肚子饿了走不动,要走得慢,吃饱了要唱得快。 ——教师现场在图谱上记录变化速度的符号,如表示唱快。

表示唱慢。

——幼儿按歌曲内容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即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每段唱到第二个“包古里”时,恢复到原速。

——幼儿再次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表现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特征。

建议

●变化演唱需要建立在幼儿会唱歌曲的基础上。

●待幼儿能熟练演唱这首歌曲后,带领幼儿进行歌表演,可请幼儿两两合作。

主题二快快慢慢

主题二快快慢慢

动作说明

第一段:

①~④左手手掌平举在胸前,右手食指和中指作马蹄状在左手掌上作小马前行动作。 ⑤左手手掌平举在胸前,右手食指和中指作马蹄状在手掌的左前方作小马跑动状。 ⑥左手手掌平举在胸前,右手食指和中指作马蹄状在手掌的右前方作小马跳跃状 ⑦~⑧左手手掌合拢,迅速抓住右手食指和中指。

第二段:

①~④同第一段。

⑤左手握拳当小山,右手食指和中指作爬山状。

⑥左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当桥,右手食指和中指作过小桥状。

⑦~⑧两手在肚子前转动,作吃饱状。

有趣的快动作和慢动作

目标

1.欣赏电视和电影等媒体中经过处理的快动作和慢动作,感受它们的意义。

2.能够区分快动作和慢动作。

准备:

1.一段有关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其中有慢动作(相对于正常速度而言)。

2.一段有关苹果腐烂的视频,一个新鲜苹果。

3.一段有关大都市人潮涌动的视频。

过程:

1.欣赏冲刺视频,感知慢动作的意义

——教师播放一段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请幼儿看看谁快谁慢,谁得了第一。 ——当幼儿觉得难以判断时,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证明谁是第一。

——教师播放慢动作视频,让幼儿再次判断谁是冠军,感受慢镜头的神奇。

——是啊,有了慢动作,我们终于可以清楚地判断谁是冠军了,谢谢慢镜头。 ——你还在什么电视节目里看到过这样的慢动作?(游泳比赛、跳水比赛等) ——慢动作给你怎样的感觉?

——你觉得慢动作有什么好处?

2.欣赏人群视频,感知快动作的意义

——教师播放人群视频,引导幼儿说说它与平时我们看到的人群有什么不同。 ——教师播放正常速度的人群视频,感知它与快动作的区别。

——看了这段内容,你有什么感觉?(城市的人真多啊,这条街上每天要经过这么多人) ——你还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快动作吗?(电视节目里表现叠积木、折纸、找东西等时采用这种方法)

——用快动作的好处是什么?

3.感谢摄影师

——(出示一个新鲜的苹果)如果我一直放着这个苹果不吃,它最终会怎么样?

——一个苹果从新鲜到腐烂,大概要经过多少天呢?

——摄影师用很长时间拍摄、记录了苹果的变化过程,我们来看一下吧。

——你们看到了什么?(苹果腐烂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苹果腐烂有这么快吗?

——感谢摄影师用快动作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到了苹果腐烂的过程,好神奇啊!原本这个过程的记录要一个月呢。

建议

在活动中要以欣赏的口吻引导幼儿感受快镜头和慢镜头的神奇,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可引导幼儿感受快动作和慢动作特殊的美。

我会做慢动作

目标

●能想像、设计一系列慢动作。

●培养身体控制能力。

准备

●一处较宽阔的场地。

●一段卓别林电影的快镜头录像,一段百米冲刺时的慢镜头录像。

过程

●观看录像

——观看卓别林的快镜头动作,说说他的动作与我们平时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观看跑步冲刺的慢镜头动作,说说它与快速跑动时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模仿跑步动作

——引导幼儿想象跑步时的样子。

——请幼儿用慢动作表现跑步的样子。

——请幼儿尽自己所能,用最慢的动作表现自己到终点处冲刺时的样子,还可加上用身体碰触终点线或双手举起欢呼的动作。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谁控制慢动作最有办法。

●猜猜这是什么动作

——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用慢动作来表演各种运动项目,如跳高、游泳、骑车、滑冰等,互相猜猜这是什么运动项目。

——请幼儿听到信号后做“凝固”状,使身体保持刹那间的姿势。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做慢动作的感受。

建议

●该活动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运动记忆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在用慢动作表现的时候,可引导幼儿不断向自己挑战,逐步用最慢的动作来表现,从而体验快慢的相对性。

●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慢动作的感受,有利于他们加深对快慢的感知。 ●准备录像有困难时,可由教师事先练习一下快动作与慢动作,活动时表演给幼儿看。

小乌龟看爷爷

目标

●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意。

准备

●挂图第号。

●幼儿活动材料第 册第 页。

过程

●小乌龟去看爷爷

——有一只小乌龟想去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幼儿自由翻看幼儿活动材料的内容。

——请幼儿讲讲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

●途中的变化

——结合幼儿用书,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小乌龟带了什么去看爷爷?这是一棵什么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乌龟走啊走啊,这棵树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乌龟行动缓慢?

——引导幼儿理解小乌龟因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爷爷家,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

●美好的结果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乌龟不仅给爷爷带来了苹果树,还带来了什么?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小乌龟关心爷爷,给爷爷带来快乐,是一只可爱、懂事的小乌龟。

建议

● 把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之中是作品的巧妙之处,短小的篇幅也适合幼儿讲述。小乌龟虽然行动缓慢,但它有一颗爱心,为了看望爷爷,坚持到底。 ● 教师应引导幼儿经历熟悉→理解→讲述这一渐进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有效的学习结果。 ● 教师的语速一定要突出慢的特点,让幼儿有鲜明的印象。

小乌龟看爷爷

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一棵苹果树去。”

小乌龟把苹果树绑在背上,出发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开花了。蜜蜂来了,蝴蝶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结出了小苹果。小鸟来了,大鸟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啦!

小乌龟和爷爷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

(赵冰波/文)

我是发条玩具

目标

●在音乐声中表达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发展身体表达能力,理解速度概念。

准备

●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发条玩具汽车一辆,其他发条玩具若干。

●一段从渐快到渐慢的音乐。

过程

●观察发条玩具。

——请幼儿回忆、想像上满发条的汽车玩具是怎样运动的。

——教师将玩具汽车上紧发条,让其在地面上行驶,观察玩具汽车的运动情况:先很快地向

前开,后来就慢了下来,最后完全停下来。

●我是发条玩具。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发条玩具汽车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请幼儿设想如何表现发条玩具兵的动作。

——观看教师表演发条玩具兵的动作:快速高抬双腿,摆动两臂,大踏步地向前走动,渐渐

地“发条”松了,走动的速度放慢了,最后“发条”完全松弛了,动作也停止了。

——教师一一在每个幼儿背上做上发条状,请幼儿在音乐声中,想像自己是某一种发条玩具,

表现速度变化的过程。

——启发幼儿能够不碰撞同伴。

建议

●最后一个环节是一次良好的师幼互动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幼儿会很乐意去表现。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控制速度变化的情况,以了解幼儿是否已逐步建立有关速度方面的概念。

热爱旅行的蜗牛

目标:

? 练习用曲线、螺旋线表现蜗牛,大胆表现蜗牛爬行时的各种动态。

? 运用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添画有趣的情景。

? 获得蜗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情感体验。

准备:

? 油画棒,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 页。

? 活动前组织幼儿一起去草地、墙角捉蜗牛。

? 在墙面上布置一张大白纸。

过程:

? 认识背着小屋、慢吞吞爬行的蜗牛。

——请幼儿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说说看到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身子软软的,背上有一

个又大又重的壳;身体的中间部分藏在壳里面,头和后面部分的身体露在壳的外面;头上有触角”等等。)

——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蜗牛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爬起来慢吞吞的、自由自在的;头不停地

转向四周,触角一动一动的;有时向前有时向后,有抬头的也有低头的,等等。)

? 画画可爱的蜗牛。

——蜗牛出发了,他一步步地向前爬,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如果请你来画蜗牛,你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画?

——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进行相关示范。如,背壳的螺旋线画法,由内往外画,一圈一圈变大;

蜗牛的头部和身体是软软的,身体紧挨着壳,把壳的下半部分围起来等。)

——启发幼儿思考怎样画出爬行的不同动态的蜗牛。头朝向不同的方向,蜗牛就向不同的方向爬行。

——鼓励幼儿在画一圈圈的螺旋线时可多可少,可大可小。

——提醒幼儿画蜗牛的身体时要和背壳连在一起,把壳围起来并变换不同的颜色装饰背壳。 ——提醒幼儿给蜗牛添画眼睛、嘴巴和触角,使之富有人性。

? 学了不起的蜗牛

——蜗牛虽然爬行速度慢,但他热爱旅行。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总能到达他想去的地方。 ——有只蜗牛慢慢爬,爬过了草地,爬过了树林,爬上了山峰,看到了美丽的日出。它真了不起。

——引导幼儿想象蜗牛在什么地方旅行,大胆添画各种有趣的情景。

——在墙面上布置一张大白纸,现场画上草地、小河、树林、山峰等场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到相应的场景。

——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蜗牛在哪里旅行,最漂亮的是什么地方。

建议:

? 如果收集不到真正的蜗牛,可在活动前用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

活习性,为幼儿的创作积累感性经验。

? 活动中要鼓励有创意的造型表现,避免模式化,同时要启发幼儿想象,帮助幼儿创造生动

有趣的画面。

? 活动后要和幼儿一起及时将蜗牛放回其生活场所,引导幼儿利用餐后等自由活动时间继续

观察。

大家慢慢走(数学区)

我是发条玩具

目标

●在音乐声中表达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发展身体表达能力,理解速度概念。

准备

●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发条玩具汽车一辆,其他发条玩具若干。

●一段从渐快到渐慢的音乐。

过程

●观察发条玩具。

——请幼儿回忆、想像上满发条的汽车玩具是怎样运动的。

——教师将玩具汽车上紧发条,让其在地面上行驶,观察玩具汽车的运动情况:先很快地向前开,后来就慢了下来,最后完全停下来。

●我是发条玩具。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发条玩具汽车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请幼儿设想如何表现发条玩具兵的动作。

——观看教师表演发条玩具兵的动作:快速高抬双腿,摆动两臂,大踏步地向前走动,渐渐地“发条”松了,走动的速度放慢了,最后“发条”完全松弛了,动作也停止了。 ——教师一一在每个幼儿背上做上发条状,请幼儿在音乐声中,想像自己是某一种发条玩具,表现速度变化的过程。

——启发幼儿能够不碰撞同伴。

建议

●最后一个环节是一次良好的师幼互动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幼儿会很乐意去表现。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控制速度变化的情况,以了解幼儿是否已逐步建立有关速度方面的概念。

慢吞吞的压路机

目标

● 感受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

● 了解有时事物的慢是有意义的。

准备

●挂图第号,故事磁带。

●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头饰若干。

●请三位大班幼儿分别戴上大卡车、小汽车、压路机头饰,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过程

●观看故事表演。

——三位大班幼儿头戴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的头饰出场。你们知道这三辆车的名字吗? ——这三种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观看大班幼儿的故事表演。

●完整欣赏故事。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一遍。

——压路机在马路上挡住了谁的路?它们是怎么说的?

——大卡车、小汽车遇到了什么麻烦?

——谁帮助它们解决了困难?

——大卡车、小汽车这一次对压路机说了什么?

——为什么压路机快不起来?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用途:压路机为了压平路面,所以才需要慢慢地开,而大卡车、小汽车要运货送人,所以要快快地开。

●表演故事。

——你能用身体动作来学一学慢吞吞的压路机吗?

——跟着录音故事,幼儿按意愿选择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建议

● 有可能的话,带幼儿观察压路机工作时的情景。

●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快和慢的现象有些事情需要快,但有些事情需要慢,如果颠倒一下就会出问题,

慢吞吞的压路机

压路机又大又笨,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大卡车赶上来说:“别挡路,别挡路!”小轿车从后面赶上来说:“让开,让开!”

一会儿,压路机看见大卡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停了下来,边擦汗边叹气,小轿车也冒着热气停在那里叹气。

压路机知道,路不平,汽车开不动,压路机就慢慢地走着,使劲地把路压平了。

一会儿,大卡车从后面赶上来,朝压路机点点头:“谢谢!”小轿车也从后面赶上来,说:“对不起,我不该笑话你!”

压路机笑了。它还是慢吞吞地走着。

小棒不倒,水珠不洒

目标

●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生活中处理事情时应根据需要来决定快慢速度。

●乐于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发现告诉大家。

准备

●每两名幼儿一根一米长短的小木棒。

●六盆小花,一个盛满水的桶,每人一只小茶杯。

过程

●体验敏捷的快动作

——交待游戏“小棒不倒”的规则:每两人为一组,两人面对面相距1—2米,其中一人手扶木棒,发出口令后,立即放开木棒,此时对面的幼儿要立刻跑过来扶住木棒。游戏进行,木棒不倒的组获胜。

——幼儿分散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并引导游戏不成功的幼儿观察同伴游戏,知道敏捷的快动作是获胜的关键。

——幼儿交流游戏感受。

●体验稳健的慢动作

——交待游戏“水珠不洒”的规则:每组幼儿分别用自己的小茶杯,在水桶中舀满满一杯水,走到对面花盆处给花儿浇水,以水珠不洒出来或洒出来少的组为胜。

——幼儿分组,以比赛形式游戏。

——幼儿交流游戏感受:只有走得稳、走得慢,水才不会洒出来。

●根据需要快和慢

——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用快动作来处理?哪些事情需要慢动作来处理?

——结合幼儿的回答,进一步理解平时生活中应根据需要用合适的速度将事情做好。 ——游戏:别让筷子掉下来。幼儿排成两队坐在地上休息,每人左右手各拿着一根筷子,第一个幼儿把另外一根筷子横放在自己的筷子上然后传递给后面一个幼儿,再由这个幼儿传下来。注意放慢动作,小心别让筷子掉下来,比一比哪队能将筷子安全送到终点。 建议

●快与慢本身没有褒贬之分,该快的时候不快成为拖沓,该慢的时候不慢又称之毛燥。该活动通过对比,让幼儿先初步领会快慢均需有度,然后再引导幼儿较广泛地联系自身的活动,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行为的快与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幼儿克服某方面的缺点。如引导做事太匆忙的孩子慢一些,引导动作太慢的孩子快一些。

●引导幼儿观察日常活动中存在的快慢现象。

哪里排队会更快(数学缺)

小磨蹭吃饭(暂缺)

立刻去做下一件事

目标

1. 仔细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2. 懂得抓紧时间,立刻去做下一件事,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准备

1. 挂图。

2. 幼儿用书第册第页。

3. 做果冻、冰果冻、采蘑菇、做饼干、烤饼干等图标若干。

过程

1.小兔为朋友做果冻、做饼干、采蘑菇

——朋友要来做客,小兔准备做果冻、做饼干,还要去野外采蘑菇。这样一共有几件事? ——这三件事中每件事都能很快做完吗?为什么?

——简单介绍做果冻和做饼干的步骤,引导幼儿知道小兔做每件事都需要很长时间。 ——这三件事都要很长时间,小兔要想在朋友来之前做好,你们说有什么办法吗?

2.小兔的办法真好

——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听故事。

——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钟,说说小兔在不长的时间里,是怎么做出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的? ——引导幼儿回忆小兔做事的顺序。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图(如图),有意识地把其中统筹做的事情叠放在一起,并放置时钟标志。

——如果我们换一下小兔做事的顺序行吗?会有什么结果?

——结合图标,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图标要叠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段时间里要做两件事)

——借助图标帮助幼儿理解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处:小兔做好果冻外,看到果冻放在冰箱里冰冻要很长时间,就没有等着,立刻去做下一件事,那就是去野外采蘑菇、草莓和蒲公英。接着,它立刻做饼干。等到饼干做好后,它没有等着,立刻把饼干放进烤箱。看到烤饼干要很长时间,它没有等着,立刻洗蘑菇、草莓、蒲公英。后来饼干烤好了,果冻冰好了,朋友也到了。

3.向小兔学习

——小兔的办法真好。因为它会安排时间,抓紧时间,所以还有时间与朋友们做游戏,真开心! ——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请幼儿仔细倾听小兔的办法。

——请幼儿翻到幼儿用书,自己阅读故事,进一步体会、理解合理安排时间会让自己更愉快。 ——巡视幼儿阅读的情况,了解幼儿是否理解同一时间做两件事的含义。

——我们要向小兔学习,不要等,立即去做下一件事,这样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建议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统筹安排,这样会更有效率,做得又快又好。例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叠衣服,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可以烧开水,煮饭的时候可以做菜。这个故事蕴含着统筹安排时间的意义,可以让幼儿知道合理安排时间、抓紧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初步感受做事的效率与做事的方法有直接关系。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只是初步感知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好处。要想成为习惯,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契机,引导幼儿逐步形成这种思维方法。“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是这个故事的核心,可以引导幼儿记住并时时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师也可以用这句话去提示幼儿加快做事速度。

附作品

干活的乔尼

目标

●会用动作和歌声来表示歌曲的力度、速度的变化。

●体验活动的乐趣。

准备

●音乐磁带,一把钉锤,钉子。

●观察过木工或园内工作人员使用钉锤的情景。

过程

●乔尼的钉锤

——出示钉锤,引导幼儿谈谈钉锤的用途。

——模仿使用钉锤的动作,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在大腿上敲击。

● 乔尼用钉锤干活

——乔尼是个铁匠,他干活很认真,我们听听他在干什么。

——欣赏歌曲1—2遍。

——你听到了什么?乔尼干活用了几个钉锤?

——幼儿学唱歌曲。

——乔尼钉锤越用越多,敲钉锤的声音应该越来越怎么样?

——演唱歌曲的音量可随着钉锤数量的增多,音量从弱到强,或是演唱速度可由慢到快。 ●逐渐增多的钉锤

——启发幼儿大胆为歌曲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逐渐增多的钉锤(动作附后)。

——带领幼儿放慢速度边哼唱边做动作。

——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待幼儿熟悉歌曲后,演唱和动作表演时还可以从五个钉锤逐渐减少到一个。除敲、跺动作逐句减少外,音量也可以从强到弱或让速度由快到慢。

建议

● 这个活动除了感知快慢外,还是锻炼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的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幼儿有方法地记忆。

●动作参考如下。

一个钉锤:右手敲右腿。(如图一)

两个钉锤:双手敲双腿。(如图二)

三个钉锤:除双手敲双腿外,再加右腿跺地。(如图三)

四个钉锤:双手敲双腿,双脚跺地。(如图四)

五个钉锤:除双手敲双腿,双脚跺地外,再加上点头。(如图五)

日常活动:

●在晨间锻练中练习骑小三轮车,能掌握速度的快慢,绕障碍骑,沿直线骑等。

●鼓励幼儿用较快的速度来完成某些活动,如穿衣、叠被、排队等,理解速度和时间、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引导幼儿模仿动作,节奏可由慢而快,再转至极快。如:举右手——举左手——拍双手——放下;摸头——摸肩——摸肚子——摸膝盖——摸脚等。

●游戏:小松鼠找树洞。幼儿三人一组,两个幼儿面对面拉手站立,作为“大树洞”,另一位幼儿钻到“树洞”里。另外请2~3名幼儿扮演未能钻到“树洞”里的“松鼠”,站在树旁或来回跑动等待时机。听到教师的口令后,所有“松鼠”都必须迅速改变位置,设法找到新的“树洞”。没有占到“树洞”的“松鼠”与“树洞”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体育游戏:小鸡快跑。在场地四周布置小树林(可乐瓶)、栅栏(用橡皮筋拉在小椅子上);小鸡头饰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老鹰头饰四个。请四名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小鸡。鸡妈妈不断发出信号,小鸡们根据信号散步或奔跑着跨跳过栅栏,绕过小树林躲起来。在抓到2~3只小鸡后,小鸡与老鹰互换角色。

●在户外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来体验不同的运动速度。如鼓励幼儿快慢不同地荡秋千、坐跷跷板、滑滑梯、爬攀登架。教师可和幼儿一起活动,并发出变换速度的指令。

●跑步练习。请幼儿先加速跑,听到信号后减速跑,或先快速跑动,听到信号后急停,并使身体保持刹那姿势。

●游戏:录音机。玩法:请幼儿扮演录音机,根据教师指令唱歌。当教师发出“快进”口令时幼儿即快速地演唱歌曲;当教师发出“磁带受潮”口令时,幼儿即放慢速度演唱歌曲,当教师发出“正常”口令时,幼儿就按原速演唱歌曲。

●体育游戏:我和小球来赛跑。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皮球和乒乓球,小篮子一只。玩法:①教师手提放满乒乓球的篮子,幼儿四散站立。教师将乒乓球从篮子里向外抛扔,幼儿立即快跑去追乒乓球,每人拾一个乒乓球放回篮子里。游戏反复进行。②每个幼儿一只皮球,在把皮球滚出去的同时向着皮球滚动的方向快跑,跑到球的前面接住皮球。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切蛋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12人。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选一名幼儿当“小刀”站在圆圈中间。“小刀”应“切开”一处作为拉手的地方。被切开的两位幼儿立即沿相反方向绕圆圈跑一周,以最快速度回到原来位置,谁先到达原来位置,谁即成为新的“小刀”。

●体育游戏:赶小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站在起跑线后,各组前面的起跑线上各放一个皮球。排头幼儿右手拿一个羽毛球拍。游戏开始,排头幼儿拿着羽毛球拍快速推球走向终点。如果球不慎滚出去了,必须捡回原处继续推滚。绕过终点目标后再推球回到本组,把球拍交给下一个幼儿。比一比哪一组先完成。